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碳泡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碳泡沫
Remove ads

碳泡沫(英语:Carbon bubble)指的是针对依赖化石燃料能源生产的产业,其公司估计价值将会发生的一种经济泡沫假设,原因是未来化石燃料储量的价值将会下降,而当前股票市场估值中尚未将这些储量所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远超过碳预算要求,及尚未将碳燃料的负外部性因素列入考虑的缘故。[1][2]

Thumb
智库碳追踪英语Carbon Tracker倡议中所描绘的碳泡沫(2013年),燃烧全球探明储量炭、石油天然气会产生27,950亿吨二氧化碳,而为能在2050年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C之内,人类能排放的碳预算仅为5,650吨,约为前者的20%。

大多数呼吁减少化石燃料投资、生产和使用的运动都是基于道德原因,[3]但越来越多金融分析师、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也出于财务原因而赞成这样做。[4][5][6][7]因此根据碳泡沫理论而对化石燃料进行适当定价,会导致再生能源更具投资吸引力,而加速全球转向再生能源的应用。[8]

全球有许多投资者正为钻探化石燃料筹集资金,但由于目前储量能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已超过碳预算,所探明的新储量不太可能被开采,表示其投资价值将会严重下降。[9][10]而目前重视短期业绩周期和现行会计准则均促使投资者忽视前述长期问题,持续追求更高的短期收益。[9]政府和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将这些投资重新平衡,尽可能减少对经济或市场造成伤害。[9]欧洲独立财务服务公司Kepler Cheuvreux英语Kepler Cheuvreux所做的估计显示,由于再生能源产业不断增长的影响,化石燃料公司的价值在未来二十年的损失将达到28兆美元。[11][12]花旗集团于2015年发表的的一项分析报告显示损失可达100兆美元。[13][14]

Remove ads

名词来源

"碳泡沫"这一名词出现在21世纪初,源自人们越来越发清楚燃烧化石燃料对全球气温所造成的影响。 "碳"指的是化石燃料中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而"泡沫"指的是经济泡沫,即资产价格远高于内在价值的情况。此名词由非营利智库碳追踪英语Carbon Tracker所进行的一个倡议中所创,于2011年7月和2013年4月发布的重要报告中使用。[15][16]并于2011年10月在《新科学人》杂志中刊载而进一步普及。[17]美国环保人士比尔·马克吉本英语Bill McKibben于2012年7月在《滚石》杂志上发表一篇广受转发的文章,此名词开始引起大众注意。[18]美国自由主义智库迪莫斯英语Demos (U.S. think tank)于2013年晚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也引用这个名词。[19]

化石燃料储量的价值

所谓碳预算是在不会引起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超过某一点的情况下,被允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限。 碳追踪计划倡议于2011年计算的结果,如果希望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成员议定的2°C以下,届时世界只能使用其碳基燃料储量的20%,[20]表示储量中有80%不得使用,所以政府和投资者原本视为低金融风险的资产,实际上很可能将成为搁浅资产[20][21]这情况将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因为于伦敦证券交易所巴西证券交易所莫斯科证券交易所(以及其他证券交易所)中流通股票的市值中有20-30%与化石燃料有关联。[20]以伦敦证券交易所为例,交易所上市相关公司所揭露的化石燃料储量是全球于2011年到2050年期间碳预算的十倍。随着这些资产变得"无法燃烧(利用)",大部分价值将会损失(或甚至变成负债) ,而对英国经济实力产生威胁。[20]除投资者会受影响之外,因为化石燃料淘汰行动而必须去除的相关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到原本依赖其提供工作以及收入的人员与社区。[21]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发现全球化石燃料储量所产生的排放量将超过碳预算七倍以上。[10]此外,企业不断累积更多的储量并持续钻探尚未探明的储藏,表示资本市场中存有更大的隐藏储量,碳泡沫的规模会更进一步扩大。[20]

目前投资者对公司拥有储量如有减少时,会抱持负面的态度,即使这对公司的长期利益而言是正确的事。例如当壳牌在2004年1月将其账上储量减少20%时,公司股价在一周内下跌达到10%。[20]

比尔·马克吉本估计为要保住世界上人类的生命,必须把价值高达20兆美元的化石燃料储量留在地底。[22]有项在2021年发表的分析报告说,即使不将90%煤炭及60%的石油储量开采,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以下(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平均气温)也只有50%成功的机会。[23]在2006年提出的英国斯特恩报告中指出,尽早采取强而有力的行动减少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使用,所产生的效益远超过其成本。[24]化石燃料产业、建筑业和土地利用变化忽视其会产生外部性成本,也忽视污染者自付原则(根据此原则,气候变化成本该由历来排放温室气体污染大气,而导致气候变化的人负责)。[25]

英格兰银行总裁行长马克·卡尼于2015年在伦敦劳合社发表演讲,提出警告说,将全球升温限制在2°C之内似乎需要"绝大多数"化石燃料储量成为"搁浅资产",如果"不采用成本昂贵的碳捕获技术,实际上难以达成",最终将导致此行业投资者面临"潜在庞大"的风险。[7][26]

Remove ads

循序缓和泡沫现象的前景

Thumb
环保团体摆设大型充气"碳泡沫"玩偶,呼吁瑞士国家银行瑞士中央银行)从化石燃料产业撤资。(2019年)

有计划、循序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防止具破坏性的"碳泡沫破裂"事件。目前有许多行动进行以支持这种转变。

政府的行动

一项于2015年发表,关于各种碳氢燃料生产者下场的详细学术研究,结论是从2010年到2050年期间,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储量、一半的天然气储量和超过80%的煤炭储量应保留在地下,以达成控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超过2°C的目标。因此持续勘探或开发是多余的做法。为实现全球升温不超过2°C的目标,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抑制需求,例如征收高额碳税以提升使用的成本,此举对生产商的影响将根据其经营区域的生产成本而有巨大差异。例如对加拿大的影响将远大于美国。预计加拿大的露天开采油砂方式在2020年后会很快就降至极低的水平,因为这种开采方式的经济性远低于传统开采方法。[27][28][29][30][31]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与政策中心英语Centre for Science and Policy于2015年中期发布一份评估气候变化风险报告,用来估计应对这些风险应配置的资源数量。报告指出,"对全球气候变化成本,采用标准经济估计,在科学假设和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判断含有极大的敏感度。也有可能系统性地偏向低估风险,因为有一系列难以量化的影响往往会受到忽略,而未列入考虑" 。[32]

Remove ads

金融业体认

到2013年,金融业对从事化石燃料开采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开始有显著的体认。[33]富时集团贝莱德集团和非营利环保倡议集团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英语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于2014年初合作创建一股票指数系列,其中未包含与碳基化石燃料勘探、拥有或开采相关的公司。这系列指数的目的在让投资者更易移往投资别类产业。[34][35]有人提议立法,要求公司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并评估这可能对其未来财务造成的风险。根据当时UNFCCC执行秘书Christiana Figueres英语Christiana Figueres的说法,由于碳泡沫的负面影响,公司对股东有责任转往低碳经济发展。[5]

撤资运动

大学、教会[36][37]退休基金英语pension fund[38]正在进行的由化石燃料产业撤资英语fossil fuel divestment运动有助于加速撤资行动。[39][40][41]据报导,撤离金额于2015年底已达到2.6兆美元,[42][43] 至2019年9月,撤离金额已增至约11.48兆美元。[44]截至2023年7月,全球已有超过1,593家资产总额超过40.5兆美元的机构已开始或承诺某种形式的化石燃料产业撤资。[45]

加利福尼亚大学于2019年9月宣布将从化石燃料产业撤离830亿美元的赠款基金和退休基金时,学校主管表示,他们这样做是出于财务原因:"我们认为持有化石燃料资产是一种财务风险。"[46][47]

加拿大经济学家杰夫·鲁宾英语Jeff Rubin建议加拿大应该投资于水力能源及农业,而非油砂,以避免碳泡沫的风险。[48]

更便宜的清洁能源

再生能源的价格在持续下降中。[49][50]截至2014年,在澳大利亚[35]中国[51]和美国,[52]新建风能发电场比新建燃煤发电厂和燃烧天然气发电厂便宜。此外,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太阳光电系统产生的电力比传统产生的电力便宜。[53]

达成污染控制

化石燃料以其巨大的负外部性(或称隐性成本)而广为人知。.[54]解决这一市场失灵会让替代能源更具竞争力,而减少使用化石燃料。[55]

取消政府化石燃料补贴

许多国家都提供大量的化石燃料补贴。 [56]估计全球许多国家于2019年的化石燃料消费补贴总额为3,200亿美元,[57][58]截至2019年,各国政府每年对化石燃料的补贴约为5,000亿美元: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非常规的补贴定义(包括未能为温室气体排放定价)估计全球在2017年的化石燃料补贴为5.2兆美元,占全球GDP的6.4%。[59]一些化石燃料公司会为此而对政府进行游说。[60]

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补贴非常重要。[61]然而必须谨慎行事,以避免遭到民众严重抗议[62]和让穷人变得更穷。[63]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低化石燃料价格对富裕家庭的好处要高于对贫困家庭的。因此为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可采用化石燃料补贴以外,且具针对性的措施[64]如此做会增加公众对补贴改革的支持。[65]

再生能源公司的游说

随着再生能源渗透率提高,这类公司的财力也会增加,加上这个产业的员工数量也会增加,将无可避免形成反对化石燃料的政治游说力量。[66]

都市化与电气化交通

城市化与日益便利、安全和高效的大众运输绿色建筑和高效的能源分配相结合,以及延长的产品寿命/使用/再利用、增加的在地资源回收原材料自给自足,会降低能源消耗。但反过来,易于从事的旅行和奢侈品购买、更大量使用电池以及低成本LED技术的扩散(用于广告和装饰用途),将会抵消一些节能效果。转向使用再生能源及使用电动载具将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需求。[49][67]于建筑物屋顶装置太阳光电发电与二手电动车电池结合使用,为间歇性再生能源不发电时提供所需的电力,将进一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68]

创新与效率

例如资讯科技、小型化英语miniaturization、LED、虚拟现实3D打印、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够减少人类生存所需、旅行,以及实体产品生产和分销领域的能源消耗,也为经济成长和技术领先提供新的途径,此对于能源净进口的发达国家维持创造财富的能力尤其重要。

随着经济活动中服务业的持续成长,而重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和农业部门的减少,预计能源消耗将会减少。即使经济成长,增加能源效率投资也可导致能源消耗减少。[69] [70]如果能源使用量不成长,化石燃料的价格就有下降的可能,最终导致大多数大型能源专案不具经济效益。

人口统计与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一个正在缩小和老化、已经不虞物质匮乏和充斥个人主义的社会,可能会朝向个人经验、建立关系与个人实现英语personal fulfillment方向发展,而不太愿意购买额外的、消耗能源的物质产品。[71]另一方面,因人们预期寿命延长,其一生休闲和旅行时间的增加有可能会增加总能源的消耗。根据美国非营利组织大众利益研究机构英语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PIRG)于2014年末发表的研究报告:"经过60多年的稳步增长之后,美国人在过去10年里的平均驾驶里程一直在降低。"

美国年轻人经历最大的变化:开车更少、增加搭乘大众运输工具、骑自行车和步行,并在城市和适合步行的社区居住,"在这些地方开车是种选择,而非生活必需。"[72]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美国煤炭和石油的消费量在2005年达到顶峰,到2014年的消费量分别下降21%和13%,天然气消费量持续攀升,导致化石燃料消费总量(以能源单位计算)较2007年高峰仅下降6% ,而进入平缓期。根据德国在线资料收集英语Data collection资料视觉化公司Statista提供的数据,美国于2020年在石化能源的消耗量比2007年下降约15%,而在2021年与2022年有所攀升,2022年的消耗量比2007年下降约8%。[73]而在另一方面,在1995年到2014年期间,全球石油消费量稳步攀升32%。[74]根据Statista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石油消耗量的峰值发生在2019年(每日97,959千桶(barrels)),2020年下降至每日89,139千桶,但在2022年又回升至97,309千桶,几乎追平2019年的峰值。[75]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