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神宫前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神宮前站map
Remove ads

神宫前站(日语:神宮前駅じんぐうまええき Jinguumae eki */?)是位于爱知县名古屋市热田区三本松町日语三本松町 (名古屋市)名古屋铁道(名铁)的车站。车站编号为NH33

事实速览 神宫前站, 日语名称 ...
Remove ads

概要

车站的由来是此站位于热田神宫前面的位置,为名铁主要车站之一。此站为名古屋本线常滑线的分支站和转乘站。在金山方向为四线铁路,常滑线所有列车均驶入金山站,加上金山综合站的转乘较为方便,因于转乘据点会在金山站[1]

另一方面,运输指令设在车站大楼内[1],而名古屋本线担当的名古屋乘务区和常滑线担当的神宫前乘务区设同时设置在此站[2]。使在运输层面上成为重要的车站。除了部分列车,驾驶员和列车长会在此站交班。

在以北500米设有与名古屋本线并行的东海旅客铁道(JR东海)东海道本线热田站。在西出口的车站大楼外设有“JR线”的指示牌,使在热田神宫初诣进行人多时防止乘客错误进入车站。在车站西方和南方设有名古屋市营地下铁名城线,在车站南边约700米位置设有传马町站,在热田神宫西边设有神宫西站。这两站没有转乘资讯。

在2017年1月,名铁车站以东设有由名铁拥有的土地中,发表将会兴建中高层公寓和商业设施。目标在2019年完工[3]

Remove ads

沿革

开业

Thumb
1913年

在1912年(明治45年)2月18日,于知多半岛西岸设立的爱知电气铁道日语愛知電気鉄道(以下简称爱电)大野町至传马町之间开通。随后在同年(大正元年)8月1日,延长至秋叶前,在翌年8月延长至神宫前,使常滑至神宫前之间的路线全线开通[1]

当时离开车站的路轨中,设有单线跨线桥跨越东海道本线,该桥由爱电本社(后来为名铁本社)建设[4]。在跨线桥前后设有大急弯(半俓100米),以及达27.8‰的坡道,使该段的速度制限为20km/h[4]

在跨越东海道本线的原因是由于为了货物运输[4]以及会向名古屋方向伸延并建设有松线[5]。但是该跨线桥与运河桥的建设费庞大使爱电的经营陷入困难[5]。此情况下促使更快兴建有松线以改善经营情况。

西出口、建设西站

Thumb
1930年
Thumb
1942年

由于上述理由使神宫前站位于东海道本线东边的位置。但是若需转乘名古屋电气铁道日语名古屋電気鉄道(市电)热田线日语名古屋市電熱田線时,需要越过运河上的御田桥或经过东海道本线的平交道,造成不便。因此爱电计划于西边新设车站大楼。在1934年(昭和9年)5月1日,西出口车站大楼启用[4]

另一方面,由于货运和客运班次增加,使单线跨线桥的使用量已经饱和。特别是货物运送必须经过此桥前往东出口,以进入在东边的货车转运设备[6]。为了舒缓使用量问题,爱电(在1935年(昭和10年)合并至名铁)于1942年(昭和17年)7月10日在传马町(1946年(昭和21年)暂停服务)开始成为复线铁路,并直接伸延至西出口车站大楼。使常滑线的客运列车会使用西出口的月台(通称:西站)。而使用单线跨线桥的列车只限货物列车与直通至筑港线的列车[6]

此外在1944年(昭和19年),于西站侧设置了渡线连接国铁范围[6]

Remove ads

重建跨线桥与西站廃止

Thumb
1955年
Thumb
1965年

在西站建设时,旧名岐铁道的东西连接线曾经计划连接西站,后来变更这个计划至连接东边的车站[4]。在1944年(昭和19年)9月1日,东边的车站至新名古屋的东西连接线开通。在1948年(昭和23年)5月12日,名岐线(西部线)的电压升至1500伏特。常滑线列车在1950年(昭和25年)7月以后再次使用单线跨线桥进入名古屋本线,并直通至犬山线。使单线跨线桥的使用量再次饱和。为此,货物列车和筑港线直通列车改在西出口停站[7]

车站南边其实设有与国道1号的平交道问题[8],因此名铁决定建设跨越国道1号的桥粱并把附近路段高架化,同时改善走线。在1955年(昭和30年)12月16日,跨越国道1号的桥粱启用。


名古屋铁道 神宫前站 (1957年(昭和32年),西站时代) 站内配线略图

常滑
、河和方向
Thumb
金山桥、
新名古屋方向
↓ 丰桥、
东冈崎方向
图例
参考文献:[4]


随后截至1962年(昭和37年)12月16日,现时使用的复线跨线桥重建完成,坡道比旧桥增加了(27.8‰→33.0‰),而弯位的半俓也有所增加(100m→300m)。当时还有班次于西站出发。在随后的时间表修正中,旅客的定期和不定期列车停止使用西站,成为货物专用车站。后来随着名古屋临海铁道开业,货物业务转让给该铁路公司[9]。在1965年(昭和40年)9月2日,神宫前站的货物连接运输废止,西站也同时废止。

在西站废止后,西出口于1979年(昭和54年)11月10日的闸口业务终结,车站大楼随即拆毁。遗址在1983年(昭和58年)9月兴建车站大厦,直至现在[10]

Remove ads

配线变更至现今

Thumb
1990年

在东西连络线开通时,曾经为了缓解本线东部、常滑线的拥堵情况,构思把神宫前至金山(金山桥)之间成为四线铁路,配套建设跨越市道的桥粱[11]。最后落实建设复线跨线桥,并把相关工程,包括神宫前站配线变更工程于1984年(昭和59年)8月26日完成。

以前1、2号月台为名古屋本线,3、4号月台为常滑线,为线路别布置,本工程将其更改为方向别布置至今。此外,在配线变更前,在3号月台曾经设有复式转辙器,在改变配线后便将其移除[7]。在改变配线后,月台可容纳6卡车厢,3、4月台往丰桥、常滑方向延长40米,使之可容纳8卡车厢[11]

在配线变更前常滑线已经使用复线跨线桥,但是在变更前由使用3、4号月台变为2、3号月台,随后,配线工程继续进行[7]。最后于1990年(平成2年)4月1日,金山至神宫前之间的四线铁路完成,成为现时的配线。


金山桥(金山)―神宫前之间 配线变更、移设与成为复线铁路的变迁
Thumb
图例
参考文献:[12]
截至1990年。
图中红色为本线系统,蓝色为常滑系统。


Remove ads

年表

Thumb
大正时代的神宫前站
Thumb
西駅站内(1942年)
Thumb
常滑线旧跨线桥的遗址结构
  • 1913年(大正2年)8月31日 - 爱知电气铁道神宫前至秋叶前开业,此站启用。
  • 1917年(大正6年)3月7日 - 爱知电气铁道有松线(后来为冈崎线、丰桥线和名古屋本线)开通。同时为了区别,常滑方向的命为常滑线。
  • 1925年(大正14年)6月15日 - 冈崎线的架空电缆电压升压至1500伏特。
  • 1929年(昭和4年)1月18日 - 常滑线的架空电缆电压升压至1500V伏特。
  • 1934年(昭和9年)5月1日 - 东海道本线西边建设新车站大楼(西出口)。
  • 1935年(昭和10年)8月1日 - 与名岐铁道合并,名古屋铁道成立,成为名古屋铁道车站。
  • 1942年(昭和17年)
    • 1月31日 - 丰桥线方向成为复线铁路。
    • 7月10日 - 传马町至神宫前(西出口)之间建设复线铁路,以及建设西出口月台(通称西站)。
  • 1944年(昭和19年)
    • 西出口侧设置渡线连接国铁线。
    • 9月1日 - 名铁东西连络线神宫前至新名古屋之间开业。
    • 12月 - 神宫前至新名古屋之间成为复线铁路。
  • 1945年(昭和20年)5月17日 - 由于空袭,车站大楼造成损毁[13]
  • 1946年(昭和21年) - 由于战争而造成损毁的车站大楼重建[9]
  • 1948年(昭和23年)5月12日 - 西部线电压升至1500伏特。在16日起开始直通运输。
  • 1954年(昭和29年)11月15日 - 常滑线列车开始直通至名古屋方向,西站只限货物列车和部分通勤列车使用。
  • 1955年(昭和30年)
    • 10月20日 - 3、4号月台扩宽[14]
    • 12月16日 - 国道跨道桥完成,配线变更。
  • 1962年(昭和37年)
    • 3月 - 车站内的留置线废止。
    • 12月16日 - 常滑线重建跨线桥,神宫前至传马町信号站之间成为复线铁路。
  • 1963年(昭和38年)3月 - 实施时间表修正。于西站出发的定期旅客列车废止。
  • 1964年(昭和39年) - 不定期运行的筑港线直通列车不再在西站出发[7]
  • 1965年(昭和40年)
    • 9月2日 - 货物连接运输服务废廃止。同时西站也废止。
    • 9月15日 - 传马町信号站废止[7]
  • 1978年(昭和53年)12月3日 - 现时的跨站式站房和综合站大厦落成[15]
  • 1979年(昭和54年)
    • 7月23日 - 新跨线桥落成[15]
    • 11月10日 - 旧跨线桥废止。西出口的闸口业务废止[16]
  • 1983年(昭和58年)
    • 4月 - 配线变更工程开始[11]
    • 9月1日 - 车站西大厦落成[17]。名铁Shoppi(现时为Pare日语パレマルシェ)名铁神宫前百货店开业[18]
  • 1984年(昭和59年)8月26日 - 配线改变,由名古屋本线上下线、常滑线上下线的按路线设置月台,变为现时的按方向设置月台[19]
  • 1985年(昭和60年)3月 - 配线变更相关工程完成[11]
  • 1987年(昭和62年)5月 - 设置自动闸机日语自動改札機[20]
  • 1988年(昭和63年)11月30日 - 东出口第2大厦落成[21]
  • 1989年(平成元年)10月2日 - 神宫前至金山之间的四线铁路化工程开始。
  • 1990年(平成2年)4月1日 - 神宫前至金山间之间的四线铁路化工程完成。
  • 2004年(平成16年)
  • 2005年(平成17年) 8月 - 在闸口的天井与跨站式站房4号月台部分位置,名铁验出了石绵物质。在同年8月尾进行工程处理。
  • 2011年(平成23年)2月11日 - 车站可以使用“manacaIC卡
  • 2012年(平成24年)
    • 2月29日 - 交通储值卡“Trans Pass”的服务终止
    • 4月27日 - 铁路中心大厦落成[23]
    • 7月1日 - 神宫前1号平交道废止[23]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车站大楼

第1层为月台,第2层为闸口(跨站式站房)。设有1处闸口,以及自动售票机、自动闸机和自动补票机。自动闸机由东芝制造,可使用manacaIC卡。名古屋本线丰桥方向与常滑线的乘客可于此站互相转乘。另外与金山站不同,此站的闸内没有μ-Ticket售票机。

此站设有无障碍设备,设有电梯升降机连接车站大堂与各月台之间,以及连接月台与车站出入口之间。

2013年4月起,闸内(前往电梯方向中间,于厕所对面)牛丼食店开幕。

月台、配线

车站为地面车站,设有2面4线的岛式月台

1号月台是从丰桥、西尾方向前往名铁名古屋方向,2号月台是从中部国际机场、内海、河和方向前往名铁名古屋方向。3号月台是往中部国际机场、内海、河和方向,4号月台是往丰桥、西尾方向。两月台设有跨线桥连接。

μ-SKY、快速特急、特急方面,由于没有连接“从丰桥、中部国际机场方向前往名铁岐阜・犬山方向”及“中部国际机场方向与丰桥方向”直通特急系列车,因此此站成为了“继乘μ-Ticket”的指定转乘站。

曾经设有来往丰桥至中部国际机场的特急,这些特急由于在此站配线上不能让列车折返及方便性问题,因此这些特急需先前往邻近的金山站以变列车方向,然后再回到此站停车。

在主要在平日早上设有从名铁名古屋方向往此站的特急列车。在3号月台往名铁名古屋方向设有折返用的单向渡线,但是通常不会使用该渡线,列车会以不载客列车身份前往大江站丰明检车分区日语犬山検査場豊明検車支区。当发生特别情况时使此站临时成为终点站时,也不会使用渡线折返,而使用不载客列车身份前往前往大江站、太田川站、堀田站或鸣海站。

不载客列车、团体列车和试运列车均与旅客列车相同,会在此站进行乘务员交班,以上特别列车若没有在此站停站上下客,该列车会在此站运输停车。若是不载客列车时,自动广播会广播“这是不载客列车。请注意。”(日语:回送電車です。ご注意下さい)。

更多信息 月台, 路线 ...
  • 1月台前方是的枕木是使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PC枕)。此枕木与后述的ATS发射器増设先装设,两者没有直接关系(现时2号月台是使用木制枕木和ATS发射器)。
  • 车站南边设有名古屋本线和常滑线的立体交差(常滑线上下行与名古屋本线下行),北边由于邻近设有平交道和用地限制,2个月台4线设有轻微坡道。
  • 此站为旧爱知电气铁道线(名古屋本线东部、常滑线)的起点,因此设有0公里里程碑,设于车站以南35米处,以及及1号月台旁(为东西连接线的起点)。在车站以北的位置曾经设有平交道。
  • 2018年起开始车站改善工程,把4号线南边的路轨直线化,月台前往改装和部分位于扩宽,把有盖部分延长,预计会把1号月台近金山一方弯位半俓加大,以及把所有月台路轨中的线枕木均换为PC枕。

车站于西北边为(与金山站1个站之间)按方向复复线。由于复复线中没有渡线,由于使用内侧线的常滑线会直通驶入金山站。

Remove ads

配线图

名古屋铁道 神宫前站 站内配线略图
中部国际机场
河和方向

丰桥
东冈崎方向
Thumb
金山
名古屋方向
图例
参考文献:[25]
图像左上、常滑线的桥粱是跨越橙线的东海道本线(东海道本线的配线省略)



其他设备

月台显示牌日语発車標中,以LED2段式显示。以前为机械翻页显示2段式显示(在1980年代后半开始设有指示灯式显示)。特急列车乘车位置显示与金山站不同,使用了以前的七划管显示灯(也会在东冈崎站、知立站、名铁岐阜站看到)。

资讯显示牌与邻站的金山站、名铁名古屋站相同。除了日文外,过会以英文中文韩文葡文显示。

列车类别的变更

许多非以名古屋站或以前的列车会在此站改变列车类别。这是由于名古屋本线的名古屋总站是通过型和分散型,因此在各站(此站与金山站和名铁名古屋站)需要让乘客得知列车类别资讯。

西尾、丰桥方向或中部国际机场、内海、河和方向经名铁名古屋站前往岐阜、津岛、犬山方向的直通列车会在此站进行列车类别变更。在日间时段津岛方向的直通列车中,所有列车会在此站改变列车类别。反方面从津岛的列车中,则会在名铁名古屋站才改变列车类别。

使用状况

  • 在《名鉄120年:近20年のあゆみ》中提及在2013年度,当时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31,749人,在名铁所有车站(275站)排名第10,名古屋本线(60站)中排名第8,常滑线、机场线、筑港线(26站)中排名第1[26]
  • 在《名古屋鉄道データBOOK》中提及在2009年度,当时1日的平均上下人次为29,645人。
  • 在《名古屋鉄道百年史》中提及在1992年度,当时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60,674人,为除岐阜市内线均一车费区间内各站(岐阜市内线、田神线、美浓町线彻明町站至琴冢站之间)外名铁所有车站(342站)中排名第4,名古屋本线(61站)排名第4,常滑线、筑港线(24站)中排名第1[27]
  • 在《名鉄 1983》中提及在1981年度,当时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56,927人,在名铁所有车站中排名第5[28]
  • 在《創立70周年記念 今日と明日の名鉄》中提及在1960年度,当时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33,182人,在1963年度升至45,751人[29]
  • 在《名古屋市統計年鑑》中,在2017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人次为15,950人。以下为近年1日平均乘车人次的列表[30]
更多信息 年度, 1日平均 乘车人次 ...

车站周边

西出口

名胜、古迹
公共、教育设施
商业设施
交通

在1974年前在西出口前设有名古屋市电的热田神宫前电车站,可进行转乘。

主要企业
周边道路

东出口

Thumb
东出口(2007年摄影) ※现时的店舗有所不同。

东边主要是住宅区。此站虽然位于热田区,但当跨越新堀川后便到达瑞穗区。与邻近的堀田站距离不远。

公共、教育设施
商业设施
主要企业
  • 名古屋铁道铁道中央大厦 : 2012年4月竣工,铁道事业的中枢部门由名铁名古屋站前的总部大厦迁移至此座抗震性较高的大厦[31]
  • 日本车辆制造 总部
  • 日本碍子日语日本碍子 总部
  • FULTA电机日语フルタ電機 总部、技术开发中心
周边道路

巴士路线

Thumb
西出口的神宫东门巴士总站

西出口(神宫东门巴士站)

在西出口的站前广场附近道路上设有巴士站。此地点位于热田神宫的东门前,因此巴士站名为神宫东门

名古屋市营巴士设有路线前往中川、港、南区方面,并以此站为总站。曾经设有名铁巴士日语名鉄バス(巴士站为神宫前)前往鸣子方向(后来为市巴士的神宫13系统)或加木屋方向(后来缩短路线并改由知多乘合日语知多乗合营运),现时因上述原因已经废止。在2012年前,曾设有前往名古屋马场日语名古屋競馬場的免费穿梭巴士。另外,在车站南边设有从写真馆前前往AEON Mall热田的免费巡回巴士。

东出口(名铁神宫前巴士站)

在东出口前设有的士站,没有巴士站。巴士站于北方约200米的回转场内。名为名铁神宫前巴士站,巴士站名没有“站”字和出口名称。

相邻车站

名古屋铁道
名古屋本线
μ-SKY
(太田川方向-)神宫前(NH33)金山(NH34)
快速特急特急
知立(NH19)-(部分加停鸣海(NH27))-神宫前(NH33)-金山(NH34)
快速急行
(太田川方向-)神宫前(NH33)-金山(NH34)
急行准急、■普通
堀田(NH32)-神宫前(NH33)-金山(NH34)
常滑线
μ-SKY(从中部国际机场站于9时后出发的上行列车和所有下行列车)
(名铁名古屋方向-)神宫前(NH33)中部国际机场(TA24)
μ-SKY(从中部国际机场站于9时前出发的上行列车)、特急
(名铁名古屋方向-)神宫前(NH33)太田川(TA09)
快速急行
(名铁名古屋方向-)神宫前(NH33)-(部分停大江(TA03)、聚乐园(TA07))-太田川(TA09)
急行、准急
(名铁名古屋方向-)神宫前(NH33)-大江(TA03)
■普通
(名铁名古屋方向-)神宫前(NH33)丰田本町(TA01)

注脚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