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筑前岩屋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筑前岩屋站(日语:筑前岩屋駅/ちくぜんいわやえき Chikuzen-Iwaya eki */?)是位于福冈县朝仓郡东峰村大字宝珠山,九州旅客铁道(JR九州)日田彦山线BRT(BRT彦星线)的车站。先前原为日田彦山线的铁道车站。
本站是其中一个BRT的区间站,但只限由日田开出的班次。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设有以木及石柱建成的单层站房一座,本身是一组由三间独立的尖顶屋,再藉通道上盖将其串连而成的建筑群体。站房位于中间。左侧为男、女独立式洗手间,右侧为东峰村消防团第二分团的第二机械格纳库[2][3]。各建筑物之间摆放了多个装饰用的石柱及石块,而站房地下部分亦有相当的面积是用作摆置石装饰。
由于本站位处专用道路段,即使现时线路BRT化,站房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站房内拥有两层高的楼底,顶部采用木格及玻璃窗所组成,至于地下部分,候车室只占楼面约三分一的位置,但四侧均采用玻璃幕墙,使室内拥有很强的采光度,候车室内放置了多长木制候车座椅,而近验票口处亦设置了一部投币式的电话亭。BRT通车后,在站房外的贩卖机旁也加装了显示班次的LED显示屏。
第一代站房为山小屋风格的站房[3]
共设有两个候车站台,是从原来的轨道范围经重新整理后所建造的,在改良工程上,原来的岛式站台及被山泥所埋盖的路轨均全数拆去,平整地面后,把站台位置向站房一端迁移,往添田方向的站台正好位于原验票口站外的屋檐部分,而往日田方向的站台大约设于原区域的中央位置,与原来的山坡保持一段距离。
往日田方向的候车室以钢版和透明胶板所建成,设有以木材砌成的长凳,背板的木图案以位于本站与大行司站之间的三座“眼镜桥”(第二大行司桥梁、宝珠山桥梁、栗木野桥梁)为灵感[4][5],是JR九州选定为7个特色候车亭之一;至于往添田方向的站台,在铁路车站时亦早已放置了两张木制长凳在此,因而亦成为了现时的候车座椅,由于位处屋檐下,因此只设置了直立式的站牌作标示。
现时上、下行约半数的班次都会以此作交汇,而区间车方面,晚上以此为终站的104号末班车会在此留夜,然后待第二天晨早时作101号班次开回日田。至于另一班区间车在到站后会先稍作停留,然后会转至下行的站台再开回日田。
-
往日田的候车亭(2023年9月)
-
往添田方向的BRT候车室(2023年9月)
Remove ads

设有岛式站台1个,原可提供1面2线配置,但靠向站房一方的站台早已停用。铁道停运前为列车不可交会的1面1线配置。向彦山方向的转辙器及一段路轨亦被拆去,但向大行司方向的转辙器及半分的路轨仍然被保留。截断位被缚上了数块枕木作标示,被截路轨末端也被拗弯。另外,站台出入口位于中央,是采用旧式、将少部分的站台边沿削去,改成为梯级上落。
列车靠站时,往彦山方向为左侧上落;往日田方向为右侧上落。
历史
- 1956年3月15日:日田线彦山至大行司之间开通[1]。
- 1960年4月1日:日田线与彦山线整合成为日田彦山线[6]。
- 1987年4月1日:随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由九州旅客铁道(JR九州)营运[7][8][9]。
- 1997年5月3日:站房改建[2]。
- 2017年:
- 2018年:
Remove ads
使用状况
《福冈县统计年鉴》及“东峰村统计网页”均没有本站的使用记录。
自2016年度起,由于JR九州只公布最多使用量的首300个车站后,本站不单未能显示实际的使用量,就连表列于“超过100人”的附录内也没有打进过。BRT通车后,JR九州公布BRT车站使用情况。
车站周边

相邻车站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