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综合用途建筑物
樓宇種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综合用途建筑物(英语:Composite Building),是香港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一种盛行的楼宇种类,通常会商住工业并用。

历史

“综合用途建筑物”这名称可追溯到香港《建筑物条例》1950年代用来形容结合住宅、商业或甚至轻工业用途的楼宇。
综合用途建筑物在香港的1950至1960年代特别蓬勃,有三个主要原因:
建筑规格

建筑特色

现况
香港制造业已经式微,因此现今综合用途建筑物除保留住宅外,通常的商业用途包括:宾馆、医馆、美容院、按摩院、宗亲会、健身中心等。
现在很多旧区的商住楼宇都成为发展商收购的目标,以层数更多的纯住宅或商业高楼取代,例如石硖尾巴域街及市区重建局的九龙城马头围道/春田街重建项目等;亦因这类综合用途建筑物都建于20世纪中期,大部分会出现老化现象,业主会出资进行复修工程,以改善楼宇安全及甚至提升外部形象。
流行文化
不少以香港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及动漫游戏,尤其是20世纪末期的作品,都会加入这类建筑物作背景,而且街道两旁挂满霓虹灯招牌,来突显香港高密度和多元化的城市元素。受影响或启发的电影例子有《银翼杀手》(1982年)、《攻壳机动队》(1995年电影);游戏例子有《骇客入侵》(2000年)、《莎木 II》(2001年)、《热血无赖》(2012年);电视动画例子有《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 香港九龙财宝杀人事件》(2014年),部分作品更是以赛博朋克(Cyberpunk)为主题的科幻故事。
著名例子
参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