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县道187号
屏東縣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县道187号(水门-东港)为一条中华民国县道,北起屏东县内埔乡水门,南至屏东县东港镇船头,全长共计39.892公里[1]。
此县道下有三条支线,即“县道187甲线”、“县道187乙线”以及“县道187丙线”,为台湾分支最多的县道路线之一[a],主线与支线彼此交叉又有共线段。
-
国立屏东科技大学校门口前的道路即是县道187号
-
县道187号中林路段
-
县道187号终点[b]
Remove ads
支线
县道187甲线(龙泉-下蚶堤防),东北起屏东县内埔乡龙泉,西南至屏东县万丹乡下蚶,全长共计19.335公里[1]
县道187乙线(万峦-海坪),东北起屏东县万峦乡万峦市区,西南至屏东县东港镇海坪,全长共计21.570公里[1]
县道187丙线(过田-大埔),西北起屏东县九如乡过田,东南至屏东县内埔乡大埔,全长共计19.827公里[1],而该支线有部分属国道三号桥下道路。
概况
- 主线
县道187号以屏东县内埔乡水门境内的台24线/县道185号作为公路起点[1][2]。此公路自起点开始与县道185号共线,车道布设呈双向二车道,行进一段距离后于忠孝路与中山路口右转,此时车道布设从原来的双向二车道变为双向一车道,接着往南行进了一段距离,直到在新隘寮与县道185号分出[3]。
此公路与县道185号分出后,于分出点处右转并朝西方行进,进入黎明村后路线方向由东西方向转为南北方向。此公路过了黎明村后继续朝南方行经,行经至龙泉村南界附近与县道187甲线交会,而这里也是县道187甲线的起点所在地;而后往南方行进至大埔后与县道187丙线交会,而这里也是县道187丙线的终点所在地。此公路进入老埤村后,途经国立屏东科技大学校门口以及老埤村落,过了老埤村以后朝西南方行进,之中通过了义亭村以及兴南村,而后进入到内埔市区[3]。
此公路进入内埔市区后,在六堆天后宫旁与县道187甲线共线,并行进约500米后于复兴路与广济路口与县道187甲线分出,之后再朝南南西方行进约700米后于美和村美和科技大学旁与台1线共线,此时车道布设从原来的双向一车道变为双向二车道,而后朝南南西方行进,直到在忠心仑与台1线分出[3]。
此公路与台1线分出后,于分出点处左转并朝南方行进,车道布设从原来的双向二车道恢复为双向一车道。过了美和村后透过万峦大桥越过东港溪,而后进入到万峦乡。进入万峦乡后再行进些距离后而进入到万峦市区,并在市区内与县道187乙线交会,而这里也是县道187乙线的起点所在地。之后往西南方行进约2公里后进入到潮州镇,并在潮州镇北界附近与台1线交会[3]。 此公路通过台1线后继续朝西南方行进,不久即进入到潮州市区,在市区内的四维路与三林路口与县道185甲线交叉,后来在新生路与中山路口与县道189号以及县道185甲线共线。接着往南行进约200米后于圆环处与县道189号分出,再过200米又与县道185甲线分出,县道187号才结束了两条县道的共线[3]。
此公路接着朝西南方行进,途中通过了台铁高架桥、国道三号桥下、崁顶乡市区及乡内数座村落,期间内车道布设从原来的双向一车道逐渐变为双向二车道。之后在东港镇境内与县道187乙线交会,而这里也是县道187乙线的终点所在地。接者继续朝西南方行进后进入到东港市区,而后在市区内穿越台17线东港大桥下方,此时车道布设从原来的双向二车道恢复为双向一车道,接着再朝西南方行进些距离后与屏63线交会,而这里也是屏63线的终点所在地。之后转东南方行进至中山路与光复路口时,车道布设从原来的双向一车道变为双向二车道。之后再行进约500米后于以栗小学前与台17线交会,即是县道187号的终点[1][3]。
- 甲线
县道187甲线以屏东县内埔乡龙泉境内的县道187号作为公路起点[1]。此公路自起点开始朝西南方向行进,于东势村境内与县道187丙线交会,之后朝西南方向行进并且通过新东势,接着再行进约2公里后即进入到内埔市区[4]。
此公路进入内埔市区后,在六堆天后宫旁与县道187号共线,而这里以前为县道187甲线的终点所在地。之后与县道187号共线并行进约740米后于永光路与广济路口与县道187号分出,接着于分出点处右转,并行进约520米后与台1线交会。此公路通过台1线后继续朝西南西方向行进,途中经过了竹田乡境内数座村落,行经不久于万丹市区附近与台27线交会,接着在市区内与县道189号交会[4]。
此公路过了万丹市区后继续朝西北西方向行进,直到于下蚶与县道189甲线交会,即是县道187甲线的终点[1][4]。
- 乙线
县道187乙线以屏东县万峦乡万峦市区内的县道187号作为公路起点[1]。此公路自起点开始以东南-西北走向行进,行经至潮州镇四块厝境内时路线转为东北-西南走向,而后在仑子顶境内时,路线又转为东南-西北走向,到了新埤乡万安时,路线则转为东西走向[5]。
此公路的路线于新埤乡万安转为东西走向后,在打铁境内与县道189号交会,之后在南州乡寿元与台1线交会,接续往西方行进后抵达南州交流道,可借由此交流道进入至国道三号。此公路通过南州交流道后继续往西方行进,途中经过南州市区以及慈惠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后来于东港镇海坪境内与县道187号交会,即是县道187乙线的终点[1][5]。
- 丙线
县道187丙线系以屏16线部分路段、国道三号桥下路段以及内埔乡科大路于2014年5月1日纳编而成[6]。此公路以屏东县九如乡过田境内的台3线/屏16线作为公路起点[1],车道布设采用双向一车道。起初先与屏16线共线,并行进约700米后与屏16线分出,而后在分出点处右转进入国道三号桥下道路,此时车道布设从原来的双向一车道变为双向二车道[7]。
此公路进入国道三号桥下后沿着桥下道路行进,并在长治乡北界附近与台27线交会,而这里也是屏东交流道之设立地点。;接着再沿着桥下道路行进至德协附近后与台24线交会,而这里也是长治交流道之设立地点。此公路过了长治交流道后继续沿着桥下道路行进,并在麟洛乡东界附近与屏37-1线交会,而这里为屏37-1线的起点,也是县道187丙线沿着国道三号桥下道路之终点。接着朝东方行进,并且通过屏37线后即进入到内埔乡[7]。
此公路进入内埔乡后朝东方行进,而此道路称“科大路”。此公路行经至东势村时与县道187甲线交会;接着在东势村东界与屏92线交会,而这里为屏92线的起点所在地。此公路通过屏92线后转科大北路,并朝北北东方行进,直至大埔境内与县道187号交会,即是县道187丙线的终点[1][7]。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 主线
台湾县道体系的形成可追溯到1961年所进行的第一次公路普查,而县道187号则在此时期开始采编。当时县道187号的路线北起屏东县三地乡(今三地门乡)的县道190号(后来改编为台22线[8],今属台24线),南至屏东县东港镇的县道185号(今台17线[8]),全长共计32.707公里[c][9]。
1976年进行第二次公路普查时,此公路的总长度调整为39.610公里[d][10]。1983年进行第三次公路普查时,县道187号34k+566-36k+242路段并入至滨海省道(台17线),总长度变为39.035公里[11]。
1999年至2001年间,原乡道187甲线部分路段改编为县道187号;原县道187号龙泉-内埔路段则改编为县道187甲线,路线调整后,总长度变为39.892公里[12]。2009年,此公路的总长度调整为39.857公里[e][13]。
目前主线尚存有1976年格式的水泥制里程碑2枚,位于潮州镇的24K以及东港镇的38K,皆位于主线上,里程与今日稍有不同,可作为1976年路线与里程的佐证。[14][15][16]
- 甲线
县道187甲线自1961年第一次公路普查时开始采编,起初此公路分类为“乡道”。当时的路线北起屏东县玛家乡凉山(玛家乡公所前),南至屏东县内埔乡的台1线,全长共计13.089公里[9]。
1976年进行第二次公路普查时,此公路的总长度增加为15.819公里[17]。1983年进行第三次公路普查时,总长度缩减为15.769公里[11]。1999年至2001年间,原乡道187甲线北段改编为县道185号,南段则改编为县道187号;原县道187号龙泉-内埔路段则改编为县道187甲线,总长度变为6.800公里[12]。2009年,此公路的总长度调整为6.793公里[13]。
2014年1月10日,原屏50线并入至县道187甲线,终点延长至万丹乡下蚶;路线调整后,路线名称变更为“龙泉-下蚶堤防”,总长度变为19.335公里[18]。今日的县道187甲线仍维持2014年改编的路线。
- 乙线
县道187乙线自1961年第一次公路普查时开始采编,起初此公路分类为“乡道”。当时的路线北起屏东县万峦乡的县道187号,南至屏东县东港镇海坪的县道187号,全长共计21.895公里[9]。
1976年进行第二次公路普查时,此公路总长度缩减为21.216公里[17]。1983年进行第三次公路普查时,此公路总长度增加为21.933公里[11]。1999年至2001年间,乡道187乙线升格为县道187乙线,总长度变为21.227公里[12]。2009年,此公路的总长度调整为21.570公里[13]。
- 丙线
2014年5月1日交通部公告,将过田起经九如、内埔、屏科大至大埔纳编为县道187丙线,路线名称为“过田-大埔”,全长共计19.827公里[6]。
Remove ads
行经行政区域
- 主线
全线均位于屏东县境内。
- 甲线
全线均位于屏东县境内。
- 乙线
全线均位于屏东县境内。
- 丙线
全线均位于屏东县境内。
Remove ads
沿线路名
|
|
|
|
沿线设施与景点
|
|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