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兴泽
香港屯门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兴泽(英语:Hing Tsak,代号:L10)是香港屯门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94年设立,原称大兴北,1999年采用现名,2023年取消,末任区议员为前屯门社区网络成员曾振兴。
范围及名称
选区位于屯门西北部,以屯门邓肇坚运动场作中心,包括大兴邨北部的兴耀楼、兴平楼、兴辉楼(其余楼宇则属于景兴选区)和泽丰花园两个部分。两边人口相若,故此名称亦从两个屋苑各取出一字而成,与其相连的选区有兆康、翠兴、景兴及建生,并与新墟选区以屯门河相隔,投票站设于大兴体育馆。
沿革
七十年代末大兴邨入伙,1982年区议会选举,属屯门西北选区,其后于1985年区议会选举连同附近范围划为双议席的大兴选区,当时由时任屯门西北区议员聂泽棠、参选过1982年屯门西北选区的林锐、未报上政治联系的冼炉生、公共房屋政策评议会朱伟彬及本身为中学教师的汇点兼公共房屋政策评议会成员吴明钦竞选,最终由吴朱二人各自以多于四千票当选[4],得票大大多于其他候选人。
1988年区议会选举,吴明钦及朱伟彬同以汇点的名义争取连任,但部分属本区范围的山景邨附近改划为双议席山景选区,吴朱二人仍各自以多于四千票当选,当中吴明钦的4,905票区议会个人得票[5]记录至2019年区议会选举方被打破。
1991年区议会选举,吴明钦改以港同盟身份参选,并且带领同党的吴润清竞选,同时亦有冯景光及郭强争夺,结果继续由吴明钦以多于四千六百票当选连任,吴润清得二千九百几票而当选[6],另外二人只得一千多票。吴明钦其后更连任区域市政局议员及当选立法局新界西直选议员,成为少有的三料议员,风头一时无两。1992年6月22日,吴明钦患病逝世,区议会需于1992年10月11日进行补选以填补其空缺。何杏梅代表港同盟参选是次区议会补选,并以2,355票击败另外两位候选人当选。[7]何杏梅任期虽然不足两年,但任内曾联同何俊仁以及时任区议员蒋月兰等收集居民签名,要求争取屯门区内的公屋加装闭路电视以及大门铁闸,遏止“屯门色魔”事件再次发生。[8]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改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原有双议席大兴选区分拆为以大方街为分界,包括大兴邨楼宇组成的大兴南及大兴北选区,至于石排头路、震寰路、青松观路以南一带则由私人屋苑所组成为泽兴选区。
1994年区议会选举,大兴北由民主建港联盟陈文华以1,002票击败港同盟汇点推荐的何杏梅的857票。同时大兴南选区亦由有工联会背景的民建联成员陈有海胜出,[9]结果大兴邨一夜改变为亲中派的桥头堡。
1999年区议会选举,由于卓尔居入伙,属泽兴选区的泽丰花园与原有大兴北选区合并为兴泽选区,形成现有模样,民建联改派徐帆参选,并与民主党由大兴南转区参选的吴润清争夺,结果徐帆以2,022票多于吴润清的1,816票而当选。2003年区议会选举,由徐帆与独立候选人庄巧怡角逐,结果以六成四得票连任。
2007年区议会选举,徐帆以七成半得票打败公民党对手而连任。2011年区议会选举,议席由工联会、民建联成员徐帆和民主党成员司徒振邦争夺,最终徐以七成得票击败司徒氏。2008年王国兴代表工联会空降新界西参选,本区划入工联会的势力范围。2011年区选后因应工联会、民建联分家,徐帆只以工联会身份活动,后来接替李洪森出任工联会屯门地区服务处主任。2015年区议会选举,议席由徐帆和伞后组织屯门社区关注组的陈诗雅角逐,结果徐以六成四得票当选。
2019年区议会选举,角逐连任的徐帆于投票日安排不少义工将长者送往投票站,并派发印有二号及候选人名称的掌心雷予他们。立场新闻记者当日报道,有长者神情呆滞,被问到投票意向时,表示“我都唔知投边个”,其后工联会义工将婆婆推到另一边,又多次阻止记者访问该长者[10];而再次参选区议会选举的屯门社区网络成员曾振兴[a],挑战争取第五度连任的徐帆,结果曾振兴以425票的差距击败徐帆,也是首次由非建制派人士夺取该选区议席,结束徐帆二十年的议员生涯。2021年7月,因应政府计划追讨协助民主派初选区议员的酬金津贴传闻所带动的区议员辞职潮中,曾振兴辞去区议员职务。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为方便比较,以下列表包括大兴选区。
历届选举结果
Remove ads
资料来源与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