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葛浩文
美国翻译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葛浩文(英语:Howard Goldblatt,1939年—)是美国翻译家,加州人,目前为圣母大学讲座教授。196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长滩分校,1971年毕业于旧金山州立大学,1974年取得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
主题和风格
葛浩文以翻译华语文学闻名,在中国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1],小说家厄普代克则喻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接生婆”[2]。1961年,22岁的葛浩文进入海军学校,被派到台湾当通讯官,非常清闲,几乎无事可做。后来调到日本,上了一艘驱逐舰,眼看就要前往越南的他,于是申请返回台湾。回到了台湾,他开始向一个东北人学习中文,“葛浩文”便是这位老师起的名字[3]。在台北待到退伍后,葛浩文没有马上回国,而是留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继续进修,直到得知父亲罹癌,才结束留学生涯。回国后,葛浩文申请进入旧金山州立大学就读,首次接触了萧军及萧红的名字,并读了第一本中国小说《八月的乡村》。在旧金山毕业后,他决定继续攻读博士,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就读,当时的指导教授是旅美散文家柳无忌(其父为柳亚子),并开始攻读中国古典文学,譬如元杂剧、鲁迅及其他左翼作家的作品,既读译本也读原文。1974年完成关于萧红的毕业论文,成为后来所著的《萧红评传》的基础。《萧红评传》于1979年在香港出版,隔年在台湾出版,也因此萧红重新得到了华人世界的关注。
葛浩文在台湾的留学期间便试着翻译了黄春明、王祯和的作品,但真正得以出版的是由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所建议的张洁小说《沉重的翅膀》,而他事业的高峰,则是翻译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友人谭恩美为他向出版社争取到四倍的版税。
Remove ads
荣誉
中文著作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