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萧丽虹作品与展览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蕭麗虹作品與展覽列表
Remove ads

萧丽虹作品与展览列表是艺术家、策展人暨收藏家萧丽虹(1946年-2021年8月30日)的作品与展览的不完整列表。萧丽虹是陶艺艺术家,多次在台湾与国际间举办或参与个展及联展,并获得多项奖项[1][2]。萧丽虹的创作历程是从传统瓶子罐子、碟子到陶板,进入雕塑及行为艺术领域;陶土是每个时期相当重要的素材,作品风格从精致到豪放均有[3][4]。在1982年后,除了实用器皿外,她的作品有更丰富的内涵与表现方式,并追求概念性的造型艺术[3]。其最早的艺术实验是结合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碟子,其后全心投入纯粹造型与绘画的陶板制作,并研究各种表现技法[3][5]

Thumb
萧丽虹是知名的陶艺艺术家,多次在台湾与国际间举办或参与个展及联展,并获得多项奖项。

其早期作品反映出“极简主义”的美学观点,严格要求陶瓷材质、制作技术、表面质感、釉色变化等处理[5],并精确掌握素材特性、巧妙且适切地应用,是其“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时期[6]。其后,萧丽虹的陶瓷作品不再局限于造型艺术表现,而经常结合其他媒材、配合环境空间要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7]。在1987年后,萧丽虹的许多作品围绕生命的本质与意义,表现手法由抽象艺术转为象征主义具象艺术[4],从运用叙事语言朝向具社会批判意识的装置艺术空间[8]。除了抽象化的造型艺术外,她以陶土捏制半抽象的群众,配合物件构筑社会缩影[7]

自“六四事件”后,她则舍弃“极简主义”的美学要求,关注重点放在世界历史的探询与批判,转为充满人文主义的观照与哲思风格[9]。她决定舍弃隐喻规约符号,改用直接的手法表达批判与关切[10][11]。她还将不同媒材、现成物结合至作品中[12],形成多种材质间的对比、冲突与矛盾,也重新诠释黏土材料的空间意义[13][14]。同时她的作品还以女性身体与性别出发,涉入生态环境、自然意识、人类社会等不同的文明议题,且往往是以宽宏、人道主义的同理心角度来解读历史和展望未来[15]。她的艺术作品还超越传统美学的呈现形式,采取“仪式”般的行为艺术展现,并邀请参观者主动参与作品[11][15]

Remove ads

艺术作品

更多信息 作品图像, 作品标题 ...
Remove ads

艺术展览

个人艺术展

更多信息 展览年份, 展览名称 ...

重要联展

更多信息 展览年份, 展览名称 ...
Remove ads

专案研究

更多信息 专案年份, 研究专案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