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褒忠乡

台湾云林县的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褒忠鄉
Remove ads

褒忠乡台湾话Po-tiong-hiong),旧称“埔姜仑”,位于台湾云林县中西部,地形上属于浊水溪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全境面积约为37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人,是云林县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行政区[3]。日治时期因有马光农场、龙岩农场、同安农场的设置,其中龙岩农场境内也设有龙岩糖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在二战后随着糖业的没落与农场工作机械化的发展,加上全乡多为农场的用地,工作机会减少而发展速度减缓。经济产业主要为农业,并有稻米、甘薯、蔬菜、西瓜、甘蔗、花生、玉米、大蒜、芦笋等主要农产品[4]

事实速览 国家, 省 ...
Remove ads

历史

1624年,台湾荷兰统治时期,今褒忠乡属于Favorlang的活动区域。1637年,虎尾垅社在Favorlang溪(旧虎尾溪[5]。1685年,诸罗县布屿禀社[6]布屿禀渡属半线庄[7],在吼尾溪[8](虎尾溪)[9]。1723年,彰化县布屿禀保布屿禀大庄成立[10]。1724年,《台湾大租调查书》记载,薄昇灿申请垦照,开发布屿禀保[11]。因附近沙仑遍生埔姜树,又名埔姜仑(台湾话Poo-kiunn-lun[12]

“褒忠”名称的由来,始于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和党徒侵扰褒忠的村庄时,张源懃张明义兄弟召集乡勇抵抗匪徒;盗贼历经数月攻打不下,直到清廷派福康安率军来台平乱,张氏兄弟率领乡勇和清军共同打击贼匪。事后,清廷封张源懃为通判,张明义为州同,因协防有功于朝廷,并赐庄名为“褒忠”意指“褒奖忠义”[13]

在1888年(光绪十四年),纳入云林县。1920年(大正九年),改回“埔姜仑”并裁区设大字,埔姜仑被合并于台南州虎尾郡土库庄。1943年,土库升格为街,是为土库街。1945年,土库街改为土库镇,辖区不变,隶台南县。1946年1月23日,始由土库镇划分一部分,另成立褒忠乡[14]

Remove ads

旧地名

泰安:以前称为“六块寮”,今为马鸣村泰安路。乾隆年间,张姓祖先由福建泉州府同安县渡台,由安平登陆,辗转至今东势乡月眉后,再迁徙至今“六块寮”。其中分为二大族系由月眉迁之张姓为“清河堂”派系之“潘径张”,其始祖为张呆。育有六个子女,即张虎、张前、张平番、张本、张珍。六位子女分成六户,分居六块地区,搭寮居住,位置就在在今六块寮西侧,俗称“西平寮”。后来在庄北之“林茱寮”,张氏族人,亦即今清河堂派“惠安张”,其后代为张对、张本、张王齐、张信、张家自、张万教等族群,因恐林爽文抢劫,而移居六块寮东侧,中隔一池塘,称为“六块寮”。日治时代曾担任保正(村长)的张本源氏于民国六十七、八年间在户籍整编时,建议户政事务所将“六块寮”易名为“泰安”。

潮厝:以前称为潮洋厝。在清朝雍正二年就有这庄名。在清朝设官治理褒忠地区之官吏,鱼肉百姓,欺压善良。官署中有一位清廉侠义之士,力劝上司,非但不被采纳,还派人追杀。这一位名叫“潮洋”的先生,亡命逃难至“潮洋厝庄”,后来被寻获杀害,壮烈成仁。为纪念这位仗义直言之志士,故庄名定为“潮洋厝庄”。后来简化为“潮厝”。

王厝寮:今属潮厝村辖区。据说早年王厝寮分为东西南北等四寮。光绪十五、十九、日本明治三十一年三次大水灾,灾情都非常严重,尤其是光绪十九年那一次大水灾,布屿西堡六十庄中有八庄变成废庄,王厝寮庄就是八庄之一,全庄及旧有庙宇均被夷为平地。之后迁回王厝庄定居的只有三十五户左右。祖先以王姓为主体,故庄名叫做“王厝寮”。

三和:以前叫做三块寮,今为龙岩村三和路。以前是方姓曾姓和其他姓氏聚集之地,分别在三个地区居住,相距不远。又因形成三个大厅房,故称为三块寮。战后村名皆改为两个字,又因为三族性融和一体,合作无间,并请示神明批示认同后,定名为“三和”。

田洋:在日治时代位于顶森庄、下森庄、大坪仑庄、甲瑶庄之间,当时已开垦为广大肥沃的田野。后来甲瑶庄和大坪仑相继废庄,庄民移居周围各庄落脚。以前的顶森庄就是现在顶田洋。下森庄就是现在下田洋,以中新路为界线。

有才:以前称为溪寮或有才寮或目圳寮。据说以前在林茱寮居住的曾目圳,在废庄后首先搬到有才寮定居,所以在形成部落以后,称为目圳寮。曾目圳有两个儿子有溪、有才,故有人称该庄为有才寮或溪寮,战后改称为有才村。

北兴:又称顶头寮或北寮。祖先由今东势乡月眉庄移居同安农场,再移居到新虎尾溪溪南护岸边之溪埔聚集定居。战后改为“北兴”。是有材村辖区内北边的一部聚落,故又称为北寮。

大廍:是清治时期埔姜仑“得福馆”制造蔗糖规模最大的糖廍(廍,台语音phōo,民间制糖所)所在地。因制糖人员聚集,然后形成部落,所以称“大廍”。现在行政简化“大部”,是中民村的范围。

龙岩:因村庄北侧有一大沙仑,名叫大坪仑,蜿蜒数公里,有如传说中的大龙,因而得名。龙岩糖厂原属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社长藤山雷太于1935年把大坪仑改名为“卧龙山”,并立石碑于大坪仑顶。现今石碑放在虎尾糖厂同心公园西南。

太湖:原名后壁湖。先民从福建移居来台。起初定居大坪甲瑶仔,然后搬移至后壁湖结居,当时仅有十多户,为小部落,以农为生。四周有七座沙仑,称为七星仑,前面有一片湖泊,后有一座沙仑叫做后壁仑,因此庄名叫做“后壁湖”。1930年建设龙岩糖厂时,将后壁湖改为“新湖”。民国四十年行政区域调整,又将庄名改为“太湖”。现在为埔姜村太湖路。

湖头厝:最早来此定居者,大都环湖而居,既可灌溉农地,又可蓄养鱼群,且大多居于湖泊的北侧,乃称为“湖头厝”。庄内有三座湖泊,由东而西依序是头前湖、后壁湖和湖仔。全庄被这些湖泊区隔为三个区域,最东侧称为旧庄,位于头前湖和后壁湖间,以许姓为主,原居于麦寮外湖寮,戊戌年(明治31年,1898年)水患房舍被冲毁才移居来此;后壁湖南侧为中庄仔,以陈姓为主,来自麦寮火烧寮,最西侧称为湖仔,为多姓村。早期由于境内湖泊多,养业兴盛,后因水源污染而渐趋式微。目前以养猪及作物种植为主。

新湖村:因取境内“新厝仔”和“湖头厝”两个部落的首字,因而称为“新湖村”。

新厝仔:居民原住在台西乡泉州厝,移居来此,因此称为“新厝仔”。

马鸣山:原名称为(马龙山),据说在公元1625年,由陈姓始祖“帝老”率领乡族数户从大明福建泉州府渡海来台,择居在此结成村落。当时的马龙山为一平原地区,树木蓊蔚,居民以务农为生,民风淳朴,生活也日渐改善,因此居民增至一百多户。原马龙山古代住户疏散,分为顶下马龙山、菜园后等,合称马龙山,是因为菜园后北方有马鞍仑,下马龙山有翻龙仑,其间沙坵起伏连接,当时的堪舆家美其名曰“马龙相会”所以就称为马龙山。在日治时代统一划定行政区时,误听为马鸣山,民国三十四年二次大战结束后,村民原本有意建请政府正名为“马龙山”,后考究了“马鸣”二字,竟与古代佛教发源第六世祖“马鸣菩萨”同名,认为意义深远神秘,所以沿用至今。

Remove ads

地理

地形

褒忠乡位于云林县中西部,东连土库镇,南以虎尾溪元长乡相界,西邻东势乡,北以新虎尾溪仑背麦寮两乡相隔。地处嘉南平原北境,东西距4200米,南北距8823米,多平原,海拔介5至30米间,地平。地质属现代冲积层,多粘板岩、砂质岩之混和冲积土。境内多沙仑,系风积作用所致。

气候

褒忠乡居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雨量介1000至1500毫米,夏雨集中,多对流雨、台风雨。最低温1月摄氏15.5度,最高温8月摄氏29.7度。年均温摄氏23.8度。受冬季季风、海风吹拂,境内多防风林。月平均日照时数195小时,以其长利植栽。[15]:107-111

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根据云林县虎尾户政事务所及云林县政府民政处统计,2024年底褒忠乡户数约4.5千户,人口约1.2万人,是云林县人口最少的行政区[16],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中民村与田洋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2,087人与781人[17]

褒忠乡属于传统农村,人口较为稀少,其历史人口巅峰在龙岩糖厂仍营运时期,后已没落。乡内居民前五大姓分别是[15]:119

Remove ads

政治

历任首长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 ...

乡政组织

褒忠乡公所是褒忠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褒忠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云林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褒忠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2个附属机关[18]

褒忠乡民代表会是褒忠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褒忠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褒忠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4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2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19]

行政区

褒忠乡的行政区划辖有有才村、龙岩村、田洋村、潮厝村、新湖村、埔姜村、中民村、中胜村、马鸣村等9村[20],共计134邻。

经济

农业

新兴工业区

金融机构

生活服务

文化

教会遗迹

  • 龙岩教会位于褒忠北侧龙岩下田洋地区,曾为褒忠乡之基督信仰中心,由虎尾教会分设,至今已有71年历史。

花鼓阵

大廍花鼓阵 :花鼓阵,又名花鼓弄或翻鼓阵。大廍花鼓阵是台湾花鼓阵的发祥地,花鼓原本是传统宗教阵头的一种,早期为农闲助兴“逗闹热”(“逗闹热”为台语发音,意为凑热闹)的表演。早年农业时代许多村庄都有花鼓阵,大廍花鼓队创始于民国五十年代的褒忠花鼓阵,虽是每逢社区重大庆典必然的表演节目,但也随着时代日益没落。然而,在地方人士的推动下,再度受到重视,并一度跻身全国文艺季压轴戏码,成为地方当红的民俗文化瑰宝。大廍村的村民便称自己的村子为大廍花鼓村,可见大廍村民对于花鼓阵的热爱程度。今已成庙会艺阵。

广播电台

财团法人中央广播电台在本乡设有分台,以短波发射,短波发射机10部(6部300kW、4部100kW),目前主要对国际播送财团法人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曾转播美国加州家庭电台(WYFR)的中文节目。

教育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交通

台湾糖业铁路

公路

公车资讯

  • 嘉义客运
    • 202 元长-高铁云林站
  • 统联客运
    • 1635 台北-虎尾-四湖乡
  • 台西客运
    • 7107 虎尾-元长-口湖
    • 7108 虎尾-有才寮-仑丰
    • 7109 虎尾-台西-仑丰
    • 7110 虎尾-褒忠
    • 7111 虎尾-台西-麦寮
    • 7136 西螺-二仑-北港
    • 9015 台中车站-北港(与台中客运联营)
  • 台中客运

旅游

Thumb
褒忠乡大廍顺天宫-奉祀苏府千岁
Thumb
褒忠泰安宫
Thumb
云林县褒忠泰安宫苏府千岁
  • 马鸣山镇安宫
    • 马鸣山纪念公园:民国65年(1976年)由时任镇安宫总干事张水双〈原褒忠乡农会专员〉着手规划‘马鸣山纪念公园’,收回原承租出去的庙产,民国67年(1978年)稍有蓝图,张总干事不幸因公殉职〈因采购树木在返乡途中,彰化北斗车祸往生,经遇几任的董监事会董事长、总干事承续原有蓝图。目前己成为乡亲、游客休闲的好地方。
  • 元宵绕境: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镇安宫五年千岁出巡绕境横跨东势与褒忠的五股十四庄并由十四庄的其中一庄提供免费的平安油饭及汤在当地称为十五绕境吃饭担;现今菜色相当多样,有炒米粉肉粽酸菜鸭猪脚姜母鸭香菇肉羹等。
  • 褒忠潮洋宫
  • 褒忠邓丽君幼年故居

特产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