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超级马林S.6B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超级马林S.6B(Supermarine S.6B)是英国的一款竞速水上飞机,由超级马林公司的R·J·米切尔带领团队研发,用于参加1931年的施耐德杯竞速赛。S.6B标志着米切尔“完善竞速水上飞机设计”这一努力的巅峰,同时也是当时空气动力学技术前沿水平的代表。
超级马林S.6B是该公司研发的竞速水上飞机系列中的最后一款,前序机型包括S.4、S.5和S.6[2]。尽管这些前代机型此前已两次赢得施耐德杯竞速赛,但S.6B的研发却因政府支持的摇摆不定而受阻——英国政府先是承诺提供支持,随后又撤回,直到在罗瑟米尔勋爵推动的公众运动及休斯顿夫人的巨额捐赠影响下,才再次恢复对参赛的支持。由于政府确定支持参赛时距离比赛开始仅剩九个月,因此米切尔唯一可行的选择是改进已有的S.6机型,而非尝试全新设计。
S.6B相较于S.6的主要改进在于罗尔斯·罗伊斯R型发动机的功率有所提升,经过重新设计的浮筒,以及一些旨在降低空气阻力的改进。为参加此次竞赛,超级马林公司制造了两架S.6B,序列号分别为S1595和S1596。该机型由英国皇家空军高速飞行队的成员驾驶。比赛中,该机型表现出色,最终为英国赢得了施耐德杯。比赛结束后不久,由乔治·斯坦斯福思中尉驾驶的S.6B(序列号S1596)打破了世界飞行速度纪录,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407.5英里每小时(655.81千米每小时)。
Remove ads
研发
尽管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在1929年施耐德杯英国获胜后曾承诺将为下一届英国参赛队伍提供政府支持。但在不到两个月后,受华尔街股灾的影响,官方资金被撤回[1]。政府方面给出的撤资理由是,在前两届赛事中已收集到足够的高速飞行数据,因此再投入公共资金并无必要[3]。而政府调整立场的另一个理由是,当时研发高速水上飞机的最初目的已然达成[4]。
官方支持的撤回让公众大失所望:此时的英国已连续赢得两届赛事,依照比赛规则,若第三次夺冠便能永久保有该赛事的奖杯[5]。向来积极参与航空事务的罗瑟米尔勋爵旗下《每日邮报》报业集团发起了一场公众募捐活动以支持英国参赛队伍,这一活动募集到了数千英镑的经费[1]。休斯顿夫人则公开承诺为参赛队伍捐赠10万英镑[6][7]。1931年1月,英国政府也转变立场,宣布支持参赛;但此时距离设计、制造并准备好参赛机型仅剩不到九个月时间[1]。英国皇家空军高速飞行队随即重组,米切尔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也着手开展相关工作[8]。
Remove ads

准备参赛的时间有限,米切尔清楚已没有足够时间从零开始设计新飞机,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改进已有的S.6[1]。提升S.6性能最明显的方法,就是提高罗尔斯·罗伊斯R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9]。罗尔斯·罗伊斯的工程师成功将该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提升了400匹马力(298千瓦特),使其最高能输出2,300匹马力(1,715千瓦特);但这种高性能状态只能保证维持较短时间[7]。要提升发动机性能,不仅需要使用特殊的混合燃料,还得采用钠制冷气门[10]。因此,米切尔选择改进现有超级马林S.6的设计,这款新型机后来被称为超级马林S.6B[6]。米切尔保留了S.6的大部分设计,主要精力集中在改善新飞机的散热性能上;他后来在一次电台广播中,将S.6B称作“会飞的散热器”。米切尔决定把飞机的浮筒也用作额外的散热区域,新设计的浮筒比S.6的更长,其设计方案得到了国家物理实验室一系列风洞试验的支持,而政府在这一领域也为该项目提供了帮助。浮筒向前延伸了约3英尺(0.91米),虽然比前代机型的浮筒更长,但采用了流线型设计,使得迎风面积更小[6]。
服役历史
尽管由于其他预定参赛者遭遇意外和延误,英国队在实际比赛中没有遇到对手,但英国皇家空军高速飞行队仍将总共六架超级马林的施耐德杯竞速机运至南安普顿水域的卡尔肖特沙嘴用于训练和练习。这些飞机分别是:1927年威尼斯赛事中获得亚军的S.5(序列号N219)、同一届赛事中获得冠军的S.5(序列号N220)、两架换装新发动机并重新命名为S.6A的原S.6(其中N247在1929年卡尔肖特赛事中夺冠,N248在1929年卡尔肖特赛事中被取消资格),以及两架新制造的S.6B(序列号为S1595和S1596)。[1][11]
就竞赛本身而言,原本计划只有S.6B和S.6A机型参赛。英国针对施耐德杯赛事的计划是,先由S1595单独完成赛道飞行;若其速度未达预期,或出现机械故障,再由技术更成熟的S.6A(N248)登场。要是S1595和N248均尝试失败,就启用计划中作为备用的N247。之后,S.6B(S1596)将尝试冲击世界飞行速度纪录。在训练期间,N247在一次起飞事故中损毁,飞行员英国皇家海军中尉G. L. 布林顿(G. L. Brinton)不幸遇难。这使得后续计划被迫调整,最终仅有两架S.6B和唯一幸存的S.6A做好了参加施耐德杯最终赛事的准备。[11]
1931年9月13日,由约翰·布思曼中尉驾驶的S.6B(序列号S1595)完成了这一届施耐德杯赛事飞行,记录到的最高速度达340.08英里每小时(547.31千米每小时),并在怀特岛与英国本土之间的索伦特海峡上空,完美完成了三角形赛道的七圈飞行。由于它是唯一的参赛者,自然赢得了比赛,而英国的夺冠纪录也使其得以永久保有施耐德杯[5]。17天后,由乔治·斯坦斯福思中尉驾驶的S.6B(序列号S1596)又完成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行,它以407.5英里每小时(655.81千米每小时)的最高速度打破了当时的世界飞行速度纪录[12][13][1]。
Remove ads

S.6B及其前代机型的表现,让米切尔被公认为杰出的高性能飞机设计师[14]。S.6B也被认为为超级马林“喷火”战斗机以及为该战机提供动力的罗尔斯·罗伊斯“梅林”发动机的研发奠定了基础[8][15]。此后,米切尔与超级马林公司没有再为后续赛事研发竞速飞机,因为应英国政府要求研发新型战斗机的工作已被列为优先事项[16]。
在S.6B赢得施耐德杯仅18天后,英国空军部发布了F7/30号技术规范,要求研发一款全金属陆基战斗机,并寻求创新性方案以大幅提升英国战斗机的性能。空军部特别邀请了超级马林公司参与。因此,米切尔在S.6B之后的下一项工作,就是为公司设计符合该规格的机型,这款机型被命名为224型[17][15]。尽管224型并不成功,未被选中投入生产,但超级马林公司随后的项目却促成了传奇战机超级马林“喷火”的研发[18][19][20]。
S.6B的卓越性能不仅引起了英国军方官员和飞机设计师的关注,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对纳粹德国和美国等多个国家的新型战斗机项目都产生了影响。[21]
Remove ads
展出的飞机

完成破纪录飞行后,两架S.6B均宣告退役。赢得施耐德杯的S.6B(序列号S1595)被捐赠给伦敦科学博物馆,目前以未修复的状态在馆内展出[8]。S1596曾在费利克斯托的海军航空实验机构(MAEE)进行过短期测试,但在1931年的一次非致命事故中不幸损毁[11]。
S.6A(序列号N248)在二战期间被重新喷漆,以模仿S1596的外观用于电影《空中喷火机》的拍摄。战后仍保持这一外观,并以S1596的名义在多个活动和场所展出,其中包括作为景点展出的南安普敦皇家码头[22]。
服役方
- 英国皇家空军
- 英国皇家空军代表队
技术参数(S.6B)

参考资料:《Supermarine Aircraft since 1914》[23]
基本信息
- 机组:1
- 长度:28英尺10英寸(8.79米)包含浮筒
- 25英尺3英寸(8米)(仅机身)
- 翼展:30英尺0英寸(9.14米)
- 高度:12英尺3英寸(3.73米)
- 机翼面积:145平方英尺(13.5平方米)
- 翼型:RAF 27[24]
- 空重:4,590磅(2,082千克)
- 总重:6,086磅(2,761千克)
- 发动机:1台罗尔斯·罗伊斯R型V-12液冷活塞发动机,2,350匹马力(1,750千瓦特)转速为每分钟3200转
- 螺旋桨:2桨叶定距金属螺旋桨
性能
- 最大速度:407.5英里每小时(656千米每小时;354节)(世界速度纪录)
- 390英里每小时(340节;630千米每小时)(平飞)
- 着陆速度:95英里每小时(83节;153千米每小时)
- 翼载:42磅每平方英尺(210千克每平方米)
- 功重比:0.386 马力/磅(0.635 千瓦/千克)
脚注
书籍来源
期刊来源
网页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