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郭亮明
香港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郭亮明,SBS,CSDSM(英语:Kwok Leung-ming,1953年9月20日—),前香港政府官员。他于1973年加入监狱署,2010年退休前官至惩教署署长,是为数不多获港督颁发“红鸡绳”嘉许荣誉的惩教人员。
Remove ads
背景
郭亮明早年就读塘尾道官立小学[2],1965年小六毕业后,升读佛教大雄中学[3],继而于该校读至1973年中七预科毕业后离校[4]。他原打算攒钱升学[5],于是在1973年11月12日加入政府任职惩教主任[5][1]。过了两年便受薪酬加幅吸引而放弃离职念头[5]。后来在1978年10月,他获晋升为高级惩教主任[6],1983年12月升为总惩教主任[6],1990年4月升为惩教事务监督[6]。其仕途到了1990年代中期持续向上,1995年2月被擢升为惩教事务高级监督[6](特别事务)[7],1998年9月升任惩教事务总监督[6],2000年8月升为惩教署助理署长[6](人力资源),掌管职员管理工作[8],至2004年1月晋升为惩教署副署长[6]。
1995年至2004年间,郭亮明于1996年以押解组主管,即应急支援队指挥官身份处理越南难民中心引起的骚乱[9][10],最后获时任港督彭定康颁发“红鸡绳”作为嘉许[10][11],是惩教署内极少数得到是项荣誉的惩教人员[11]。此外,他于1998年在职进修,取得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学位。2001年基于恪守本分而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香港惩教事务卓越奖章[12]。及至2006年7月23日,他接替彭询元出任惩教署署长,其副署长一职由应国正接手[13]。
而上任署长只有数月,郭亮明便整顿监狱歪风,分别下令搜查赤柱监狱和石壁监狱内囚犯持有的违禁品[14][15]。其任内主力针对惩教院所的收容情况实施纾缓措施,如扩建荔枝角收押所[16]、把励敬惩教所与大潭峡惩教所(改建为收纳男所员的更生中心[17])的职能对调[16]、改建励敬惩教所[16]、推展罗湖惩教所重新发展计划[16],亦决定重新发展芝麻湾监狱[18][19]。

他又继往开来,提升惩教院所的保安系统、供电系统和工场设施(如壁屋监狱工业及职业训练大楼启用[20])[16]、加强囚犯更生服务[16]、延续社会大众接纳更生人士计划的宣传活动[16]、就更生计划和服务表现准则委托香港城市大学进行顾问研究[18]、协助邀请商业机构与香港善导会合作开办社会企业[21]、建立便利更生人士寻找工作的爱心雇主计划[21]、领导署方获颁全面关怀大奖和“同心展关怀”标志[22][19][23]、落实《在囚人士投票条例》(2009年)[23]、按《种族歧视条例》调整署方安排,让在囚人士获得相同待遇[23]。另外,郭亮明在任署长时期,惩教署参照了顾问研究建议,将有系统的辅导和心理服务计划加入戒毒所计划的日常程序中[18],同时促进罪犯风险与更生需要评估及管理程序,为戒毒所所员安排接受训练课程(应用社会科学(惩教)高级文凭[19])兼进行更生计划配对[18]。励新惩教所、埔坪监狱及塘福中心、白沙湾惩教所以及东头惩教所的围网保安管制工程则有所推进[18]。除此之外,惩教署开办了一些经过改良或新开设,具市场导向的职业训练班[18]。
郭亮明及后于2010年9月20日从署长位置退下来,由时任副署长单日坚接掌署长一职[6]。2011年获授予银紫荆星章,以表扬他在惩教事务范畴方面表现有功[24]。
Remove ads
郭亮明退休后仍担任三项主要公职。其一为于2016年至2023年担任东华三院医院管治委员会委员,专责管理东华医院、东华东院及东华三院冯尧敬医院[25][26][27][28][29][30][31]。其二为自2020年12月起获委任为私营医疗机构投诉委员会委员[32][33]。其三为从2014年12月开始担任医院管理局辖下公众投诉委员会委员[34][35][36][37][38][39][40][41][42][43]。他其余身兼岗位还包括香港龙舟协会会监(已卸任)[44]、商界助更生委员会当然名誉会长(已卸任)[45]、惩教社教育基金名誉会长[46]、精英运动员慈善基金赛马会动感校园计划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香港海事青年团理事[47][48]。
个人生活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