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野战加热式餐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野战加热式餐盒又被称作野餐餐包,是由中华民国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自行研发、使用的加热式餐盒,这也是中华民国国军首次为野外演习训练开发的热食野战口粮。
历史
中华民国国军长期将压缩饼干作为野战口粮,但尽管饼干式野战口粮的热量和营养素足够提供体力需求,但和其口感与民众饮食习惯差异甚大[1]。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为了提升战时官兵生活品质、强化战斗持续力,设定官兵在任何情况下食用热食的需求,与民间厂商共同研发能够在无水、无火条件加热,且符合民众口味的新型野战加热式餐盒[1][2]。
随后其配合2007年的汉光23号实兵操演,小批量制作1,220份野战加热式餐盒,分配给中华民国陆军、中华民国海军、中华民国空军各别遴选3个以上操演单位,提供官兵试食验证[3]。而在2008年的汉光24号演习,试验扩大至10,000份,交由陆军、海军、空军、后备军事动员的实兵操演部队官兵试吃[3]。
2009年8月4日,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台北联合保修厂首先发表野战加热式餐盒[2],并持续提供口味试吃[1]。其还规划在2009年采购920,000份加热式套餐,普遍提供参与演习训练的官兵食用,从而逐渐取代饼干式野战口粮[1]。
2017年,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视导国军在澎湖县的汉光演习实兵演练与火力展示后[4],中午便与基层官兵在帐篷内共同食用野战加热式餐盒和野战口粮[5][6],并听取官兵介绍野战加热式餐盒的种类及使用,这也是三军统帅首次食用野战加热式餐盒[7]。另外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冯世宽也曾在野战指挥所指导战训工作重点后,与官兵共同食用野战加热式餐盒,以理解野战部队战时的膳食后勤措施[8]。
内容
野战加热式餐盒将套餐封包后[1],可以保存18个月[3][4]。野战加热式餐盒的设计目的,是在不需要火源和水源的条件下,不须经由烹煮而能随时加热[5],提供官兵食用热食米饭餐盒[2],且过程不会产生烟雾或散发臭味[4]。虽然其分量与外面调理包相似,不过为了应对野战缺乏水源的环境需要,野战加热式餐盒亦自行准备清水,以透过最简便的方式提供热能[9]。
其中野战加热式餐盒借由水和石灰混合放热的化学反应原理[9],共同加热餐盒的米饭与主菜[6],以提供官兵热食[1]。其中在野外战地食用时,将米饭包、调理包和加热包放进加热袋,之后把加热用水袋中事前准备的清水[10],倒入遇水变热的加热包中[2][4][5]。随后水便会与其中的加热片发生作用,在15分钟内可以加热至50度[4]。
过去加热包因为需要加热25分钟才能食用,曾经遭到批评[1]。现在通常野战加热式餐盒的加热时间需7分钟至10分钟[6],便能够获得热食食用[10]。每包野战口粮的费用约110元至150元[2],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则希望借由大量制作,将成本控制在100元内[1]。
Remove ads
野战加热式餐盒设定难度较高的米饭为主食,并搭配民众经常食用的菜色,因此需参考欧美国家、新加坡野战口粮改进[4]。而军方高层考量野外出操需要补充流失的盐分,野战加热式餐盒的菜肴口味偏向重咸[11],而米饭口感尚仍接受[1]。其内容参考年轻士兵一餐食量,米饭包约230公克,米饭包和主菜包共计450公克[3]。
2009年,军方最初选择的口味有黑胡椒牛腩、东坡肉、法式鲜菇鸡、素麻婆豆腐[3]。之后根据汉光演习验证期间的提案[3],陆续加入香菇鸡肉、咖喱鸡[11]、咖喱牛肉[12]、红烧牛腩、红酒牛肉、日式牛肉饭等荤菜菜单[4][6],共计选出11种口味[1][5]。在2008年汉光演习验证期间,也曾挑选黑胡椒素肉、百菇宴等素食品项试吃[11],最后决定仅生产素麻婆豆腐[3][4]。
使用
国军一日份口粮规划2盒加热套餐(午餐和晚餐食用),及1包作为早餐的野战口粮[3]。在战场状况中,由食勤组人员使用野战炊膳机具准备食物[10][12]。而在面临地形限制无法顺利架设野战厨房实行野炊任务、或临时出现热食无法运送的情况下,食勤组便会以事前准备的野战加热式餐盒供应[9][10][12]。其中由各作战区至补给库领取,并在6个月内配合任务集中食用[3]。
另外基于台风灾情可能造成交通中断或热食无法追送,军方针对防灾官兵的膳食补给、及预判撤离居民的收容需求,亦会紧急运补野战加热式餐盒增援,以提供救灾工作的官兵应急食用,例如中度台风梅姬期间[13]。而对于灾后严重缺乏民生物资与粮食的情况,国防部亦会主动运补野战加热式餐盒和军用口粮提供给受灾居民,包括强烈台风尼伯特等灾情[14][15]。
评价
大部分官兵认为国军的野战加热式套餐餐盒,比起饼干为主的野战口粮有着大幅改善[1]。在2007年的适用满意度资料中,官兵满意度达到80%以上[11]。不过与美军加热式MRE口粮相比,美国野战口粮加热时间短、内容丰富,亦能提供丰富热量[1];仅有主餐包的国军口粮内容简单,且纸餐盒方式不利于野战携带[1]。
而口味满意度排名部分,依序为黑胡椒牛腩(84%)、东坡肉(82.51%)、咖喱牛肉(80.67%),黑胡椒牛腩是最受到官兵欢迎的口味[4]。不过基于均衡饮食考量,由满意度仅60%的法式鲜菇鸡取代咖喱牛肉,成为首批野战加热式餐盒荤菜口味[11]。另外,素麻婆豆腐在军中也获得86%满意度[11],为官兵最喜欢的素食野战加热式餐盒[4]。总统蔡英文在食用红烧牛腩口味的野战加热式餐盒后,亦曾给予正面评价[7]。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