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刚号战列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剛號戰艦
Remove ads

金刚こんごう)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第一艘超弩级巡洋战列舰(即西方的战列巡洋舰)金刚型的一号舰。“金刚”也是日本海军最后一艘在英国下订的军舰[1]。经过两次改装后,一跃成为高速战列舰,并且在太平洋战争中表现活跃。该舰亦为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艘日本海军所使用的外国制战列舰,也是唯一因潜艇攻击而损失的战列舰(不包括已当作工作舰使用的朝日)。

事实速览 金剛 こんごう, 概况 ...
Remove ads

舰名是以奈良县大阪府境内的金刚山来命名。日本海军的命名惯例为参照日本舰船命名惯例。另外,该舰名现由海上自卫队宙斯盾舰一号舰“金刚”(こんごう)所继承。

Remove ads

建造经过

日俄战争结束2年后的1907年(明治40年)决定建造。在最初的计划中为一艘装甲巡洋舰,但有鉴于英国的划时代战列舰“无畏号”于1906年建造完成,更于1909年开始建造超无畏级战列舰俄里翁级,因此于1911年将“金刚”的建造计划改为超弩级巡洋战列舰。

当时,日本海军正在建造于1907年开始计划的国产弩级战列舰河内型,但其构思与技术上均被认为落后于欧美海军列强,因此委托英国设计并建造“金刚”以引入新技术。当时由维克斯船厂英语Vickers Limited的主任设计师乔治·瑟斯顿英语George Thurston爵士负责设计。瑟斯顿之前还设计了原为战列巡洋舰,并准备出口给奥斯曼帝国海军的战列舰“爱尔兰”号(下订时为“瑞沙德五世”号)。这时英国海军当局正好放宽对舰只设计上诸多限制,因而令“爱尔兰”号在设计上变得自由,最终成为搭载8门14英寸炮,并在各样平衡上做得相当出色的军舰。由于废除了船体中央射界狭窄的炮塔,改为前后各配置两座主炮塔,因此在当时为相当特别。

这个设计的出现带来不少影响,例如英国海军的“”号原本为狮级战列巡洋舰的4号舰,但后来其设计大幅更改,变成在设计上与“金刚”十分相似的舰只。而“金刚”的3艘同型舰,就是根据“金刚”的设计图在日本国内自力建造。

“金刚”的装甲钢钣,为所使用维克斯船厂的特殊钢板“VC钢板”。后来在日本建造的3艘同型舰亦导入这个技术并国产化。不过,在后来改装期间“有情报指出在使用钻头为装甲板开孔时,国产的3舰简简单单就能完成,只有‘金刚’把钻头弄断(ドリルで装甲鈑に穴を開けようとすると、国産3艦はやすやすと通ったにもかかわらず、金剛だけはドリルが折れてしまうということがあった)”,但是这说法对该装甲的部位、厚度及材料却完全没有提及,因此只为一个传闻。

Remove ads

军购弊案

当时岩士唐·惠特沃斯公司正与维克斯船厂进行对军舰订单的争夺战[2]。这时维克斯船厂日本代理三井物产内的下凡者日语天下り天下り,即到私人公司再就职的前高层官僚)松尾鹤太郎(前预备海军造船总监),正与松本和日语松本和舰政本部长作接触[3]。双方协议的结果,为三井取缔役(董事岩原谦三将就“金刚”从维克斯船厂得到的佣金由2.5%上调到5%[3]。1910年(明治43年)3月,藤井光五郎日语藤井光五郎海军机关大佐前往英国并向岩士唐公司与维克斯船厂提出进行新型战列巡洋舰的调查,并在8月提交对维克斯船厂有利的报告[4]。11月17日,三井物产以230万7100英磅与日本政府为“金刚”签订建造合同(战列巡洋舰“皇家公主”号为209万2214英镑)[5]。后来,藤井从已成为朋友的维克斯船厂巴罗造船厂长收到20万日圆的谢礼[6]。而松本则收到约40万日圆。另外,由于拒绝了三菱造船所为姊妹舰“比叡”制造蒸汽涡轮引擎,因此维克斯船厂于1911年(明治44年)3月25日再以13万2000英镑取得制造合同,而藤井亦取得1万日圆的谢礼[6]

1914年(大正3年)3月,德国企业西门子公司因卷入司法诉讼而爆出受贿丑闻,最后松本被送到军事法庭并受到处分。而山本权兵卫总理大臣所率领的第1次山本内阁则被迫内阁总辞职。

Remove ads

御召舰

Thumb
于1923年停泊在高雄港外的皇太子裕仁御召舰“金刚”

1923年,摄政宫皇太子裕仁台湾总督田健治郎邀请,于4月16日搭乘“金刚”访问台湾12天,遍及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澎湖等地[7][8][9]

活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Thumb
近代化改装后的“金刚”
Thumb
于马利亚纳海战后二日后的下午,当时“榛名”(或“金刚”)正受到负责追击的美军第58任务部队舰载机的空袭,在右上方进行回避运动的是第三航空战队的航空母舰“千代田”

原本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只需要轻度的防御,因此在第一次改装时对防御力只是作稍微强化。但在日德兰海战后,事实证明战列巡洋舰的防御在面对高角度落下的大口径炮弹时十分脆弱。对比其他为主要部分作重点防御的日本战列舰,虽然金刚型整块甲板都能提供防御,但整体上其装甲仍为相当薄弱(简单来说,由于吸取了需强化金刚型水平防御的教训,所以其后在其他的日本战列舰中开始设置有效的水平防御)。

但经过第二次改装后的金刚型成为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战列舰当中航速唯一能超越30节者,相当适合作为航空母舰机动部队的随伴舰,故4艘同型舰虽然在参战的战列舰中舰龄最大,但却最为活跃。

“金刚”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与同型舰“榛名”共同为南方攻略部队提供支援任务,其后虽然在进入新加坡曾有一段时间与英国海军新锐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互相对峙,但双方并没有交战机会。后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攻防战,与“榛名”共同进行日本战列舰首次对亨德森飞行场进行炮击。

马里亚纳海战期间,作为机动部队的护卫出击。于莱特湾海战中里萨马岛近海遭遇美国海军舰队的攻击,期间“金刚”最大贡献是将护卫航空母舰甘比尔湾英语USS Gambier Bay (CVE-73)”号击沉 。但由于“金刚”在此次海战中亦有所损伤,因而回航日本。

Remove ads

沉没

1944年11月21日上午前3时左右,“金刚”于台湾海峡受到美国海军潜艇海狮英语USS Sealion (SS-315)”号(USS Sealion, SS/SSP/ASSP/APSS/LPSS-315)的鱼雷攻击。当时“海狮”号一共发射了6枚鱼雷,其中2枚鱼雷于3时6分命中了正以12节航行的“金刚”的左舷舰首与2号烟囱下的锅炉室[10]。另外,其中1枚原本射向战列舰长门”的鱼雷偏离航道,击中了负责护卫的第十七驱逐队司令舰“浦风日语浦風 (陽炎型駆逐艦)”,“浦风”沉没,司令部及舰长以下的全员战死[11]。而“金刚”被鱼雷命中后,立即将航速提升至16节并进行退避。当时“金刚”舰龄己有30多年并且不断老化,另外由于需要回避攻击因而在受损下继续航行,使得以铆钉铆接的部分持续浸水,导致破损部分的裂痕逐渐延伸,使舰体更加倾斜[12]。但于上午5时,“金刚”仍能以11节航行,因不觉得被2枚鱼雷击中会导致沉没而显得相当乐观,所以没有安排驱逐舰进行接舷作业来疏散乘员[12]。而“应急决死队”开始使用潜水器具进行维修时已经太迟,最后“金刚”的主机在5时20分停转,并在10分钟后的上午5时30分翻沉[13]。于沉没前,因弹药库发生大爆炸,舰中央附近的许多乘员被炸飞而死[13]。“金刚”被鱼雷击中直至沉没整整有2个小时,期间因毫不在乎甚至轻视其损毁状况,导致延迟决定全员离舰的时间,最后岛崎利雄舰长、铃木义尾司令及以下1300人与“金刚”一同沉没。生还者则由第十七驱逐队(“滨风”、“矶风”、“雪风”)救起。第十七驱逐队在返回日本后,为回航横须贺的“长门”进行护卫任务,并在折返期间,为回航大和型战列舰改造航空母舰信浓”进行护卫。

“金刚”为唯一被潜艇击沉的日本战列舰。其慰灵碑位于长崎县佐世保市的旧海军墓地东公园内。另外,于1930年进行的第1次改装期间拆出的锅炉,现存放于吴市海事历史科学馆并进行展览,更于2008年被评定为重要科学技术史资料(未来技术遗产)。

“金刚”在沉没前于舰首悬挂的军舰旗被乘员回收,而该乘员后来因被俘虏,该军舰旗暂时被战胜国之一的中华民国接收,后于1969年归还、并由海军OB(Old Boy)会“黒潮会”管理。其后,2009年因该会会员高齢化最后解散,而当年回收军舰旗的乘员最后将该旗赠送给本地的福冈县饭冢市,并保存于饭冢市历史资料馆内。

Remove ads

舰历

Thumb
在厦金海域游弋的金刚号(摄于1938年10月)
Remove ads

主要技术数据一览

更多信息 技术数据, 新造时计划 (1913年) ...

※ ←为与左相同(没有变更)。空白则为不明。1944年有推测成分。
※※ 增加的水平防御在锅炉室为64毫米、机械室83-89毫米、弹药库102-114毫米、舵取室76毫米等。

Remove ads

公试成绩

更多信息 状态, 排水量 ...

历代舰长

舾装员长

  1. 中野直枝 大佐:1912年12月1日-

舰长

  1. 中野直枝 大佐:1913年8月16日-
  2. 山中柴吉 大佐:1913年12月1日-
  3. 松冈修藏 大佐:1914年12月1日-
  4. 荒川仲吾 大佐:1915年12月13日-
  5. 吉冈范策 大佐:1916年12月1日-
  6. 金丸清缉 大佐:1917年12月1日-
  7. 岛内桓太 大佐:1918年4月9日-
  8. 野崎小十郎 大佐:1919年4月1日-
  9. 田尻唯二 大佐:1919年11月20日-
  10. 牟田龟太郎 大佐:1920年11月12日-
  11. 武光一 大佐:1921年11月20日-
  12. 关干城 大佐:1922年12月1日-
  13. 岸井孝一 大佐:1923年11月20日-
  14. 八角三郎 大佐:1924年11月1日-
  15. 松下元 大佐:1925年12月1日-
  16. 吉田善吾 大佐:1927年12月1日-
  17. 池中健一 大佐:1928年12月10日-
  18. 池田敬之助 大佐:1930年12月1日-
  19. 日暮丰年 大佐:1931年12月1日-
  20. 近藤信竹 大佐:1932年12月1日-
  21. 三木太市 大佐:1933年11月15日-
  22. 岸本鹿子治 大佐:1934年11月15日-
  23. 锄柄玉造 大佐:1935年11月15日-
  24. 松浦永次郎 大佐:1936年12月1日-
  25. 栗田健男 大佐:1937年12月1日-
  26. 铃木义尾 大佐:1938年11月15日-
  27. (兼)西村祥治 大佐:1939年10月20日-
  28. 田中赖三 大佐:1939年11月15日-
  29. 大杉守一 大佐:1941年4月15日-
  30. 小柳富次 大佐:1941年8月15日-
  31. 伊集院松治 大佐:1942年12月26日-
  32. 岛崎利雄 大佐:1943年7月17日-
Remove ads

同型舰

注脚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