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野自动车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长野自动车道(日语:長野自動車道/ながのじどうしゃどう Nagano jidōshadō */?)是日本长野县冈谷市冈谷系统交流道至同县千曲市更埴系统交流道的高速公路,略称长野道(日语:長野道/ながのどう Naganodō */?)。
高速公路路线编号与中央自动车道冈谷系统交流道 - 小牧系统交流道间的路段共同编为“E19”[1]。
概要
为纵贯长野县中央的高速道路,连络长野县南北,与东海地方中央自动车道沿线和北陆地方连结。
正式法定路线名称为中央自动车道长野线(中央自动车道长野线为东京都杉并区至长野市间的路线,东京都杉并区-大月市间为中央自动车道富士吉田线,东京都杉并区-冈谷市间为中央自动车道西宫线,千曲市-长野市间与关越自动车道上越线重复。重复区间:中央自动车道;上信越自动车道开通后,长野自动车道为中央自动车道长野线残余的区间)。
该自动车道由日本道路公团建设、管理,自2005年10月1日公团民营化起安昙野交流道以北由东日本高速道路,安昙野交流道以南(含安昙野交流道)由中日本高速道路管理。
交流道
- 全线都位于长野县内。
- 交流道(IC)编号栏的背景色为■显示该部分道路已经启用。设施栏的背景色为■显示路段未启用或休止的设施。未启用设施的名称除筑北SIC外皆为临时名称。
- 智能交流道(SIC)以背景色■显示。
- 巴士站(BS),○/●为使用中,◆为停用中设施。无标示者为未设置巴士站。
- JCT为公路分岔点的简写,IC为交流道的简写,PA为停车区的简写,SA为服务区的简写。
Remove ads
历史
- 1986年3月25日 : 冈谷JCT-冈谷IC间的中央自动车道通车。
- 1988年3月5日 : 冈谷IC-松本IC间通车。冈谷JCT-冈谷IC间编入长野自动车道。
- 1988年8月3日 : 松本IC-丰科IC间通车。
- 1993年3月25日 : 丰科IC-更埴JCT间通车,全线通车,连接上信越自动车道。
- 2006年10月1日 : 姨舍SMART IC开始启用。
路线状况
- 冈谷隧道(冈谷JCT-冈谷IC) : 下行线1,386m
- 塩岭隧道(冈谷IC-塩尻IC) : 上行线1,707m、下行线1,800m
- 明科隧道(安昙野IC-麻绩IC) : 下行线2,512m
- 立岭隧道(安昙野IC-麻绩IC) : 下行线3,629m
- 一本松隧道(麻绩IC-更埴IC) : 下行线3,191m
24小时交通量(台) 道路交通调查
(来源:“平成22年度道路交通调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国土交通省摘取部分资料作成)
2003年度JH年报
- 2002年度日平均交通量 : 30,347辆(前年度比98.5%)
- 最大 : 冈谷交流道 - 盐尻交流道 : 41,974辆(99.1%)
- 最小 : 更埴交流道 - 更埴系统交流道 : 24,285辆(98.5%)
Remove ads
地理
参考
相关项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