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开罗宣言 (电影)

2015年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開羅宣言 (電影)
Remove ads

开罗宣言》(英语:Cairo Declaration)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中国大陆影片,其是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该电影以开罗宣言为主题,讲述二战期间同盟国轴心国之间的殊死较量,描述了国共抗日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事实速览 开罗宣言Cairo Declaration, 基本资料 ...

主要情节

本片主角是石剑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重庆大轰炸中共延安方面派曾希圣重庆,把重要资料交给了蒋介石(马晓伟 饰),军技室密码破译专家石剑峰(胡军 饰)凭着中共提供的资料,破译了日军情报,挽救了宋子文的生命[1]

石剑峰破译出:“日军可能是对美国要有行动。”上报何应钦(何政军 饰)。蒋介石将该情报转给美国美国总统罗斯福却选择相信美国自己的情报。石剑峰破获日军将进攻中途岛的情报。蒋介石将情报转送美国。罗斯福接见宋子文,“为了感谢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帮助,我要送你份礼物。”礼物是一版由罗斯福亲自设计的纪念中国抗日战争五周年的邮票[1]

冈村宁次派出大岛一郎(黑木真二 饰)刺杀石剑峰。蒋介石取得山本五十六的行程电报,电报被送交罗斯福,山本五十六被美军击毙。大岛一郎抵达重庆,见到妹妹江户英子(韩雪 饰),并交给妹妹一枚藏有毒药的戒指[1]

1943年11月18日,中国代表团乘专机赴开罗。开罗会议期间,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会晤但话不投机,与罗斯福的会晤却相谈甚欢。在起草《开罗宣言》的会议上,王宠惠与英国、美国高官争论,最终诞生了《开罗宣言》[1]

罗斯福逝世,重庆降半旗致哀。1945年7月26日,三国首脑及外长共同签署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日本拒绝投降,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裕仁天皇最终发表《终战诏书[1]

江户英子扣下了毒戒,而石剑峰早就知道了一切。真相大白后,江户英子不禁泪流满面。1945年9月9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何应钦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主持受降典礼大日本帝国陆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1]

本片片长98分钟,其中介绍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的内容不到20分钟。故事主线是虚构人物石剑峰的英雄事迹及战火之中中日日常人物的爱恨情仇[1]

Remove ads

演员表

更多信息 演员, 角色 ...
Remove ads

海报争议

Thumb
争议海报,为饰演毛泽东的演员唐国强

根据历史事实,当时参加开罗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代表中华民国蒋介石,后来三人的合影也被制片方作为电影海报的设计范本之一。但在对外公布电影海报时,首批公布的是一组四张演员单人海报,包括饰演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的三位演员,以及饰演毛泽东的本片大牌演员唐国强。这引起一些网民的不满,质疑为何没公布蒋介石的海报却公布毛泽东的海报,也有的网友质疑片方和宣传方想以此炒作[2]

2015年8月20日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高调指责《开罗宣言》,称“居然毛泽东出现在开罗会议,这实在是个大笑话”。[3]而《环球时报》称马英九被公知耍了[4]。随后片方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电影海报,包括蒋介石及宋氏三姐妹等等。片方还特别声明并非炒作[5]

上映与票房

《开罗宣言》于2015年9月3日上映,取得800多万元票房。片方对此票房成绩并不满意,导演温德光表示:“.....票房表现不足以表达这部影片的真正价值,那一次发行确实有很多问题,不甘心。”发行方负责人、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赵军认为“《开罗宣言》与同类型的大片《百团大战》撞期,而《百团大战》从上到下的宣传声势都压过了《开罗宣言》,再加上当时的发行公司没有及时做出档期调整的决定,所以造成了票房失利。”《开罗宣言》之后于2016年3月11日第二次上映,赵军副会长在第二次公映时表示“这是对中国电影能否二次上映的一次摸索和尝试。”赵军说,在他的记忆中,二次上映的先例在中国没有“这是我们对中国电影能否二次上映的一次摸索尝试,不想让中国电影有太多遗珠。焉知祸福,但这是对中国电影的负责任的态度。”赵军透露,二次上映并不需要申请,首先是和各个院线沟通,先得到了电影院院线的支持,“没有一家院线说不排片的”,然后“也和电影局打了一个招呼”。最后决定在2016年3月再上映,是看中这个档期相对竞争较弱[6][7],第二次上映票房约50余万元[8]

香港于2016年10月27日于九龙湾淘大影艺戏院独家上映。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