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雾社水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霧社水庫map
Remove ads

雾社水库,又称万大水库碧湖,是台湾中部浊水溪上游雾社溪的一座水库,位于南投县仁爱乡,系隶属于台湾电力公司万大发电厂所管理。因为水库兴建于雾社溪上、雾社之下而得名,加上水库位处中央山脉群山之间,四周景致优雅秀丽,水色分外青碧,于是当年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取名为“碧湖”,而水库主要功能为提供万大发电厂发电之用,计划中其引水管线的上方就是泰雅族万大社被移住前的原居地[3],故又称之为“万大水库”,其水坝又称为“万大水坝[4]。长年来的天灾与集水区水土保持问题,使此水库淤积问题严重,2021年水库淤积率高达75%,为台湾淤积程度最严重的水库之一。[5]

事实速览 雾社水库, 国家 ...
Remove ads

兴建过程

日治时1936年左右,日人计划在泰雅族万大社的北方、赛德克族德奇塔雅雾社的南方之间,浊水溪上游雾社溪宽广的平缓谷地兴建水库及发电厂。万大社的位置就在计划中引水管线的上方,而计划的泛洪区则原住有巴伦、塔卡南、卡其克等社,日方将泛洪区诸社移住到眉原聚落西边台地,即中原部落,今汉名互助;在1942年左右,将万大社强制移住到Belenawan,也就是现在的亲爱部落所在地。[3]

1939年开始兴建雾社水库,原设计为97米高的混凝土重力坝[1],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战事日益剧烈,无法继续施工,遂于1944年停工,仅完成全部坝体的6%[1],而输水管、厂房、水轮机发电机全部安装完成[6]。战后台电受美援协助,委由美国垦务局重新设计大坝,将日本人原先设计的直线形坝改为拱坝[7],下接压力隧道及钢管至万大发电厂,装置有竖轴法兰西斯式水轮发电机二部,容量为207,700瓩[1],在1953年5月重新开始动工,1957年雾社水库完工,一号机及二号机开始蓄水发电[8],整体工程于1960年8月兴建完成。

2012年,“万松计划”完工,于万大发电厂增设三部发电机组,其中包括雾社水库扩增一部机组(四号机)[8]。2013年9月13日万大电厂松林分厂正式完工,开始商转发电[9]

Remove ads

基本资料

  • 集水面积:219平方公里
  • 满水位面积:350公顷
  • 正常蓄水位标高 1004.6 米,最高洪水位标高1005米
  • 计划有效蓄水量:14600万立方米
  • 现存有效容量:3682.50万立方米(2022年7月)
    • 历年有效容量(万立方米):10582.4(1991年4月),9142(2000年)[10],8712(2001年4月)[11]:2-1,6826(2003年),7428(2005年),5440(2008年),[12]5051.86(2011年11月),5379(2012年3月),4486.93(2013年4月),4372.08(2014年2月),4726.81(2014年7月),4505.57(2015年4月),4366.03(2017年12月),4019.82(2019年1月),3745.83(2020年3月),3752.88(2021年5月),3682.50(2022年7月)[13]
  • 蓄水坝:曲线重力混凝土坝
    • 坝顶标高1005.84米
    • 最大坝身高度114米
    • 坝顶长度205米
    • 坝顶宽度7米
    • 坝体积349,000立方米
  • 计划效益:年发电量100 X 100000kwh
  • 发电:装机容量:20,700 kw
  • 计划年发电量:100 X 1000000 KWH
  • 防洪效益:降低洪峰:2520CMS
Remove ads

水库淤积

长年来的天灾与集水区水土保持问题,使此水库淤积问题严重。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风灾带给中南部地区水库与河川的淤积达6000万立方米。风灾带来的大量淤泥,虽经过清淤工程,效果仍不佳。此外加上历年来的淤积。于2011年初雾社水库淤砂量已超过8000万立方米,水库一半左右已经干涸。造成水库功能降低,甚至农地休耕。[14][15]2021年水库淤积率高达75%,台电估计,未来雾社水库淤积量更将增加,由于雾社水库丧失蓄水功能,台电只能用仅余的水发电,水力发电量亦呈逐年递减趋势。[16]

图集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