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韦彦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韦彦慈(英语:Hugh Williams,1928年2月5日),英国殖民地官员,曾任大埔理民官、副工商处长等职。

事实速览 韦彦慈 Hugh Williams, 大埔理民官 ...

生平

韦彦慈于1928年2月在英国出生,其后于伦敦大学取得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后,于1954年8月加入英属砂拉越政府任职公务员。他在砂拉越任职六年后,于1960年8月加入香港政府任政务主任,并任辅政司署助理财政司。其后,他于1960年12月转任劳工处劳工主任,至1961年12月离任,赴格拉斯哥大学进修中层管理人员课程。[1]1962年7月,他返港任助理辅政司,并于1963年3月至1964年7月间赴生产力促进委员会参与议事,1964年3月成为该委员会的正式成员。

1964年4月,韦彦慈升任高级政务官,并于同月13日起出任大埔理民官一职。[1]1964年中秋,大埔开始传出流言,指出有工程人员在当地绑架小童及孕妇作打生桩之用,其后传言在整个北约地区散播而引发广泛恐慌,除影响学校运作外,更令警方出动防暴警员在元朗市中心巡逻。韦彦慈在当时迅速发出通函予乡事委员会解释事件纯属谣言,令事件得到平息。[2]另外,在韦彦慈在任期间,大埔一带亦逐渐进行填海工程,准备发展成新市镇。然则,大埔墟一直受没有食水供应所困扰。经理民府当局与当地居民多次商讨后,接驳大埔墟的食水工程于1965年末完成。工程完竣后,大埔、粉岭上水一带始有稳定的食水供应。[3]1966年1月,韦彦慈卸任理民官返英度假,遗缺由时任副理民官鲍富达接任。[4]其时,他曾于同年三月至五月间,在日内瓦国际劳工研究所,进修与社会和劳工领域有关的知识。[1]

1966年10月,韦彦慈返港任市政事务署助理署长,期间大力支持香港拯溺总会的发展,在任期间曾举办超过二十次针对青少年的海滩活动,至1969年4月离任。[5]1967年3月,他被委任为“郊区的运用和保存临时委员会”委员,并于翌年6月离任。1968年1月,韦彦慈升任为丙级政务官。[1]

1969年11月,韦彦慈转任劳工处助理处长。任内,他关注工厂雇用童工的问题,而童工问题亦在其任内逐渐趋零。[6]1971年3月,他改任工商处助理处长,并于同年12月升任为副处长。1972年4月,他离任香港政府,并于同年6月展开提早退休前的休假。[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