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风暹芭 (2022年)
2022年的3號颱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风暹芭(英语:Typhoon Chaba,国际编号:220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42022,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Caloy)是2022年太平洋台风季第3个被命名的风暴。“暹芭”(ชบา)一名由泰国所提供,指的是朱槿——一种生长于热带地区的花[2][3]。
暹芭影响菲律宾中部后,逐渐朝向华南沿岸,为该区的2022年风季揭开序幕。暹芭在7月2日以台风强度逼近广东沿岸,当中香港天文台及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分别继2017年强热带风暴苗柏及2008年台风浣熊后,再次针对年内首个吹袭的热带气旋发出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6月26日,一个热带扰动在菲律宾东方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7W。
6月28日晚上8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命名为“Caloy”[4];同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6月29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布烈风警报,表示系统有机会在24小时内会增强为热带风暴。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TD04;中国国家气象局亦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12时20分,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亦跟随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12时30分,香港天文台也跟随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此时系统于缺乏引导气流的情况下移动缓慢。由于其环流广阔,而且受到垂直风切变影响,导致结构仍然松散,难以有显著发展。
6月30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2203,并命名为“暹芭”[注 1];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跟随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4W[注 2]。中午12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7月1日凌晨2时,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和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此时暹芭受惠于摄氏30度的炎热海水,以及微弱的垂直风切变和良好的高空辐散,令其开始加速整合,并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团[注 3]。
7月2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率先将其升格为台风。上午8时,中国国家气象局与日本气象厅同时将其升格为台风。上午8时45分,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台风。上午9时,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台风。下午2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中度台风。下午3时,广州市气象台表示暹芭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35 m/s(130 km/h)[7]。暹芭登陆后受陆地摩擦影响,强度开始下滑。下午6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晚间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轻度台风。晚上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暹芭发出最后警告。
7月3日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上午2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5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晚上8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7月6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7月8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在天气图上移除该系统。
Remove ads
影响
-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
- 最接近当地时间:2022年7月2日上午10时至11时
- 最接近当地位置:香港之西偏南约310公里
香港天文台在6月29日中午12时半表示,位于南海中部的低压区已经增强为热带低压,并于当晚9时1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8],当时暹芭集结在香港之南偏东约740公里[9]。6月30日上午11时45分,香港天文台表示视乎晚间风力,考虑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同日下午4时45分,香港天文台表示预料风势将在晚间增强,午夜前会发出三号强风信号。晚上7时45分,香港天文台表示会于当晚10时至午夜12时期间发出三号强风信号[10],并于晚上10时4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当时暹芭集结在香港以南约570公里[11],预计会在翌日中午前维持,并指随后会否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则要视乎暹芭的发展及香港境内风力变化[12]。
受暹芭的外围雨带影响,天文台在7月1日凌晨12时50分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13],至上午2时10分取消[14],其间离岸持续吹强风,高地亦持续吹烈风。天文台于上午9时45分表示三号强风信号将于下午5时前维持[15]。下午2时45分,天文台表示香港普遍地区风力会进一步增强,会在晚上6时至9时考虑改发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16]。受暹芭的雨带影响,天文台在下午3时15分再度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17],至下午5时15分取消[18]。由于预料暹芭会有所增强,与其相关的烈风区会在稍后靠近珠江口,天文台在下午5时10分发出“热带气旋之特别报告”,宣布预计在晚上7时10分或之前发出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9],随后在晚上7时10分发出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20],当时暹芭集结在香港之南偏西约360公里,是继2017年强热带风暴苗柏后,5年以来全年首个袭港即令天文台发出八号信号的热带气旋。天文台表示按照当时预测路径,暹芭会在当晚至翌晨最接近香港,在香港西南约300公里附近掠过。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会在翌日凌晨5时前维持,呼吁市民翌日早上出门前留意最新风暴消息[21]。 原定于当晚8时在红磡香港体育馆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文艺晚会》改为电视录播,不设现场嘉宾及观众,当晚播出的为提前一天录影的彩排版本[22]。
天文台于7月2日凌晨4时表示暹芭会采取较先前偏东的路径,其烈风区将会持续影响珠江口一段时间,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将于中午前维持。[23]天文台在上午8时45分表示八号信号将于下午4时前维持[24],原定于当日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需延迟一日开放。下午1时45分,天文台表示由于暹芭即将在广东西部登陆,并逐渐远离香港,会考虑在下午4时至晚上8时改发三号强风信号[25]。下午3时45分,天文台宣布会在下午5时前改发三号强风信号[26],随后在下午4时2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27],当时暹芭集结在香港之西偏南约330公里,天文台随后表示三号强风信号将于午夜前维持[28]。晩上8时45分,天文台表示三号信号将于翌晨(7月3日)4时前维持[29]。
7月3日,天文台在上午2时50分表示三号信号会在上午8时前维持[30],然后再于上午5时50分表示三号信号会在中午前维持,至于随后是否改发较低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则要视乎届时香港风力减弱的程度[31]。天文台在上午9时45分表示视乎本港风力减弱的程度,考虑在下午2时至6时改发一号戒备信号,或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32]。随后在下午2时10分改发一号戒备信号[33],当时暹芭集结在香港之西偏北约430公里[34]。因应暹芭当时已相当远离香港并将减弱为一个低压区,惟受西南季风影响,预料香港离岸及高地初时仍然吹强风,天文台在下午6时45分表示短期内发出强烈季风信号,取代一号戒备信号。[35]随着暹芭减弱为低压区,天文台在晚上7时4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36],并在10分钟后发出强烈季风信号[37],直至7月5日上午7时45分取消[38]。
暹芭吹袭期间,天文台测风网络8个指定自动气象站有6个测得强风,其中1个测得烈风及暴风,三号信号达标,但八号信号不达标;而机场以些微之差,未能测得烈风。风暴期间,长洲、机场、西贡、流浮山、青衣及启德测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为每小时89、60、57、52、48及42公里。八号信号生效期间,政府1823电话中心收到45宗塌树报告,渠务署确认一宗洪涝个案,未有收到山体滑坡报告,有3名市民在风暴期间受伤,于公立医院急症室接受诊治[39]。
Remove ads
7月1日下午开始,香港风势及雨势显著增强,长洲、塔门等离岸地区持续风速达烈风程度,市区受外围雨带影响时测得强烈阵风及大雨,部分市民质疑香港天文台在晚上7时10分才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太迟,认为当中有政治和经济考量;亦有人指出按现有标准计算,风力并未达标,7月2日只有香港西南部地区吹烈风,认为天文台未必需要发出八号信号。
香港天文台在7月2日下午4时2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但改发前后时离岸及高地仍吹烈风,测风网络8个指定自动气象站中的流浮山亦重上每小时45公里的强风,长洲更持续测得每小时80公里的烈风。最终,风力在八号信号取消后不跌反升:西贡、流浮山、青衣及沙田亦分别测得十分钟平均风速每小时57、52、48及33公里,为该四站风暴期间最高风速。不少气象爱好者批评天文台太早“落波”,但有部分民间气象组织认为决定合情合理。
另一个争议点是香港天文台发放预报及预警的处理手法,天文台在热带气旋预报和预警上改用时间作为分界,以避免出现2008年台风鹦鹉吹袭期间所发生的“清晨”争议,但不少市民却批评天文台发布预警的时间太短,预警的更改次数太频繁,导致出现资讯混乱的情况;亦有人认为用时间作分界会限制了天文台的应变能力,导致过早或过迟“落波”。部分民间气象组织及气象爱好者则认为,天文台现今的处理手法较以前有所进步,预警清晰明确,大众一目了然,但在热带气旋的预报方面则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40]。
Remove ads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6月29日晚上7时发出一号风球,预计7月1日凌晨至上午发出三号风球的机会中等至偏高,预计6月30日晚间开始天气转趋不稳定,7月1日至3日风势将有所增强,骤雨渐趋频密及有雷暴[41]。6月30日上午,气象局表示一号风球于当天日间维持,并估计7月1日凌晨至上午发出三号风球的机会偏高[42]。晚上11时45分,气象局考虑在7月1日凌晨2至4时改发三号风球[43]。
气象局于7月1日凌晨2时正式发出三号风球,当时“暹芭”集结于澳门之南偏东550公里,并增强至强热带风暴。气象局表示三号风球于中午前维持,并估计当日下午至晚间发出八号风球的机会中等,同时由于正值天文大潮,内港一带于7月2日上午至中午会出现约0.5米以下的洪涝,预计在当天下午发出蓝色风暴潮警告可能性较高。并指如果其采取较偏北路径更接近澳门或于近岸加强,届时不排除改发更高风球的机会[44]。气象局表示三号风球将在下午维持,并估计当日下午至晚间发出八号风球的机会中等至较高。气象局表示将视乎“暹芭”的发展及本地的风力变化,在晚间至凌晨考虑是否需要发出八号风球。[45] 下午2时,气象局发出蓝色风暴潮警告,预测7月2日上午8时至下午2时,低洼地区会出现洪涝。最高水位不高于0.5米[46]。下午5时20分,气象局表示将于晚上8时至11时考虑改发八号风球[47]。下午6时45分,气象局宣布将于晚上9时30分改发八号东南风球[48]。晚上8时,气象局改发黄色风暴潮警告,在叠加风暴潮及持续降雨的影响下,预测内港一带会出现0.5米到1.0米洪涝。[49]晚上9时30分,气象局正式改发八号东南风球,当时“暹芭”位于澳门南偏西330公里处。气象局表示八号东南风球将于翌日清晨维持。[50]受澳门本地COVID-19大规模疫情影响,民防行动中心宣布自当天晚上9时30分起,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持“即时预防状态”。[51] 因黄色风暴潮警告生效,民防行动中心宣布按风暴潮期间低洼地区公共停车场封闭安排,按规定涉及的9个公共停车场于凌晨1时关闭直至7月2日下午2时黄色风暴潮警告取消后陆续重开[52]。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在7月2日上午9时把暹芭升格为台风,当时其集结在澳门西南约280公里,并预计八号风球于上午维持。另一方面,天文潮在叠加风暴潮及持续降雨的影响下,内港一带出现洪涝。[53] 在早上9时50分,受暹芭的雨带影响下,澳门风雨急升,大潭山、港澳码头、东亚运一小时雨量测得20.2毫米,由于八号风球生效,因此气象局不需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三条跨海大桥十分钟平均风力均测得10级,阵风更达12级,友谊大桥南峰在上午10时40分的60分钟平均风力测得74.8km/h。下午1时,气象局指黄昏或晚间改发三号风球可能性高,当时“暹芭”集结在澳门西偏南约260公里,八号风球于当天下午维持[54]。下午2时,气象局取消所有风暴潮警告[55]。下午4时,气象局表示将于晚上7时至10时视情况改发三号风球,当时“暹芭”集结在澳门西偏南约270公里处,并预计风力在稍后时间逐步缓和[56]。受台风影响,所有COVID-19病毒检测站、流动采样车及疫苗接种站暂停服务,卫生局宣布就本地大规模疫情而每天进行的防疫记者会因台风关系暂停一次[57]。晚上7时,气象局宣布晚上8时30分改发三号风球[58]。晚上8时30分,气象局正式改发三号风球,当时位于澳门以西约290公里,预料将在7月3日清晨维持。受澳门本地COVID-19大规模疫情影响,民防行动中心宣布自当天晚上8时30分起,澳门特别行政区继续维持因防止疫情传播措施所宣布的“即时预防状态”[59]。7月3日傍晚6时,气象局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60]。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表示,“暹芭”成为继2008年台风浣熊后,14年以来全年首个袭澳即令气象局发出八号风球的热带气旋,同时是自1981年以来,7月份生效时间最长的八号风球,长达23小时。由于间中受强螺旋云带影响,7月2日上午曾于桥上测得最大10分钟平均风力达暴风级、最高阵风达到飓风级别,截至7月2日下午5时,澳门各区普遍已测得超过80毫米累积雨量,内港南一带曾出现最高约0.5米洪涝[61]。
八号风球生效期间,民防行动中心共测得26宗事故报告,包括:树木倒塌5宗;石屎、招牌、窗、檐篷等悬挂物松脱或清除有坠下风险的物件16宗,棚架、天秤或其他地盘设施坠落5宗,卫生局和镜湖医院共接收2名因台风引致受伤的个案,当中没有造成重大事故或损害。治安警察局亦处理了1宗的士违规议价[62]。受疫情与八号风球长时间生效下,7月2日全澳各口岸出入境总数约1,000人次,创下有纪录以来新低,当中全澳各口岸入境约500人次,其中澳门居民约220人次,旅客约190人次,内地雇员约45人次;出境约600人次,其中澳门居民约280人次,旅客约160人次,内地雇员约120人次。[63] (此纪录后来再被7月17日出入境总人数约800人次所打破)[64]
其中在7月2日上午,有网民拍摄到位于石排湾公屋群内的居雅大厦第2座外墙有大片纸皮石大片剥落,还有脱离墙面的纸皮石摇摇欲坠,险象环生,令人担忧,事件中没人受伤[65]。消防表示,早上10时许接报到场,发现居雅大厦第3座约21楼外墙有石屎脱落,面积约3米乘5米,及后再发现居雅大厦第7座约23至24楼外墙有石屎脱落,约1米乘0.5米,涉及危险的地面范围已被围封[66]。公共建设局表示,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查,事件为大厦外墙饰面磁砖脱落,不影响楼宇结构,同一时间亦安排承建商维修脱落部分。有关居雅大厦外墙磁砖跌落问题,公共建设局与房屋局在“暹芭”袭澳前,已要求居雅大厦承建商尽快提交维修方案与工作安排,大厦各管理机关已同意维修,承建商会在台风过后维修,确保住户安全,费用由承建商承担[67]。另外,7月2日中午12时许,消防接获途人报案,一名年约60岁的男子倒卧龙嵩正街联辉楼附近,怀疑在街上跌倒,他当时鼻孔流血,且没有呼吸心跳,身上没有身份证明文件。该男子送往山顶医院急诊部时已没有心跳,当局误传伤者伤重不治,家属指当局虚报相关情况。其后卫生局作澄清指伤者经抢救约半小时后,心跳恢复,但情况仍然危险须住院接受观察治疗,并向家属作出道歉[68][69]。
Remove ads
- 中央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7月1日到7月2日早晨,海南遭遇强风暴雨,三亚、琼中、乐东等地降雨破纪录,海南岛近海最大阵风达13级。[70]
- 广东省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7月2日,台风逼近广东省西部,应急响应从III级提升到II级。[71]
- 湛江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因应台风正面吹袭,湛冮市三防指挥部决定于7月1日12时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应急响应[72],而湛江市内的中小学及幼稚园停课,海滨浴场关闭,湛江站及湛江西站及琼州海峡跨海列车停运。
- 茂名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 阳江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7月2日凌晨,一艘载有30人的海上风电场项目施工浮吊船“福景001”轮在阳江附近海域沉没,27人落水失联,3人获救。[73][74]截止7月4日10时,已发现3名遇难者,1人生还,获救者总数达到4人。[75]截至7月4日15时30分,救援力量在距离沉船点西南方向50海里附近区域,发现并打捞起12具疑似落水遇难者遗体,相关部门正加紧身份确认工作。[76]
- 广州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广州市气象台于07月01日15时13分将越秀区、天河区台风白色预警升级为蓝色预警[77]。
- 佛山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佛山市气象台于07月01日14时55分将禅城区台风白色预警升级为蓝色预警[78]。
- 东莞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东莞市气象台于06月30日17时24分将东莞市台风白色预警升级为蓝色预警[79]。
- 惠州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 汕尾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 江门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 肇庆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 云浮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 深圳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 中山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 珠海市气象局发布之最高台风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珠海市气象局6月29日11时55分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预计“暹芭”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趋向珠江口至海南省东部海面,强度缓慢加强[80]。6月30日11时55分,气象局将台风预警信号升级至台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天夜间起风力加大,7月1日至3日大风暴雨,陆地风力可达5-6级阵风7-8级,海面6-7级阵风8-10级,并解除全市高温预警信号[81]。7月1日,珠海市气象局于15时40分将台风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82]。7月2日21时00分,市气象局将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降级为蓝色,全市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继续生效[83]。7月3日19时50分,市气象台已解除全市台风预警信号[84]。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广西气象台表示,暹芭在粤西登陆后将在7月2日夜间以强热带风暴级从博白至岑溪一带向西北方向朝向广西自治区的玉林市及北海市,再移入广西中部。由于“暹芭”的引导气流相对较弱,而西南季风则非常强盛,故此“暹芭”在登陆后,仍会继续卷入西南季风,令台风环流得以维持较长时间,使“暹芭”持续滞留广西,对当地的气象灾害影响也会相对较大[85]。而广西境内在7月2日至5日将有持续性强降雨天气。[86]
另一方面,由于广西自2022年6月起连续遭遇几次的强降雨过程影响,当地的江河仍处于高水位,土壤的含水量非常高,亦可能会令中小型河流出现地质灾害风险,故当局亦呼吁民众需注意加强防御强降水引发的洪涝、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亦不要前往海边、山区以及江河水库游玩以及逗留,以免发生意外。[87]
据央视报道,此次台风至玉林市直接损失7747.56万元。[88]
受台风环流影响,湖南省内大部分地区在7月3日及7月4日将会出现降水,当中湘西、湘南有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89]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上一次 原因: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6-7月) (2022年6月19日至8月2日) |
澳门即时预防状态 2022-07-01 21:30-2022-07-02 20:30 (同时就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6-7月)作出) |
下一次 原因: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6-7月) (2022年6月19日至8月2日) |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