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风竹节草 (2025年)
2025年的第8號颱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风竹节草(英语:Typhoon Co-may,国际编号:25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112025,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Emong)是202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8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竹节草”一名由越南提供,是植物品种[1][2]。此名称为第1次使用,取代2019年在华东造成广泛破坏的台风利奇马[3]。
![]() | 本文记述一项正在发生的天气事件。随着事态演变,内容或许会迅速更新。 |
竹节草属于2025年7月中由季风槽发展而成的一系列风暴之一,发展初期即在菲律宾吕宋附近快速增强。吕宋本已受较早前另一热带气旋韦帕引入活跃西南季风所触发的持续暴雨造成灾情,竹节草的急剧增强与“回马枪”式吹袭当地使情况雪上加霜。随后竹节草在赤道反气旋引领下以高速向东北移动,并在恶劣大气环境下一度大幅减弱;但在琉球群岛附近减速滞留而得以“复活”,最终西折并朝向华东一带。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2025年7月中下旬热带气旋韦帕肆虐华南并移至越南北部后,横跨南海至西北太平洋的季风槽持续活跃,内有多个对流云系反复生成。其中位于吕宋海峡的对流云团在7月22日有迹象发展成一个带有闭合中心的低压区[4]。由于先前韦帕经过该区时移速较快,因此未有大量消耗海水潜热,该区的炎热海水有利低压区发展,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23日凌晨2时已经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6小时后便在早上8时把该低压区升为热带低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1W;日本气象厅亦紧接在上午9时作出此项升级。香港天文台不久后也在上午11时45分表示位于吕宋北部的低压区正逐渐增强,“一个热带气旋似乎在形成中”[5],仅45分钟后随即在下午12时半把该系统升为热带低压[6]。不消多久,日本气象厅已在同日下午3时对此热带低压发出烈风警报,即代表系统可能在1日内增强为热带风暴;采用1分钟平均风速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更已先行在下午2时把系统升为热带风暴。台湾中央气象署亦于此时把系统升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TD11。
在此季风槽内形成的连串风暴中,此热带气旋的环流相对较小,整合组织需时亦因而较短。加上在炎热海水、良好高空辐散条件配合下,此系统即使位处菲律宾吕宋近岸,仍能稳定加强。香港天文台在当晚7时45分把该系统升为热带风暴[7];日本气象厅亦于晚上9时紧随升格,并把系统命名为“竹节草”,给予国际编号2508;台湾中央气象署则在晚上8时把系统升为轻度台风。香港天文台分析指出,竹节草与附近另外一个新发展的热带气旋范斯高,以及远在中南半岛的韦帕残余低压区组成一个大型“季风涡旋”,多个对流云团同时发展,互相牵引并争夺水汽,此消彼长令发展变数颇大[8]。此时各官方气象部门预测竹节草会采取先西南、后逆时针急转东北的路径,由南海掠过吕宋西北部并移出台湾以东海域,主因是与范斯高可能产生“双台风效应”而有机会受其牵引[8],加上赤道反气旋在系统南面发展[9]。
Remove ads
在炎热海水供应庞大能量下,加上“高空冷涡”在台湾附近上空发展,为竹节草打开极地方向流出通道,加强其高空辐散[9],竹节草在7月24日向南移动的同时迅速而显著增强,形成中心密集云团,在卫星云图上清晰可见,甚至已有迹象发展出风眼。香港天文台在当日上午9时半把竹节草升为强热带风暴[1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更抢先一步在早上8时把竹节草升为台风。此后竹节草转向偏东,缓慢向吕宋西岸推进,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及天文服务管理局宣布竹节草于晚上10时40分在菲律宾邦阿西楠省阿格诺附近登陆。
由于竹节草只是仅仅擦过吕宋西岸便随即转向北移,因此结构未有即时受到地形破坏,日本气象厅更于25日凌晨3时一度把竹节草升为台风,但只维持6小时即在上午9时降回强热带风暴;由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不设强热带风暴分级,因此该中心在凌晨2时把竹节草降为热带风暴。在竹节草沿吕宋西岸北上之际,地形影响才开始逐渐浮现,令竹节草的中心密集云团瓦解,且出现环流重组,原有中心消散,新中心在吕宋海峡内形成,导致其定位大幅向东北调整。香港天文台在下午6时半把竹节草降为热带风暴[11]。因为竹节草已发展成较范斯高更强的一方,所以反过来牵引范斯高,使该风暴减速滞留东海[12]。但“季风涡旋”的持续发展驱使另一热带气旋罗莎在西北太平洋上空诞生[12],阻碍副热带高压脊的伸展;在赤道反气旋引导下,竹节草仍一如预期采取北至东北路径[9],且大幅加速至时速40公里[11],经台湾以东海域朝向琉球群岛。
范斯高、竹节草与罗莎发展成“三旋鼎立”之局面[12],互相争夺西南季风的水汽供应[8],加上竹节草移至“高空冷涡”之东南面,原先打通的极地方向辐散通道[9]被切断,以及台湾以东海域出现强烈垂直风切变[13][14],导致竹节草在7月26日快速减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与香港天文台分别在凌晨2时及3时半接连把竹节草降为热带低压[15],台湾中央气象署和日本气象厅亦分别在早上8时及上午9时作出此项降级。随着赤道反气旋的引导逐渐减退,竹节草以时速40公里之高速穿越台湾以东海域的路径告一段落,抵达琉球群岛附近一带后减速至时速10公里[15],并于该区徘徊。在大气环境变得更为恶劣的情况下,竹节草的环流崩溃,深层对流尽失,低层环流中心在卫星云图上彻底暴露[14],香港天文台在当晚7时45分把竹节草降为低压区[16]。
然而范斯高比竹节草更早减弱为低压区,其残余西移入中国东南部内陆,这令竹节草与范斯高互相牵制的局面得以打破[13]。竹节草亦有所东移,卷入较早前在琉球群岛一带另行发展的对流云团,从而绝处逢生[14]。经过一晚整合,竹节草的对流在翌日(7月27日)重新爆发[14],且保持原有低层环流中心[13],螺旋性再度转趋明显。随着日本气象厅在当晚9时把竹节草重新升为热带风暴并继续使用原有命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台湾中央气象署同样把竹节草分别重新升为热带风暴及轻度台风;香港天文台亦于晚上9时45分表示“竹节草的残余再度增强为热带低压”[17],仅于短短4小时后便在28日凌晨1时45分把竹节草再次升为热带风暴[18]。此时位处较高纬度的副热带高压脊正式主导竹节草的动向,令竹节草在琉球群岛徘徊多时后,再度“掉头”并开始采取西移路线,经东海朝向华东沿岸;然而受制于强劲垂直风切变,竹节草的深层对流持续向东切离,低层环流中心仍然外露。
7月30日4时30分,竹节草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沿海登陆。[19]16时40分前后,竹节草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再次登陆。[20]竹节草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第13个台风。[21]21时,竹节草进入江苏省昆山市境内。[22]7月31日14时,竹节草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境内。[23]20时,竹节草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安徽局部地区有100至220毫米的大暴雨。[24]
Remove ads
影响
-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四号风暴信号
菲律宾吕宋本已受较早前另一热带气旋韦帕引入活跃西南季风所触发的持续暴雨造成灾情。在竹节草的正面吹袭加上活跃西南季风持续肆虐下,吕宋暴雨成灾,已造成最少26死,接近130万户需紧急疏散。
- 当地发布之最高风力警报:暴风警报
- 国家气象中心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决定于7月28日下午4时针对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25][26]。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指台风活动会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暖湿气流向北方地区的输送,对北方暴雨的强度和分布产生一定作用[27]。
7月28日中午12时,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28]。7月29日提升至Ⅲ级[29]。宁波、舟山两地沿海进入Ⅱ级防台应急响应,所有水运航线停航,在建水工项目全面停工,施工船舶全部落实防台措施[30]。7月29日夜间至30日白天,宁波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慈溪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除宁海县仅发布台风预警外,其余区县市均同时发布台风和暴雨预警[31]。
- 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上海中心气象台于7月28日晚上8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32]。此前上海市水文总站于7月28日18时发布黄浦江高潮位蓝色预警信号[33]。7月29日晚上8时,升级为黄色预警信号[34]。
上海部分航班和火车推迟或取消,包括碧海金沙在内的沿海景区关闭。[35]上海地铁2号线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至凌空路站以及上海地铁16号线地面高架段列车限速运行。[36]上海部分轮渡及公交线路暂停运营。[37]
- 江苏省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虽然竹节草未有对台湾构成直接威胁,但是竹节草引入活跃西南气流并触发暴雨,台湾中央气象署称之为“0728暴雨事件”。[45]截至7月31日下午5时,农业产物及民间设施估计损失计计1亿0259万元[46]。
虽然竹节草在形成初期已位处距离香港800公里警戒范围内,但是竹节草环流较小加上采取较远离香港的路径移动,天文台于7月23日的“特别天气提示”内表示竹节草对香港直接威胁不大[47]。然而随着竹节草在相隔多日后朝向华东一带,由竹节草延伸的广阔活跃低压槽[14],叠加另一热带气旋范斯高位处中国东南部的残余低压区[48],在7月29日为珠江口一带至广东东部沿岸带来恶劣天气。29日早上一个强烈雷雨区在香港市区持续且显著爆发,天文台在上午9时10分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49],为2023年强台风小犬正面袭港后相隔近2年首次发出。当日上午的暴雨集中在香港岛、九龙东、将军澳、清水湾及南丫岛等东南部地区[49],每小时雨量达70至100毫米、累积雨量超过150毫米[50],导致市区多处出现洪涝[51]。暴雨发生时正值上班繁忙时间,不少市民把这次暴雨和月初热带气旋丹娜丝残余预期诱发恶劣天气,导致香港政府“超前部署”提早宣布停课事件相提并论[51],就此天文台回应指暴雨发展迅速并具有随机性,强调以现今科技提早预测特定时段及地区出现大雨仍有一定限制[49]。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