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英语:Senior Chinese Unofficial Member)是指香港英国殖民地时代,行政局立法局内资历最长及地位最高的华人非官守议员(即“行政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或“立法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被委任为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的人士,一般都是香港的华人侨领,并代表华人社区的声音。由于当时的华人议员都会被称为“华人代表”,因此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亦会被称为“首席华人代表”。

历史沿革

历史上立法局首位华人非官守议员是伍才,他于1880年成为首位获委到立法局的华人非官守议员;而周寿臣爵士则是历史上行政局首位华人非官守议员,他于1926年成为第一位获委到行政局的华人。

根据统计,香港殖民地历史中分别有22人及11人担任过立法局及行政局的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当中,周寿臣爵士罗旭龢爵士周埈年爵士周锡年爵士冯秉芬爵士关祖尧爵士简悦强爵士锺士元爵士邓莲如女男爵共九人曾担任过立法局及行政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两个职位。

此外,在立法局中,在任最长的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是何启爵士,共24年;而最短的是曹善允博士郭赞关祖尧爵士,三人各自出任此职仅约一年。在众人当中,周埈年爵士是唯一两次出任立法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的人士;邓莲如女男爵则是唯一一位出任此位的女性。

至于在行政局方面,在任最长的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是周寿臣爵士,共10年;而最短的是冯秉芬爵士,只有约一年。邓莲如女男爵是首位出任行政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的女性。就两局而言,刘铸伯及关祖尧爵士两人都是在任内去世的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而周埈年爵士及周锡年爵士两人是唯一来自同一家族的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

在战后,由于华人人数占行政、立法两局总议员人数的比例愈来愈大,因此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很多时也是首席非官守议员,例如自1974年至1997年期间,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一职皆由华人出任;而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一职自战后也大多由华人出任,故此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一衔在1970年代起渐被淘汰,索性称呼为首席非官守议员。

Remove ads

立法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Remove ads

行政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

更多信息 任次, 肖像 ...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