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童军总会

​香港青少年制服团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童軍總會
Remove ads

香港童军总会(英语:Scout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依据《香港法例》第1005章之《香港童军总会条例》而设立,该法案赋予童军总会权力经其会务委员会制定会章。该会章批准制订各项规条以管理本会事务,即“香港童军总会政策、组织及规条”。香港童军总会的总领袖,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出任,现任总领袖为李家超

事实速览 香港童军总会, 官方英语名称 ...

经过1909年,最早出现的童军活动后,圣若瑟书院在1914年从童军总会登记成立香港首个童军旅(香港第一旅,现为港岛第一旅),香港童军总会遂于1915年7月正式成立。从1977年起,香港分会正式从英国总会独立,成为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的第111个成员。香港童军总会从1978年起才正式接纳女性成员。

截至2021年底,香港童军总会有成员84,432人,共有38,652位年龄介乎8至26岁的青年会员[2],分布在1,255个旅团及其他单位之内[3],是全香港最大的制服青少年团体。其总部设于九龙尖沙咀香港童军中心。会务由香港总监负责,辖下有5个地域及44个区。

Remove ads

历史

总领袖及香港总监

香港总领袖一职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一直由香港总督出任,香港回归后则改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出任。现任总领袖李家超先生大紫荆勋贤SBSPDSMPMSMJP,会长为潘兆初法官[4],执行委员会主席为叶永成先生SBSMHJP,香港总监为黎伟生博士IMSM[1]

历届香港总领袖 [5]

更多信息 任数, 姓名 ...

历届香港总监[6]

更多信息 任数, 姓名 ...
Remove ads

组织[7]

童军旅团类别

童军旅可根据以下任何一个类别注册:

  • 1) 公开旅 – 不隶属任何机构,并采取公开招收成员的政策。
  • 2) 团体旅 – 由获认可的机构注册主办,而并具有与主办机构协议订定的招收成员政策:

童军旅团组成

一个童军旅可由以下一个或多个支部组成:

更多信息 支部, 年龄层 ...

海童军旅 除1987年4月1日前已在香港童军总会注册外,所有童军旅均不可以注册称为海童军旅,但童军旅仍可包括有海/空童军团或深资海/空童军团或乐行海/空童军团,直至2022年恢复成立海童军旅及允许开设空童军旅。

海童军旅如下:

更多信息 旅号, 主办机构及所属区会 ...
Remove ads

地域及区会

香港童军总会辖下有5个地域及44个区会,每地域及区会皆有独立的组织,亦向自设有独立的总部。

  • 香港童军总会直辖(1):银禧区
  • 香港童军总会港岛地域(7):港岛西区、维多利亚城区、湾仔区、港岛北区、筲箕湾区、柴湾区、港岛南区
  • 香港童军总会九龙地域(9):深水埗西区、深水埗东区、九龙塘区、九龙城区、何文田区、红磡区、油尖区、旺角区、深旺区
  • 香港童军总会东九龙地域(8):慈云山区、黄大仙区、九龙湾区、观塘区、鲤鱼门区、将军澳区、秀茂坪区、西贡区
  • 香港童军总会新界地域(11):元朗西区、元朗东区、十八乡区、北葵涌区、南葵涌区、青衣区、荃湾区、离岛区、大屿山区[11]、屯门东区、屯门西区
  • 香港童军总会新界东地域(8):壁峰区、沙田西区、沙田南区、沙田东区、沙田北区、大埔南区、大埔北区、双鱼区

誓词和规律

注:不同者以粗体字标记

更多信息 成员, 誓词 ...

总会总部

Thumb
香港童军中心位于九龙尖沙咀柯士甸道童军径
Thumb
龙堡国际宾馆大堂中悬挂了国际童军运动创始人罗伯特·贝登堡的肖像
Thumb
不同的香港徽章

香港童军初成立时,没有一个永久性的总部。多年来都是临时借用旧政府大楼的房间作为办公室及集会之用,而一些经常性活动也得借用位于告士打道的海员会所来举行[12]。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军部的帮助,拨出花园道山顶缆车站的一块土地建造新总部之用,由当年总会会长摩士爵士主持落成仪式,一所命名为摩士小屋的新总部于1949年11月12日正式启用[13]。1951年香港童军实行分区制度。香港区、九龙区及新界区皆共用摩士小屋的总部。直至1954年,由于摩士小屋不足使用,总部搬至摩士大厦[14]。摩士小屋则用作港岛地域总部直至1978年。

位于九龙油麻地觉士道9号的摩士大厦得到摩士爵士之捐助,与及当时的香港赛马会的筹助,加上政府的资助,使总会的梦想得以实现,建成了一所属于自己的永久会所。这大厦一直使用至1994年7月,香港童军中心启用而交还香港政府。

1994年7月,位于柯士甸道童军径的新总部——香港童军中心开幕。香港童军中心的8至11楼作为香港童军总会总部的办公室,包括童军物品供应社、会议室、总监俱乐部、童军历史展览等。这座大楼的主要构成部分为龙堡国际宾馆,这一间商业酒店的利润会用作总部资金及作童军运动发展用途。

Remove ads

部门

香港童军总会设立12个署及6个机构,分别行使不同工作。

更多信息 类别, 名称 ...
Remove ads

兴趣小组

香港童军总会射击会
  • 于1989年成立,负责推广射击运动。
香港童军总会业余无线电组
  • 于1982年成立,负责推展业余无线电通讯活动,业余电台呼号为VR2EAVR2HKS
香港童军总会野外定向会[15]
  • 于1986年1月31日成立,负责在童军总会内推动野外定向活动。
香港童军总会气象组
  • 于2005年7月9日成立,负责培养成员有注重天气的意识;将气象知识推广和普及;为会内各单位提供专门的意见及技术支援。
香港童军总会合唱团
  • 于2001年成立,并定期举行集会及练习,以提高童军成员的音乐知识,期望不久将来能成为一支代表香港童军总会作公开演出的合唱团。
童军救护组

于2001年正式成立,其成立目的:

  • 为香港童军总会、地域、区及与童军有关之大型活动,提供急救服务。
  • 为总会培训童军领袖成为急救导师,使能为本会童军成员施教认许之急救训练。此外,每年均会为童军支部成员举办“急救章”训练班,并为深资童军、乐行童军及各级领袖举办成人急救训练班。
  • 为其他教育及非牟利之青少年团体或机构,提供急救讲座或服务。
  • 借着推广“救急扶危”之精神,达到履行童军誓词中“对国家,尽责任”及“对别人,要帮助”之承诺。

地域总部

更多信息 地域, 说明 ...

营地及海上活动中心

柴湾营地

香港童军总会的第一个营地是“柴湾营地”。是总会于1929年以16,000元买入的土地及于同年开幕。[12]1936年在柴湾营地举行了第一次的木章训练班[16]。这个营地于1970年交还香港政府以换取大潭用地。柴湾营地后被改建为现时的柴湾公园。大潭用地则用作兴建大潭童军中心[17]

基维尔营地

1960年,香港政府批出九龙飞鹅山一块200,000平方米的用地予香港童军总会作营地。总会把它命名为“基维尔营地”。这一块营地适合作营艺及各种童军活动之用。这一个营地邻近新界西贡区,由九龙彩虹前往需步行约45分钟。亦有麦理浩径接达及一条无名小路前往飞鹅山道,位于海拔420米, 由营地步行数分钟,可看到了整个九龙半岛、维多利亚港及香港岛北的风光。与其他香港童军营地不同,营地只建有办公室等设施,现由九龙地域管理。[18]

下花山营地

1960年代,香港政府亦曾批出荃湾西约的土地予香港童军总会,命名为“下花山营地”。后因交通和水源问题不能解决,被迫于1977年12月交回香港政府。[18]

大潭童军中心

1972年9月,利用由柴湾营地换取的大潭用地建成“大潭童军中心”落成启用。这营地还包括一个海上活动中心。位于香港岛大潭大潭港大潭水塘附近的一个山谷。附近有大潭笃,是一个红树林区。这个营地适合宿营及露营,可作童军训练及给公众租用。而港岛童军拥有这个营地的优先使用权。可进行绳网,攀石,射箭,先锋工程, 独木舟等活动。

洞梓童军中心

位于新界大埔洞梓的“洞梓童军中心”于1975年3月9日正式启用[17],此童军中心最初名命为“香港童军训练中心”。营地可配合附近的大尾督海上活动中心共同使用。

大尾督海上活动中心

位于大埔大尾笃。中心提供船艇设施,可供团体及学校举办海上活动与训练。

白沙湾谭华正海上活动中心

位于西贡白沙湾,是香港童军总会东九龙地域于1980年与政府签订土地契约所得,最初名命为“白沙湾海上活动中心”。中心设有烧烤场、营火场、先锋工程用品、球类及棋类用品供营友免费借用,亦可提供教练指导营友使用各类船艇。

沙田童军中心

位于沙田东部的作壆坑,是一可作野外露营训练的场所。

蔡志明联光童军中心

位于元朗大棠路大棠村1号,可供团体、学校、教会或工商机构举办领袖才训练营及联谊活动等。

现时香港童军总会辖下共有8个营地,分别为:

  • 总会领袖训练学院王兆生领袖训练中心
  • 港岛地域:大潭童军中心、刘汉华夫人童军训练中心
  • 九龙地域:基维尔营地
  • 东九龙地域:白沙湾谭华正海上中心
  • 新界地域:大尾督海上活动中心、沙田童军中心、蔡志明联光童军中心、洞梓童军中心
  • 新界东地域:(所有位于新界东地域域界内的营地仍由新界地域管理)

活动

Thumb
2005年于香港大球场举行的香港童军大会操
Thumb
香港童军大会操中的幼童军成员

香港童军大会操

香港童军大会操是香港童军每年众集的大日子,亦会表扬各有出色表现的童军成员及有贡献的领袖。同时每年很多的步操精英会齐集会场去竞夺步操比赛的奖项。通常会于香港大球场举行。

第一届香港童军大会操于1915年举行。[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1年1月8日在花园道口的美利操场(现长江集团中心的位置)举行战后首次大会操。

香港童军大露营

最近一次全港性童军大露营举行是“香港童军105周年纪念大露营”(2016年12月23日至12月27日)。而最早的大露营约于20世纪30年代于西贡湾仔半岛举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首次全港性的“香港童子军大露营”是1957年10月19日至10月22日举行,地点是新界金钱村,参加者共1,361人[14]。为了纪念香港童军50年,1961年12月27日至1962年1月2日在启德机场附近的九龙仔(即现在的九龙仔公园)举行了─ 香港金禧大露营,这亦是首次在香港举行之国际大露营。主题为天下一家,这次一共有2,732人参加。[18]

为纪念香港童军60年,原定1971年7月23日至7月29日于青山大兴邨现址举行了钻禧大露营。有5000人参加,大会主题为大同。但活动因热带气旋影响而推迟一日,而部分设施亦受破坏。活动转向屯门举行。[17]

1986年为纪念香港童军75周年纪念。于西贡大埔仔高希马军营香港科技大学现址)举行了香港钻禧大露营。日期为1986年12月27日至1987年1月1日。大会主题为迈进。这次是香港童军总会成为世界童军组织正式会员后的第一次大露营。 [19]

而1999年12月28日至2000年1月2日于西贡湾仔半岛举行了跨世纪大露营,跨过了千禧年。主题为迈向新纪元,同享大自然。这一次大露营足足于上次大露营14年后才举行。一共有3,350名人士参加。

总会于2年之后,2001年12月23日至12月26日在西贡湾仔半岛举行了香港童军90周年纪念大露营。这次主题为竭尽所能。随了本土童军外,还有九个地区的代表。共3,500人参与。

为纪念香港童军95周年及世界童军100周年,总会于2006年12月27日至2007年1月1日于尖沙咀西九龙文娱艺术区预留地举行了大都会露营。有史以来第一次于维港旁举行的大露营。亦是第一次于市区举行的大露营。这次大会主题为和平献礼。有4,225人参加。包括600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及其他地区的海外人士参加。于这次活动中其中一个大型扎作因强风被吹倒。有一名参加者与一名工作人员受伤。[20]

而2007年7月29日至8月3日,为了响应第21次世界童军大露营,于西贡万宜水库西坝举行庆祝童军百周年世界同步大露营

模范童军选举

模范童军选举(Scout of the Year election)于1987年首次举行,以表扬在各方面均有杰出表现的童军成员,并为其他童军成员树立典范。所有模范童军均有机会参与童军宣传及交流活动,借此扩阔视野,增广见闻。每位模范童军将获颁发模范童军肩带及证书,有机会代表童军总会出席童军宣传及交流活动。由1987年至2023年,共有213名童军成员获选为模范童军。[21]

甄选程序
  • 初选:由多位公共关系署总监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核实候选人之有关资料,并选出较优越的候选人进入复选。
  • 复选:通过初选之候选人必须出席复选,并经由香港总监、副香港总监、助理香港总监或他们的代表所组成的内部评审委员会评核,表现较佳的候选人将可进入最后评选。
  • 最后评选:进入最后评选之候选人将获社会知名人士、青少年∕社区组织代表及赞助单位代表组成的外界评审委员会接见,从而选出该年度之“模范童军”。

模范童军会

为加强模范童军之间的联系,提供机会予现役及非现役之模范童军与香港童军总会保持联系,并凝聚历届模范童军的力量为童军运动及社会事务作出贡献香港童军总会模范童军会(Scout of the Year Association)终于在2010年正式成立。

海童军锦标及童军赛船大会

童军赛船大会(Scout Regatta)设有下列比赛项目
  • 海童军锦标 (童军标准艇技巧赛,只限海童军和深资海童军参与)
  • 童军标准艇技巧锦标(国庆杯)(童军标准艇技巧赛,只限非海童军参赛者)
  • 童军标准艇锦标 (童军标准艇速度赛,只限童军及深资童军支部成员)
  • 主席锦标 (童军标准艇速度赛,只限乐行童军及领袖成员)
  • 马登锦标 (猎人级风帆-Hunter 140双人赛事,只限童军及深资童军支部成员)
  • 罗漫煦锦标 (单桅风帆礼帽级-Topper单人赛事,只限童军支部成员)
  • 420锦标 (420级风帆赛事,每队2人,只限童军、深资童军及乐行童军及领袖成员)
  • 独木舟锦标 (单座独木舟赛事,距离约200米,分童军组-林志凡锦标、深资童军组、乐行童军及领袖组-何恩民锦标及女子公开组)
  • 独木舟长途锦标(单座独木舟赛事,童军组距离约5公里,其他组别距离约10公里,分童军组-王文汉锦标、深资童军组-俞忠卫锦标、乐行童军及领袖组-张启环锦标及女子公开组-陈耀宗锦标)
  • 滑浪风帆锦标 (分为公开组、童军及深资童军组及女子组)

海童军锦标(Sea Scout Trophy)乃传统海童军之海童军标准艇(Sea Scout Standard Boat)技巧及操作赛事。由1队海童军或深资海童军成员参加,船员由6名桨手 (Oarsmen) 、1名船首员 (Bowman) 及1名舵手 (Coxswain) 组成,舵手可由领袖出任。冠军队伍可获颁授海童军锦标。

奖项

每年海童军锦标之冠军舵轮奖座将由香港童军总领袖于香港童军大会操中颁发。

全港童军典礼及步操比赛

前身为全港童军步操比赛,分别有公开组(所有成员)、童军组(童军支部)及体验组步操比赛。

现时设有比赛项目
  • 步操比赛(体验组、童军组及公开组)
  • 团呼比赛
  • 快乐伞比赛
  • 升旗比赛
奖项
  • 步操比赛分别设冠、亚、季军奖杯及奖牌
  • 步操比赛各组别另设最佳司令员奖及新秀奖(新秀奖将颁予未曾参与上两届比赛及于今届比赛中表现最优秀之队伍)
  • 升国旗仪式比赛分别设冠、亚、季军奖杯。
  • 步操比赛童军组冠军将获颁发“青少年活动委员会主席盾”及冠军彩带(银色旗穗)。
  • 步操比赛公开组冠军将获颁发“青少年活动委员会主席杯”及冠军彩带(金色旗穗)。
  • 团呼比赛冠军将获颁发“青少年活动委员会主席碗”。
  • 连续3届 参加步操比赛之比赛队伍将获颁发“青少年活动总监嘉许”。

优异旅团奖励计划 [22]

“优异旅团奖励计划”自1999年首次举办,旨在嘉许在过去一年内表现出色的旅团,借此鼓励旅团积极参与童军活动, 并提升行政、训练及发展等各方面的水准。

评审方式及准则

以团为单位,包括小童军团、幼童军团、童军团、深资童军团及乐行童军团。 评审内容包括旅团发展、活动、训练及服务、行政和财政管理等各项。

奖项

由于评选是以团为单位,所以各获评选为年度优异旅团奖的团员均可获得由总会颁发的“优异旅团章”佩戴于制服上,以嘉奖他们的杰出表现。 获奖单位更会获颁“优异旅团彩带”,以系于旗杆顶上,并于每年一度的香港童军大会操中展示,与各地域及区的旅团一同分享荣誉。 现时优异旅团章和优异旅团彩带共有3 种颜色,分别是红色、紫色和粉蓝色,每年轮流使用,每枝旗杆上最多可挂最近3年获颁的彩带。

嘉尔顿锦标赛[23]

简介
  • “嘉尔顿锦标赛”(Carlton Trophy Competition)为童军支部最高水平之技能比赛,旨在以童军精神和誓词规律为本,透过各项比赛来考验参赛队员之童军技能和小队合作精神,并利用野外生活提高其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借此让各童军团得以交流和切磋,提高童军技能之水准。比赛亦选出最优秀之小队,以作典范。
历史
  • 1949年,随英国海军调派至香港之田家腾(Carlton W. TINN),其本身为一资深童军领袖,并完成木章训练,且于1947年在英国被委任为童子军训练主任(俗称4粒木,现称领袖训练主任)。到香港后即参与本港之童军运动,并获委任为领袖训练主任(Deputy Camp Chief),协助战后香港童军之重组和艰巨之领袖训练工作。
  • 1951年,田家腾更被委任为香港副总监(Deputy Colony Commissioner),协助升任香港总监的柯昭璋,田氏和同为英国海军之训练总监顾华牧师(Rev. T. E. GOVER)皆认为童子军支部和新成立之深资童子军支部应各有一个全港团际比赛。故田氏捐赠一面锦旗“嘉尔顿锦标”(The Carlton Trophy)作为全港童子军团比赛奖旗之用,原本之全港威尔士太子锦标改为新成立的深资童军支部比赛用。
  • 嘉尔顿锦标赛最初是团际比赛,但自1955年起则改为区际赛。但到1968年,因应童军新制之推行,故亦回复为原先之团际比赛,由每地域选派3小队参加。最初每年举行一次,但自1957年起则改为隔年举行。其中1961年因举行金禧大露营而押后一年举办,而1965年更因事停办。近年,嘉尔顿锦标赛通常是一天外野日及一次固定性小队露营,各参赛小队须由地域提名,每地域最多可选派3个不同童军旅的小队参赛。
奖项
  • 各主要比赛单项设冠军奖励予该单项成绩最优异之小队,比赛总成绩设冠、亚、季、殿4项奖励予成绩最优异之小队。
  • 冠军小队将于香港童军大会操上获颁授“嘉尔顿锦标”及“冠军彩带”。“嘉尔顿锦标”由冠军小队之旅团保存2年。冠军彩带则由冠军小队之旅团永久保存,并可于2年内悬挂于童军团旗上。
近年成绩
更多信息 年份, 冠军 ...

深资童军锦标赛[30]

Thumb
历届优胜队伍
简介
  • 三年一度的全港深资童军锦标赛(Venture Scout Competition) ,包括野外挑战,童军技能和其他项目,以挑选出表现最优秀的深资童军团。比赛内容主要以深资童军训练纲要为本,如团队合作、露营技能、绳结等,辅以一些现时青少年所关注及热衷的题材等。
历史
  • 1922年4月6日,温沙公爵(爱德华八世)即当年的英国皇储爱德华(Edward)威尔士太子随同所服役之军舰抵港访问(依照英国皇室传统,皇储是受封为威尔士太子的,故爱德华于1911年封为威尔士太子,并且亦出任威尔士童军总领袖)。在太子留港期间他受到本港童军人士热诚款待,且曾访问了一些童军组织。他并同意捐赠一面绣有其“纹章”之锦旗授予总会,作为全港性童军比赛之锦标,这支锦旗便称为威尔士太子锦标(Prince of Wales banner Competition)。翌年的5月26日,首届威尔士太子锦标赛便在港岛快活谷马场举行。
  • 战前比赛内容,主要是一项露营比赛,另加一次童军技能比赛。由于当时并未设有深资童军支部,该比赛是一项童军团比赛。直至1951年深资童军支部已渐具规模时,则改为深资童军比赛。
  • 威尔士太子锦标比赛在1958年前都是每年举办一次,以后则改为隔年一次,逢双数年举办,1981年起三年举办一次。此外,该项比赛自战前至1953年都是以团为单位,由1954年起改为以区为单位,又在1968年改为每地域选派若干小队参加。
  • 随着香港于1997年回归,1999年起威尔士太子锦标比赛正式易名为全港深资童军锦标赛。
  • 近年的比赛在内容方面作极度的革新,趋于多面化,以求能全面的考验深资童军的智和能,并冲破着重于童军技能的比赛方式,这项比赛对于深资童军的活动,也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奖项
  • 设总冠、亚、季军和各单项冠、亚、季军。

乐行童军锦标赛[31]

简介
  • 两年一度的乐行童军锦标赛(Rover Scout Trophy) ,包括社会服务计划,传统童军技能和其他项目,以挑选出表现最优秀的乐行童军团。比赛以乐行童军精神为本,并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大原则下进行。
历史
  • 第一届全港乐行童军大赛(Rover Scout Competition)于1989年举办,第二届于1992年举办,并改称训练总监杯(Training Commissioner's Cup Competition)。
  • 自2000年举办的第六届比赛起改称乐行童军锦标赛(Rover Scout Trophy)
奖项
  • 各单项比赛均设有冠、亚、季军奖项。
  • 各单项比赛将因应其独特性而加设特别奖项。

童军奖券筹募活动

Thumb
2017年的童军奖券

香港童军总会每年均会举办童军奖券筹募活动,售卖童军奖券,所得收入会用作推展童军运动。

各支部组织[32]

小童军团(Grasshopper Scout Ring)

  • 团长(Grasshopper Scout Leader)
  • 副团长(Assistant Grasshopper Scout Leader)

幼童军团(Cub Scout Pack)

  • 团长(Cub Scout Leader)
  • 副团长(Assistant Cub Scout Leader)
  • 教练员 (Instructor)
  • 队长(Sixer)
  • 副小队长(Second)

童军团(Scout Troop)

  • 团长(Scout Leader)
  • 副团长(Assistant Scout Leader)
  • 教练员(Instructor)
  • 团队长(Senior Patrol Leader)
  • 小队长(Patrol Leader)
  • 副小队长(Assistant Patrol Leader)

小队长会议(Patrol Leaders' Council)

团部的其中一个会议,由团长召开。

深资童军团(Venture Scout Unit)

  • 团长(Venture Scout Leader)
  • 副团长(Assistant Venture Scout Leader)
  • 全体团员大会(General Meeting)
  • 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

乐行童军团(Rover Scout Crew)

  • 团长(Rover Scout Leader)
  • 副团长(Assistant Rover Scout Leader)
  • 全体团员大会(General Meeting)
  • 管理委员会(Management Committee)

特能童军

特能童军简介

“特能童军”(Extension Scout)的成立是为了将童军运动推广到残疾的青年人,并本着童军无分伤与健的精神。 童军运动始于一九零七年时,相信当时有一些弱能人士参与童军,因此,成立“特能童军”的意念并不新颖。但是,在大多数有童军活动的国家中,残疾青少年参与童军活动的机会并不如那些所谓“正常”青少年那么容易。 更不幸的,当用上“特能童军”一词的时候,就自动地被分隔、置于一旁,且被视为另外异于一般的童军。这其实完全不是那回事,童军活动的对象是所有的青少年,不论是健全或残疾人士,也是接受相同童军基本原则的活动和训练,以达致童军运动的目的。因此,对于我们提及的“特能童军”实在有需要给予特别的注意,这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特别的童军,而是因他们需要一些特别的资料和一些特别的心思力量力才能使所有年青人,包括那些伤残的,都能从童军运动中受益。

香港特能童军活动[33]

香港在五十年代,伤残儿童的福利与教育,尚未广为社会人士所关注。香港童军总会察觉到身体伤残儿童也应像普通儿童一样,有机会参加童军运动,享受童军生活的乐趣。 1955年11月27日喜灵洲痳疯病院的喜灵洲第一旅成立。 遂于1956年8月1日组织弱能辅助团(Handia),弱能童军支部成立,委任弱能童军总监,成立弱能童军小组委员会,开办弱能童军旅。 在成立初期,共有九个弱能童军旅,分别为聋童、盲童、肢体残缺儿童及痳疯病院儿童提供童军训练与活动,使弱能儿童获得充份发展的机会。 1967年6月1日弱能童军支部改组,改称为“特能童军活动小组”,是总会青少年活动署的一个活动小组。同年8月9至11日于飞鹅山基维尔营地举行第一届特能童军大露营。 1986年11月1至2日于大潭童军中心举行特能童军三十周年大露营。 特能童军发展至1988年时有34个旅,42团包括幼童军支部、童军支部、深资童军支部和乐行童军支部合共六百六十多名特能童军。

时至今日,特能童军活动小组是总会青少年活动署的一个活动组别,并非属于一个支部。该组的角色是统筹及发展特能童军的活动和训练,使弱能青少年有机会参与童军运动。透过活动和训练发挥他们的潜能和信心,融入社会,以达成伤健共融及童军运动之目的。特能童军类别有视障听障智障自闭及肢体残障等。[34][35]

知名童军人士

以下列表是指曾任童军的香港公众人士,不一定指其目前是童军,当中并未包括会务委员。

争议

COVID-19疫情期间

2020年2月8日,民政事务局要求童军协助防疫,到隔离营工作每更 8 小时。[46]有领袖质疑,就连医管局都未有足够外科口罩储备,担心童军没有足够防护装备,亦质疑总会购买的意外保险,是否能保障这次新型肺炎。亦有领袖估计政府无法在公务员体系找到足够人手,才向童军招手。[47]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林卓廷炮轰政府[48][49],同党区议员严骏豪于社交网站批评政府做法,质疑保险,训练及防护装备问题[50]。本身为医生的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郭家麒指,即使有足够防疫装备,童军亦不适合在隔离营出任义工,因医护穿着保护装备时均经过训练,并非随便一个普通市民可胜任,又指只有香港警察有法定权力执法并懂得急救,是最有条件到隔离营工作。[48]亦有媒体批评,为何香港警察获得政府大量资源,却在这些时候缺席。[48]

其后童军总会回应,表明参与这次服务属自愿性质,会向成员详细讲解服务性质及工作内容,由成员决定是否参与,并作出甄选,及确保成员有足够的防疫用品[51]

2021年4月,《苹果日报》揭发香港童军总会高层于新型肺炎疫情期间,在尖沙嘴香港童军中心筵开34席荣休晚宴招待逾百人。事后童军总会和涉事酒家被控违反“限营业令”和“限聚令”等7项传票控罪。在2022年7月6日,控方撤回对2名童军高层的传票,并以签保守行为处理余下一高层的传票。其余4名被告则不认罪。[52]到2023年1月9日,控方表示考虑到宴会处所由酒家负责营运,要求酒家就控罪答辩,最后判罚款3.5万元,酒楼经理以2000元自签保守行为12个月。童军总会获不提证供起诉。[53]

奖章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