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STEAM教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STEAM教育指“STEAM教育”——“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在香港的教学课程设计、学习活动、教具、教材配套支援及教师培训。
![]() |
本条目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Remove ads
历史
《2015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首次提及STEM 教育,《2016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进一步对 STEM 教育的支持,当中承诺更新及丰富科学、科技和数学的课程和学习活动、加强师资培训、并将更积极推动 STEM教育,以鼓励更多学生修读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或与之相关的学科,促进香港创科及经济发展。
教育局于 2016 年 12 月公布《推动 STEM 教育‧发挥创意潜能》报告,提出在中、小学推动 STEM教育的初步建议[1]。
2016年由时任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于由政务司领导政府教育工作小组提出,多间中小学积极推动[2]。
2017年,教育局于艺术与科技教育中心设立STEM教育中心(STEM Education Centre)为中小学提供全面创新科技教育,提供“创客空间”、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及学生STEM学习活动及配套支援。
2022年,《2022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提出,在中小学阶段推动STEAM(即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3]。当中措施包括[4]:
- 加强领导和统筹 — 本学年起所有公帑资助中小学须委派统筹人员,整体规划课堂内外的 STEAM 教育;下学年起,每年举办或安排学生参与具质素的 STEAM 活动;
- 提升专业培训 — 在两个学年内,至少四分之三公帑资助中小学需安排教师参与 STEAM 教育的专业培训。
Remove ads
教学工具及活动
虚拟现实(VR)和扩增实境(AR)技术增强感官体验,促进老师和同学在教室中的教与学。
学生透过设计和组织智能积木机器人(Makeblock, mBot,Micro:bit,乐高Mindstorms),控制核心与感测器,搭配视觉化程式设计语言环境,从而解决复杂的问题。
学生把各种视觉化程式设计语言当成拼图,学生拖拉拼图便能令程式顺利运作以掌握基本的编写程式概念,并透过设计和编码,培养解难、创意、创新及计算思维。
赛马会运算思维教育是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策划及捐助,并由香港教育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香港城市大学共同策动的计划,旨在推行编制实证为本教材、提升教师能力及增加社会对运算思维的认受性。
“编程一小时”源自美国,并由Code.org筹办。[5]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程序实验室推广《编程一小时》香港区活动(The Hour of Code HK),与各中小学联合推广编程教育。
自2015年,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以及提升学习动机,香港部分教育机构以迷你四驱作为其中一个切入点,举办《全港学界迷你四驱车大赛》,当中包括科学工程为主的迷你四驱竞速赛、接力赛、解难、到艺术美学为主的车身设计及摄影等多个不同类型的比赛。[7]
2018年,迷你四驱比赛成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Maker Faire Hong Kong的其中一个项目。
2019年,《全港学界迷你四驱车大赛2019 暨田宫亚洲青少年选拔赛》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代表交流体验。
micro:bit 是一个微型可写入程式的单芯片电脑,使用编程工具,配合其他传感器让学生发挥创意,把科学应用于日常生活。
2018年,香港教育城与资讯科技教育领袖协会(AiTLE)、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HKUSPACE)及 Micro:bit Alliance合办了十七场“Micro:bit 教师工作坊”,工作坊分五种程度授课,部分内容被纳入香港中小学的资讯科技课程中[8]。
香港工程挑战赛及香港少年工程挑战赛
由2007年开始由香港科技教育学会(HKTEA),亚洲机器人联盟(ARL)及香港中文大学(CUHK)举办[9],每年为香港选拔学生机器人代表队参加在美国举办的VEX Robotics World Championship (世界最大规模的机器人比赛) ,每年全球共有70国家及地区派代表队参加[10][11] 。
机甲大师
由大疆创新(DJI)发起的机甲大师是一个机器人竞技。比赛于2021年5月至12月期间举行并由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赞助及支持。其他类似的比赛包括《RoboMaster 青少年挑战赛》、《机甲大师青少年对抗赛》、《竞创未来机器人格斗大赛》等。
自2019年,《全港初中生机器人大赛》(Mini Robocon HK)由香港科技园公司(HKSTP)主办、香港工程师学会(HKIE)协办,并得到工程及科技学会香港分会(IET Hong Kong)支持担任协作机构。比赛源自2004年起首次举办的全港大专生机器人大赛[12]。
自2022年,《校际人工智能E-级方程式赛车比赛》(FormulaEdge)由“智慧城市联盟”主办的比赛,目的是为了让参赛者能够运用边缘运算和人工智能的知识,并在不接触或使用遥控器的情况下使赛车在赛道上行驶,进行模型赛车竞速比赛[13]。
《香港校际AI方程式2022》为推动学界透过小型无人车应用人工智能及提升学生编程能力,启发学生接触无人驾驶技术[14]。
各界 STEM教育报告
- 《推动STEM教育‧发挥创意潜能概览》[15]
- 《从科学教育到STEM教育》[16]
- 《教师中心传真.STEM教育》[17]
- 《推动 STEM 教育 — 发挥创意潜能》 [18]
- 《推动 STEM+ 教育 》[19]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 STEM教育》 [20]
- 《在香港幼稚园推行 STEM (科学、 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的挑战之初探》[21]
- 《STEM与资优教育》[22]
- 《科学、科技和数学教育与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23]
- 《培养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24]
- 《香港 STEM 教育 理论与课堂实践》 [25]
- 《STEM教育:从理论到实践》 [26]
媒体报导
- 《实践STEM教学 为未来谋出路》,Recruit,2017年9月15日[27]
- 《STEM教育触及日常生活问题》大公报, 2017年7月4日[28]
另见
争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