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莺歌街

臺灣日治時期1920至1945年之行政區劃,1940年升格為鶯歌街,隸屬台北州海山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莺歌街台湾日治时期1940年6月至1945年10月间存在之行政区,其原为1920年10月成立的莺歌庄,辖属台北州海山郡。今新北市莺歌区树林区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行政区划

莺歌街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原属海山堡之街庄,在1896年由台北县直辖,在1897年8月隶属台北县三角涌辨务署,同年9月24日划设第6、7、9、10、12、13区;1899年10月,整并为第6、7、9区。1900年,三角涌辨务署废止并改为大嵙崁辨务署。1901年11月11日,台湾的行政区改为二十厅,莺歌地区隶属桃仔园厅三角涌支厅,此时划分为第30、31、33区[1]。1903年1月1日,桃仔园厅实行的街庄整并,莺歌地区包含:桥仔头庄、二甲九庄、尖山庄、大湖庄、莺歌石庄、南靖厝庄、樟树窟庄、阿南坑庄、石灰坑庄、仑仔庄、山仔脚庄、陂内坑庄、獇仔藔庄、三角埔庄、圳岸脚庄、潭底庄、彭福庄、三块厝庄、石头溪庄、桃仔脚庄、溪墘厝庄,并整并为第16、17、19区[2]。1905年7月1日,改为莺歌石区、树林区[3]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且“莺歌石”改称“莺歌”[4];前述21庄合并为台北州海山郡“莺歌庄”,辖域内分为莺歌桥子头二甲九尖山大湖南靖厝阿南坑彭福仑子圳岸脚三角埔猐子寮潭底坡内坑山子脚石灰坑三块厝石头溪桃子脚溪墘厝樟树窟21个大字。莺歌街虽以莺歌为名,但街役场设于彭福大字下的树林小字

  • 莺歌大字下有“莺歌”、“牛灶坑”小字名
  • 尖山大字下有“尖山”、“尖山埔”小字名
  • 大湖大字下有“大湖”、“圳子头坑”、“大竹围”、“樟普坑”、“中坑”、“崁脚”、“三界公坑”小字名
  • 阿南坑大字下有“阿南坑”、“阿四坑”、“茶山”小字名
  • 彭福大字下有“树林”、“彭厝”、“后村”、“大平桥”小字名
  • 山子脚大字下有“山子脚”、“横坑子”、“大高坑”、“中坑”、“盖淡坑”小字名
  • 石灰坑大字下有“上斗门头”、“风炉坑”、“石灰坑”、“下斗门头”小字名
  • 石头溪大字下有“田尾”、“上石头溪”、“下石头溪”、“柑园”小字名
  • 溪墘厝大字下有“柑园”、“溪墘厝”小字名[4]

1940年6月17日,莺歌庄升格为“莺歌街”。二战后,莺歌街在1946年改为台北县海山区莺歌镇”;同年8月1日,莺歌桥子头二甲九尖山大湖南靖厝阿南坑组成莺歌镇,其余14个大字独立组成“树林镇”(今树林区)。2010年,莺歌、树林均改制为市辖区。

更多信息 1901年[1], 1905年[3] ...
Remove ads

街庄长

  • 黄纯青:1920年10月1日至1929年1月11日(原任树林区长)
  • 陈阿玉:1929年1月12日至1933年1月11日(曾任三角涌公学校雇)
  • 今泽正秋:1933年1月12日至1937(曾任台北南警察署地方警视、台东厅台东支厅警视)
  • 蔀辰太郎:1937年至1945年(原任文山郡役所庶务课属)[1][5]

人口

交通

设施

  • 莺歌街役场
  • 莺歌邮便局
  • 专卖局树林酒工场(位于今大同科技园区
  • 莺歌公会堂
  • 莺歌庄保甲会议所
  • 莺歌庄保甲联合会俱乐部
  • 树林警察官吏派出所
  • 莺歌警察官吏派出所
  • 柑园警察官吏派出所
  • 大湖警察官吏派出所
  • 山子脚警察官吏派出所
  • 树林公学校→树林国民学校(今树林国小
  • 山子脚公学校→山子脚国民学校(今山佳国小
  • 柑园公学校→柑园国民学校(今柑园国小
  • 尖山公学校→莺歌国民学校(今莺歌国小
  • 尖山公学校大湖分教场→大湖国民学校(今中湖国小[1]

名胜旧迹

  • 莺歌石
  • 尖山
  • 久迩宫邦彦王殿下记念碑:1992年设立在尖山公学校内
  • 沼市郎彦先生记念碑:1932年设立在尖山公学校内,沼市郎彦为此校首任校长
  • 圣迹亭[1]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