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黄五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黄五福(越南语:Hoàng Ngũ Phúc/黃五福,1713年—1776年)是越南后黎朝末期的一名宦官,也是郑主麾下的一员名将,封爵晔郡公(越南语:Việp quận công/曄郡公)。黄五福以其成功镇压北河农民起义和攻占广南阮主的都城富春的事迹闻名。
镇压起义
郑主在郑㭎执政期间,由于郑㭎荒淫无度,导致了北河地区大量农民揭竿而起。郑氏府僚中的阮贵憼、阮公采、武公宰等人遂废黜了郑㭎,立其弟郑楹。但当时北河已经大乱,海阳、山南、山西、清华、乂安等地皆被农民起义军占据,其中以海阳的阖郡爷阮有求最为强悍,且神出鬼没,屡破郑军。1743年,阮有求杀死了郑主前往讨伐的水道都兵郑榜,自称“东道统国保民大将军”,威震北河。次年,黄五福奉命讨伐阮有求,围攻其根据地涂山。但阮有求却突围而出,攻陷京北城,直逼昇龙。黄五福奉命领兵回援,与张洭一起收复了京北城。
但阮有求的势力依然很大,多次击败郑氏的讨伐军。1745年,黄五福奉命同范廷重一起再次前往讨伐,大败阮有求于昌江城。1750年,黄五福追随郑楹征讨据守太原一带的农民军首领僻郡爷阮名芳。次年郑楹擒获阮名芳,范廷重擒获阮有求,二人皆在昇龙处斩。
1754年,黄五福因这一系列的战功被封为晔郡公,成为郑主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其养子黄廷宝受封晖郡公、黄廷体受封体郡公,权倾一时。
Remove ads
南征顺广
景兴二十六年(1765年),广南阮主阮福阔逝世,遗诏由第二子阮福㫻即位。但权臣张福峦篡改遗诏,拥立第十六子阮福淳继位。张福峦贪婪而且蛮横,国中之人将他比作秦桧,称之为“张秦桧”。张福峦的贪婪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农民阮岳、阮侣、阮惠在西山起兵,攻取了广南大部分土地。
景兴三十五年(1774年)夏五月,郑主郑森见阮主的统治岌岌可危,于是命黄五福率黄冯基、黄廷宝、黄廷体等为将,以三十三营将士及淸乂东南诸道水步兵三万人讨伐阮主。同年十月,黄五福通过暗中收卖阮主的边吏,顺利度过天险𤅷江,并攻破阻挡郑兵数百年的镇宁垒、日丽垒。[1][2]随后,黄五福抵达镇宁叠后,传檄顺化、广南二处曰:
“ | “大君有命,用昭除暴之仁;长子帅师,载绎朝言之义。兵革本非得已,奸恶在所必诛。惟国家奄有舆图,光辟辛土,顾此顺化,亦在封域之中。自端国公以勋戚大臣,奉先祖委方之重任...彼左相张福峦者,斗宵小器,思蜮邪心,夤缘闺闼之亲,叨窃机枢之任,崇信奸慝,陷害忠良...我主上仁守陆族,志切当民,用的边书,涣催戎毂,救焚拯溺,载驰六月之师;御口口仇,用急春秋之义...” | ” |
阮主的官员阮久法等相信“此举只除一峦,并无攘夺之意”,于是擒张福峦来献。[4][5]阮福淳向郑森进贡黄金八百两、另以黄金二百两向黄五福行贿,商议今后向朝廷纳地图、贡赋为条件,请郑兵退出,但不获回复。[6]于是阮福淳决意拒战,但接连被黄五福率兵大败,最终只能携王公大臣等南逃广南。黄五福进占富春后,出榜招喻百姓,士民安堵如故,阮兵降者五千余人[7],顺化人民都说“不国二百年来,复觌朝廷衣冠”[8]。黄五福一共收复人民十二万六千八百五十有七,公私田土亩数二十六万五千五百有七[9]。
随后黄五福被郑森封为“顺化大镇抚”[10],镇守富春一带,伺机南下,不久击败了西山军,最远南征到省广义边界的珠坞。阮岳认为自己不能抵挡,于是向黄五福假装投降,表示自己愿意作为大军前锋消灭阮主[11];黄五福当时正因为军兵大疫打算回师,故而也希望招抚西山军,利用其来消灭阮主,因此派遣阮有整册封阮岳为“西山长校,壮节将军”[12][13]。1775年(景兴三十六年),黄五福率军北还,病死于途中。[14]郑森谥之为忠正,尊之为神,配享于郑氏的宫庙。
郑主统治末期的权臣有不少出自黄五福门下,如晖郡公黄廷宝、硕郡公黄冯基、琏郡公丁锡壤、鹏郡公阮有整等人。黄五福在越南历史上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一些越南人把他当作战神,与同为宦官的将军李常杰齐名;而另一些人认为他是权奸,将他比作中国历史上的赵高和魏忠贤。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