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8年强热带风暴丽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麗琵
Remove ads

强热带风暴丽琵(英语:Sereve Tropical Storm Leepi,国际编号:181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192018),为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5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1]。“丽琵”(老挝语ຫຼີ່ຜີ)一名由老挝提供,是老挝南部的一条瀑布(ນ້ຳຕົກຕາດຫຼີ່ຜີ[2][3][4]

事实速览 强热带风暴丽琵, 路径图 ...
Remove ads

气象历史

台风珊珊肆虐日本之际,关岛附近海域再出现低压区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8月7日晚上8时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7W。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10日早上6时对该低压区在1日内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低”[注 1]

初时该低压区组织紊乱、对流稀疏,不过它所在环境良好,垂直风切变微弱,海水温度达摄氏30度,有利该系统逐渐整合及旋转,呈现热带气旋雏形。此时数值预报的预测路径显示,该系统大致向西北移动,随后有机会和热带气旋摩羯及菲律宾东面的低压区互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下午2时对该低压区在1日内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评级升至“中”[注 2]。翌日(11日)更跳过评级“高”和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在上午11时直接把该系统升为热带低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9W[6][注 3]日本气象厅在下午2时跟随。该热带低压循副热带高压脊西南侧向北偏东移动,时速约15公里,附近环境继续支付发展,加上反气旋及“热带对流层上部槽”打通系统极地方向外流,恊助该热带低气压在当晚快速巩固其低层环流中心。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当晚11时的报文指出该系统正在快速增强,中心被强烈对流云带紧紧包裹,且已形成中心密集云团,因而将该系统升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更是直接跳过烈风警告,在午夜12时把该系统升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丽琵,给予国际编号1815[注 4]。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12日凌晨12时55分亦把丽琵升为热带风暴,至下午2时25分进一步升为强热带风暴

黄昏时丽琵形成“云卷风眼”,其后卫星云图更显示丽琵发展出风眼,可是不久后即消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当晚11时把丽琵升为台风,但到翌日(13日)上午11时又降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在上午11时45分把丽琵升为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下午5时将其重新升格为台风,晚上11时再度降为热带风暴。

8月15日凌晨2时,丽琵在日本宫崎县日向市登陆。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Remove ads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中国大陆

更多信息 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预警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

注释

  1. 当有2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某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就会把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低”。除非环境异常优良,否则该系统在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甚微。[5]
  2.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就会把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中”。一般而言,即使发展机会增大,系统过了24小时之后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才较高;但如果环境良好,系统亦可以在24小时内形成热带气旋。[5]
  3.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是一个联合美国海军美国空军的专责小组,并会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发出热带气旋警告并编号。其编号有正式编号与通用编号两种:前者由2个英文字母及6位数组成,前两位为洋域代码(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东海),中间两位代表热带气旋当年在洋域内之形成次序,后四位为当年公元纪年(2018);后者则由两位数及一个英文字母组成,前两位数指热带气旋于当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区域内形成次序,英文字母为洋域代码(W同前述之WP范围),此编号系统每年重新开始,故无专属性。换言之,“WP192018”及“19W”皆指丽琵是2018年第19个于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东海)区域内形成的热带气旋,惟注意“19W”指称丽琵仅限于2018年。[7]
  4. 日本气象厅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负责该区域内(包括南海、东海)的热带气旋正式编号与命名工作:每当该机构把一个热带低压升为热带风暴时,该机构亦会依照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上通过的名称表作出命名,同时给予4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前两位为当年公元纪年最后两位数(2018),后两位代表丽琵是当年被日本气象厅15个升为热带风暴热带气旋
Remove ads

参见

同时出现的热带气旋: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