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8年热带风暴摩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热带风暴摩羯(英语:Tropical Storm Yagi,国际编号:18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182018,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Karding),为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4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是历史上首个影响莱州湾及登陆山东潍坊的热带风暴。[1]
Remove ads
气象历史
季风槽持续活跃于2018年7月下旬的西北太平洋上空,并产生多个吹袭日本和中国的热带气旋。关岛附近海域在8月1日同时出现两个低压区,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针对位置较西的低压系统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3W。而位置较东的系统(热带扰动94W)后来发展成为热带气旋珊珊。初时数值预报模式指出该两系统将合并成为同一系统并增强为热带气旋,随后放弃此预测,并改为预料位置较西的低压区将紧接热带气旋珊珊向西北移动。由于热带气旋珊珊较强,因此吸取附近的西南季风较多,令位置较西的系统连续多日发展缓慢。同时该低压区亦受制于珊珊引起的垂直风切变,导致其对流稀疏而薄弱,低层环流中心难以辨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8月1日下午2时对该低气压在1日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低”[5][注 1],5日才提升至“中”[7][注 2],6日下午2时提升至“高”,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注 3]。因应珊珊逐步北上远离,原先被它卷走的西南季风重新连接至此系统,此系统随即逐渐快速发展,整合其对流云团,呈现热带气旋雏形。日本气象厅在早上8时把此系统升格为热带低压。由于副热带高压脊受短波槽打击及热带气旋珊珊阻碍而东退,此系统受赤道反气旋北面的微弱引导气流带动,缓步向东北方向移动,时速约5公里。
随着该系统组织进一步成形,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7日凌晨5时把该系统升为热带低压,绐予热带气旋编号18W[8][注 4]。香港天文台则在早上6时45分表示该系统正在增强,“一个热带气旋似乎在形成中”,至早上9时45分亦把该系统升为热带低压,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4时10分跟随。日本气象厅更在下午3时25分发出烈风警告,表示该系统在1日内有机会增强为热带风暴。翌日中午12时10分,日本气象厅正式把该系统升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814,并命名为摩羯[注 5]。
摩羯在8月10日转向西方移动,并在11日于冲绳南面海域和宫古岛北面海域掠过,在当日稍后再转向西北方移动,并稍微增强,。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8月12日下午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在同日晚上11时35分宣布摩羯在浙江省台州温岭市登陆。登陆后,摩羯逐渐减弱。日本气象厅在8月13日下午3时50分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在8月13日晚上11时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当时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8月14日午夜进入河南省商丘市,并在上午5时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停编。
随后,摩羯穿越山东,以热带低压级别进入渤海,并重新增强到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一度达到23m/s(即83km/h);之后,受大陆高气压影响,8月15日下午开始摩羯的残余低压从渤海急转弯回山东,成了历史罕见的“莱州湾台风”。中央气象台在初报时,并未承认摩羯在渤海的加强,也未承认摩羯以热带风暴级强度登陆山东莱州湾沿岸的潍坊。在最佳路径里,中央气象台承认摩羯的加强和莱州湾登陆强度,成为有纪录以来首个在山东莱州湾登陆的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8m/s(即65km/h)
Remove ads
防灾措施及影响
- 当地发布之最高风力警报:强风注意警报
受到摩羯影响,有两班来往香港和冲绳的航班取消[10]。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中央气象台在8月11日6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此时摩羯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东偏南约970公里[11]。8月12日18时,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当时其中心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南方向大约235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上。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注释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