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加迪

法國汽車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加迪(法语:Bugatti),是法国一家超级跑车车厂,曾生产出世界上最快车,最原始的布加迪品牌已经在二战后消失,不过战后此品牌曾经有两度复兴,曾经是大众集团旗下的一个全资品牌,2021年与锐马克汽车的跑车部门合并。并后股份分布锐马克集团55%及保时捷45%,保时捷亦交叉持有锐马克汽车24%的股份[5]

事实速览 布加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Bugatti Automobiles S.A.S., 公司类型 ...
事实速览 布加迪汽车品牌, 原文名称 ...
Remove ads

历史

草创初期

Thumb
一辆35C型赛车

布加迪创办人埃托雷·布加蒂出生于意大利,这个以他的姓氏为名的车厂座落在莫尔塞姆;此地位于阿尔萨斯,阿尔萨斯原本是法国的一个省,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统一德国后成为德国领土,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德国的领土(战后归还法国)。这家车厂是以精巧的造车技术出名,其高级汽车的制造更是一流。布加迪是汽车大奖赛(F1的前身)的常胜军,它们是第一届摩纳哥大奖赛的冠军。布加迪也是利曼24小时耐久赛的常胜军,Jean-Pierre Wimille为其二度夺下冠军而Robert BenoistPierre Veyron(日后的Veyron车款就是为了纪念他)也各为布加迪拿下一冠。

设计

布加迪的车就像是艺术品一般,车辆的发动机全是由手工制造和调校,所有可以轻量化的零件都不放过,布加迪注重车辆的细节与平衡。他形容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宾利是“全球最快的卡车”因为宾利只注重耐久和性能而忽略轻量化。在布加迪的造车哲学中,重量是最大的敌人。

发动机

因为其发动机的外型(当时布加迪的发动机都是直列式的),布加迪被誉为立体派艺术家而他事实上也曾经拜访过立体派艺术家。很多布加迪发动机在尺码上并不惊人,但输出却极为强劲,而且很多发动机都是每缸三阀的。甚至还有搭载机械增压的。布加迪在见过哈利·米勒英语Harry Miller (auto racing)两台的赛车发动机结构后,取得Miller授权,开始在其车上配置DOHC结构。

Remove ads

第一次品牌中兴

Thumb
EB 110.

在1987年意大利企业家Romano Artioli买下布加迪的品牌,进而成立Bugatti Automobili SpA。他将工厂设在意大利Campogalliano邻近摩德纳(此地被称为超跑原乡,因为De Tomaso瑞典语De Tomaso法拉利兰博基尼帕加尼玛莎拉蒂都是设厂在此。)

在1989年布加迪的复兴计划由Paolo StanzaniMarcello Gandini负责,两位都是兰博基尼MiuraCountach的设计师。在1992年第一台做出的量产车名为布加迪EB 110 GT的中置发动机跑车,此车以当代最佳进化科技的超级跑车为号召。此车搭载3.5升V12四涡轮发动机,可输出552匹马力,号称当时最速量产车。

在1993年8月Romano Artioli借由手上的控股公司ACBN Holdings S.A.从通用汽车手上买下莲花汽车。当EB 110在北美和欧洲上市时,正是两地经济衰退之时,纵使有超强的性能,但昂贵的售价令人却步,最后公司营运困难,生产线在1995年关闭。当时还计划生产专为美国市场设计的大型房车EB 112,不过还在研发阶段,公司就倒了。

第二次品牌中兴

Thumb
布加迪威龙16.4于东京。

大众汽车于1998年买下布加迪品牌和汽车制造权利。它们请意大利设计-乔治亚罗公司代工制造布加迪EB 118英语Bugatti EB 118概念车,这是一部双门GT车,搭载惊人的6.3升W型18缸发动机可输出555匹马力,而这也是大众第一次对外发表W型发动机科技,此车于同年巴黎车展展出。

在1999年布加迪EB 218英语Bugatti EB 218概念车发表于日内瓦车展,同年布加迪18/3 Chiron英语Bugatti 18/3 Chiron法兰克福车展亮相。在东京车展Bugatti Veyron 18.4展出,大众也预告这辆车将在几年后量产。这些早期车款全都是搭载EB 118的W18自然进气发动机。

大众于2000年成立Bugatti Automobiles SAS并且发表威龙16/4概念车,这是一台以威龙18/4外型为基础,但动力单元改为8.0升W16发动机加上四个涡轮,厂方称其可输出1001匹马力并达到时速406公里;其实时任大众集团总裁费迪南德·皮耶希一直想用自然进气W18发动机做出超大马力,但无奈输出一直无法提升顶多做到620匹马力,当时与迈凯伦F1(621匹马力)之流匹敌的超600匹马力跑车都已出现,法拉利的Enzo更是发表在即,布加迪想成就超大马力,又要兼顾日常耐用度,只有加大排量,并加挂涡轮(令人意外的是,大众只缩减了两个气缸,但排量多了一升余,并挂了四个涡轮)。

威龙在当时是一台超越所有跑车的跑车,它如果量产就是史上马力最大,极速最高,售价最贵的量产车。不过要制造这样的车并不容易,重要的是要能上路,不能像个火箭。大众为了操控稳定,为其搭载了4Motion四轮传动系统,并且将车重维持在两吨左右,并没有刻意减重(尽管如此,此车马力重量比还是比惊人的1kg/hp还低一点),米其林还特别为此车研发一款可承受时速400公里的轮胎,制动、传动系和电子系统也都是强化版本。尽管如此威龙还是花了很久测试和改良,虽然原型车早在2000年就问世,但厂方到2005中才宣布投产,到了2005年底生产线才正式开动(工厂在大众于布加迪原生地莫尔塞姆所建造的)而准车主将会在2006年陆续交车。其实威龙会拖如此久才量产,多半是因为宣称的406公里时速达成问题。在5年的测试过程中,此车可以轻易做出360km/h的极速,但想超越迈凯伦F1的386km/h和后来由柯尼赛格CCR所创的388km/h之世界量产车纪录。甚至到达400km/h的境界都是相当困难。其实在2005年威龙已在大众的超长直线测试跑道(长度有9公里)做出396km/h的佳绩,虽然未达成407km/h的宣称纪录但称霸量产车极速的意思到了,而且再不量产,研发和测试经费就会一直增加而拖累营运,因为自大众集团入主布加迪八年来,一台车也没卖出过,所以厂方只得在2005年宣布量产。值得庆幸的是2005年底在一次于大众的超长直线测试跑道测出了高达408km/h的极速,不但达成宣告,更超越,成为世界最速量产车。威龙最后定名威龙16.4(16表示16缸,4表示四个涡轮增压器),此车定价100万欧元,确实是世上最贵的量产车,而车主订车要先缴四分之一保证金。威龙16.4预计生产300台,厂方在赚到品牌重生后第一笔利润后将会投入第二款车型的研发和测试。

所有威龙测试车都行驶过50000英里,足迹遍布世界。

大众集团在2016年3月1日在日内瓦车展发表了威龙的继任车款布加迪奇龙,最大马力提升至1500匹。几年后再发表由奇龙衍生出来的Divo、La Voiture Noire和Centodieci。

Thumb
布加迪之前的标志。

2021年,大众集团的保时捷与克罗地亚锐马克汽车集团组成联营,共同经营锐马克汽车与布加迪,新公司名为“布加迪-锐马克”(Bugatti-Rimac)。2024年发表了奇龙的继任车款布加迪陀飞轮,以考斯沃斯研发的全新8.3升1000匹自然吸气V16发动机与前轴上的两个电动马达和后轴上的一个电动马达相结合,总输出1800匹马力。

Remove ads

旗下型号

Thumb
1938 Type 57SC AtlanticRalph Lauren收藏
Thumb
1933 Type 59 Grand Prix

在原创时期,每一型的布加迪车都只有少量生产,当时最著名的车款是Type 35 Grand Prix、大型房车 "Royale"、后继车Type 57 "Atlantic"以及Type 55

签约设计

    • Prinetti & Stucchi
      • 1898 Type 1
    • Dietrich-Bugatti
      • 1902-1904 Type 3/4
      • 1903 Type 5/Hermes/6/7
    • Deutz Gasmotoren Fabrik
      • 1907 Type 8/9
    • 标志
      • 1913-1916 Type 19 "Bébé"

原型车

    • 1900–1901 Type 2
    • 1903 Type 5
    • 1908 Type 10
    • 1925 Type 36
    • 1929–1930 Type 45/47
    • Type 56 (电动车)
    • 1939 Type 64 (双门跑车)
    • 1943/1947 Type 73C

赛车

    • 1910–1914 Type 13/Type 15/17/22
    • 1922–1926 Type 29
    • 1923 Type 32 "Tank"
    • 1924-1930 Type 35/35A/35B/35T/35C/37/39
    • 1927-1930 Type 52 (布加迪为孩子设计的电动车)
    • 1936–1939 Type 57G "Tank"
    • 1937–1939 Type 50B
    • 1931–1936 Type 53
    • 1931–1936 Type 51/51A/54GP/59
    • 1955–1956 Type 251

量产车

    • 1912–1914 Type 18 "Garros"
    • 1913–1914 Type 23/Brescia Tourer (双座敞篷车)
    • 1922–1934 Type 30/38/40/43/44/49(房车)
    • 1927–1933 Type 41 "Royale" (豪华房车)
    • 1929–1939 Type 46/50/50T (touring car)
    • 1932–1935 Type 55 (双座敞篷车)
    • 1934–1940 Type 57/57S/Type 57SC (房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部375 cc机械增压的车原本要问世,但因为创办人逝世,故取消。
    • 1951-1956 Type 101(双门跑车)

赛事成就

布加迪在赛车的成就很高,在几十年内获得无数冠军。Bugatti Type 10在第一次赛事上就赢得前四名。在1924年的Bugatti Type 35可谓布加迪史上最成功的赛车,它横扫车坛,共赢得2000个大小不等的冠军。布加迪赢得Targa Florio赛事1925年到1929年的冠军. Louis Chiron是驾驶布加迪赛车登上颁奖台次数最多的车手,在日后并入大众集团的布加迪为纪念他推出了以他为名的概念车。布加迪最后的成就是1939年勒芒24小时耐久赛的冠军由Jean-Pierre WimillePierre Veyron在参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夺得。

更多信息 年度, 赛事名称 ...
Remove ads

原创终结

埃托雷·布加蒂(Ettore Bugatti)除了汽车之外,他也设计发动机驱动的火车名为Autorail以及小型飞机Model 100(不过他的飞机从没飞过)。他的儿子Jean Bugatti于1939年8月因为在车厂附近试车发生车祸而去世,得年30。在那之后,布加迪的命运变得坎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莫尔塞姆的工厂被摧毁。后来布加迪原定计划在巴黎近郊建立新厂并设计一系列的车款,可是创办人Ettore Bugatti于1947年8月21日去世,车厂的营运也随之结束。

在1950年代中Roland Bugatti希望借由中置发动机的Type 251赛车回归车市。他请来了同时为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玛莎拉蒂的设计师Gioacchino Colombo操刀,不过此车的原型车性能不如预期,所以最后决定不生产。

在1960年代Virgil Exner有意复兴布加迪汽车,他当时在杜林汽车展上展出一台由Ghia设计外型而使用Bugatti Type 101底盘的车,但最后又告吹。期间布加迪仍然生产飞机零件,其飞机零件事业在1963年卖给了Hispano-Suiza(一家原为车厂后转型成为飞机零件的供应商)。1968年,Hispano-Suiza被斯奈克玛收购。1977年,斯奈克玛收购Messier后,就与布加迪合并为Messier-Bugatti。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 布加迪官网-车厂历史(History)
    • 1881年-1947年时间表(Chronicle 1881-1947)
    • 布加迪型号(Bugatti Models)
    • 品牌重生(Rebrith of a myth)
    • 布加迪一家(Family)
    • 竞赛历史(A history of car racing)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