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LRP口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LRP口糧
Remove ads

远程巡逻口粮(英语:Food Packet, Long Range Patrol),简称LRP口粮(音“Lurp”[1]),是美国陆军冻干脱水式单兵野战口粮,于1964年越南战争期间研制,供小规模、重武装、深入敌后执行远距离侦察巡逻任务的特种部队使用,以其轻便易携弥补罐装食品MCI口粮庞大笨重不便长途行军的缺点。由于成本原因,LRP口粮的产量相对有限,现已被全新的单兵即食口粮MRE口粮所取代。少数LRP口粮的改良版本仍在生产,以满足士兵在特殊环境下的能量需求。

Thumb
一份开启的LRP-I口粮。从左上角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速溶饮料、肉酱意面、配件包、玉米谷物棒同笑乐软糖英语Tootsie Roll、燕麦饼干

研发背景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军高层就已经认识到笨重的罐装“湿伙食”在士兵进行长途行军,尤其是在山地、丛林等恶劣环境下暴露出的缺陷。为此,美军在二战初期曾经研制并短暂配发过专门的丛林口粮英语Jungle ration。丛林口粮是一种脱水、轻便、内容多样的单日伙食,所有食物都可容纳于一个防水胶袋中,便于步兵携带,且长期暴露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中也不会变质。更重要的是,丛林口粮可提供大量热量,足以满足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崎岖地带执行任务时的消耗需要。从各方面而言,丛林口粮都十分成功,但成本过高,导致其不久便趋于没落。其中的内容被廉价沉重的罐头逐渐取代,最终于1943年完全退出美军伙食体系。[2]:288-291

二战结束后,美军后勤部门展开新一轮野战口粮单一化、标准化运动,取消所有其他轻量化口粮,一律代之以C-口粮及其后继者MCI口粮等罐装“湿伙食”。这种滥发罐头食品的狂潮在美军介入越南战争早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为能为远程巡逻尽可能多准备给养,大兵们不得不丢掉食品包装,脱下袜子来装口粮。[2]:286-288美军特种部队尤其深受其害。在越南战场游击战丛林战英语Jungle warfare的大背景下,特战分队经常需要深入腹地追猎越共游击队。无法在追猎中携带补充体能的口粮,常常导致特战分队中途放弃追击,贻误战机[3]。研发一种包装轻便、适合运输的新型口粮已经成为美国国防部人员支援中心(Defense Personnel Support Center,DPSC)的当务之急[4]

1960年代初,位于马萨诸塞州内蒂克美国陆军内蒂克研发实验室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Soldier Systems Center开发出一款新型“六合一方便口粮(Meal, Quick-Serve, 6-Man)”,引入当时尚属于航天食品领域的食物冷冻干燥技术,可为一支6人机动作战部队在无炊事条件下提供方便营养的伙食[5]。“六合一方便口粮”在野战测试中非常成功,虽然因为与美军现有口粮体系不兼容,未能量产投放部队,但为新一代口粮的研发奠定基础(尤其是其中的双人单元)[6]:47-51。经过三年的进一步开发,新型远程巡逻口粮——LRP口粮于1966年宣告问世[4]

Remove ads

内容

不同于主打罐头食品的MCI口粮,LRP口粮的主体是真空包装冻干脱水食品。即先将菜品低温速冻,直至其中的水分凝结成冰块,再将其置于真空器中,使冰块升华为水蒸气,最后加压压缩。这样可以只去除食物中的水分,减少50%至80%的重量,同时保留原有的形状和风味[7]。LRP口粮是美国陆军第一种全面采用软包装的野战口粮[8]:18主菜统一装在一个透明聚乙烯胶袋内,兼作加水复原用。胶袋外侧是一层聚酯材质的防水包,包裹内侧衬有聚烯烃-铝箔涂层。所有单元装于涂有伪装色的塑胶外包装中。LRP的耐储性优于当时其他包装口粮。即使在摄氏38度高温下存放三年,品质损耗也微乎其微。[6]:65-66

延续从C口粮到MCI传承下来的惯例,LRP口粮内也附有一个附件包,内含砂糖奶精、两份速溶咖啡,以及防水火柴卫生纸和一支塑料勺子,所占空间很小。菜单也相对简单,每份口粮仅包含一道主菜、一份糕点或谷物棒,满足士兵一餐的营养需要。LRP的主菜共有8种菜色可选,依次为:[6]:64-67

更多信息 远程巡逻口粮菜单(1975年款), # ...

主菜的准备无需明火加热,只需在内包装袋中注入3杯(710毫升)热水,待其复原即可食用[9]。若使用冷水,则需要5分钟时间完全复原。极端情况下,LRP口粮也可不经加工,像爆米花一样直接干吃[1]。不过食用者最终依然需要额外摄入水分以免发生脱水。虽然每份LRP口粮仅能为士兵提供1,100卡路里(4,602焦耳)的热量,略低于MCI口粮的1,215卡路里(5,084焦耳),但体积小、重量轻(0.7磅(318克),不到MCI口粮1.81磅(821克)的40%)的优势以及进食时的便捷性足以弥补这一不足[6]:17, 65。对于长途奔袭的特战分队而言,这十分理想[4]

Remove ads

反响

LRP口粮在越战期间广受欢迎,一线士兵对其品质和应用称赞有加[10]。曾有士兵评价:“比这更美味的食物就只剩下妈妈亲手做的饭菜了。”[11]战争结束后,内蒂克实验室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Soldier Systems Center经常收到退伍老兵的来信,希望能再购买这种口粮以备露营旅行用[1][11]。对LRP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加水复原的环节。在现实中,士兵们不愿将水壶中宝贵的饮用水用于冲泡口粮等直接饮用以外的用途;有些士兵为图方便选择在开伙前数小时,即巡逻刚开始时就向口粮袋加水。结果其中微生物滋生,食用后引发食物中毒等问题[10]。就地取水在河网密布、水源丰富的越南虽然可行,但有时越共游击队会在内河里布雷,给备餐带来生命危险。LRP的另一大缺点在于能量较少,难以满足日常消耗。一些士兵会把LRP与MCI口粮混合食用以改善口味、增进营养。但这会增加携带负荷,与LRP口粮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4]

生产

由于种种局限性,LRP口粮未能取代MCI口粮得到广泛普及,仅为少数执行丛林作战任务的部队特别生产,因此其产量受到严格控制以避免浪费。1967年,LRP的生产总数约为500万份;1968年提升至900万份,此后逐渐减少[4]。位于美国俄勒冈州奥尔巴尼的俄勒冈冻干食品厂(Oregon Freeze Dry Foods)是生产LRP的主要厂家。仅1967年DPSC就授权该厂生产口粮6,547,092份[12]。小批量的采购维持到1980年代中期,直至全新的耐温即食口粮——MRE口粮投放部队,同时取代了MCI和LRP,正式结束了美国陆军野战口粮混用的历史[4]

改进版本

LRP-I

1990年,针对美国陆军军需学校英语Quartermaster Center and School对兼具突击/巡逻和预置战备储备功能口粮的新要求,内蒂克实验室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Soldier Systems Center试制了一款“长期限口粮包(Long Life Ration Packet,LLRP)”,借用了LRP现有的单元[8]:1。经过三年成功的野战测试,1994年LLRP被正式定型为“远程巡逻口粮改进型(Food Packet, Long Range Patrol (Improved),LRP-I)”[13][4]。LRP-I继承了越战时期LRP的基本设计,对后者能量不足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在保持总重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糖果和第二份点心,食物热量提升至1,570卡路里(6,569焦耳)。菜品中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质15%、脂肪35%、钠含量2.6克。菜单相应变为:[14]

更多信息 远程巡逻口粮改进型菜单(1994年款), # ...
Remove ads

MCW/LRP

Thumb
一名美军士兵在寒带地区进食MCW/LRP口粮

持久自由行动打响后,美国陆军根据阿富汗山区极端环境下战士对轻便、抗冻、高能量营养来源的需求,重开了LRP-I和另一款冻干脱水口粮“寒带口粮(Meal, Cold Weather,MCW)”的生产[15]。为简化生产、降低成本,2001年,LRP-I与MCW口粮合二为一,诞生出美军最重要的特种口粮——“寒带与远程巡逻口粮(Meal, Cold Weather/Long Range Patrol,MCW/LRP)”[4]。两者间的唯一区别在于外包装的颜色:MCW采用了适宜寒带环境的雪地白,而LRP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原野棕[16]。每份MCW/LRP口粮仅重1磅(454克)、平均含热1,540卡路里(6,443焦耳)。三份口粮即可维持士兵在极端严寒下进行剧烈运动最低需要的4,500卡路里(18,828焦耳)能量消耗。今日的MCW/LRP共有12种菜色,全部食物共需加水34美制液态盎司(1,006毫升):[17]

更多信息 寒带与远程巡逻口粮菜单(现代), #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