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IRROR (组合)
香港男子跳唱组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IRROR(符号化:MIЯROR),香港男子组合,12名成员(陈瑞辉、王智德、杨乐文、邱士缙、江𤒹生、柳应廷、陈卓贤、卢瀚霆、李骏杰、吕爵安、姜涛和邱傲然)都是2018年ViuTV选秀节目《Good Night Show 全民造星》的参赛者,赛后由ViuTV在节目监制、后来的MIRROR经理人“花姐”黄慧君建议下签约并在比赛结束翌月宣布成团,团队名称意指镜子可以反映成员真实的面貌,同时多面镜子可以反射无限可能性。
MIRROR出道即凭借《全民造星》观众的支持创下香港歌手团体出道后最快举办演唱会的纪录,并在同年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打入“我最喜爱的组合”五强和“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十强。然而MIRROR出道翌年即逢香港接连经历政治动荡和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肆虐,因此组合在出道最初两年发展缓慢。2020年底至2021年,随着全员参与拍摄的青春励志电视剧《男排女将》收获口碑、《2020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上MIRROR及其成员获重要奖项、一连六场的《MIRROR "ONE & ALL" LIVE 2021》演唱会一票难求、以及多位成员参与主演的同性爱情喜剧《大叔的爱》一再创收视纪录,MIRROR迎来人气突破。MIRROR及其成员为品牌代言和宣传,接拍广告数量一度达到香港市场7成。MIRROR被认为掀起了香港久违的追星热潮。
Remove ads
历程

MIRROR成团源于2018年5月至10月间ViuTV举办的选秀节目《全民造星》。[5][6]《全民造星》在宣传期间被不少网民、传媒质疑是抄袭韩国的《Produce 101》;后者由101名女练习生竞逐出道,最终排名前11名的女孩组成9个月限定组合。[7]ViuTV董事兼总经理鲁庭晖则指节目举办时从来没想过构建男团,只打算与获得冠军的参加者签约。[8]节目监制、后来的MIRROR经理人“花姐”黄慧君指该节目原本只打算作为一个呈现参赛者“追梦”过程的真人秀,但比赛中参赛者落败时的失落令其于心不忍而开始反思,认为其公司只有在比赛结束后提供机会给参赛者们继续前行才可以帮助他们完成梦想,遂向公司高层提出签下有潜质的参赛者,再组成男团。[9]组合在2018年11月3日于荷里活广场小舞台举行“ViuTV 全新男子组合诞生日发布会”,正式宣布成团,组合名为MIRROR。[10][11]MIRROR一名由鲁庭晖提出,代表着创意,寓意是镜子可以反映成员自己最真实的面貌,当镜子多于一块则可以反射很多或无限的可能性,比喻每位成员都是独立和独特,汇聚成团队就有无限的可能性。[12][13]发布会同时宣布MIRROR首个演唱会《2018 THE FIRST MIRROR LIVE CONCERT》将于同年12月21日于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汇星举行,创下香港歌手团体出道后最快(49天)举办演唱会的纪录。[13][14][15][16][17] 同年12月推出真人节目《Good Night Show Mirror Go》,全团成员在节目中到访世界各地发掘当地特色美食与名胜,并接受各种考验智力和胆量的任务。[18] 节目反应良好,被视为ViuTV王牌节目之一,其后在2019年5月推出第二季,并计划在2021年推出第三季。[19][20]年底的2018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票选类“我最喜爱的”系列奖项中,MIRROR打入“我最喜爱的组合”最后五强,出道作《一秒间》打入“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十强。[21][22]
Remove ads
MIRROR出道翌年即适逢香港接连经历政治动荡和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肆虐,因此在他们出道初期的2019年和2020年,有部分香港人因为没有心情留意本地电视节目和娱乐圈而鲜有人知。[23]这段时间对于MIRROR及其公司而言都是最为艰难的时期,成员们需要ViuTV以外的工作维持生计,个别成员一度无法负担通勤的交通费,经理人花姐也迫于形势走到幕前拍摄广告来为MIRROR的发展筹集经费。[24]
2019年,香港大部分时间处于政治运动中,社会气氛紧张,令MIRROR推出歌曲、唱片的计划推迟,全年只在4月推出单曲《破镜》和在11月为庆祝出道一周年而推出单曲《Reflection》。[25]《Reflection》在903专业推介登上冠军位置,是MIRROR首支流行榜冠军歌。[26]同年6月,队内两位高人气成员陈卓贤和姜涛相隔3天先后推出个人单曲并共同进行宣传,成为MIRROR首批单飞成员。[27][28]除音乐事业以外,MIRROR亦参与多方面演艺活动,包括全员参与及主持综艺节目《MIRROR GO》[29]、参赛《全民造星II》[30]、主持电台节目《MIRROR频道》[31]、以及以个人身份参演多部电视剧[32][33][34][35][36]。

2019年12月开始,MIRROR全员参与拍摄ViuTV自制青春励志电视剧《男排女将》,本来预计三个月的拍摄工作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延宕至2020年6月底才煞科,11月首播。[37][38][39][40]剧集播出前因为演员阵容多为年轻偶像且“追梦”主题老生常谈而不被看好,但随着播出引起话题和收获口碑,在《观众在民间电视大奖2020》中获得包括“民选最佳剧集”在内的8个奖项。[41][42]《男排女将》被认为是MIRROR在2021年取得人气突破前的一个小高峰。此前MIRROR的支持者主要来自《全民造星》的观众,一般人在MIRROR成员中只认识姜涛,而《男排女将》令其他多名成员都为人所认识。剧集的成功还促使ViuTV次年继续开拍多个运动题材的节目。[43]
疫情令MIRROR在2020年的工作减少,原定2020年5月举行的纪念演唱会数度延期。[44]本年MIRROR全年一共推出两首单曲,包括《IGNITED》和纪念成军两周年的《One and All》,两首均在流行榜登上冠军位置。三位MIRROR成员卢瀚霆、江𤒹生及柳应廷在2020年2月29日同日分别推出个人单曲在乐坛出道,以不同风格打进市场。[45][46]三人在2020年三度同日派歌,互相分担宣传。[47][48]11月MIRROR宣布推出首张音乐专辑《One and All》,其中收录MIRROR出道以来推出的全部6首团队单曲和5位成员在2020年推出的每人各3首合共15首精选单曲。[49]
2021年是MIRROR人气飙升的一年。[50][17][51]1月1日的《2020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是MIRROR人气的分水岭,当晚MIRROR及其成员获得6个奖项, 其中姜涛成为两个“我最喜爱”大奖的最年轻得主,在受到网民质疑是否值得之余,亦被指“或标志着《全民造星》出身的本土偶像即将为香港乐坛甚至娱乐圈揭开全新一页”。[52][53][54]姜涛获奖时“可爱自然”的愕然表现以及得奖歌曲《蒙着嘴说爱你》为疫情期间的香港人打气的意义打破了MIRROR粉丝的同温层,成为坊间话题。[55]即便如此,此时的MIRROR仍被认为作为组合成绩未如理想,各成员的星途亦尚未平稳。[56]
2021年1月,成员吕爵安推出首支个人单曲《E先生 连环不幸事件》。歌曲制作班底被指“华丽”,尤以黄伟文时隔3年继颜卓灵的《恶女》后再为新人填词引起注意,并从此开始了黄伟文与MIRROR成员的频繁合作。[57][58]歌曲推出后2天登上多个串流平台在香港的日榜第1位。[59]吕爵安本人认为该歌曲之所以受欢迎是得益于《男排女将》和《2020年叱咤颁奖礼》令MIRROR得到更多人关注。[59]歌曲成为MIRROR及其成员所有单曲中首次达成三台冠军歌。[60]此派台成绩被姜涛在3月推出的个人单曲《Master Class》超越,后者成为四台冠军歌。[61]
2021年3月推出的团体单曲《WARRIOR》“战意高昂”、“意志坚定”、“带有推翻旧秩序之意”。因初选47人案被还押的前记者、立法会民主派候选人何桂蓝在狱中闻曲后向友人留下口讯表示还押一个月以来第一次哭、哭得停不下来,并引用曲中歌词“大不了死,亦不会避。”[62][63]《WARRIOR》成为MIRROR团队单曲中首支三台冠军歌,其中在商台903专业推介连续两星期成为冠军,是继2006年软硬天师的歌曲《好兄弟》后,相隔15年再有组合的歌曲在该榜夺得双周冠军。[64][65]2021年5月6日至11日于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汇星举行一连六场《MIRROR "ONE & ALL" LIVE 2021》演唱会,坊间反应热烈,立场新闻以“立场编辑部”名义借用《WARRIOR》歌词“浩浩荡荡迎来另一新世纪”为题报道。[66]是次演唱会后MIRROR再未表演过《WARRIOR》。[67]
2021年6至7月,由吕爵安、卢瀚霆和邱士缙参与主演、改编自日本朝日电视台2018年同名电视剧的15集同性爱情喜剧《大叔的爱》在ViuTV首播并一再创下该台收视纪录。[68][69][70][71][72][73]ViuTV的主要竞争对手、香港最大电视台TVB在同一时段播出的重头剧则“被节节击溃”,最终创下开台53年以来最低的自家剧集收视纪录,并导致TVB引入剧本审批制度。[72][73]剧集在《观众在民间电视大奖2021》中获得包括“民选最佳剧集”在内的8个奖项成为大赢家,亦带挈3位成员以至MIRROR“人气急升”,其中卢瀚霆在Instagram上的追踪人数在剧集结束时达42万,比2个月前增加80%,超越当时MIRROR中最受欢迎的成员姜涛成为追踪人数最多的成员。[74][75][76][77]
2021年7至8月,MIRROR推出每星期一首新歌的暑假企划。[78] 充当头炮的是播放中的《大叔的爱》的片尾曲、卢瀚霆主唱的〈《不可爱教主》〉。[79]由于歌曲在7月7日、卢瀚霆生日当天推出,引起粉丝“铺天盖地”的庆生及应援,阵容被指为“香港娱乐圈前所未见”。[80][81][82][83]第五周推出的是姜涛悼念亡友之作《Dear My Friend,》,MV上架不足1天录得超过76万次点击,不足3个月录得超过1000万次点击,并在10个月超过1700万次点击而成为YouTube上观看次数最多的粤语音乐影片之一。[84][85][86][87]暑假企划后半的数首歌曲在香港电台几乎零播放,但在另外两家电台成绩不错,引起乐迷怀疑港台在频繁人事变动的同时基于政治因素抵制MIRROR。[88][89]
2021年,MIRROR在香港的广告代言“无处不在”,凡其成员代言的产品都较为热卖。[90][91][92][93]2021年上半年,MIRROR及其兄弟组合ERROR在香港10大Instagram广告开支最高品牌中占一半,50大品牌中占27个。[94]2021年前8个月,MIRROR接拍广告数量占香港市场7成。[95][96]纵观全年,MIRROR在Instagram涉及的品牌宣传超过180个,十大最高广告开支品牌中有近一半是由MIRROR推广。在社交媒体品牌内容广告开支最高的十大KOL中,MIRROR成员占一半。[97]得益于MIRROR带动广告收入增加,MIRROR的经纪公司ViuTV的母公司电讯盈科在公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时预期亏损多年的ViuTV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转亏为盈。[98]综合2021年全年,ViuTV及相关业务收益升1.52倍并首度转亏为盈﹔电讯盈科指2021年是ViuTV标志性的一年,MIRROR的成功为ViuTV提供“未来增长机遇的成功方程式”。[99][100]大量MIRROR广告亦引来反感,有业内人士批评指MIRROR正职不是歌手而是广告从业员、只顾商业利益而欠缺歌手应有的练歌时间。[101][92][102]
MIRROR热潮使2021年被香港媒体称为“MIRROR年”。[103][104][105][106][107][108][109]多家媒体把MIRROR热潮列为2021年度香港大事之一。[53][51][107]“MIRROR”、“姜涛”和“卢瀚霆/Anson Lo”均位列Google“2021热搜本地娱乐名人”和2021年Yahoo搜寻“十大热搜娱乐圈风云人物”排行榜的前三名。[110][111]串流平台KKBOX、JOOX、Spotify和YouTube的2021年度歌曲榜前10中,MIRROR团队及成员歌曲分别占8、6、2和7首,其中吕爵安的《E先生连环不幸事件》在四个榜上均名列第一。[112][113][114][115]部分成员开始获得国际荣誉,其中卢瀚霆在韩国颁奖礼“Mnet亚洲音乐大奖”(MAMA)上成为“最佳亚洲新晋艺人(大中华区)”(Best New Asian Artist (Mandarin))得主,被视为“MIRROR成功踏出香港的第一步”。[116][117][118]在《2021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的票选项目“我最喜爱的男歌手”中,MIRROR成员占据了最后5强的4个席位。[119]另一票选项目“我最喜爱的歌曲”中,MIRROR及其成员的歌曲占据10强的6个席位、5强的3个席位。[120][121]2022年1月1日颁奖典礼当晚,商台主持林海峰主理了一个专为MIRROR而设的“MIRROR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环节,以该年流行歌曲改词恶搞过去一年MIRROR在香港引起的热潮,成为全晚亮点。[122][123][124][125]当晚MIRROR首获“我最喜爱的组合”,姜涛再获“我最喜爱的男歌手”和“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126]

2022年4月底举行的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21/22上,MIRROR第2次获得“Chill Club年度组合(金奖)”,连同成员歌曲共获得包括“Chill Club年度之歌”在内的“Chill Club年度十大歌曲”中的5首,以及成员卢瀚霆和姜涛获““Chill Club年度男歌手”的前2位。[127]紧接推出团体单曲《Innerspace》,为首个红馆演唱会造势[128],并举行记者会宣布于7月尾起举行一连10场演唱会《MIRROR.WE.ARE LIVE CONCERT 2022》(后加至12场)。[129]次日以“MakerVille旗下第一偶像团队MIRROR”身份为所属新公司MakerVille的成立发布会作压轴表演。[130]7月的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MIRROR为颁奖礼做开场表演,跳唱原创主题歌曲《金人》。[131]《MIRROR.WE.ARE LIVE CONCERT 2022》期间意外频生,当中7月28日的第4场时悬空屏幕突然堕下,导致2名舞蹈员受伤。最后该场演唱会腰斩[132],主办单位亦取消余下场次[133]。MIRROR全员停止公开活动两个月,MIRROR及其成员参演的部分影视作品延期播出,现场表演需要延期或取消。[134][135][136][137]事故导致其唱片公司大国文化被暂停租用康文署属下场地。[138]
MIRROR演唱会事件后,ViuTV 在2022年10月3日至12月24日期间,推出四部由MIRROR成员主演的电视剧:“野人老师”、“绳角”、“季前赛”及“百万同居计划”,作为休整后,出发的新开始。2022年10月推出休整后第一首由MIRROR成员填词的团体单曲We All Are,寄意“今日,世事无常,凭信念把我们拯救。不可能一个人回到过去,但未来可以一起无惧面对”再携手冲破的作品。[139]成为MIRROR首支四台冠军歌曲。在 2022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MIRROR首次获得“叱咤乐坛组合 金奖”并蝉联“我最喜爱的组合”,姜涛连续第三年赢得“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而平了张学友30年前的“三连霸”纪录。[140][141]
2022年7月至2023年初,是MIRROR成员进军电影界别作主要角色参演,并在本地、亚太地区及国际影展暂露头角的时期。电影如吕爵安主演的《阖家辣》、姜涛和柳应廷主演的《阿妈有咗第二个》及吕爵安及卢瀚霆演出的《过时.过节》皆获得过千万香港票房收入,而《阿妈有咗第二个》成为2022年第3部票房超过4000万的香港电影,位列香港华语电影最高票房收入第26位。
Remove ads
进入2023年,MIRROR尝试放慢日程以在商业活动和歌唱事业间取得平衡。[142]团队进行一系列新尝试。3月推出组合首支英文单曲《Rumours》,歌曲由国际班底制作,MV取景于具香港特色的旧式理发店、天际100及香港大球场等地,由Sony Music负责发行,将MIRROR音乐推向国际。歌曲在纽约时代广场Spotify广告看板宣传,是首次有香港艺人的国际单曲宣传登上这个标志性的广告牌。[143][144]同期Makerville宣布开拍首部全员主演的电影《12怪盗》[145]。5月,成员柳应廷、李骏杰、姜涛和卢瀚霆代表MIRROR登上日本网上音乐平台THE FIRST TAKE演唱,平台介绍MIRROR“正走向全球(now expanding globally)”。[146][147]同月卢瀚霆、吕爵安、柳应廷、和姜涛以MIRROR成员名义赴马来西亚参与《ONE LOVE ASIA FESTIVAL 2023 马来西亚站》演出,是MIRROR首次海外演出。[148][149]其后, Jer、Anson Lo、姜涛及Edan先后举行《IN MY SIGHT SOLO CONCERT》个人演唱会,Jeremy亦紧接举行《网上行梦想系MOOV LIVE JEREMY》个人音乐会。 电影方面,队长 Lokman 参演之 MakerVille 首部原创电影《命案》,取得千万票房佳绩。而MIRROR全队成员更首次合作主演电影《12怪盗》,并于11月举行一连四场电影互动体验场,电影将于2024年复活节正式上映。 另外,为庆祝成军五周年,MIRROR于香港迪士尼乐园举行盛大见面会 –《MIRROR 5th Anniversary Fantastic Meet》,与MIRO近距离见面以答谢他们的支持。MIRROR全员更远赴澳洲,拍摄成军五周年限定团综《MIRROR Time》,并于年底播出。
2024年1月起,MIRROR展开首个巡回演出《MIRROR FEEL THE PASSION CONCERT TOUR 2024》[150],首站由香港出发,于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一连16 场演唱会,并走访多个地方,包括:澳门、新加坡、吉隆坡、伦敦、曼彻斯特、洛杉矶、旧金山、纽约以及多伦多共9站(吉隆坡站后来宣布取消),亦是补办于2022年因事故而腰斩的《MIRROR.WE.ARE LIVE CONCERT 2022》。[151]
Remove ads
表演风格
MIRROR的歌曲常以面对逆境的坚韧和新的开始为主题。[152]MIRROR歌曲的歌词坚守爱的宣言和自己无所不能的信念,而编排紧凑的音乐录影带和高度风格化的头饰被指有K-pop的影子。[63]MIRROR本身则公开表示不希望有“韩风”的感觉,即使表演韩文歌曲亦希望以自己方法演绎。[153]
公众形象
MIRROR成员从比赛出道到逐步走红的经历为他们建立了励志的形象。叶刘淑仪在对比MIRROR与韩星和中国大陆的明星后,指出MIRROR的不同在于“成员各有背景,不是全员小鲜肉,也不是自幼受训”,但相同点是足够努力。她认为MIRROR为香港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香港自家制、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例子。[154]《经济通》的Yan Law在《MIRROR ONE & ALL LIVE 2021》演唱会后总结MIRROR受喜爱的原因包括对梦想有热情、有志气、同伴之间互相扶持、了解并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真性情不做作。[155]前工商科技局长王永平认为MIRROR的12子从《全民造星》以来在泪汗交集中努力成长的经历“是个令青少年产生共鸣的励志故事”,而MIRROR“是个为港人,尤其是青年人带来积极意义的时代标志”。[156]
MIRROR从通过选秀节目出道的方式、组合的团徽、应援物到团队综艺节目的名称都被指充满韩国色彩。[157] 文化评论人李照兴在《香港经济日报》将MIRROR与中国内地男团作比较,认为比起后者的全盘韩风,MIRROR的外形“较有辨识度及独特型格,更时髦”。[158]MIRROR在公众场合活动以长袖衫造型为主,即使酷热天气烈日当空亦不例外,被指“没有夏天”。成员王智德解释这是为了营造庄重的感觉。[159][160][161]
MIRROR政治色彩淡薄,具有中性的政治形象。[162]MIRROR从未表达其政治立场,其所属公司ViuTV积极避免其涉及政治,各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亦刻意避开政治话题。[163]联合早报的戴庆成指MIRROR因为作为民主派的敌人(TVB)的敌人(ViuTV)的旗下艺人而能获得香港民主派支持者的支持,而建制派亦因为形象中性的MIRROR能吸引泛民年轻人远离政治而乐见其成,MIRROR也因此受到向来忌讳在政治话题表态而苦恼无明星代言可用的香港广告商的欢迎。[162]
Remove ads
影响


MIRROR被认为引起了香港出现久违、甚至是前所未有的追星热潮。[27][164][54][165][166][167][168][169]传媒人萧若元指MIRROR“倾城”的红在香港史上从未见过,此前唯一可比的是谭咏麟和张国荣。[170]日本NHK电视台在国际报道中称MIRROR为香港“空前的本地偶像(空前の地元アイドル)”。[171]2021年4月,成员姜涛的粉丝为给姜涛庆祝生日而合力买下铜锣湾(姜涛所居住地区)大量当眼的广告板及电车车身和车站广告,使铜锣湾变成“姜涛湾”;事件被认为是MIRROR所引起的追星行动的“一次质变”。[55][172][173]由于MIRROR成员人气过盛,在公开场合出现常会影响附近商户做生意,有关方面曾被投诉,所以很多商场订立了条例管制邀请MIRROR出席活动的主办单位。[174]一众女“镜粉”(MIRROR乐迷的昵称[175])对MIRROR成员的追捧令她们的男朋友和丈夫们感到备受冷落,一“苦主”丈夫遂邀请身边二十多名朋友加入其成立的一个Facebook群组“我老婆嫁了给Mirror导致婚姻破裂关注组(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导致婚姻破裂关注组)”以“围炉取暖”,不料群组会员迅速以几何级数上升,两天已增至15.9万,不足一周增至26.5万,每日超过千条贴文,而每条贴文一般有二三千赞好及逾百留言,成为城中热话,群组主要会员亦受到报纸及电视台采访。[176][177][178] 事件被多家海外媒体报道,其中韩国传媒《首尔新闻》以“陷入香港12人男团‘MIRROR’的妻子,绝望的丈夫们”为题在国际版作出深入报道。[179][180][63][181][182]
MIRROR走红的原因引起各界讨论。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指香港娱乐圈真空已久,MIRROR带来的“盛况”多年未见,反映香港需要“本土偶像”,而MIRROR填补了空缺。[183]美国《纽约时报》2021年专文剖析指香港在过去两年多经历2019年示威、肺炎疫情和港区国安法等,政治上两极分化,经济上饱受摧残,“急需一个振奋人心的源泉”,而此时MIRROR的出现“似乎在一夜之间占领了这座城市——并且在征服城市的同时为它注入了欢乐”。[63][184]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流行文化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冯应谦说,“突然之间,他们(MIRROR粉丝)意识到他们可以放下所有这些所谓的社会大事,有一些更快乐、更有趣的东西,吸引他们远离年轻时的政治僵局”。[184]端传媒的陈子云进一步分析指当政权以“限聚令”扼杀任何带有政治意识的群众聚集,群众便以追星作为情感上的共同连结重夺公众场域,以娱乐之名延续香港的独特娱乐文化,同时找到新的心灵寄托。[55]
MIRROR的广泛接受度被认为能“统一一个分裂的城市”。[63]香港政治光谱两端的人士都对MIRROR有正面评价。民主派立法会参选人何桂蓝在狱中拜托亲民主派歌手黄耀明请求商台多播放MIRROR成员的歌曲,借此透过大气电波获得精神支持及寄托。[185]民主派政治家、前区议员林兆彬在众新闻攒文称MIRROR为“带有政治符号的精神食粮”,支撑香港人在情绪压抑时支撑下去。[23]学联前副秘书岑敖晖以“狱中书简”为Jer的叱咤入围歌拉票。[186]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在《经济通》撰文指MIRROR的热潮应是社会“喜闻乐见”,并在立法会提议政府争取 MIRROR北上开拓中国大陆市场。[183]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邱腾华表示会吸纳叶刘的意见,并称赞香港电视制作在激烈竞争下仍能推陈出新成功造新星。[187]香港最大政党民建联在人才选拔考核设有关于MIRROR的通识问答。[188]MIRROR不对政治表态仍引来基于政治的批评。六四天安门事件32周年的维园烛光晚会未能举行,但香港演艺界仍不乏人在网上悼念,MIRROR则因为没有表态而受到网民批评。[189]新民党立法会议员李梓敬在个人YouTube节目中解读姜涛在MIRROR的2021年演唱会尾场完结时高呼的一句“香港加油!”认为MIRROR明显是“黄”(支持民主派),并引述一没有提供证据的网络论坛帖子称姜涛曾于2019年参与冲入立法会等活动。该节目上架9小时观看次数已逾12万,其Facebook页面获不少留言支持。[190]MIRROR多名成员代言的品牌中包括大量被亲民主派人士标签为“蓝”(支持建制派)的品牌如美心、Deliveroo、麦当劳、茶木、汇丰等,《文汇报》认为这些举动令MIRROR的亲民主派粉丝处境尴尬。[191]针对这类对MIRROR等不表态艺人们“斗黄斗蓝”的“批斗”,在台流亡港人彼岸在中央广播电台撰文批评指“不只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对自己的不信任,亦是对极权而言分散民众凝聚力的最佳助力”。[192]
Remove ads
成员
音乐作品
- One and All(2021)[49]
影视作品
演唱会
奖项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