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VT-40半自动步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SVT-40(俄语:Самозарядная винтовка Токарева, образец 1940 года,俄语罗马化:Samozaryadnaya Vintovka Tokareva, Obrazets 1940 goda,意为1940型托卡列夫自动装填步枪,简称СВТ-40,昵称为“斯维塔”)是一种苏联研制的半自动战斗步枪,该枪在二战和二战后的武装冲突中曾被广泛使用。苏联红军原计划以SVT-40大规模取代本身为栓动式步枪的莫辛-纳甘,以作为他们的新型制式步枪。然而由于德军于1941年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导致该枪的生产受到阻碍,苏军只好继续以莫辛-纳甘作为在二战期间的主力步枪使用。而在战后,苏联又采用了新式的步枪作为制式步枪,例如SKS与AK-47。
Remove ads
SVT-38

费多尔·托卡列夫最早在1930年代初设计出SVT步枪的基本结构。他放弃了先前使用后座作用机制运作的原型半自动步枪,并开始研发一种使用气动式原理运作的步枪。同时,约瑟夫·斯大林本人对半自动军用步枪相当感兴趣,苏联陆军也于1935年举行了一场自动步枪招标。该招标的赢家为谢尔盖·加夫里洛维奇·西蒙诺夫设计的步枪,该枪在翌年被军方正式采用,并被命名为“AVS-36”。然而,AVS步枪的问题很快便浮上水面,故西蒙洛夫和托卡列夫都在后来的招标中提交了自己的改进设计。而这次则是托卡列夫的步枪被采纳并投产,该枪被命名为“SVT-38”,有望成为苏军的新型制式步枪。当时苏联计划在1942年开始大规模生产SVT步枪,并在每年生产20万枝步枪。SVT步枪于1939年7月正式在图拉兵工厂投产,于1939年末也开始在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生产[4]。 SVT-38是一种以气动式结构运作的步枪,它具备一个位于枪管上方的弹簧式短行程活塞,以及一个倾斜式枪栓[1]。这种机制后来也被许多武器所采用,包括比利时的FN-49半自动步枪和FN FAL自动步枪。
苏联的轻兵器往往给人结构简单和坚固耐用的印象,即使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兵也能够轻松操作。而SVT-38则可说是其中一个例外。它的枪托、机匣和枪栓都是为了把重量减至最低而设计的。同时,因该枪的气缸所在位置令用户难以快速调整。以苏联标准来说,该枪是相对复杂的武器,而且不适合在不时常保养武器的情况下发射具腐蚀性底火的弹药。[1]
SVT-38以10发容量的可拆式弹匣供弹,它可配备一把刺刀。用户能够使用莫辛-纳甘步枪的5发容量桥夹把子弹压入弹匣供弹。该枪具备以当时标准来说较先进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可调整的导气系统、枪口制退器,以及透过研磨方式刻在机匣上的瞄准镜导轨。它的狙击步枪型还具备一条瞄准镜锁槽,以及一具3.5倍率的PU光学瞄准镜。该瞄准镜比起安装在莫辛-纳甘1891/30型狙击步枪的同型号要稍微短小。
Remove ads
SVT-40及其衍生型


SVT-38的首个战场为1939—40年的冬季战争,苏军部队对该枪的反应较为负面,其中最常听到的批评是步枪太长和过于笨重、难以保养,以及弹匣经常掉落。在生产约15万枝SVT-38后,苏联当局终止了该枪的生产。取而代之的是其改良型“SVT-40”,该枪是对SVT-38的进一步简化及轻量化版本,而且还配备了一个经改良过的可折叠式弹匣释放钮。其护木也改为一体化部件,通枪条设置于枪管下方。其他作出的更改主要是为了方便生产。SVT-40于1940年7月在图拉兵工厂投产,不久也开始在伊热夫斯克和波多利斯克的工厂生产。然而SVT-40诞生后并没有取代莫辛-纳甘1891/30型,后者仍然作为苏军的主力制式步枪。比起普通步兵,SVT-40更为普遍的装备在士官和诸如海军步兵的精锐单位。由于生产该枪的工厂先前已有制造SVT-38的经验,因此产量很快便有上升的趋势,在1940年约有7万枝SVT-40出厂。
1941年6月,在纳粹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侵略苏联之际,苏军已大量装备SVT-40。在一个苏联步兵师的编装中,每三枝步枪中就有一枝SVT-40,然而在实践中却很少能够达到该比率。在战争的最初数个月,苏联承受了灾难性的伤亡,他们同时损失了数十万枝SVT-40。为了在短时间内补充大量武器以应付战事,苏联决定重新生产莫辛-纳甘步枪。这是由于SVT-40的生产工序较繁复,而且那些只受过最低程度训练的士兵根本就不具备保养该武器的能力。不久,苏军采用了波波莎冲锋枪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同时又十分适合增加步兵火力的武器。故对半自动步枪的需求已不再是迫切的,SVT-40的产量亦逐步下降。在1941年,苏联的工厂生产了超过10万枝SVT-40。但在1942年,伊热夫斯克的兵工厂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停止对该枪的生产,并改回生产莫辛-纳甘91/30型。在1942年只有264,000枝SVT-40出厂,生产数目更持续下降,但直至于1945年1月,工厂收到上级发出的命令后才正式停产。SVT-38和SVT-40的总生产量约160万枝,当中有51,710枝为SVT-40狙击步枪型[1][2][3]。

据指,SVT系列步枪有着射击精度差的问题,其中苏联陆军的报告更指出该枪“结构脆弱,而且维修和保养困难”[5]。其以北极桦木制成的枪托容易因射击时产生的后座力而裂开。较常见的补救方法包括在水平方向钻上一根或两根大型工业用螺栓,以防止裂缝扩展至机匣[6][7]。
另外,许多步枪疑因出厂前的装配缺陷而导致在射击时机匣会有移位的迹象。解决方法为使用桦木片以座床的方式进行加工。[8]由于狙击步枪是相当重视射击精度的武器,这个问题是苏联军方所无法接受的,因此SVT-40的狙击型于1942年便已停产[1]。以研磨方式在SVT步枪的机匣刻上瞄准镜导轨的方式也不再使用。狙击型与标准型的差异之处还包括前者简化了枪口制退器的设计,把六孔式改为两孔式。
Remove ads
为了解决苏军机枪短缺的问题,当局于1942年5月20日下令生产具备全自动射击功能的SVT衍生型,该版本被命名为“AVT-40”(АВТ-40)。部队于同年7月接收首批AVT-40[9]。该枪在外观上与SVT-40没多大分别,除了新增了一个兼作快慢机(可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的保险装置。在全自动射击时,AVT-40的理论射速为750发/分钟,高于同口径,射速为550发/分钟的DP轻机枪。为了更有效地让射手抵抗于全自动射击时的压力,AVT-40具备了一个以硬木制成,且更粗壮的枪托。其上面刻有一个特大的А字。盈余的AVT枪托后来被用在翻新的SVT步枪上。在服役期间,士兵都普遍对AVT表示失望。这是因为该枪在全自动射击时近乎无法控制,而且步枪在持续自动射击后经常出现零件破损的问题。在战后的一部纪录片指出,在连续进行200—250发的全自动射击下,AVT-40枪管内的膛线将会被完全磨损。因此苏军随即便禁止士兵使用该枪的全自动模式,其产量亦不多。最后更于1943年夏季结束后完全停产[9]。
“SKT-40” (СКТ-40)是SVT-40的缩短卡宾枪版本,该枪在1940年设计,并同时与西蒙诺夫设计的样枪被提交到一场招标进行竞选。然而该枪并没有获得采用[10]。后来,托卡列夫研制了一枝口径改为7.62×39mm的样枪,但同样没有被苏军采纳[9]。此外,托卡列夫还设计了一种以SVT为原型,并缩小尺吋,把口径改为7.62×41mm的突击步枪,是为“AT-44”(АТ-44),该枪被用来与西蒙诺夫的AS-44作竞争,但结果因出现类似AVT-40的可靠性问题而落败[11]。SVT-40还有一种微声的原型枪,但同样被认为是失败作而没有获采纳[12][13]。
根据一些文件指出和少量流出的照片中可见,当局似乎还为SVT-40研发了一种15发延长弹匣,但由于目前并没有找到任何实物,故它与AVS-36的15发弹匣一样,普遍被外界推断为失败作。目前可从少数图片发现德军和芬兰军曾使用过装上类似布伦轻机枪或拉提L/26轻机枪弹匣的SVT-38和SVT-40,然而相关的文献记载和资料非常少。
在苏联境外的使用
SVT步枪的第一个外国用户为芬兰,芬兰国防军在冬季战争期间从苏军手上缴获了2,700枝SVT-38,并在继续战争中再度缴获了15万枝SVT系列步枪。这些缴获武器被芬兰士兵广泛地使用[14]。芬兰人甚至还尝试仿制SVT-38,并命名为“塔帕科”(Tapako)。但他们只制作了一枝原型枪[15]。直至芬兰国防军采用Rk 62突击步枪之前,他们还对研发出一种以SVT为原型的步枪作出各种尝试。纳粹德国也在东线战场上缴获大量SVT步枪。由于当时德国国防军的半自动步枪短缺,他们把缴获的SVT-38和SVT-40分别命名为“Selbstladegewehr 258(r)”和“Selbstladegewehr 259(r)”,并被德军士兵大量地用来对付苏军。后来德国人参考SVT的气动式结构,研发出自己的半自动步枪,Gewehr 43[16]。1940年代,瑞士正打算为其军队装备半自动步枪。W+F柏恩公司生产了一种7.5毫米瑞士口径,并以6发弹匣供弹的SVT仿制型,该枪被命名为“AK44”[17],但最终没有获得采用。
Remove ads
战后
二战过后,苏军把大部分SVT除役,这些步枪在经兵工厂翻新后便封存起来。苏军其后相继地以更先进的SKS半自动步枪和AK自动步枪取代SVT作为制式步枪的地位,该枪最终于1950年代退役。少量SVT被苏联以军事援助的名义提供给其盟友。其中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爆发前获得了一些[18][19]。芬兰陆军于1958年把SVT除役,约7,500枝步枪透过枪械进口商Interarms进口到美国,并在民间市场上出售。这为SVT作为正规部队制式武器的时代划上句号。
在苏联境内,部分没装上刺刀的SVT被作为民用打猎步枪出售[20]。其余的SVT则被存放于军火库至1990年代,然后作为盈余枪械售往外国。
目前SVT普遍的成为了收藏家和历史爱好者的收藏品。在俄罗斯,有部分厂商生产了一些民用的SVT衍生型。包括:OSK-88(ОСК-88)和莫洛KO-SVT,这些枪械有着不同的枪管长度、枪托和瞄具。
总括而言,SVT虽服役时间并不长,其诞生却深深地影响了部分后来出现的枪械。该枪在战场上被减少使用的原因并非因为它在技术上的落后,而是基于当时苏军急需大量步枪以填补丢失武器的空缺,而SVT的生产工序又过于繁复,所以工厂只能优先生产结构更简单的武器满足部队的需求。
Remove ads
使用国家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古巴 古巴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东德 东德
 埃及 埃及
 芬兰 芬兰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朝鲜 朝鲜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
 菲律宾 菲律宾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 苏联
 乌克兰—继承自前苏联,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仍有限使用。 乌克兰—继承自前苏联,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仍有限使用。
 越南 越南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登场作品
- 2013年—《斯大林格勒》:SVT-40由苏联红军士兵和苏联海军水手所使用。
- 2015年—《狙击.309》: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尤莉亚·佩雷斯希尔德饰演)曾获赠一把SVT-40狙击型。
- 2004年—《使命召唤:联合进攻》:SVT-40由苏联红军士兵所使用。
- 2005年—《使命召唤2》:SVT-40由苏联红军士兵所使用。
- 2006年—《赤色交响乐队:东线41-45》:SVT-40由苏联红军士兵所使用。
- 2008年—《使命召唤:世界战争》:型号为SVT-40和SVT-40狙击型,联机模式中能够由所有阵营使用。
- 2016年—《英雄与将军》
- 2016年—《逃离塔科夫》:型号为SVT-40及AVT-40。
- 2016年—《少女前线》出现的为SVT-38
- 2017年—《使命召唤:二战》:型号为SVT-40。战役模式中由德国国防军所使用,奇怪地会大量于西线出现。联机模式时为解锁武器,能够由所有阵营使用。
- 2021年—《使命召唤:先锋》
- 2021年—《Enlisted》 出现为SVT-38、SVT-40以及其他衍生型号。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