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蔡英文学位门

蔡英文学位门,又称蔡英文论文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蔡英文学位门,又称蔡英文论文门,是从2019年起发生在中华民国的政治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总统蔡英文是否真的有依程序取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学位。 质疑蔡英文学位真实性的人认为,由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图书馆找不到1984年原版博士论文[1]亦无博士学位口试资料、且提出质疑后蔡英文又拿不出学位证书原件[2] 、未曾出示穿博士袍的毕业照[3],主张蔡英文的博士学位是假的。事件爆发后,蔡英文经由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电子档形式公开其论文原稿,不过有学者质疑“论文原稿不等于论文”[4][5]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于2019年10月8日在其网站发文确认了蔡英文博士学位的真实性,并确认了高等法律研究所(英语:IALS)1985年出版的索引文档“英国法律研究1905-1984”中有蔡英文的论文条目。发文同时提示LSE图书馆新近收到了蔡英文提供的论文个人副本传真文档,该文档可下载或在阅览室查阅[6][7]。论文导师Michael J. Elliott英语Michael J. Elliott已在2016年去世[7][8][9]伦敦大学则声明,目前不清楚论文是如何被保存在伦敦大学图书馆里,但这不影响该学位授予的正确性,并且严正否认任何虚假指控[10]。然而质疑者认为伦敦政经学院需保护学校的名声,和蔡英文利益一致而给予掩护[11]

对于此事,蔡英文提告林环墙贺德芬彭文正三人妨害名誉[12][13][14][15],后台湾台北地方检察署以加重诽谤罪起诉彭文正,而林环墙与贺德芬获不起诉处分[16]。诉讼过程中彭文正在向台北地院提出确认论文不存在之诉,2022年12月,更一审驳回上诉,认定蔡英文具有博士学位[17]。彭文正对此提起上诉,台湾高等法院认为确认诉讼仅能确认彭文正和蔡英文的法律关系是否存在,并非论文是否存在,故在2025年5月驳回上诉[18]。之后彭文正因滞留美国未归到案遭台湾台北地方法院发布通缉[19],并进一步造成彭文正护照被扣留注销,彭对于护照注销一事提出行政诉讼,最后败诉[20]

Remove ads

背景

2019年5月20日,贺德芬在批判蔡英文的记者会中,提到无法得见其博士论文的内容,表示希望大家慢慢去发掘,或请蔡英文主动说明[21]。6月10日,在民进党总统提名的初选民调展开当晚,美籍评论家曹长青在网络政论节目上质疑博士论文造假,并提及外交部长吴钊燮和蔡英文合写文章等情节,论文门重新被台湾媒体报导。[1][22]吴钊燮随后发表声明,澄清从未与蔡合写过任何文章[23],蔡英文则是在7月9日的参访活动中,在手中出示毕业证书[24]

2019年7月19日,教育部高教司由于17日前接获立委陈学圣来函关切蔡总统当年升等副教授、教授的资料,决定公布昔日的相关实体文献[25][26]

争议爆发

2019年8月29日,贺德芬再度召开记者会,公布经济学者林环墙历时三个月完成的“独立调查报告:蔡英文博士论文与证书的真伪”[27],报告的结论是:“蔡英文并没有在35年前的1984年取得伦敦政经学院法学博士学位,而蔡总统当年的学生身份顶多是已完成论文,但未通过论文辩护口试的博士侯选人而已”。认为蔡英文并未在1984年取得博士学位。[28][29]

2019年9月13日和9月16日,徐永泰亲自到LSE妇女图书馆阅读蔡英文后来交付图书馆的博士论文,之后在媒体上公开对论文的格式和图书馆不合理的阅览规定提出质疑。[30][31][32]质疑包含:没有主考官签字、缺页、手改、穿越时空的电脑排版、美式拼音、页数不连号、没有总结论、没有Bibliography(参考书目)等。[33]

蔡英文于8月2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贺德芬的说法表明立场,认为母校曾于声明之中确认过自己于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还列入杰出校友名单中,并且强调她任教跟任公职,尤其是参与选举这么多次,每一次在参与的时候、或者是在任教时,都会检验、检查她的学经历。这已经是做过多少次的检验,绝对不会有问题[34],因此决定交由司法检验,采取法律行动及提起告诉,同时在脸书发文澄清[35]。“总统府发言人”脸书专页则于9月4日公布了蔡英文的学籍卡、学位授予通知书、以及1984年的毕业证书和政大人事资料影本,强调当时有审查论文,并检具这些英国校方近期提供的资料,向台北地检署递状控告贺、林二人涉嫌妨害名誉[36][37]

Remove ads

陈学圣质疑政大升等资料保密

2020年,时任立委陈学圣追查蔡英文于政治大学的升等资料,并公布他询问教育部关于政治大学升等审核论文以及应备资料时,教育部给他的回函照片,宣称蔡英文的升等资料是以“密件”方式封存至2049年底,乃是“绝对机密”等级[38]。对此,教育部多次发表声明稿说明其升等审查经过[39][40],升等论文可于国图查阅[41],并澄清升等文件中保密的乃是基于“专科以上学校教师资格审定办法”第39条第1项规定,“学校与教育部评审过程、审查人及评审意见等相关资料,应予保密”,且并非只有蔡英文一例,而是“过去保存三十年以上的教师资格审定案件,目前皆仍在持续保密中,并无例外。”[42],2019年11月28日,泛蓝立法委员召开“确立违反学术伦理案件客观公正之处理原则”公听会,并邀请彭文正等人到场[43]

支持蔡英文学位的证据和反方的回应

总统府记者会公开论文原稿等资料

2019年9月19日,蔡英文在徐永泰发文后接受媒体访问,强调有学位就一定有论文的她说:“我们处理论文都按照当时的规定在处理,我想现在有很多人都没有否认有论文这件事情。”,对于学者评论那是由短篇文章凑起来的,她认为是“隔行如隔山”。针对有人说政经学院妇女图书馆的论文限阅条件是作者要求的,蔡英文表示:“不会是吧”[44]而后在9月22日受访时,重申自己有论文、有证书,返台申请教职也提供所有文件供教育单位审查,蔡说:“35年前的教育部,绝对不是民进党的教育部,更不会是蔡英文的教育部,不是吗?”[45]

9月23日,总统府召开记者会,重申蔡英文先前的立场,并强调确认学历最正确、且是唯一的途径就是向校方查询,不应舍近求远;论文遗失的责任不在学生,LSE图书馆的严格阅览规定也非作者要求;论文上无口试委员签名,属于常态;指导老师Elliott相当于助理教授,是可以指导博士生的。记者会中还利用6月间联络英国校方后取得的资料来对其求学历程加以详细解说,同时公布了3张LSE毕业证书:1984年3月14日发出的博士学位证书(影本)、2010年参与新北市长选举时申请补发的证书和驻外代表处的认证(影本),以及2015年再次补发的证书正本[注 1]。更令人瞩目的是,府方人员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示著蔡翻箱倒柜找出来的一页页博士论文原稿,其中所缺的6页已从其他年代的翻印本中寻得。府方表示,论文将会授权国家图书馆公开,方便有志于国际贸易法领域的人投入相关研究[46][47]。9月27日,国家图书馆于上午10时起,已开放民众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查阅、下载蔡之博士论文原稿。不过有学者质疑“论文原稿不等于论文”[4][48][49]

中国时报报导,总统府开放论文原稿让民众下载之后,即有若干网友将其内容与全球文献进行比对,认为有抄袭之嫌[50]。新闻于9月30日被报导出来,府方于当晚进行澄清,指出相关文献皆是1984年以后出版的,断无前者抄袭后者之可能[51]

10月14日,陈学圣在立法院审查国立大学预算时,向列席的48位校长询问意见:有谁看过目前已公开的资料后相信蔡的博士学历是真的?结果有6人立即举手表态。至于已经看过相关资料的政大校长郭明政并未举手的原因是:“很多事情都还在调查之中。”陈学圣又问:“有谁把毕业论文和证书都遗失了?”无人举手。郭强调,资料会提供给司法机关,也会尊重立委的调查权。此事引发总统府的严厉谴责,认为这是政治勒索,大学校长没义务配合作秀[52]

Remove ad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声明

2019年10月8日,LSE官网刊登了一篇声明,指出蔡英文确实于1984年获颁法学博士学位,且有记录显示,学校总图的议会大楼图书馆(SHL)曾收到一本她的论文,并移交高等法律研究所(IALS),不过LSE拒绝回答关于这则声明的询问,这部分争议正在进行官司中。[注 2][53][54][55][56]

2020年1月6日,《纽约时报》在有关台湾总统大选的报导文章指出,“政界人士和媒体质疑蔡英文的博士论文造假,尽管她的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已经证实其真实性”,并直接附上2019年10月9日,以校方名义发表于LSE官网上的声明的连结。该报导文章中也记录了对彭文正的专访,彭文正表示他不担心会被抹黑为假新闻,因为大部分的人民不会那么愚蠢;在新闻、假新闻相互竞争之下,真相终会大白。[57]

英国伦敦大学官方声明

2022年2月,英国伦敦大学在官网上发出声明[10],证实总统蔡英文于1984年2月获得博士学位,并强调校方断然反对为寻找此论文副本,而对该校任何职员的不实指控[58][59]

第三方文献纪录

大英图书馆图书目录有蔡英文的博士论文。[60]英国高等法律研究所于1985年出版的文献索引《英国法律研究1905-1984》(Legal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05-1984:A Classified List of Legal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for Postgraduate Degrees Awarded by 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s in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1905-1984)在Google图书上记载了蔡的博士论文条目 [61],根据2019年9月26日台湾留学生黄若翔在脸书上传的照片显示,他在东京大学法学图书馆找到的1985出版的书中有此条目。[62]

后续质疑

2020年1月8日,175名各领域博士,召开“蔡英文博士资格及学术伦理”记者会,再度质疑博士论文与任教资格。教育部也第五度发表声明,表示1984年7月10日已收到英国回函,证实蔡的伦敦大学政经学院博士资格属实。[63][64][65][66]

2021年4月30日,国民党立委郑正钤,在立法院举办“大学法、教师法、教育人员任用条例、学位授予法修法公听会”,讨论总统蔡英文论文争议。[67]2022年2月9日,郑正钤与台大名誉教授贺德芬、彭文正等人召开记者会,再次质疑蔡英文博士论文疑云。郑正钤说,面对学术界对于论文门的求真与求实,号称“谦卑”与“最会沟通”的蔡政府,就应以谦卑的态度努力释疑。[68]

2021年6月3日,贺德芬收到在经过蔡英文本人同意后,由教育部提供的蔡英文升等资料。[69]是一份由中华民国教育部所发出的公文书提供了1984年9月28日由蔡英文亲笔填写的国立政治大学新聘教师资格审查履历表。履历表上显示的博士论文题目名为“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与蔡过去多次指称自己的论文题目是“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全然不同。总统府发言人张惇涵解释蔡当年填的是论文“PART TWO”章节题目,共计237页,占了这本本文365页论文的绝大部分[70]

2021年12月10日,前民主进步党台北市议员童仲彦声援彭文正,他认为彭文正敢于求真,在学术界有相当的威望和知名度,认为蔡英文是利用权力和国家机器来打击异己[71]

法院诉讼

彭文正提出确认论文不存在之诉

2020年,关于彭文正向法院提出的确认蔡论文真假之诉,法院基于此起诉要件只是单纯的事实确认,无关实际法律关系的诉讼,因此驳回,本案可上诉。[72]对此,彭做出了极为强烈的回应,质疑选后四天就判决,并要法官监察院见。[73]

彭文正上诉后,案件由高等法院审理,2021年1月20日开庭审理,法官认为在一审时未经开庭、未传唤双方出庭,在诉讼程序有重大瑕疵,二审发回一审更审[74]

2022年12月,台北地院更一审驳回彭文正的上诉,认定蔡英文具有博士学位。[17]彭文正对此提起上诉,台湾高等法院在2025年5月驳回上诉。[18]

蔡英文提告妨害名誉

2019年9月,蔡英文提告林环墙、贺德芬、彭文正三人妨害名誉。2021年3月31日,台北地检署正式依加重诽谤罪起诉彭文正,不起诉林环墙、贺德芬[75] [与来源不符]。2021年11月19日,彭文正未到庭,且滞留美国。台北地方法院认为彭文正有逃亡事实,依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予以通缉[76]

彭文正反告诬告

3月31日,台北地检署检察官侦查终结,检察官认为蔡英文是针对假学历事件提告,客观上没有虚捏事证提告,主观上亦无诬告犯意,认为蔡英文诬告罪嫌不足,予以不起诉处分。[77]

何建华

2020年12月7日,台北地检署以中华妇女联合会理事长何建华收受中国台湾同学会会副会长黄信瑜3万元人民币202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期间炒作蔡英文假学历违反国安法为由起诉何建华。台北地检署指出,黄信瑜于2019年11月2日告知何建华要炒作“蔡总统博士学历造假”议题以影响选情,并指导何建华如何组织抗议以及转发抗议新闻稿给彭文正、年金改革联盟、军公教联盟等。同时黄信瑜透过银行转账3万元给何建华。2019年11月20日,何建华按照事先的谋划率众前往教育部、中央选举委员会及凯达格兰大道进行集会游行[78][79][80][81][82]。彭文正否认与此事有关系[83]

英国行政法庭诉讼

2021年2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经济系台籍副教授林环墙称“论文门在英国行政法庭取得重大突破”。英国第一审行政法院判决,皇家独立机关“资讯特任官办公室”(ICO)必须对美国作家理查生对于公开蔡英文博士论文口试委员姓名所做的请求做出回应。[84][85][86]在经过两次延后期限后,ICO于年3月27日回应了理查生的请求,表示基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支持伦敦大学不公开口委姓名的决定。对此理查生表示会再度上诉[75]

2021年9月13日,因应米卡尔·理查生投诉ICO一案,英国初级审裁处知情权分庭做出了驳回理查生主张的判决。判决文中提到法官已查阅包含理查生所请求的口委姓名与签署论文口试的时间之文件,确认伦敦大学的确持有些资料,且表示由伦敦大学证实自己持有这些文件,比起直接公开更能保证口委个人隐私与公众权益需求的平衡。同时法院也说明已经由伦敦大学公开的资讯足以证实学位的真实性,理查生对ICO的要求不具正当性。[87]

2021年11月26日,ICO发布IC-109451-S1M2号决定通知,其中伦敦政经学院(LSE)最高权力机构校评会向英国资讯特任官办公室(ICO)“否认持有蔡英文博士口委名单及口试报告”。并在判决书第8条指出ICO已确认所请资料在伦敦大学,就算LSE也持有相同资料,同样也会因隐私保护之缘由不需公布。[88]

2022年6月21日,英国初级审裁处做出判决[注 3],接受理查生之上诉,并作出两项替代决定通知:A.ICO于2021年11月26日之决定通知IC-109451-SIM2[注 4]错误 ,LSE持有该范围内之资讯(指蔡英文之口试委员及关于口试的报告)[注 5]B.LSE必须在28日内对上诉人(指理查生)原本的资讯请求的提出新回应,回应中必须确认持有持有该范围内之资讯,并且揭露该资讯或声明其不需揭露的理据 。在判决书的理由[注 6]之结论第22条提到根据所有证据所平衡得出的结论,显示LSE所持有之蔡总统的学生档案中拥有该范围内之资讯,并表示该资讯在LSE在和他人(包括显然提供给司法调查 )[注 7]通信之电邮及提交给法院都有提及,法院表示理解LSE怀疑该资讯的准确性,但认为其不是说明信息未根据 FOIA 持有的依据。[89]另外,该项判决书中关于LSE之答辩,也引起争论,林环墙在脸书称近日英国行政法庭认定LSE提供不实资料给台湾法务部,彭文正点名一名由法务部驻英国的官员,串通LSE内部人员,将这些伪造的证据送给北检,蔡总统委任律师则声明表示,英国初级法院判决内文,并无任何指称蔡总统有串通LSE内部人员或提供伪证之情事,并表示林环墙、彭文正于脸书发布的言论,显非事实。[90][91][92]

关于LSE声明的诉讼

2019年总统蔡英文母校伦敦政经学院(LSE)替蔡英文的学位背书,发出一则声明,旅美学者林环墙依照英国资讯自由法(FOIA)讯问LSE那则声明的出处,校方以“无理取闹(vexatious)”为由拒绝回复,一审行政法院认同校方说法。2023年七月英国高等行政法院判决出炉,认为一审行政法院的裁决是“法律上的错误(An error of law)”,并裁示该案退回一审行政法院且应换法官重审[53]

大英图书馆拒绝回复论文提问

大英图书馆以“无理取闹”为由,拒绝答复对于其在EThOS所表列的蔡英文博士论文资讯的提问[93]。因此被投诉到英国资讯特任官办公室英语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ICO)[94]。大英图书馆说明,由于他们认为投诉人的请求是重复的,缺乏严肃目的的,因此,大英图书馆依照资讯自由法14条,以无理取闹为由拒绝答复。 而ICO在接受检举后,于2023年2月裁定大英图书馆的决定符合法规。[95]

贺德芬对教育部发起行政诉讼

台湾大学名誉教授贺德芬,质疑总统蔡英文并未取得英国伦敦政经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并主张自己向教育部调阅资料,得到“已核定为国家机密,应封存30年等理由拒绝提供”的回应。

因而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教育部的原处分。并在最后上诉到最高行政法院后,于2023年10月19日判决败诉确定。[69]

其中贺德芬所要求的蔡英文申请政大教职资料已经于诉讼期间由教育部转交给贺,故此高等行政法院认为贺的需求也被满足而拒绝申请。

此外,贺德芬主张自己收到2019年7月19日台教高(五)字第1080105740号函,因而得知“所询蔡总统于任教期间升等论文及相关应备文件一案……保密期限至138年[注 8]12月31日解密。”之说法,也在最高行政法院调查后厘清并非其原先收到的原处分书文号。 [96]

教育部则说明蔡英文的政大教职升等资料是依政府资讯公开法第18条第1项第1款规定的应保密事项。至于蔡担任副教授、教授资格审定的相关著作,可透过大学图书馆或检索系统等学术资源查知,教育部也曾以新闻稿对外说明查证结果。[97]

根据教育部于2019年12月30年发表之新闻稿,蔡英文之政大教职资料是基于“专科以上学校教师资格审定办法”第39条第1项规定,“学校与教育部评审过程、审查人及评审意见等相关资料,应予保密”,而其审查资料、会议纪录及处理相关陈情检举等类此文书,则依行政院发布之《文书处理手册》中“一般公务机密”方式密件处理。又法律规定“一般公务机密”之事项,主要系为确保政府机关行政运作或为保护个人安全隐私,除前者可于行政目的达成后予以解密外,后者有关个人权益之保护依法即应持续保密。过去保存三十年以上的教师资格审定案件,目前皆仍在持续保密中,并无例外。 [42]

注释

  1. 依据总统府的说法,在2012年初次参选总统时虽然依法无需再度缴交证书给中选会,但在2015年决定再度参选时,因为有心人士攻击学位真伪,遂再度申请证书。
  2. LSE早期的学位论文必须提交给伦敦大学的总图,而高等法律研究所的图书馆也会收藏相关的博士论文,所以蔡在1984年应缴交两本论文,分置于这两处。但在2008年伦敦大学改制之后,纸本论文已从总图移至LSE图书馆存放。
  3. 这里是指属于原文为DECISION章节(判决书两大章节标题之一)的内容
  4. 判决书英文原文即为IC-109451-SIM2,不过从判决内容判断应为IC-109451-S1M2之误植
  5. 关于资讯的内容可见于判决书中之理由之诉讼背景第五条,原文为The Appellant made a request to LSE on 2 May 2021 for the names of the examiners who examined the then Miss Tsai Ing-Wen (now President of Taiwan) for her PhD and the report from her viva.
  6. 原文为REASONS判决书两大章节标题之一
  7. 本处括号附注出自判决书原文,该句原文为“That information has been referred to in emai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SE and others (including apparently being supplied to a judicial inquiry) and is also referred to in its submission to the Tribunal.”
  8. 即公元2049年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