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路德会协同中学
香港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路德会协同中学(英语:Concordia Lutheran School)是一所历史悠久,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大坑东道12号(朱泰和楼)及香港九龙又一邨海棠路68号(赖爱民楼)的学校。学校由美国路德会创办,目前由香港路德会管理。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Remove ads
校政管理
历任校监
- 辛熹白(1953年-1955年,创校校监)
 - 何传捷(1955年-1957年)
 - 祁士德 (Melvin Kieschnick)(1957年-1965年,兼任校长及香港路德会教育专员)
 - 潘文熙(Rev. Manfred Berndt)(1965年-1966年、1972年-1977年)
 - 施慕德 (Harold Schmidt)[1](1966年-1971年)
 - 狄富德 (R. Dickhudt)[2](1966年-1972年)
 - 朱源和 (1977年-1989年;原同系圣腓力学校校长)
 - 杨植润(1989年-1998年)
 - 陈煜新(1998年-?年)
 - 丘芳濠 (现任校监 及 法团校董会主席)
 
历任校长
- 马鸿述 (1953年-1957年,创校校长,兼任同系圣腓力学校创校校长,后转职至崇基学院)
 - 祁士德 (1957年-1965年,兼任校监及香港路德会教育专员,下同)
 - 潘文熙(1965年-1966年)
 - 施慕德 (1966年-1971年)[1]
 - 赖爱民 (1971年-1978年)[2]
 - 黄广智 (1978年-2004年)[3]
 - 陈柱中 (2004年-2012年)
 - 梁逸恒 (2012年-2023年)
 - 陈婉玲 (2023年-现在,由同系马锦明慈善基金马陈端喜纪念中学平调)
 
历任副校长
- 潘鸿基 (?-1998年,后升任同系马锦明慈善基金马陈端喜纪念中学创校校长)
 - 陈庆旺
 - 邝润雄
 - 陈柱中 (?-2004年,后升任校长)
 - 王良华
 - 何维正
 - 黄浩坚
 - 吴嘉和
 - 欧子辰
 
Remove ads
校史
路德会协同中学始办于1953年9月,在深水埗大埔道232号路德会救主堂作临时校舍,只有课室三间,开办初中班级;直至1957年,美国路德会差派教育专员祁士德硕士到港就任该校校监兼校长,并在大坑东道一块菜地建立一幢三层楼连天台的校舍,设有礼堂、图书馆、操场、地理室、化学室和课室18间,礼堂天台(三楼)及南翼天台均开放为学生活动场地,而西翼天台(四楼)更建有上盖,可作雨天操场之用。大坑东校舍落成后,除原有之初中及高中外,添办小学、幼稚园及下午小学。
1966年,由于大坑东道校舍面积不敷应用,协同中学在校园山坡上增建又一村(高座)校舍。
1967年9月新校舍(又一村高座校舍)落成,原有中文中学扩充班级,并添办英文部。
1968年9月,随着路德会救主学校的建成,协同中学的小学部和幼稚园部迁往路德会救主学校(当时为新开办之全日制小学,并非特殊学校)上课。自此,协同中学停办小学及幼稚园,成为一所使用中文和英文授课的中学,中文部与英文部共有三十班,学生共有一千四百余人。
学校开办初年为私立中学,1970年代先后接受政府资助为私立受助中学及政府资助中学。
2008年3月获政府拨款进行重建工程。
2008年9月,大坑东道低座校舍开始拆卸重建,期间借用白田培德街7号已停办的九江商会小学之校舍(白田校舍)作中一、中二及中七学生上课之用,其余学生则继续使用又一村校舍上课,教师则需以的士往来两座校舍间授课。
2011年3月,楼高八层的大坑东新校舍落成启用,又一村校舍开始进行翻新工程。
2012年3月,又一村校舍翻新工程完成,白田校舍学生迁回原址校舍上课。自此,全校学生均在新校舍(大坑东校舍和又一村校舍)上课。
现时该校是政府资助的全日制男女文法中学,开办中一至中六各级,部分班级采用英语授课。
Remove ads
教学大楼及设施
路德会协同中学拥有楼高八层的校舍(大坑东校舍现称为朱泰和楼,又一村校舍现称为赖爱民楼),两座校舍三楼(3/F)及以下各层以附翼连接,四楼至六楼则建有天桥连接。
协同中学于2012年完成扩建,设有无障碍通道及设施。全校安装空调设备和设有升降机一座。礼堂顶层(三楼)辟为空中花园(祁士德博士伉俪花园)。
级社
协同中学级社命名(1959-2018)
- 毅、旭、仁、劭、乐
 - 挚、礼、信、诚、博
 - 笃、道、敦、中、庸
 - 永、生、恩、典、恪
 - 克、复、显、功、宏
 - 华、德、耀、邦、国
 - 立、志、哲、贤、齐
 - 益、崇、先、知、觉
 - 文、艺、勤、研、求
 - 精、治、新、科、学
 - 根、基、宣、福、音
 - 长、保、启、天、钥
 
1971年至1977年英文部级社
- 1971 Pioneer
 - 1972 Union
 - 1973 Evergreen
 - 1974 Spark
 - 1975 Cosmos
 - 1976 Kanon
 - 1977 Fidelity
 
学校刊物
- 学生报:《学鸣》(每年出版一次,惟校庆纪念特刊出版之年份停刊一次)
 - 校庆纪念特刊(每五年出版一次)
 
著名/杰出校友
教育、学术界
- 辛世文(1957年中三):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 范建强(1974年中六):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4]
 - 魏雁滨(1969年中五):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名誉教授
 - 赖汉明(1963年中六(高三):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4]
 - 刘国智(1981年中五):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及教学(生物)学系助理教授[4]
 - 李述汤(1965年中六(高三)):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4]
 - 黄家骏(2005年中七):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5]
 - 陈煜新(1963年中六(高三)):前路德会吕祥光中学校长[6]
 - 邓树雄(1965年中六(高三)):香港浸会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4]
 - 许明坚(1967年中六(高三)):前路德会吕祥光小学校长[7]
 - 丘成栋(1969年中五):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4]
 - 何世健(1986年中五):香港浸会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 张文光(1966年小学部;读至1968年中二转校):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1990-2010)会长、前香港立法会议员
 - 许俊炎(1965年中六(高三)):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前校长、现任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公开考试委员会主席
 - 萧兴锐(1976年中六):路德会吕祥光中学校长
 - 陈涤耻(1959年中六(高三)):路德会沙仑学校前校长
 - 陈柱中(1971年中六):路德会协同中学前校长
 - 黄广智(1963年中六(高三)):路德会协同中学前校长
 - 杨玉华(1953年中六(高三)):路德会北角协同中学前校长
 - 郑汉龙(1962年中六(高三)):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前校长
 - 龚庆荣(1962年中六(高三)):前乐善堂杨葛小琳中学校长
 - 赖汉光(1973年中六):前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校长
 - 尹浩然(1990年中七):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校长
 - 岑浩强:香港理工大学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神经心理学讲座教授[4]
 - 叶耀强:香港都会大学前协理副校长(学术支援及对外交流)[4]
 - 丘芳濠:香港路德会前教育统筹主任
 - 丘杰民:前路德会圣十架学校校长
 - 梁守仪:前路德会圣十架学校校长
 - 何世健: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教育学系一级讲师
 - 何兆余:前沙田公立学校校长
 - 何观顺:前西贡中心李少钦纪念学校校长
 - 李秋华:前中华基督教会念慈中学校长
 - 杜国安:前赛马会官立中学校长
 - 屈惠嫦:前中华基督教会全完第二小学校长
 - 马小坚:路德会观塘书院校长、路德会真道堂幼稚园校监
 - 马和生:前路德会圣马太学校校长
 - 梁健平:香港教育学院教育资讯科技网络总监
 - 陈万德:教育局中学校本课程发展组前高级学校发展主任、前香港教育学院学系讲师
 - 冯文正:前中华基督教会基法小学校长、前香港津贴小学议会主席
 - 黄一明:前路德会梁钜镠小学校长
 - 黄志添:香港城巿大学学生发展处处长
 - 赵小芸:前路德会圣马太学校及路德会梁钜镠小学校长
 - 潘洪基:前路德会启聋学校及马锦明慈善基金马陈端喜纪念中学校长、前路德会沙仑学校校监
 - 萧岳煊:前中华基督教会蒙黄花沃纪念小学校长
 - 赖子文:圆玄学院陈国超兴德小学校长、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名誉主席
 - 锺名挥:前柴湾角天主教小学校长
 
公共事业界
- 关柏林(1966年中六):土木工程拓展署九龙拓展处前任处长[4]
 - 吴志华(1980年中五):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创馆馆长、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前副署长(文化)[4]
 - 罗绍衡(1980年中五):前消防处助理处长,现任香港童军总会助理香港总监(青少年活动)[4]
 - 陈早标(1975年中六):香港经济日报前社长、前总编辑、晴报前总编辑[4]
 - 雷慧灵(1977年中五):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首席执行官、香港政府社会福利咨询委员会委员、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古物咨询委员会委员[4]
 - 白韵琹:著名专栏作家、传媒人
 - 罗文灿(1963年中六(高三)):前任香港世界宣明会总监[4]
 - 何开凤(1972年中五):民众安全服务队九龙区域总指挥、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荣誉勋章得主
 - 甄启荣(1983年中五):前深水埗白田选区区议员
 - 吴志隆:陕西省政协、前太古区议员
 - 吴家敏:九巴传讯及公共事务部副主管
 - 仇振辉:前油尖旺区议会主席(1994-2003)[4]
 - 梁建业:前惩教署副署长(更生及管理)[4]
 
宗教、商业界
- 朱源和(1960年中六(高三)):生命使者团长、中国麦当劳之父[4]
 - 司徒焯正(1961年中六(高三)):中国布道总会会长[4]
 - 李安业:圣三一座堂主任牧师
 - 朱泰和(1959年中六(高三)):友邦保险前任首席投资总监 [8]
 - 杨永业(1965年中五):中国清水环保公司总裁
 - 陈圣光(1964年中六(高三)):前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执行总监
 - 伍锦鸿(1963年中六(高三)):前香港路德会协同神学院教授兼教务长
 - 佘继泉:香港中小企协会创会会长、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前副主席、广东省清远市政协委员[4]
 - 麦宗堂:瑞安建筑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路德会沙仑堂幼稚园校监(正校、慈爱分校)[4]
 - 赖汉钦:前路德会协同神学院院长[4]
 
演艺界
- 吴宇森:好莱坞导演及编剧
 - 黄汝燊(辛尼哥哥):香港儿童节目主持[9]
 - 陈健彬(1966年中六):香港话剧团行政总监
 - 李冈(1968年中二):香港无线电视演员[10]
 - 蔡慧玲:前香港女子组合Face To Face成员
 - 张雪玲(1986年中五):1992年香港小姐季军、恒基兆业地产集团物业管理部公共事务部经理[4]
 - 伍文生(1992年中五):香港无线电视演员,儿童节目主持
 - 林宜芝:模特儿、演员
 - 卢智燊(1991年中五):舞台剧演员,现为中英剧团助理艺术总监
 - 何纬丰(1985年中五):香港微电影之父、吉林省政协[4]
 - 程乃根(1959年小六[11]、1965年中六(高三)):资深传媒人及著名口才训练导师
 - Perry Dino:香港著名油画家
 - 赵小玲:香港著名管风琴演奏家[4]
 - 黄宏达:香港电影视觉特效导演、跨媒体艺术家[4]
 
体育界
- 林嘉纬:香港足球代表队成员[4]
 - 彭晓蓝(2013年中六):香港女子U-20榄球代表队成员
 - 区志成(1968年中五):前任香港足球国际裁判
 - 刘显富(1971年中六):前任香港篮球国际裁判
 - 林杭贵:香港体育学院武术总教练、香港武术代表队总教练[4]
 
医学界
- 何孟仪:劳工处职业健康顾问医生
 - 周月华:卫生防护中心监测及流行病学处高级医生
 - 林洁宜: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
 - 陈真光:前玛丽医院深切治疗部主任
 
Remove ads
姊妹学校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