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前东部领土(德语:ehemalige deutsche Ostgebiete)或德意志帝国东部领土(德语:Ostgebiete des Deutschen Reiches)是指位于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曾经得到国际公认属于德国领土一部分的所有省份或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损失
  今日的德国
Quick Facts

勃兰登堡普鲁士历史
诺德马克
史前–12世纪
古普鲁士人
史前–13世纪
勃兰登堡侯国
1157–1618(1806)
条顿骑士团
1224–1525
普鲁士公国
1525–1618
王室(波属)普鲁士
1466–1772
勃兰登堡-普鲁士
1618–1701
普鲁士的王国
1701–1772
普鲁士王国
1772–1918
普鲁士自由州
1918–1947
克莱佩达
地区

(立陶宛)
1920–1939 / 1945–至今
勃兰登堡
(德国)
1947–至今
诺伊马克(东勃兰登堡)
(波兰)
1918/1945–至今
加里宁格勒州
(俄罗斯)
1945–至今
Close

从1919年到1990年,这些领土的部分或全部,受到许多外交活动的支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许多德国人,特别是纳粹党党员,声称这些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的德国领土应当归还德国。这一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前因。所谓的“德国问题”一直是战后德国历史与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争论在对冷战政治与外交的谈判中扮演重要角色,也为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做了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在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中同意放弃这些领土。入侵波兰后,德国收复并吞并了这些领土。1945年5月二战欧洲战场终战时,苏联红军控制了大部分东欧地区,苏联趁机扩大版图,整个波兰的国境被西移,波兰失去寇松线以东的领土,原波兰东部领土被苏联划入版图,成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苏联同时吞并东普鲁士柯尼斯堡,而为了补偿波兰,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的原德国领土被转交给波兰,德国在二战后失去了所有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的领土[1]

苏联扶植的东德政权在1950年被迫同意东部国土以奥得河-尼斯河线为界,西德则始终不承认该界线。1990年两德统一之际,德国正式承认了它重新统一时的东部边界,终止对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领土的主权要求。

波茨坦协定将这次转让的领土称为“德国前领土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通常将这种描述称为“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的前德国领土”。

定义和用法

在《波茨坦协定》中,对转让领土的描述是“奥得河-尼斯线以东的前德国领土”,这种描述的排列是最常用来描述奥得河-尼斯线以东的任何战时德国的前领土。

在当代德国,它指威玛共和国时期普鲁士自由邦的旧领土:

  • 奥得河以东的波美拉尼亚省以及斯德丁和奥得河河口:31,301平方公里
  • 勃兰登堡省法兰克福行政区,不包括奥得河和尼斯河以西的部分(今属勃兰登堡州):11,329平方公里
  • 波森-西普鲁士(波森省和西普鲁士省的剩馀地区,1919年仍属于德国)面积为7,695平方公里,1938年被划分为邻近的三个省份,并被纳入以上数字。东部领土的总面积约为114,267平方公里(与114,269平方公里的差异是由于四舍五入所致),相当于1937年德国边界内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

德国前东部领土该术语有时会与“东德国”(East Germany)这个政治术语混淆,该名称曾经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GDR) 的常用口语英语名称,和西德(West Germany)相对。在1945年前,“东德”用于描述易北河以东德国的领土(Ost Elbien),这里的宗教信仰、人口民族和产业结构都和德国西部和南部迥异。这反映在了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政治理论家卡尔·施密特的著作中[2][3][4][5][6],但由于20世纪的边界变化,二战后“东德”一词在英语中的指代变为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德语中,只有一个对应的术语Ostdeutschland (东德意志)存在,它既有东部的德国(即东德)也有德国东部的意思。这个相当含糊的德语术语在其存在期间从未像英文名称或派生的邪恶名称东佬(德语:Ossi,英语:Eastie)那样广泛用于 民主德国。只有在德国统一之后,它才开始普遍用于表示战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及其对应的五个继承州,及其在当前重新统一的德国的地位。然而在这五个州中,部分地区传统上仍被视为中德意志,如三个南部新州萨克森-安哈尔特、萨克森州和图林根州,在提及它们及其地区及其所在地区时仍使用中德意志一词。Ostdeutschland这个词仍然模棱两可[7]

历史

中世纪

德意志东扩

东部移民运动所建市镇实例
Thumb
波森 (德语:Posen)是一个东向移民化(Ostsiedlung)市镇的范例,当其时它是与一个既已存在的castrum (附带郊区的城堡)相并联。原有的城堡+郊区是位处于一座拥有主教座堂的岛屿,而该东向移民化市镇包括其矩形路网则是沿著河岸而建的[8]
Thumb
中世纪波美拉尼亚格赖夫斯瓦尔德,属建于未有定居化位置的东向移民化市镇实例[9] 其由勘界人负责设计组织对应的定居设施、并在一个椭圆形区域里建立起具有一个中央街市的矩形化街区

6世纪开始,诸多日耳曼部落迁移到中欧,西斯拉夫部落同时迁移到现今波兰的大部分地区。10世纪下半叶(966年),波兰人的梅什科一世从他在格涅兹诺地区的据点团结了邻近的各个部落,形成了第一个波兰国家,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皮亚斯特公爵。他的领土与德意志国家接壤,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将在两个政体之间来回转移。

1018年,梅什科的儿子和继任者博莱斯瓦夫一世克罗布里公爵在包岑和约中扩大了王国南部,但失去了对波罗的海沿岸西波美拉尼亚土地的控制权。在1030年代异教叛乱和波西米亚入侵之后,恢复者卡齐米日一世(1040-1058年在位)再次统一了奥得河中游两岸的大部分前皮亚斯特王国,包括西里西亚和劳西茨,但没有西波美拉尼亚,直到1116年至1121年,当德意志贵族格里芬家族建立波美拉尼亚公国时,它才在波列斯瓦夫三世的统治下返回波兰国家。1138年博莱斯瓦夫去世后,波兰近200年来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并由博莱斯瓦夫的儿子及其继承人统治,他们之间经常发生冲突。1320年加冕为波兰国王的瓦迪斯瓦夫一世实现了部分统一,但西里西亚和马佐夫舍公国仍然是独立的皮亚斯特王朝的领地。

在12至14世纪,大多数讲低地德语的德意志定居者在被称为东向移民运动的过程中迁入中欧和东欧,同时德意志人主导的汉萨同盟统治了波罗的海沿岸。在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东普鲁士卢萨蒂亚克沃兹科地区和下西里西亚,前西斯拉夫人(波希米亚人波拉比亚斯拉夫人波兰人)或波罗的海人口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成为少数群体,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仍留在这些地区作为上西里西亚。在大波兰东波美拉尼亚,德意志定居者始终是少数。一些领土如波梅瑞利亚马索维亚,在15世纪和16世纪与波兰重新统一。西里西亚、卢布斯兰卢萨蒂亚(作为波西米亚王冠领地的一部分)和波美拉尼亚公国更加牢固地并入神圣罗马帝国

近代

普鲁士的崛起和波兰的衰落

Thumb
第三次瓜分波兰后《提尔西特条约》前的普鲁士东部领土,由于巨量的波兰领土并入,普鲁士近乎成为了一个普鲁士-波兰的二元国家

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获得了消亡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巨大领土份额。在拿破仑时代,大波兰和库尔姆兰根据提尔西特条约成为华沙公国的一部分,但泽被授予自由城市的地位。然而在维也纳会议之后,波兰公国再次被俄罗斯和普鲁士瓜分。维也纳会议成立了德意志邦联(德语:Deutscher Bund),以取代解散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是一个由奥地利帝国名义领导下的中欧39个德语国家组成的邦联。它的边界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其前身神圣罗马帝国的边界,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界定了德国的领土,并确认波美拉尼亚、东勃兰登堡和西里西亚为其部分。另一方面,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其馀不包括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土地,即讲德语的普鲁士核心(东普鲁士),以及新获得的以讲波兰语或卡舒比语为主的地区瓦解和肢解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波森大公国和西普鲁士)的领土份额,继续在联邦之外(法兰克福议会尝试将这些土地纳入德意志帝国但以失败告终),奥地利控制的波兰(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外莱萨尼亚以及瑞士的德语区和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也是如此。

德意志统一和帝国的建立

Thumb
1900年德意志帝国非德语的语言分布,西部的绿色为波兰语使用者
Thumb
德意志帝国(1871-1918)内的普鲁士(蓝色)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普鲁士取代奥地利成为促进德意志统一的主要推动力,并通过在《布拉格和约》中废除德意志联邦来巩固这一地位。 奥地利反过来和匈牙利妥协,变成了多民族的奥匈帝国,放弃了进一步的德意志统一努力。随著民族主义的兴起,以波兰人为主的霍亨索伦统治的东部地区(尤其是波森和西普鲁士的前波兰地区)越来越具有德意志化努力、德意志移民定居、反天主教运动(文化斗争,Kulturkampf)的目标。普鲁士当局剥夺和征用波兰人的权利,并最终在《北德意志邦联条约》(1866年)之后被吞并。 1871年德意志统一时,普鲁士王国是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的前身——北德意志邦联中最大和占主导地位的部分。

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普鲁士是帝国内最大的、占优势的部分。而勃兰登堡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普鲁士省波森这些领土全部属于该国,并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最初构成领土。后来这些领土被称为德意志帝国的东部领土(Ostgebiete des deutschen Reiches)。

在一些地方,例如波森上西里西亚南部,大部分人口是波兰人,而其他地区都以德国人占绝对优势。德国人和波兰人的杂居引起关于这些领土应属于德国还是波兰的争论,这一争论在二战以前至少持续了3/4个世纪。

两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条约

Thumb
条约签署后的德国
  国际联盟托管
  根据条约、公投或国联要求转移予邻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迫使德国将部分领土交给其他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丹麦比利时立陶宛法国。而原但泽则与邻近市镇合并成但泽自由市

结束战争的凡尔赛条约恢复了被称为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波兰的独立,德国被迫将领土割让给它,其中大部分被普鲁士在波兰的三个分区中占领,并拥有在波兰国家不存在的100年里,它一直是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1919年回归波兰的领土是波兰人占多数的领土,例如大波兰和波美瑞利亚,历史上是波兰提供出海通道的一部分。将波美瑞利亚归还给波兰意味著德国失去了与东普鲁士的领土连续性,使其成为飞地

大多数以德国人口为主或几乎全部为德国人口的东部地区(东勃兰登堡、东普鲁士、前波美拉尼亚和远波美拉尼亚以及西里西亚的大部分地区)仍属于德国。历史上波兰语和战略上对波兰至关重要但主要讲德语的城市但泽从此与其周边地区形成了但泽自由市,这是一个由国际联盟监督的自治领土,尽管在某些方面受到被强加联盟的波兰约束。

然而在像上西里西亚这样的地区,大多数双语人口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是可能的。在第一次公民投票后,上西里西亚将留在德国领土的一部分。然而在西里西亚起义之后,该地区根据关于上西里西亚的德波公约进行了划分。

前波森省和西普鲁士省未作为波兰第二共和国一部分恢复的部分在1939年之前以波森-西普鲁士边区省(德国波森-西普鲁士省)的名义进行管理。

More information 前省份, 1910年区域 ...
一战后德意志帝国东部诸省的分割:
前省份 1910年区域 领土占比 1910年人口占比 一战后的归属 注释
西普鲁士 25,580 km2[11] 100% 1.703.474 分割为:
给予波兰 15,900 km2[11] 62% [12] 57%[12] 波美拉尼亚省 [Note 1]
给予但泽自由市 1,966 km2 8% 19% 但泽自由市
给予东普鲁士 2,927 km2 11% 15% 马林韦德行政区 [Note 2]
给予德国西部 4,787 km2 19% 9% 波森-西普鲁士[13] [Note 3]
东普鲁士 37,002 km2[14] 100% 2.064.175 分割为:
给予波兰 565 km2[15][16] 2% 2% 波美拉尼亚省[17] [Note 4]
给予立陶宛 2,828 km2 8% 7% 克莱佩达地区
给予德国 33,609 km2 90% 91% 东普鲁士省
波森 28,992 km2[14] 100% 2.099.831 分割为:
给予波兰 26,111 km2[11] 90%[12] 93%[12] 波兹南省
给予德国 2,881 km2 10% 7% 波森-西普鲁士[13] [Note 5]
下西里西亚 27,105 km2[19] 100% 3.017.981 分割为:
给予波兰 527 km2[15][20] 2% 1% 波兹南省[21] [Note 6]
给予德国 26,578 km2 98% 99% 下西里西亚省
上西里西亚 13,230 km2[19] 100% 2.207.981 分割为:
给予波兰 3,225 km2[11] 25% 41%[11] 西里西亚省 [Note 7]
给予捷克斯洛伐克 325 km2[11] 2% 2%[11] 赫卢钦地区
给予德国 9,680 km2[11] 73% 57%[11] 上西里西亚省
总计 131,909 km2 100% 11.093.442 分割为:
给予波兰 46,328 km2 35% 35% 波兰 [Note 8]
给予立陶宛 2,828 km2 2% 2% 克莱佩达地区
给予但泽自由市 1,966 km2 2% 3% 但泽自由市
给予捷克斯洛伐克 325 km2 0% 0% 捷克西里西亚
给予德国 80,462 km2 61% 60% 普鲁士自由邦
Close

第二次世界大战

Thumb
1925年中东欧大量分布的德意志人聚居点

德国的战败和强加的和平条款在民众中留下了不公正的感觉。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间经济危机为统一主义者声称应将1919年至1922年割让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的领土归还给德国的主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为纳粹接管政府铺平了道路。

当我们接近维斯瓦河的时候,可以看见天际出现一个朦胧的城市轮廓。希特勒指着那里问我,那是不是库尔姆。我回答说:“是,那就是库尔姆。前年3月我有幸在您的家乡欢迎您,今天我又在我的家乡迎接您。我就出生在库尔姆。”
海因茨·古德里安闪击英雄》第4章

1938年10月,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给捷克斯洛伐克的摩拉维亚-西里西亚赫卢钦地区(捷克语:Hlučínsko,德语:Hultschiner Ländchen)被第三帝国吞并,作为捷克斯洛伐克在慕尼黑协议时期失去的地区的一部分。然而与其他沦陷的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不同,它并不隶属于苏台德兰帝国大区(苏台德地区的行政区域),而是隶属于普鲁士的上西里西亚

到1938年底,立陶宛失去了对梅梅尔地区局势的控制,该地区在克莱佩达政变中被立陶宛吞并。1939年3月23日凌晨,在政治最后通牒导致立陶宛代表团前往柏林后,立陶宛外交部长约萨斯·乌尔布斯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签署了将梅梅尔领土割让给德国的条约,以换取梅梅尔港的立陶宛自由区使用了前几年建立的设施。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魏玛和纳粹德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命名运动,以消除波兰、立陶宛和旧普鲁士的痕迹。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入侵波兰,并合并了在《凡尔赛条约》中失去的东部领土。

1939年9月1日,德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入侵波兰,这标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第三帝国吞并了波兰的土地,包括波梅瑞利亚(“波兰走廊”)、库尔姆大波兰本土库亚维谢拉兹北马苏里亚,以及波兰境内上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包括1938年被波兰吞并的切申西里西亚的前捷克斯洛伐克部分。由当时已经被纳粹党控制的人民党选举产生的但泽自由市参议院投票再次成为德国的一部分,但波兰人和犹太人被剥夺了投票权,所有非纳粹政党都被取缔。

Thumb
巅峰时期的德国疆土

阿道夫·希特勒的两项法令(1939年10月8日至12日)将波兰第二共和国的附属地区划分为如下行政单位:

这些领土的面积为94,000平方公里,人口为1,000万。在整个战争期间,被吞并的波兰领土一直受到德国的殖民统治。由于缺乏来自德国本身的定居者,殖民者主要是从东欧其他地区迁移过来的德国人。随后德国人被重新安置在波兰人被驱逐的家园中。波兰的其馀领土被苏联吞并(参见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成为德国控制的波兰总督府占领区

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后,在苏占波兰建立起了比亚韦斯托克专区。该专区包括比亚韦斯托克波德拉谢地区别尔斯克格拉耶沃沃姆扎索科乌卡瓦夫卡维斯克格罗德诺,“隶属”于东普鲁士,但并未并入它。

二战后的裁决

雅尔塔会议

Thumb
1944年计画的分割德国方案

1945年2月,战争结束前不久,美国、英国和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做出了将波兰边界西移的最终决定。边界的确切位置保持开放,西方盟国也普遍接受了奥得河作为波兰未来西部边界和人口转移是防止未来边界争端的方式的原则。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边界是否应该沿著东部或卢萨蒂安尼斯河,以及柏林的传统海港斯德丁是否应该留在德国或被包括在波兰。

最初德国允许保留斯德丁,而波兰人将吞并东普鲁士。但是最后斯大林决定将东普鲁士北部纳入苏联的统治范围,将柯尼斯堡作为苏联海军的全年温水港[23],故而允许波兰人接收斯德丁。在此过程中战时波兰流亡政府在决定中几乎没有发言权[24]

Thumb
1946年的欧洲形势:德奥被四国分治,苏联的西部边界整体西移,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芬兰均不得不割让一定领土予以俄罗斯

雅尔塔会议同意在战后将德国分为四个占领区,在德国统一之前,柏林也被四方占领。讨论了波兰的地位,但由于当时波兰由红军控制,这使情况变得复杂。会议同意重组由红军建立的波兰临时政府,包括波兰流亡政府的一些政治人物,并将其转变为民族团结临时政府,但未实现承诺举行民主和公平的选举。这实际上结束了对1939年撤离的波兰流亡政府的国际承认。会议同意波兰东部边界将沿寇松线延伸,波兰将在西部从德国获得大量领土补偿,但确切的边界将在以后确定。将成立一个“肢解德国委员会”来决定德国是否将被划分为六个国家,如果是,那么新的德国国家将拥有什么样的边界和相互关系。

为了就德黑兰和雅尔塔的口头承诺向西方盟国施压,苏联开始将奥得河-尼斯线以东的地区移交给波兰控制,尽管这些地区仍是德国苏维埃占领区的正式一部分。美国政府强烈抗议波兰政府在这些地区单方面实施[25]

波茨坦协定

二战后美国国务院的几份备忘录警告不要授予波兰如此广阔的土地,担心在该地区造成新的长期紧张局势。特别是,国务院承认波兰对下西里西亚的主张没有种族或历史理由[27]

在斯大林的压力下,于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举行的波茨坦会议将奥得河-尼斯线以东的所有地区置于国际社会直到1939年仍为德国的一部分,或在二战期间被德国占领的所有地区,在其他国家的管辖下,等待最后的和平会议[28][29]

盟军还同意:

十二,德国人口有序转移。三国政府[苏联、美国和英国]在全面考虑了这个问题后,承认将留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德裔人口或其部分转移到德国的行动将进行。他们同意发生的任何转移都应以有序和人道的方式进行。

这些领土地位的问题在于,《波茨坦协定》不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而是苏联、美国和英国(法国、德国或波兰均未加入)之间的备忘录。它规范了德国东部边界的问题,该边界被确认为沿奥得河-尼斯线,但备忘录的最后一条表示,有关德国的最终决定以及德国东部边界的详细对齐将受制于单独的和平条约;三个盟国签署国承诺尊重波茨坦备忘录的条款。因此只要这些同盟国继续致力于波茨坦协议,如果没有德国就奥得河-尼斯线边界达成一致,就不可能有和平条约,也不会有德国统一[30][31]。这场辩论影响了冷战时期的政治和外交,并在导致1990年德国统一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驱逐德国人

我们都得等候。后来火车来了,是货运列车。有人,有许多许多的孩子。行李经过检查,过磅。士兵们朝每节货运车皮里扔一捆干草。没有播放音乐。也没有下雨。晴转多云,刮着东风。
我们上了倒数第四节车皮。法因戈德先生站在车下铁轨上,稀薄的浅红头发随风飘拂。火车头猛地一撞宣告它的到来,法因戈德先生走近车皮,递给玛丽亚三小袋人造黄油和两小袋人造蜂蜜。用波兰话讲的命令、叫声、哭声宣告列车开动,我们走了,留下了法因戈德先生。他笔直地站着,符合列车出发时的规定,浅红头发飘拂着,变得越来越小,只剩下挥动的手,终于不再存在。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位于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尚未逃离(1944年冬-1945年)的大部分德语人口均被苏联红军无条件驱逐,不管他们已经在此居住了几个世纪,还是在二战中的新进移民。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波兰人也被从并入苏联的波兰前东部领土填充这一区域。 由于波兰的领土西移,有140至170万波兰人从寇松线以东的苏联占领区转移到了德国前东部领土。作为1947年维斯瓦行动的一部分,14万人乌克兰人被强行从波兰东南部迁移到前德国领土。目标是将这些乌克兰人波兰化。 来自德国东部地区的被驱逐者人数为:

  • 东普鲁士 189万人
  • 西里西亚 321万人
  • 东波美拉尼亚 147万人
  • 东勃兰登堡 41万人
  • 尼斯河以东的萨克森地区 2.4万人

共有约6,987,000名德国人不得不离开东部地区的祖籍,他们逃往西德和东德。在德国明爱协会其他组织的支持下,教会寻人服务机构帮助寻找失踪人员:提交了数百万份搜索请求。

根据20世纪50年代的官方数据,估计约有200万德国人因逃亡和被驱逐出前东部领土而死亡。如今仍有约40万德国人生活在东部地区,主要是上西里西亚(奥波莱附近)。他们一直受到歧视,直到共产主义政权垮台。

经济和社会后果

东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柯尼斯堡斯德丁和布雷斯劳等大城市以及上西里西亚的工业区(上西里西亚煤炭和工业区,例如瓦尔登堡)周边地区,东部领土的丧失使得德国失去了大约四分之一的农业用地。在二战前,东部领土的工业生产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36年整个全国的工业平均净产值为494马克,而东部地区则为229马克。对于苏联占领区和后来的东德来说,失去工业丰富的西里西亚和奥得河口及其重要港口斯德丁最初意味着相当大的经济负担。公司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必须在很大程度上重新调整。被选为斯德丁港替代品的罗斯托克港不仅规模小得多,而且也不位于通航河流上,尚未扩建为深水港。

东部领土的丧失同时促进了容克贵族的消亡,他们长期统治着普鲁士和德意志帝国,对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由于土地的丧失以及向西德的逃亡,这一阶层在二战后被连根拔起。这被汉斯-乌尔里希·韦勒描述为“对联邦共和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结构性好处”。同样历史学家曼弗雷德·格特梅克指出,联邦共和国东部地区农业部门的丧失,加剧了东德庄园经济与西德和南德占主导地位的家庭农场之间的紧张关系。

冷战时期

再波兰化和兹戈热莱茨条约

Thumb
1945年秋,波兰士兵在奥得河畔树立新的波德界碑

波兰民族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的要求(尽管更为有限),波兰对德国土地的大量领土收益受到了皮亚斯特在中世纪皮亚斯特波兰境内建立种族同质国家的愿景的启发。1945-46年间,下西里西亚和远波美拉尼亚等完全讲德语的地区的当地居民被驱逐。尽管边界仍不确定,但波兰化进程迅速进行。

新的波兰地名不是接管德国地名,而是由法令确定,恢复为斯拉夫名称或为讲德语的地方发明一个新名称。为了在民众的意识中确立皮亚斯特的愿景,并让他们相信吞并前德国领土的历史正义,“收复的领土”覆盖著与皮亚斯特王朝有关的名称,即使建筑物本身与皮亚斯特王朝的统治者没有任何关系。

波兰共产党人动员起来进行清洗和文化适应,以使他们的新家园去德国化。德语单词已从建筑物中删除,甚至从艺术品、餐具和墓地中删除[32]。 与此同时,就三个不同的问题举行了公然欺诈的公投;第三个是波兰人民是否赞成新的西部边界。根据官方结果,尽管波兰在东部也失去了大量领土,但仍有超过90%的人投了赞成票。

该过程于1950年由兹戈热莱茨条约最终确定,该条约是在苏联压力下由东德(东德)临时政府总理奥托·格罗提渥和波兰总理约瑟夫·西伦凯维兹签署的[33]。它承认1945年《波茨坦协定》规定的奥德-尼斯线为两国之间的边界。这些术语指的是从斯维讷明德以西的波罗的海(但没有提及什切青)沿奥得河和卢萨蒂亚尼斯河到捷克斯洛伐克边界的“已定义和现有边界[34]

西德的声索

Thumb
1951年,西德首都波恩,来自东部的离散者集会,要求声索德国在二战前的领土
Thumb
1937年12月31日的德国版图。在此种理论的支持者认知下,在德国分裂东德缺乏自决能力的条件下,东德从一开始就不被联邦德国承认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同时另一种法律解释开始出现,根据这一解释,德意志国作为一个国家和国际法主体并没有在1945年消失,而是继续存在于其1937年的边界内,只是缺少实际影响力。因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成立只是其西部的宪法重组,而德国的前东部领土也仅仅是被苏联和波兰“管制”

战后所谓“德国问题”是战后德国和欧洲历史和政治的重要因素。1949年至1970年间,西德政府将这些领土称为“暂时在波兰和苏联管理下的前德国领土”。该术语用于 1937年德国边界内的德国东部领土,并基于波茨坦协议中使用的术语。它仅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使用[注 1];但波兰和苏联政府反对这些领土有朝一日应归还德国的明显暗示。波兰政府更喜欢使用“恢复的领土”这个词,主张一种连续性,因为这些领土的一部分几个世纪前曾由波兰人统治。

直到1973年,联邦共和国采取了严格的路线,声称对整个德国拥有专属授权。根据哈尔斯坦主义,联邦共和国与除苏联外与东德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断绝外交关系。哈尔斯坦主义作为一项政治指导方针,它规定第三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建立外交关系必须被视为“不友好的行为”,是向西德采取行动”。联邦共和国没有具体说明任何反措施。这使得实施广泛的经济制裁成为可能,包括与有关国家断绝外交关系。目的是在外交政策上孤立东德。因此西德政府和联邦议院在1950年宣布东德和波兰人民共和国所签订之兹戈热莱茨条约“无效”。

在西德的早期历史中,难民组织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因素,要求德国永远不要放弃被认为仍然是德国一部分的土地。然而与官方说法相反,大部分被驱逐者可能并没有真正打算返回家园[35]

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倾向于使用“波兰和苏联统治下的前德国领土”。这是波茨坦协定中使用的措辞,但只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样使用,而波兰和苏联政府拒绝使用这个说法,因为这暗示这些领土有一天将归还德国[36]

东方政策

1970年代,西德在对外关系中采用东方政治,通过承认当时欧洲秩序的现实,并放弃霍尔斯坦主义的元素,努力实现与邻国的关系正常化。西德也暂时放弃了关于德国统一的主张,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存在;作为这种新外交模式的一部分,西德与苏联(1970年《莫斯科条约》)、波兰(1970年《华沙条约》)、东德(1972年《基本条约》)、捷克斯洛伐克(1973年《布拉格条约》)缔结了友好条约;并参加了《赫尔辛基最终法案》(1975年)的制定。1973年《兹戈泽莱茨条约》以及东德和西德基本条约的有效性在德国联邦宪法的判决中得到明确确认。

然而其后西德继续其实现东德、西德和柏林统一的长期目标;并坚持其正式承认战后德国的边界需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解决的背景下得到统一的德国的确认。一些西德评论员继续坚持认为,兹戈泽莱茨条约和华沙条约都不应被视为具有约束力,一个未来统一的德国应当包括其前东部领土。尽管这些保留是为了国内政治消费,而支持它们的论点在国际法中没有实质作用。

两德统一后

1989年柏林墙倒塌,两德在分裂40年后重归同意。作为渡让条件,1990年德国在《关于德国的最终解决条约》中重新统一时正式承认其目前的东部边界,结束了德国对奥得河-尼斯线以东任何领土的任何主权要求。随著时间的推移,“德国问题”被一些相关现象所掩盖:

  • 随著时间的流逝,在德国管辖下的这些地区拥有生活经验的人越来越少。
  • 在关于德国的最终解决条约中,德国放弃了对奥得河-尼斯线以东领土的所有主张。德国在1990年11月14日的《德波边界条约》中重申了德国对边界的承认。这些条约中的第一个条约由两个德国国家签订,并于1991年由统一的德国批准。第二个已经由统一的德国签署。
  • 2004年欧盟向东的扩张使任何希望在波兰(即奥得河-尼斯线以东)生活和工作的德国人无需获得许可即可自由移动和居留。德国被驱逐者和难民可以自由地访问他们的故居和定居,尽管在购买土地和建筑物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限制。波兰最终于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区,取消了与德国接壤的所有边境管制。

根据《最终解决条约》第1条,新统一的德国政府承诺放弃在东德、西德和柏林边界之外的任何进一步的领土主张:

统一的德国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领土要求,将来也不会主张任何领土。[注 2]

此外德国还要求修改《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明确规定现在已经实现了德国的全面统一,新的德意志国家包括整个德国,并且应该取消任何领土的所有宪法机制[注 3]。在这些边界之外,随后可能会被接纳;这些新的宪法条款受条约约束,不得撤销。 《基本法》第23条被废除,禁止任何其他州申请加入联邦共和国;而第146条被修改为明确规定新统一的共和国的领土包括整个德意志人民; “本基本法自德国实现统一和自由以来适用于全体德国人民,自德国人民自由通过的宪法生效之日起停止适用”。这在1990年序言的改写中得到了证实; “德国人……在自由自决中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和自由。因此,这项基本法适用于整个德国人民。”

在德国统一过程中,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最初在他的10点意见中没有提及接受边界是确定性的,但后来又不情愿地重申了接受二战后进行的领土变更,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被驱逐者联邦激怒,而一些波兰人担心他们1939年的创伤可能会因“第二次德国入侵”而复活,这一次是德国人买回他们当时便宜的土地。这发生的规模比许多波兰人预期的要小,波兰的波罗的海沿岸已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德国旅游目的地。所谓的“乡愁旅游”在1990年代通常被认为是相当激进,现在往往被视为一次善意的怀旧之旅,而不是表达愤怒和渴望归还失地的愿望。

德国的一些组织继续要求德国领土或德国公民的财产。可能只有不到100名成员的普鲁士信托基金(Preussische Treuhand,或普鲁士索赔协会)在2006年12月向欧洲人权法院提交了针对波兰政府的23项个人索赔要求时,重新开启了旧纠纷。赔偿或归还二战结束时从其成员那里挪用的财产。由德国和波兰政府联合委托国际法专家撰写的一份专家报告证实,普鲁士信托基金提出的申诉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但德国政府无法阻止此类请求的提出,波兰政府认为这些意见值得波兰外交部长 安娜·福蒂加发表评论,以“在收到有关针对波兰的索赔的信息后表达 [她] 最深切的关注由普鲁士信托基金提交给欧洲人权法院”。2008年10月9日,欧洲人权法院宣布普鲁士信托基金诉波兰案不可受理。

领土

波美拉尼亚

Thumb
波美拉尼亚省的划分
Thumb
波美拉尼亚省的行政区
Thumb
波美拉尼亚省

远波美拉尼亚包括普鲁士波美拉尼亚省的东部。它大致从西部的奥得河延伸到东部的波梅雷利亚。它大致对应于今天的波兰西波美拉尼亚省。1945年与远波美拉尼亚一起,包括斯德丁(今什切青)和斯维讷明德(今斯维诺乌伊希切)在内的西波美拉尼亚一小块地区被转移到波兰。

从10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前东部领土的波美拉尼亚地区曾多次处于波兰的统治之下,当时梅什科一世至少获得了其中的重要部分。1000-1007年,梅什科的儿子博莱斯瓦夫一世在科沃布热格地区建立了一个主教区,之后该地区再次被波兰异教斯拉夫部落占领。

波美拉尼亚公国于1121年建立为波兰的附庸国,直到1138年波兰统治者波列斯瓦夫三世去世后波兰分裂。此后波美拉尼亚公爵独立,后来成为公国的附庸国(先后归属萨克森(1164到1181年)、神圣罗马帝国(1181到1185年)、丹麦(1185到1227年)),最后从1227年起留在神圣罗马帝国。到中世纪末期,由于日耳曼定居者的涌入、斯拉夫人口的同化、德国城镇法的引入、日耳曼风俗的影响和汉萨同盟的贸易,该地区已在很大程度上日耳曼化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远波美拉尼亚成为勃兰登堡-普鲁士的一部分。1771年,劳恩堡和比托地区被普鲁士国王吞并,并入普鲁士王国的波美拉尼亚省。拿破仑战争后,瑞典波美拉尼亚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并入普鲁士,两者构成了波美拉尼亚省。1938年,解散的波森-西普鲁士北部成为了该省的一部分。

在20世纪之交,该省总人口近170万,其中讲波兰语的少数民族不到1%,且主要为卡舒比人

波美拉尼省东部的主要城市有:

  1. 克斯林(Köslin)/科沙林(Koszalin)
  2. 斯德丁(Stettin)/斯塞新(Szczecin)
  3. 科尔贝格(Kolberg)/科沃布热格(Kołobrzeg)

波美拉尼亚省的行政区有:

  1. 施特拉尔松德行政区
  2. 斯德丁行政区
  3. 克斯林行政区
  4. 施奈德穆尔行政区[注 4]

东勃兰登堡

Thumb
勃兰登堡省的划分
Thumb
勃兰登堡省的行政区
Thumb
勃兰登堡省

中世纪的卢布斯兰,位于奥得河两岸直到西部的施普雷河,包括莱布斯(Lebus)本身,也构成了梅什科王国的一部分。1249年,当西里西亚公爵博莱斯瓦夫二世罗加特卡将卢布斯卖给勃兰登堡的阿斯卡尼亚侯爵后,波兰失去了卢布斯。勃兰登堡还从大波兰公爵普热梅斯一世手中收购了桑托克城堡,并将其作为诺伊马克(“新边疆区”)地区的核心。直到1424年,莱布斯主教区仍然是格涅兹诺总教区的一部分,当时它在马格德堡总主教区的管辖下。 从1373年到1415年,卢布斯兰是波西米亚(捷克)王室土地的一部分。

勃兰登堡省东部的主要城市有

  1. 奥得河畔屈斯特林(Küstrin an der Oder)/奥得河畔科斯琴(Kostrzyn nad Odrą)
  2. 瓦尔特河畔兰茨贝格(Landsberg an der Warthe)/大波兰地区戈茹夫(Gorzów Wielkopolski)

西里西亚和东劳西茨

Thumb
西里西亚省的语言民族地图[注 5]
Thumb
西里西亚省的行政区
Thumb
西里西亚省

日耳曼部落在迁移时期离开该地区后,莱基特部落开始在西里西亚定居,而卢萨蒂亚则由米尔切尼和波拉比安斯拉夫人定居,而克沃兹科土地则由波希米亚人定居。10世纪,波兰的梅什科一世将西里西亚纳入其领土。从10世纪到12世纪,西里西亚、卢萨蒂亚以及克沃兹科地区在波希米亚和波兰之间展开了争夺。形成了几个独立的公国,最终一些公国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国波希米亚王国,而克沃兹科土地成为王国本身的组成部分。在14世纪,纳米斯沃条约让卡西米尔三世国王放弃了波兰对西里西亚的所有主张,并将西里西亚公国割让给波希米亚王冠土地。然而在教会方面,覆盖西里西亚的弗罗茨瓦夫教区仍然是波兰格涅兹诺总教区的副主教,直到1821年被豁免。

第一批德意志殖民者于12世纪末抵达,大规模的德意志人定居始于13世纪初亨利一世统治时期[40]。 德国定居者带来的新形式的农业、技术和法律在该地区扎根,也造福于斯拉夫人口。到14世纪后期,已有130个城镇和1300个村庄采用了德国法律[41]耶莱尼亚古拉/希尔施贝格(Jelenia Góra/Hirschberg)、希隆斯克地区勒武韦克/洛威贝格(Lwówek Śląski/Löwenberg)、兹沃托雷亚/古登贝格(Złotoryja/Goldberg) 等典型的西里西亚城市引入了新的法律来吸引德国定居者,具有以中央广场为中心的典型建筑,环形广场在波兰广为人知作为雷尼克。德国工匠和矿工也开始在山区定居。

雅盖隆家族与匈牙利王国的个人联合统治下,直到莫哈奇战役,波希米亚土地随后由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匈牙利王国和奥地利大公国联合统治,最后在白山战役中镇压波西米亚起义之后,事实上(但不是法律上)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王国存在并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部分。又过了一个世纪,当哈布斯堡王朝在西里西亚战争中败给腓特烈大帝统治下的普鲁士王国时,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与波西米亚王室的其他地区被切断,因此在布雷斯劳柏林条约中被迫割让大部分地区(不包括奥地利西里西亚)。割让的土地还包括奥帕瓦河以北的特罗保公国和克尔诺夫公国(有时被认为是摩拉维亚)领土,以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克沃兹科兰,它是波希米亚王国核心领土的一部分。然而直到1972年,前一个地区继续成为奥洛穆茨总教区的一部分,而后一个地区继续成为赫拉德茨-克拉洛维教区的一部分。

由于讲德语的人和平地涌入,西里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在西里西亚皮亚斯特的各个分支连续绝嗣后变成讲德语为主,就像在西里西亚战争之后卢萨蒂亚和后来的大部分克沃兹科地区一样,但捷克继续在奥地利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上西里西亚的赫卢钦地区克沃兹科地区的西部、索布语在卢萨蒂亚的部分地区使用,而波兰语则在奥得河以北的中西里西亚、部分地区流行奥地利西里西亚和上西里西亚。在后一种情况下,在中世纪抵达的德国人大多被波兰化,特别是随著工业革命的到来,它创造了就业和商业机会,吸引了众多波兰人来到该地区。下西里西亚和中西里西亚的讲波兰语的地区,直到19世纪后期通常被描述为波兰一侧,在18世纪和19世纪大部分都被德国化了,除了沿东北边境的少数块和更大的区域[42][43]

西里西亚省的主要城市有:

  1. 布雷斯劳[注 6](Breslau)/弗罗茨瓦夫(Wrocław)
  2. 卡托维茨(Kattowitz)/卡托维兹(Katowice)
  3. 奥珀伦(Oppeln)/奥波莱(Opole)
  4. 格尔利茨(Görlitz)/兹戈热莱茨[注 7](Zgorzelec)
  5. 利格尼茨(Liegnitz)/莱格尼察(Legnica)
  6. 施韦德尼茨(Schweidnitz)/希维德尼察(Świdnica)

西里西亚省的行政区有:

  1. 卡托维茨行政区[注 8]
  2. 布雷斯劳行政区
  3. 利格尼茨行政区
  4. 奥珀伦行政区

东普鲁士

Thumb
东普鲁士省的语言民族地图[注 9]
Thumb
东普鲁士省的行政区
Thumb
东普鲁士省

最初主要由异教徒的古普鲁士人居住,这些地区在13和14世纪被征服并并入条顿骑士团的国家。在条顿骑士团的统治下,该地区的城镇建立起来,林地被清除,沼泽地被殖民者定居,这些殖民者主要来自说德语的地区,但也来自邻近的波兰和立陶宛土地。在东西德隆期间,该地区主要是德国人(桑比亚、纳坦吉亚和巴蒂亚共同构成该地区的中部),混合了德裔-立陶宛人(东北部称为小立陶宛,包括苏多维亚纳德罗维亚和斯卡洛维亚),或混合的德国-波兰人(马祖里亚人(Masurians)、瓦尔米亚人(Warmiacy)),包括该地区的南部(Sasna 和 Galindia一起构成马祖里亚)和西部(瓦尔米亚(Warmia)、波美萨尼亚(Pomesania)和波格萨尼亚(Pogesania),后两者一起形成波维勒(Powiśle))边缘。到第二次托伦和约(1466年)时,瓦尔米亚马尔堡地区(包括波美萨尼亚和波格萨尼亚北部)作为皇家普鲁士的一部分成为了波兰王室的一部分,该地区最初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并继续使用德语作为官方的,但最终在卢布林联盟结束后与波兰王室完全融合。马祖里亚以及波美萨尼亚和波格萨尼亚的南部保留了条顿骑士团国(此后称为修道院普鲁士或条顿普鲁士)的一部分,该国家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德意志封地,最终于1525年世俗化为普鲁士公国。后者后来解放了,利用了俄罗斯-瑞典大洪水时期,并与勃兰登堡选帝侯合并形成了勃兰登堡-普鲁士,此后不久成为一个王国。随后它与奥地利和俄罗斯结盟,在第一次瓜分波兰(1772年)中入侵了皇家普鲁士的波兰领土,瓦尔米亚于1773年成为新成立的东普鲁士省的一部分。作为《凡尔赛条约》的结果,索尔道周围的一小部分被转移到波兰,克莱佩达地区形成了一个由国际联盟监督的自由城市,在克莱佩达起义后被立陶宛吞并,但在1938年被德国收回,而大部分(包括整个瓦尔米亚马苏里亚) 在东普鲁士公民投票之后仍然是德国的一部分,并通过增加以前的西普鲁士马尔堡土地而扩大。

东普鲁士省的主要城市有

  1. 贡宾嫩(Gumbinnen)/古谢夫(Гу́сев)
  2. 哥尼斯堡(Königsberg)/加里宁格勒(Калининград)
  3. 阿伦施泰因(Allenstein)/奥尔什丁(Olsztyn)
  4. 梅梅尔(Memel)/克莱佩达(Klaipėda)
  5. 埃尔宾(Elbing)/埃尔布隆格(Elbląg)

东普鲁士的行政区有:

  1. 齐切瑙行政区[注 10]
  2. 阿伦施泰因行政区[注 11]
  3. 贡宾嫩行政区
  4. 柯尼斯堡行政区

西普鲁士

Thumb
西普鲁士省的语言民族地图[注 12]
Thumb
西普鲁士省的行政区
Thumb
西普鲁士省

西普鲁士位于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之间,1772年大部分的王室普鲁士地区在第一次瓜分波兰之中合并到普鲁士之内,次年成为了普鲁士的西普鲁士省,例外的是并入东普鲁士省厄姆兰地区。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兰之中,但泽这个汉萨城市已经不能靠本身的财富而存活,所以但泽与另一个汉萨城市托伦一同加入普鲁士的西普鲁士。大波兰的一些地区1772年合并到普鲁士,内兹区1793年亦合并到西普鲁士。

1806年拿破仑战争时期,西普鲁士的南部地区被划分到华沙公国之内。1824年至1878年间西普鲁士和东普鲁士合并到普鲁士省,之后重新分开。西普鲁士1871年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在此期间但泽归属西普鲁士管辖。

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大部分的西普鲁士地区被割让予波兰第二共和国,该省西部和东部小量地区仍属威玛共和国。剩馀的西部地区1922年组成了波森-西普鲁士省,东部地区则成为东普鲁士西普鲁士地区

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波茨坦会议中,决定将所有前西普鲁士的领土都划分波兰管治。这些地区的德国人口都被驱逐到东德,然后让波兰人迁入。1949年,这些难民建立了非牟利的西普鲁士故土协会

西普鲁士省的主要城市有

  1. 但泽(Danzig)/格但斯克(Gdańsk)
  2. 马林韦德(Marienwerder)/克维曾(Kwidzyn)
  3. 霍恩萨尔札(Hohensalza)/伊诺弗罗茨瓦夫(Inowrocław)

西普鲁士的行政区有:

  1. 但泽行政区
  2. 马林韦尔德行政区[注 13]

波森

Thumb
波森省语言民族划分
Thumb
波森省行政区划
Thumb
波森省

波森是一个德国人占少数的地区,在瓜分波兰后,普鲁士王国得到了这一地区。由于1807年的提尔西特条约,普鲁士在东部的领地被尽数剥离,并入了华沙大公国。1815年后,波森重新划归普鲁士王国。波森省存在于在1846年至1918年,首府是波兹南(德语:Posen),位于今波兰中部。居民包括波兰人德国人、一些犹太人与其他少数民族。波兰裔居民大多是公教基督徒天主教徒),而九成的日耳曼族德意志裔居民信奉基督新教。犹太居民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的社区,并多数作手工艺、本地或地区贸易等事业。比较细的社区较有机会是属于波兰人或德国人社区。一般来说,德裔社区集中在西北部,波裔社区则在东南部。经过长期的德国化政策,大多数人口都变为德裔。直到19世纪末,这情况开始逆转,很多德国人自东而来。虽然德国政府设立了定居政策 (Preußische Ansiedlungskommission),企图买下波兰人的土地以转让给德国人,但未能成功,反而鼓励了波兰人守护产业,阻止进一步的德国化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语人口占38.5%,波兰语人口占61.5%。

1918年,德国一战战败,新政府被迫接受凡尔赛条约,割让波森省的93%予重获独立后的波兰,后者由此建立了波兹南省;残存的7%成为了威玛共和国的波森-西普鲁士边区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森被德国吞并,建立为瓦尔特兰帝国大区

波森省的主要城市有:

  1. 波森(Posen)/波兹南(Poznań)
  2. 布龙贝格(Bromberg)/比得哥什(Bydgoszcz)
  3. 施奈德穆尔(Schneidemühl)/皮瓦(Piła)

波森省的行政区有:

  1. 布龙贝格行政区
  2. 波森行政区

但泽

Thumb
但泽市纹
Thumb
但泽自由市位置
Thumb
但泽自由市详图

但泽位于维斯瓦河的入海口。维斯瓦河流域面积194,424平方公里,占波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波兰的母亲河。粮食从波兰和乌克兰通过内河航运抵达但泽市,再转为海运送往荷兰等地。贸易造成了但泽的繁荣,16-17世纪,但泽成为波罗的海最富裕的港口城市,被称作“东欧的阿姆斯特丹”。因为财富与地理位置重要,许多欧洲国家,包括普鲁士、波兰、法国等都曾经控制但泽。以德国和波兰的争夺最为激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巴黎和会上,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波兰复国,但泽市当时曾为波兰领土,但经普德百多年统治,当时的人口已变成以德国人占多数,故有认为应该继续由德国统治。但法国、美国、波兰强烈反对但泽并入德国,而德国和英国反对但泽并入波兰。各方为但泽的归属争执不下,最终各方妥协,成立但泽自由市。

根据1919年《凡尔赛条约》第100条(第三部第十一节)条款,但泽自由市建立,接受国际联盟托管。在1938年大战前,但泽自由市居民中98%为德裔,1%为波兰裔,1%为其他种族。二战中并入但泽-西普鲁士帝国大区。二战后,但泽划归波兰管辖,德裔居民被驱逐。移民后代成立有但泽自由市流亡政府,治所在柏林。

苏台德兰

Thumb
1918年流产的建立的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
Thumb
苏台德兰帝国大区的行政区划
Thumb
1911年奥匈帝国族群分布:粉红色代表德语族群,蓝色代表捷克语族群

苏台德并不属于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国的范围,在严格意义上也不属于德国(尤其是普鲁士)前东部领土,但是当地居住有大量德意志人,并在1938-45年间归属德意志国本土管辖。在13世纪左右,日耳曼人迁居于此。在奥匈帝国时期,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德意志裔人数量迅速增长。19世纪末民族主义潮流兴起,当地的德意志人与捷克人不断产生冲突。1918年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分裂,奥地利的德意志人和苏台德德意志人企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奥地利-德意志共和国并根据民族自决主义并入德国本土,但是该想法被协约国否定。随后苏台德地区成为新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此时此地已居住着300馀万德意志人,为当地主体民族,占本国的23%。如果捷克和斯洛伐克没有合并,则能占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半数之多。1938年慕尼黑会议后,在两国同意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苏台德地区给纳粹德国,后者以此建立了苏台德兰帝国大区。最后德国在1939年将捷克剩馀部分置于其控制的傀儡政权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之下,同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投降,该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依据《贝奈斯法令》大多数德意志人被没收财产、强制驱逐出境,截止1950年时捷克境内仅剩159,938名德意志人(相较于1930年有3,149,820人)。

苏台德地区的主要城市有:

  1. 赖兴贝格(Reichenberg)/利贝雷茨(Liberec)
  2. 埃格(Eger)/海布(Cheb)
  3. 奥西格(Aussig)/拉贝河畔乌斯季(Ústí nad Labem)
  4. 卡尔斯巴德(Karlsbad)/卡罗维瓦利(Karlovy Vary)
  5. 比尔森(Pilsen)/普尔岑(Plzeň)
  6. 布德维斯(Budweis)/捷克布杰约维采(České Budějovice)

苏台德的行政区有:

  1. 奥西格行政区德语Regierungsbezirk Aussig
  2. 埃格行政区德语Regierungsbezirk Eger
  3. 特罗保行政区德语Regierungsbezirk Troppau

图集

参见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