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加里宁格勒州
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以及俄罗斯唯一一个外飞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 |
加里宁格勒州(俄语: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Kaliningradskaya oblast),又译卡里宁格勒州,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立陶宛西方的小立陶宛。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最西部的一个行政区,面积15,10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3,300平方公里),人口941,873人(2010年人口普查),首府为加里宁格勒。该地原为普鲁士的主要部份,德意志统一后成为德意志帝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二战后割让给苏联,隶属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本属于苏联的立陶宛独立,导致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分开,而成为该国的外飞地。这个城市看不出其被德国统治时的历史,因为很多在普鲁士兴盛时期兴建的建筑物都在二战中被炸毁,当地仅剩的德国建筑是经过修复的大教堂。
Remove ads
历史
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原名为哥尼斯堡,大约在13世纪建立。随著德国商人汉撒同盟的兴起,哥尼斯堡也繁荣起来。15世纪末,哥尼斯堡已拥有约100多艘商船。在1660年以前,哥尼斯堡由普鲁士控制。
1701年,普鲁士首位国王腓特烈一世在这里的大教堂加冕,并将哥尼斯堡定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哥尼斯堡成为普鲁士和俄罗斯贸易的中心,并一直作为普鲁士的首都,直至普鲁士迁都至柏林为止。
哥尼斯堡的著名教育中心阿尔贝蒂娜大学在1544年成立,这间大学最著名的学者是哲学家康德,他大部份的思想均在此形成。
哥尼斯堡在20世纪遭逢巨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战胜国决定划出“波兰走廊”,令波兰可连接沿海地区,但这决定使哥尼斯堡和东普鲁士跟德国本土分离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美国和英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决定取消东普鲁士,其北部划归苏联。
1946年4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成立俄罗斯哥尼斯堡州的命令。7月4日,行政中心以该主席团的其中一名主席加里宁之名命名,改为加里宁格勒,州名亦改为加里宁格勒州。
自此,加里宁格勒再也没有德国人,有些在战争中死亡,有些则逃走了,其馀都被苏联放逐至东德或西伯利亚,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迁入的俄罗斯人,他们大多在附近的苏联波罗的海舰队总部工作。
Remove ads
政治
加里宁格勒州杜马和州政府行使国家权力,是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联邦立法和州章程成立的机构,加里宁格勒州杜马是常设国家权力机构。
州杜马议员(32名)由常驻该州,拥有选举权的俄罗斯公民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来,任期4年。
州长领导常设执行权力机构。
地理和气候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联邦最小的州。首府加里宁格勒濒临波罗的海,人口45万,数目几乎接近全州的一半。加里宁格勒州主要城市还有波罗的斯克、苏维埃茨克等。从加里宁格勒到华沙距离为400公里,到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的距离均在600公里左右。州内的行政单位有13个区、8个州属市、14个区属市、5个市内区、5个城镇、97个行政农庄。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的重要海军基地,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就设在此地。
加里宁格勒州与立陶宛共管库尔斯沙嘴。在北部和东部,它与立陶宛接壤(边界线长280.5公里),在南部,与波兰交界(边界线长约232公里)。波罗的海海岸线大约184公里。加里宁格勒州从东到西的最远距离为205公里;从北到南为108公里。加里宁格勒市到波兰边界的距离为35公里,到立陶宛边界的距离为70公里。
加里宁格勒市离最近的俄罗斯州行政中心——普斯科夫的距离为800公里,离莫斯科的距离为1,289公里。而与欧洲许多国家首都的距离却较近(距立陶宛维尔纽斯350公里;距拉脱维亚里加390公里;距波兰华沙400公里;距德国柏林600公里;距瑞典斯德哥尔摩650公里;距丹麦哥本哈根680公里;距挪威奥斯陆850公里)
加里宁格勒州的大部分位于普列戈利亚河流域,西部及西南部环绕著波罗的海和波罗的湾。地形以低平原、沼泽和平缓丘陵为主,20%的土地生长著混生林。受海洋影响,气候湿润,年降雨量600-700毫米。1月平均气温-9℃,7月17℃。土壤以灰化土为主。矿藏有石油、褐煤、泥炭等。种植业不发达,唯亚麻种植较多。畜牧、家禽业较为发达。加里宁格勒州内主要的河流有涅曼河、普列戈利亚河。在该州境内还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湖泊100多个,还有许多沼泽地。加里宁格勒州的气候已由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逐渐过渡。
经济
加里宁格勒地区是北欧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经济最为落后的地方。考虑到加里宁格勒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了尽量吸引外资,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批准加里宁格勒州经济特区法(1996年生效),该项法律规定加里宁格勒州全境将不再征收任何进出口关税,从而使该州成为一个无关税地区,确定了特殊的、优惠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制度,其中包括对外经营活动。经济特区法的有效期为25年。有效期内,如果俄罗斯进入战争状态或政府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时间长达3个月时,国家杜马就有权中止该经济特区法的实施。由于上述州经济特区法律的实施,州对外贸易额1998年比1995年提高了70%。加里宁格勒成为经济特区后,吸引到南韩KIA和德国BMW车厂前来设厂。2004年加里宁格勒地区的经济增长达11.5%,工业产量增长25.8%。
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的贸易港和渔港,工业的基础领域有造纸、燃料、机械制造、食品、轻工业,也有造船业和琥珀开采加工业。琥珀生产储量占世界储量的90%。每年生产琥珀多达400多吨,产品多数出口到日本、波兰、立陶宛和德国。加里宁格勒州自然资源比较缺乏,工厂所需90%的原材料主要靠铁路和汽车从俄罗斯本土运进,而80%的电能都是来自俄罗斯本土。机械制造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加里宁格勒市,包括有造船业,车厢、起重机、照明设备、以及其他复杂的技术设备。
由于欧盟签证政策对俄罗斯非常严苛,俄罗斯方面认为仿效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西柏林和西德其它地区间实行的东德过境交通制度,但这个建议被欧盟否决。欧盟认为,一旦加里宁格勒居民获得特殊照顾,俄罗斯公民都可以利用这个缺口进入欧盟国家。俄罗斯又要求经波兰和立陶宛开设连接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的运输走廊,且在波立两国入盟后为俄罗斯居民发放一日签证,以方便他们自由来往于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本土之间,但欧盟目前并没有对此建议加以正视。
Remove ads
人口结构
加里宁格勒州人口有94.6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77%,农村人口占23%。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人。女性占51.7%,男性占48.3%。劳动人口60.9%,儿童19.6%,退休人员和老年人19.5%。
州内人口属于多民族地区,有30个大小民族,其中:
加里宁格勒州下设13个行政区(22个座城市和5个市级镇)。州内各大城市人口数目:
运输

哈拉波罗夫国际机场位于加里宁格勒市北部24公里,该机场主要连接加里宁格勒到俄罗斯其他城市,而且还提供航班到西欧某些城市和以色列。在波罗的斯克可以坐船前往圣彼得堡、哥本哈根、里加和基尔。
在德国统治时期,中央火车站称为哥尼斯堡中央火车站。现称为Passazhirskiy国际中央火车站。火车提供班次可以到达马尔堡、柏林、波罗的斯克、莫斯科、圣彼得堡、明斯克、哈尔科夫、阿纳帕和巴格拉季奥诺夫斯克等各大城市。
目前市中心位于胜利广场的区域火车站,可以到达泽列诺格拉茨克和斯韦特洛戈尔斯克,并每天一次开至苏维埃茨克。在1881年,哥尼斯堡已开始使用有轨电车,一直运行至今。而在1975年无轨巴士系统亦投入服务。
“波罗的海的香港”计划
自从苏联解体后,多个苏联加盟共和国都相继宣告独立。而地处波兰以北的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本土分隔,令当地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高,很多年轻人因而离开。自从普京总统上台之后,致力于把这个经济落后的地方发展成“波罗的海的香港”。普京总统将加里宁格勒列为经济特区,鼓励外商投资,新投资者可以享有6年豁免利得税的优惠,莫斯科还致力促进加里宁格勒与欧盟合作,并建成一个国际机场,令加里宁格勒得以飞航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机场。
加里宁格勒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这里的港口有关。加里宁格勒港是俄罗斯唯一位于波罗的海的不冻港,现在每年处理至少800万吨货柜。海事商业港口局计划扩大当地货仓,并兴建新的货柜码头。当地不少俄罗斯商人亦开始在沿海兴建豪宅。普京又计划于2009年把加里宁格勒定为俄罗斯四个赌博合法化的地方之一,到时当地将会有赌场区,区内将有3万多个酒店房间,令这里变成为“波罗的海的拉斯维加斯”。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俄罗斯当局还计划重建加里宁格勒的历史风貌,以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的游客。
Remove ads
军事

加里宁格勒州曾经是俄罗斯联邦军事化最重的地区,其军事设施数量及密度亦是全欧洲最多及最高的。前苏联波罗的海军区总部曾经设在此地。加里宁格勒现在还作为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总部,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克、顿斯科耶和加里宁格勒契卡洛提供空军基地及海军航空基地。
2008年11月,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可能会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他声称这是为了应对美国可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鉴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9月17日宣布放弃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亦准备采取回应,暂时没有打算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
2022年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瑞典、芬兰二国若加入北约,俄国将不得不巩固在波罗的海的陆海空军力,并暗指将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核武与极音速武器。[11]
独立运动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