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拉脱维亚关系
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民国与拉脱维亚共和国于1936—1940年有公使级的外交关系,但因苏联并吞拉脱维亚而中止。自1991年独立以来,于1992—1994年,两国建立总领事关系,是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唯二获得官方承认的欧洲新独立国家(另一为时名马其顿共和国),以及唯一的前苏联国家。与拉脱维亚终止总领事关系后,原中华民国总领事馆改组为具大使馆功能的代表机构。[4]
政治

1936年6月25日,拉脱维亚与中华民国建立公使级的外交关系。
1940年8月5日,因苏联吞并拉脱维亚而中止外交关系。
1991年8月21日,拉脱维亚自苏联独立。11月,拉脱维亚外交部长尤肯斯与中华民国签署《互设贸易代表团协定》。[6]
1992年1月29日,两国发表《共同声明》,建立官方的总领事关系,但并未建交。于首都设立中华民国驻里加总领事馆。[6][7]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关闭并撤离所有驻地人员,但没有与拉脱维亚断交。10月,拉脱维亚总理戈德马尼斯致电中华民国行政院长郝柏村庆贺国庆。[8]
1993年6月,拉脱维亚国会选举后,总理戈德马尼斯辞职,两国关系呈现不稳。[6]
1994年7月,拉脱维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关系正常化联合公报》。28日,停止对中华民国的官方承认,结束总领事关系。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驻拉脱维亚大使馆。1995年11月,中华民国驻里加总领事馆改名为驻拉脱维亚台北代表团。[6][7][注 2]
2021年4月2日,台湾太鲁阁号列车发生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拉脱维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帕布里克斯、外交部长林克维奇斯均表示哀悼。[9][10]
2024年1月13日,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结束后,波罗的海三国外交委员会主席:拉脱维亚国会柯理和、立陶宛国会帕季格、爱沙尼亚国会梅马侃发表联合声明,赞扬台湾的总统选举再次展现民主制度的力量与韧性,堪为印太区域的典范与世界的良善力量。并感谢台湾对区域安全的贡献,包括协助重建乌克兰,且在中国未曾间歇的打压下,仍致力捍卫台海的和平与稳定。[11]
Remove ads
1994、1995、1997、1998年,拉脱维亚在联合国大会的总辩论中,间接正面呼应中华民国参与联合国的议题。[12][13][14][15]
200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执行委员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华民国的邦交国提出“要求世界卫生组织与尚未获纳入国际卫生条例2005之国家、地区及领土就国际卫生条例2005之执行建立直接沟通与联系”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另提出修正案,并以25国赞成、3国反对、5国弃权(包括拉脱维亚)、1国缺席通过,中华民国的邦交国所提议案则不交付表决。[16]
2019年4月,6名拉脱维亚国会议员致函WHO总干事谭德塞,呼吁邀请台湾出席世界卫生大会(WHA)。[17]
2020年2月,对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扩散,拉脱维亚国会友台小组主席与9名资深议员致函WHO总干事谭德塞,促请更正WHO疫情报告中对台湾的不当称呼。[18]
Remove ads
仅列举部分名单:
中华民国:总统夫人周美青[注 3]、前副总统吕秀莲[20]、外交部长吴钊燮[21]、外交部政务次长程建人[6]、科技部政务次长林一平[22]、蔡明祺[23]、经济部政务次长卓士昭[24]、经济部国际贸易局长陈瑞隆[25]、经济部国际合作处长童益民[26]、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黄镇台[25]、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黄大洲[27]、台北市长柯文哲[28]、台北市副市长欧晋德[29]、台北市议会议长吴碧珠[29]。
拉脱维亚:前总统斐柏嘉[30]、总理戈德马尼斯[6]、前总理贝尔辛[31]、外交部长尤肯斯[32]、经济部长克拉兹[6]、文化部长佩特颂[27]、环境部长维尤尼斯[33]、教育暨科学部长葛莱斯康斯(Karlis Graiskalns)[27]、青年署长史波瑘(Daina Sproģe)[34]、新闻文化总署长卡宁斯[35]、国会副议长亚美里克斯[6]、波雅希[27]、阿格里斯[36]、国会欧洲委员会主席卡斯坦斯、国会司法委员会主席穆辛斯(Linards Mucins)[29]、最高法院院长恩津斯[37]、科学院院长史帕瑞特斯[38]、拉脱维亚大学校长欧金[39]、叶尔加瓦市长拉文斯[26]。
Remove ads
1995年11月,原总领事馆改名为驻拉脱维亚台北代表团。[40]1996年1月19日,正式挂牌运作。[41]并兼辖立陶宛[注 4]、爱沙尼亚。[7]
经济
2023年的两国贸易项目如下:
出口至拉脱维亚的前10大项目为:集成电路;印刷版、滚筒与其他印刷组件之印刷机以及打印机、复印机与传真机;电话机(包括智能手机),以及其他传输或接收声音、图像之有线或无线网络通讯器具;印刷电路;钢铁制螺钉、螺栓、螺帽、螺旋钩、车用螺钉、铆钉、横梢、开口梢、垫圈与类似制品;合成纤维丝纱梭织物;锉、钳、镊子、剪刀、截管器、螺栓截除器、穿孔冲与类似手工具;木材、软木、骨材、硬质橡胶、硬质塑胶或类似硬质材料加工机床;整形用具、夹护板与其他接骨用具、助听器与其他配带用具或植入体内之其他用具;一般或竞技运动、户外游戏用物品与设备、游泳池与袖珍游泳池等。[43]
自拉脱维亚进口的前10大项目为:木材;装货用木制容器、承压木板;冰淇淋与其他可食用冰;电话机(包括智能手机),以及其他传输或接收声音、图像之有线或无线网络通讯器具;铸模用之粘合剂、化学制品;淀粉或菊糖;电路开关、保护电路或连接电路用之电气用具、光纤、光纤束、光纤电缆或光纤传输缆用之连接器;未变性之乙醇以及烈酒、利口酒与其他含酒精成分之饮料;控电或配电用板或柜;家具及其零件等。[44]
Remove ads
2008年10月,于台北召开第1届“台拉经济合作会议”。第2-4届(2010、2012、2013年)会议在里加举行。[26]
交流
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91年7月设立“独立国协及东欧地区国家来台留学奖学金”,其中包括拉脱维亚。[36]该奖学金后来改为中华民国外交部的“台湾奖学金”、教育部的“华语文奖学金”,提供拉脱维亚学生申请赴台攻读学位及学习华语文;另有外交部提供的“台湾奖助金”,提供拉脱维亚学者赴台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与拉脱维亚大学及里加工业大学签有交换学生计画。[23]
台北市政府自2004年起,每年提供奖学金1名给予姊妹市里加的学生赴台学习中文,“台北-里加青年大使”活动亦由两市政府各推派1名青年大使进行互访。[36]
财团法人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国合会)等机构每年均提供拉脱维亚政府部门及民间机构人士赴台参加各项专技研习班。[36]
2015年8-10月,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与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合作,在拉图举办《文明之印记》中国古籍及台湾古地图特展。[38]
2015年9月17日,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东亚研究图书室的“台湾汉学资源中心”开幕。[38]
2017年3月,驻拉脱维亚台北代表团与里加市政府举办“台湾电影节”。[34]
2020年4月14日,对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扩散,中华民国外交部宣布第2波国际援助行动,其中捐赠130万片口罩给拉脱维亚在内的8个欧洲联盟成员国。[45]
协定
签证


欧洲申根区给予持有载明身分证字号的中华民国护照之中华民国国民可以申根区免签证入境,停留日数与申根区合并计算,每6个月期间内总计可停留90天。经拉脱维亚转机至申根区亦可免签证。[50][51][52]
交通
两国无直航班机,可经由(不计航点远近,截至2023年7月10日):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