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发展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發展史
Remove ads

中华民国发展史》是一套中华民国历史丛书,由国立政治大学2011年民国100年)推出,是中华民国政府庆祝建国百年项目之一。该书为中华民国之史书,共12册,由政大主导整合台湾学术界编纂,记录中华民国建国后百年来与台湾的发展历程,著重台湾日治时期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台湾战后时期历程。

事实速览 中华民国发展史, 作者 ...
Thumb
时任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出席国立政治大学《中华民国发展史》新书发表会

该书由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补助、国立政治大学主导编纂、联经出版公司印刷出版。内容概分〈学术发展〉、〈政治与法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学与艺术〉与〈教育与文化〉六大类,总计将近350万字,图表与照片650张。设定为“全民诠释历史”,以“中华民国在地化”的转型史观,以表现“中华民国在台湾”为中心理念[1]

Remove ads

史观

事实速览 中国历史系列条目 ...
转型史观 中华民国在地化
中心理念 中华民国在台湾
三大主轴[2]
过去 由全民诠释历史
现在 让世界看见台湾
未来 共同携手迈向未来
Remove ads

双源史观

修史团队设定“Y字型”历史发展主轴(或被称“Y型史观”):台湾日治时期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民国34年(1945年)、38年(1949年)为两大重要分野。台湾在1945年由中华民国接管统治,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撤迁台湾,此后台湾及中华民国合而为一,汇为“中华民国在台湾”。书中撰述比例,比重约为二比三。[1]内容针对高中以上读者撰写,让更多人都能亲近中华民国的历史[3]

全民诠释

该书被定位为“非官修历史”,异于中国传统上撰修前朝历史之方式。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强调是“真正由全民来诠释历史”,政治力不能干预介入学术。编纂该书经费虽为政府补助出资,但从未因此影响撰写者的历史观点。[4][5]


编纂团队

更多信息 领域, 主笔/负责人 ...

国立政治大学于2009年向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提出申请配合建国百年国庆活动,规划撰写 《中华民国发展史》 ,介绍自民国成立以至政府迁台后的各项建设与发展,希望建构中华民国的主体论述,说明国家发展的困难与愿景。编纂历时将近两年的时间。编纂团队包括学者及民间参与:先由谘询委员会(于宗先孙震李亦园张玉法胡佛)共商编纂宗旨及内容纲要,汇整“六大主轴”。六大主轴召集人,再拟定130个议题,分由149位学者撰写,撰写者分别任职行政院考试院中央研究院国立故宫博物院国史馆,以及国内外35所大学、14所学术研究机构[1];并动用四百多位研究人才。[3]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