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英国关系

雙邊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英國關係
Remove ads

中华民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通称英国、不列颠、联合王国)于1913—1950年有官方外交关系,断交后,英国仍维持驻淡水领事馆并派遣外交官执掌领事馆馆务,直至1972年3月英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撤馆,后均在对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功能的代表机构。

事实速览 中华民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2009年,英国首开先例,成为首个对台免除短期观光签证的西方国家,并致使欧盟其他国家跟进[6]:265英国政府高度评价台湾的政治民主化成就,并列为强化经贸关系的新兴市场,除了增派驻台人员,也积极发展与台湾除官方外交关系外的各项领域交流与合作。[7]

Remove ads

历史

北洋政府

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驻大清公使朱迩典支持袁世凯东山再起。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向英国派驻外交代表,由前清廷出使英国钦差大臣刘玉麟续任。

1913年10月6日,英国外交承认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于首都伦敦设立中华民国驻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公使馆(1927年,变更国号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于首都北京设立大不列颠暨爱尔兰联合王国驻中华民国公使馆,并互派公使。中华民国公使由原外交代表刘玉麟升任、英国公使由驻前大清公使朱迩典续任。

1925年,发生英军射杀中国人的沙基惨案,广东军政府号召粤港两地迳行罢工示威,并对香港进行封锁,是为省港大罢工

国民政府

Thumb
二战中华民国及英美同盟海报

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北伐中,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928年12月20日,随著国民革命军北伐几近尾声,英国外交承认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华民国曾多次向英国求助被拒,蒋中正委员长甚至亲自向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表示,中华民国政府可以提供20万人替英国保卫香港,依旧被英国拒绝[8]

1935年5月23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于首都伦敦与南京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并互派大使。中华民国大使由原公使郭泰祺升任、英国大使由原公使贾德干升任。

1938年10月,华南、华中相继失陷,英国在华势力范围基本为日本控制;英国开始援华,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对华提供财政援助货款共1,550万英镑,其中三分之二是1940年后提供,对华军援微乎其微[8]

1943年1月11日,《中英平等新约》在中国重庆签署,除香港外,英国放弃在中国的特殊权利。[注 2]

1946年3月,英国在淡水红毛城旁重新复馆,作为英国领事馆台湾分馆的办公地点,一直租用至1972年。

1947年5月9日,中英双方联合发表新闻,即将签订中英空中运输协定[9]:8351。5月16日,英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鲍毅德率官兵130馀人访问福州[9]:8355。7月23日,《中英航空协定》在南京签字[9]:8388

1949年5月25日,美国国务院机密档案纪录:提到一名英国外交部的助理秘书德宁以个人的名义表示:“万一有中国亡命政府或中国流亡政府设在台湾──其目前还不是中国的合法领土──英国政府很可能就在淡水设立一间领事馆作为英国在中国的大使馆办公室。”并提到德宁认为:“任何设在台湾的中国政府都会处于一个非常模糊不清的处境,并且会给世界各国的政府以及尤其是联合国带来难题。”[10]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

1950年1月6日,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暂派临时代办商讨建交事宜,中华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对英断绝邦交,撤回驻英大使[11]:528。14日,外交部宣布关闭驻英国大使馆。但英国于台北淡水设置的驻台北领事馆(红毛城)仍然维持其领务及商务功能。[12][13][14]同年7月26日,英国外交部官员杨格英语Kenneth Younger发表书面声明称:“英国政府在法律上承认中共为中国之合法政府……台湾在法律上迄为日本领土,故无所谓台湾政府。日本投降后当时之中国政府,经其馀盟国之同意,取得台湾之临时治理权,但仍须俟和约对其地位作最后之决定。”[15]11月30日,英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否决中共代表伍修权等提出之“美国侵略台湾案[16]

1951年9月8日,英国签署《旧金山和约》,该约规定日本放弃台湾与澎湖,而未明定其归属。1958年9月11日,八二三炮战期间,英国外相劳埃表示,美国协防外岛乃至使用战术性核武显然会有连锁反应的危险,而中华民国自外岛撤军则可加强其国际地位。[17]:227-236,266

1970年5月8日,新任英国驻淡水领事戴斐(Thomas Duffy)抵达台湾履任[11]:787,为最后一位正式派驻台湾的英国籍领事官。

1972年3月13日,英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撤离驻台北领事馆[12],并将其交由澳洲驻中华民国大使馆代理。[12]1980年6月30日,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收回红毛城:291[18]1975年,英国铁路工程师卜英腾(David Pointon)赴台参与十大建设铁路电气化的北回线路段工程。卜氏后于1987年至1992年间出任英国贸易促进会(英国在台办事处前身机构)台北办事处主任,任内完成了英国驻台机构签证、教育等机能的扩增[19]

1994年7月1日,英国外交部回应该国国会于4月所公布的《对华关系报告书》,提及英国重视在台湾的经济利益并支持台湾尽早加入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但英国政府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其主张台湾为中国一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不可能与台湾有外交及政治关系,在此前题下,英国政府已给予驻英国台北代表处所有不具外交地位机构的合作与特权。对此,中华民国政府指英国的说法与现实不符。[20]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大地震,英国派出六人搜救队抵台救灾。[21][22]

2003年9月,欧洲议会英国法国德国义大利西班牙等国会友台小组共同倡议筹组“马可波罗俱乐部”(Marco Polo Club)。2004年11月,在伦敦举办成立典礼暨第1届年会。[23]

2009年6月,英国给予持中华民国护照之台湾旅客短期停留免签证之优惠;2011年12月,英国提供打工渡假签证给台湾青年,成为台湾第七个打工渡假协议国。[24]

2012年7月,由伦敦数百家商店组成的“摄政街协会”为庆祝伦敦举办奥运,将206面参赛代表团旗帜悬挂于摄政街,中华民国国旗亦包含其中;但英国外交部遭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压,介入后将国旗撤下,改悬挂中华奥会旗帜[25]

2018年9月7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一篇以《与台湾团结,西方必须团结对抗中国霸凌台湾》为题的文章中指出,台湾是一个繁荣独立的民主政体,面对著中国当局近年对台湾的打压,西方国家不能袖手旁观应该团结一起对抗中国,而非仅为美国单打独斗。[26]

2018年9月20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仁安羌战役日军围困,后来获中华民国国军解救的英国退役上尉费兹派翠克(Gerald Fitzpatrick)举行葬礼,按照其遗愿,由中华民国国防部派在英国的4名进修军官担任覆旗官,在棺木上覆盖中华民国国旗。当年救出费兹派翠克的远征军113团团长刘放吾的儿子刘伟民,与驻英国代表林永乐到场致哀,刘伟民代表前总统马英九致悼词。[27]

2019年1月23日,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声明以武力统一台湾事,英国外交部主管联合国国协事务国务大臣艾哈迈德英语Tariq Ahmad, Baron Ahmad of Wimbledon答复议员质询时表示,英国反对任何升高区域紧张情势及阻碍和平解决议题的举动[注 3],英方基于其对台湾的长期立场,鼓励两岸进行建设性对话。[28]

2019年3月17日,英国王储查尔斯访问圣露西亚并出席庆祝独立40周年酒会,中华民国驻圣露西亚大使沈正宗也获邀,与查尔斯寒暄介绍台湾。圣露西亚总理查士纳向查尔斯表示,近年来台湾协助圣露西亚许多经济及社会发展计画,例如瓦诺拉国际机场英语Hewanorra International Airport整建案等,查尔斯听到后特别向沈正宗表示,希望台湾能继续坚定支持圣露西亚的发展。其后,查士纳在Facebook公布查尔斯与沈正宗的合照。[29]3月20日,查尔斯访问圣文森,中华民国驻圣文森大使何震寰应邀出席查尔斯到访的军礼仪式以及植树活动,并与查尔斯对话交流。同日稍后,查尔斯访问圣克里斯多福,中华民国驻圣克里斯多福大使李志强应邀出席查尔斯到访的欢迎酒会,并与查尔斯对话交流。[30]

2019年10月16日,欧洲议会和德国、法国、英国等国会友台小组共同成立“福尔摩沙俱乐部”(Formosa Club),强化跨国支持台湾的力量。[31]

2020年1月11日,中华民国总统与立委选举结束后,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发表声明“今天在台湾举行的总统及立委大选,见证了台湾民主的活跃。我向台湾人民就此次大选圆满顺利、向蔡英文博士及其政党就其当选连任,表达祝贺之意。我希望两岸之间能重启对话,消弭双方的不同,并建立海峡两岸具建设性的关系。”[32]

2020年4月1日,对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扩散,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宣布捐赠1,000万片口罩给疫情严重的国家。外交部指出,其中700万片给英国与瑞士以及欧洲联盟成员国、300万片给美国、100万片给中华民国的邦交国[33]

2020年5月20日,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连任就职,英国上议院副议长罗根英语Dennis Rogan, Baron Rogan,以及下议院副议长伊凡斯表达祝贺。[34]

2020年5月31日,英国《周日快报》引述知情官员表示,中国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应变争议还未解决,又加上处置香港的手段与威胁台湾的行径,都令英国越来越不满。消息人士表示“如果我们最终承认台湾,并与其他国家一起军事援助台湾,不要感到惊讶。”英国可能会在“5年内”正式承认台湾主权,但在采取这个“核选项”之前,还可以透过多种方式支持台湾。[35]

2020年7月30日,前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逝世,英国上议院副议长加登英语Susan Garden, Baroness Garden of Frognal表示哀悼。[36]

2021年4月2日,台湾太鲁阁号列车发生事故,造成重大伤亡,英国外交大臣拉布表示哀悼。[37]

2021年10月6日,英国外交部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近期有大批军机侵扰台湾的防空识别区表示无助区域和平稳定。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日前受访时也说,英国将寻求强化与热爱自由民主政体的同盟关系,以挑战恶意行为者与极权国家的影响力。[38]其后,特拉斯亦表态支持并承诺声援立陶宛与台湾发展关系[39]10月21日,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扰台湾防空识别区很危险,而且有可能引爆冲突。他同时呼吁中华人民共和国寻求一个和平的方式解决与台湾的分歧[40]

2022年1月26日,英国首相强森在国会回答议员的质询时表示,“中国军机近来出现在台湾周遭的行为,无助于该区域的和平与稳定。”“我们需要的是两岸人民进行和平且具建设性的对话。”[41]2月19日,强森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如果让乌克兰陷入危险当中,这种冲击将在全世界引发反响。这些反响将在东亚听到、将在台湾听到。人们会得出结论说,‘侵略是有回报的’、‘使用武力是有道理的’。”[42]

2022年4月27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发表外交政策演说,明确呼吁北约盟友必须确保台湾等民主政体的自我防卫能力,并点名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规则。[43]

2022年8月3日,七大工业国组织外长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针对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的两岸局势发表联合声明,重申该组织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立场,呼吁中国勿以武力片面改变现状,同时提到各成员国的“一中政策”与“对台立场”没有改变,并鼓励各方保持畅通的沟通管道以防误解发生。[44]10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召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声明“我指示官员召见中国大使,要求他就他的国家的行动做出解释。我们看到北京近几个月来的行动与言辞越来越咄咄逼人,这威胁到地区和平与稳定。”英国敦促中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而不是通过威胁或使用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则回应“中方坚决反对、强烈谴责英方涉台错误言论。”中国在台湾岛周边军演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必要行动,合理合法。包括英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无权对此说三道四。[45]

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中华民国总统府外交部表示深切哀悼。[46][47]驻英国代表谢武樵获得邀请,在享有与各国吊唁元首代表王室成员同等待遇下,前往英国外交部辖管的兰开斯特府,代表政府与人民完成签名留言致唁,英国对此表达感谢。[48]

2022年9月20日,英国首相特拉斯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美国纽约举行会谈。特拉斯在会谈中谴责中国最近的行动是“对台湾的挑衅”,这对日本的影响也很大,双方就共同应对“中国的战略性威胁”达成共识;[49]25日,特拉斯接受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主持人问英国是否会与美国所说的一样,在中国一旦入侵时在军事上捍卫台湾[注 4],特拉斯回答“我们决心与盟国合作,确保台湾能够自我防卫。”[51]

2022年11月15日,英国首相苏纳克接受记者访问,当被问及英国政府是否会对台湾提供武器,苏纳克回答“我们正在检视所有政策,作为我们更新整合评估英语Integrated Review的一部分。我们对台湾的政策很明确,不允许单方面改变现状,必须是和平解决。我们已经准备好支援台湾,对抗中国侵略。”[52]

2023年3月28日,英国下议院议长霍伊尔首次与驻英国代表谢武樵会晤。[53]

2023年4月5日,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过境美国洛杉矶,与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举行会面,引起解放军在台湾周边军演。25日,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警告中国不要对台湾进行任何攻击,如果北京未能履行其国际义务,可能会引发国内与全球动荡。台湾海峡的冲突将对世界供应链产生灾难性影响,特别是先进半导体的供应链[54]

2023年8月30日,英国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英语Foreign Affairs Select Committee表示:“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国名是中华民国。台湾拥有具国家地位的所有资格,包括常住人口、界定的领土政府,以及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的能力,只是缺乏更广泛的国际承认。”这是英国国会首度在官方文件上称台湾是“独立国家”。[55]

2023年12月15日,英国国防大臣沙普斯表示,航行自由是全球、国际普遍承认的自由,也涵盖台湾海峡,以及其他全球各国普遍承认的公海水域。英国军舰有权通过。[56]

2024年1月13日,中华民国总统与立委选举结束后,英国外交大臣卡麦隆发表声明,祝贺民主进步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胜选,并表示大选是台湾充满活力民主体制的明证,未来期待台海两岸在“没有武力威胁,或者动用武力或胁迫”的情况下,重新透过建设性对话和平解决分歧。下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恩斯、工党主管印太事务影子外交副大臣韦斯特亦表示祝贺。[57][58]

2024年4月3日,台湾东部发生大地震,英国外交大臣卡麦隆在X(原Twitter)发文表示哀悼,另表示英国随时准备提供支援。[59]

2024年5月14日,英国国防大臣沙普斯再次表示“支持台湾海峡的航行自由”。[60]

2024年10月14日,英国首相办公室发言人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周边举行军演一事,表示英国立场一向是台湾海峡两岸之间的争议须透过两岸人民建设性的对话和平解决,而非诉诸军事。强调英国的立场没有改变;[61]外交部发言人亦关切中国在台湾周边举行的军事演习,该演习加剧紧张情势,且恐导致台海局势出现危险升级。重申台海和平稳定明确符合英国利益,且对全球繁荣至关重要。英国不支持任何改变现状的单方面企图,呼吁克制并避免任何可能削弱和平稳定的进一步行动。[62]

Remove ads

七大工业国组织领袖会议关于两岸议题

2021年6月、2022年6月、2023年5月、2024年6月、2025年6月,七大工业国组织分别在英国德国日本义大利加拿大召开领袖会议,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注 5]皆强调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63][64][65][66][67]

关于中华民国参与国际组织以及台海和平

Thumb
绿色国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反对中华民国续留联合国,即《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其中包括英国。

1971年10月25日,英国与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里的“中国”席次。日后在东亚外交政策上以“一个中国”政策为基准,但英国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国际民航组织(ICAO)与《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UNFCCC)以及推动台湾与欧洲联盟签订《经济合作协定》(ECA)。英国国会亦设置台英国会小组(British-Taiwanese 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负责英国与台湾建立工作联系,并推动相关合作计划。[68]

1994年7月,英国支持台湾尽早加入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20]

2007年9月,英国在联合国大会中,对于中华民国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案,发言表示台海问题应和平解决。[69]

200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执行委员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华民国的邦交国提出“要求世界卫生组织与尚未获纳入国际卫生条例2005之国家、地区及领土就国际卫生条例2005之执行建立直接沟通与联系”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另提出修正案,并以25国赞成、3国反对、5国弃权(包括英国)、1国缺席通过,中华民国的邦交国所提议案则不交付表决;[70]9月,英国外交大臣米勒班代表首相布朗函覆英国国会台英国会小组共同主席温特顿英语Nicholas Winterton下议员,表示英国政府明确支持台湾实质参与组织章程允许且台湾有参与必要之专门性多边机构,尤其强烈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所揭橥之原则—享有可达致之最高健康水准系全人类之基本权利.....英国政府欢迎台湾本年采务实策略推动联合国案,认为此一作法符合台湾新政府就任以来台海两岸正面与建设性之发展趋势。[71]

2009年5月,对于中华民国以中华台北名称获邀成为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英国外交部国务大臣韦明浩于英国外交部网站发表欢迎声明,强调台湾有意义参与此全球卫生网络的重要性,并期盼台海两岸继续借由直接对话化解歧见,以强化台海稳定。[72]

2018年11月,英国国会台英国会小组共同主席伊凡斯下议员及罗根英语Dennis Rogan, Baron Rogan上议员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台湾参与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何乐邦下议员则向英国政府提出书面质询,内政部主管警政及消防业务国务大臣赫德函覆表示,英国政府一向认为台湾在打击组织犯罪等全球性议题可做出有意义贡献,并已就台湾参与INTERPOL为观察员与国际伙伴进行讨论。外交部主管国协及联合国事务国务大臣艾哈迈德英语Tariq Ahmad, Baron Ahmad of Wimbledon函覆台英国会小组荣誉会长史迪尔英语David Steel也表达相同立场。[73]

2019年4月,英国卫生暨社会照护部国务大臣杜尔尼-普莱斯英语Jackie Doyle-Price及外交部国务大臣菲尔德表示,英国将持续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不以国家为参与要件且可做出具体贡献的国际组织,相信世界卫生大会(WHA)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技术性会议符合此等要件;英国在台办事处亦表示,英国政府已向WHO表态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分参加本年WHA,英国亦将继续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WHA。[74]同月15日,欧洲议会友台小组主席和英国、德国法国等国会友台小组主席联名致函WHO呼吁邀请台湾出席WHA。[75][76]5月21日,英国卫生暨社会照护部国务大臣布莱克伍德英语Nicola Blackwood在WHA以间接方式表达,全球化导致健康危机蔓延速度加快,将相关政府纳入WHO更显其重要,共享其处理全球健康安全议题宝贵经验及专业。[77]

2020年2月,对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扩散,英国国会台英国会小组共同主席罗根上议员与荣誉会长史迪尔联名致函WHO干事长谭德塞,促请更正WHO疫情报告中对台湾的不当称呼与尽速让台湾参与WHO。[78]5月7日,在美国与日本领衔下,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洲与纽西兰驻日内瓦联合国大使,向WHO对外关系执行主任艾里森英语Jane Ellison与首席法律顾问索罗门(Steven Solomon)发出外交照会,敦促接纳台湾成为WHA观察员。[79]6月4日,陈建仁中华民国(台湾)前副总统身分应英国下议院卫生委员会主席亨特的邀请,以视讯方式出席听证会,分享台湾追踪疫情的经验,并强调台湾若能以观察员身分参与WHO,将是台湾、WHO与国际社会的三赢局面。[80]

2021年5月,七大工业国组织在英国伦敦召开外长会议,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首次直接提到台湾,表示“我们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WHO活动与WHA,国际社群要能从所有伙伴获利,包括台湾抗疫成果”、“我们强调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鼓励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81]

2022年5月,七大工业国组织在德国召开外长会议,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鼓励和平解决两岸争端,并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WHA及WHO的技术会议。[82]英国下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图根达特致函WHO干事长谭德塞与英国卫生大臣贾维德,强力敦促依据G7与WHO会员国建议,恢复台湾在WHA的观察员地位并邀请台湾出席第75届大会。[83]

2023年4月,七大工业国组织在日本召开外长会议,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表示“我们重申台湾海峡和平稳定是国际社会安全与繁荣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敦促两岸问题和平解决。G7成员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包括所表明的“一个中国”政策)并未改变。”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则强调“我们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包括WHA和WHO技术会议,国际社会应从所有伙伴的经验中受益。”“如果国家性质并非必要条件,则做为正式成员参加;若国籍为必要条件,则以观察员或来宾身分参与。”[84]5月,英国卫生暨社会照护部国务大臣昆斯在WHA表示“我们仍相信WHO能越来越强大,但能够汇集来自各地的专业知识仍是最重要的目标,在这个精神之下,台湾应该被容许成为WHA的观察员,并在所有技术会议得到有意义的参与。”[85]英国在台办事处澳洲办事处加拿大驻台北贸易办事处捷克经济文化办事处德国在台协会日本台湾交流协会、立陶宛贸易代表处、美国在台协会发布联合新闻稿,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WHO,并以观察员身分参与WHA。[86]

2024年4月,七大工业国组织在义大利召开外长会议,会后发布的《共同声明》表示,台海和平稳定对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繁荣不可或缺,呼吁两岸议题必须用和平方式解决。G7成员支持台湾以观察员、或来宾的身分,有意义参与非以国家身分为前提的国际组织,包括WHA与WHO技术会议。声明另指出,G7成员对台湾的基本立场没有改变,包括现行的“一中”政策。[87]5月,英国在台办事处、澳洲办事处、加拿大驻台北贸易办事处、捷克经济文化办事处、德国在台协会、日本台湾交流协会、立陶宛贸易代表处、美国在台协会发布联合新闻稿,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WHO,并以观察员身分参与WHA。[88]6月,G7在义大利召开领袖会议,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重申此一立场。[66]11月,英国下议院以“台湾的国际地位”(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aiwan)为题进行办论,并无异议通过动议,否定北京扭曲诠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为已解决台湾地位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据此阻挠台湾的国际参与。英国外交部印太事务政务次长韦斯特亦表示,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未就台湾的政治地位作决定,该决议不应被用以排除台湾有意义参与联合国或更广泛的国际体系。[89]

2025年3月,七大工业国组织在加拿大召开外长会议,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表示,G7成员强调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并重申反对任何单方面透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企图,也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适当的国际组织。在《关于海上安全与繁荣宣言》中,亦重申对台基本政策不变,强调台海和平稳定对国际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与先前声明不同的是,这次提到台湾时,未提及“一个中国”政策。[90]5月,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曼利英语Simon Manley在WHA呼吁,允许台湾比照2009—2016年以观察员身分参与大会,并进一步要求让台湾有意义地参与WHO所有相关技术性会议。[91]英国在台办事处、澳洲办事处、加拿大驻台北贸易办事处、捷克经济文化办事处、德国在台协会、法国在台协会、日本台湾交流协会、立陶宛贸易代表处亦发布联合新闻稿,重申支持台湾的参与。[92]

Remove ads

英国军舰通过台湾海峡

更多信息 日期, 种类 ...

人员互访(1992年至今)

仅列举部分名单:

中华民国:总统夫人周美青[95][96]、前总统李登辉[97]马英九[98]蔡英文[99]、前副总统连战[97][100][101]、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陈唐山[102]、国民大会议长钱复[103]、司法院长翁岳生[104]赖浩敏[95]、考试院长许水德[105]姚嘉文[106][107][101]、中央研究院长李远哲[104][107]廖俊智[7]、中央银行总裁彭淮南[104]、财政部长颜庆章[108]林全[107]、经济部长王志刚[109]林义夫[104]、法务部长陈定南[108]曾勇夫[95]、教育部长杜正胜[106][101]蒋伟宁[110]、文化部长龙应台[96]、铨叙部长张哲琛[111]、外交部政务次长高英茂[100]夏立言[102][112]沈吕巡[113][95]吴志中[114]、国防部军政副部长张良任[112]杨念祖[113]李喜明[114]、卫生署长李明亮[104]邱文达[95]、环境保护署长沈世宏[112]魏国彦[111]、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钊燮[100]赖幸媛[95][110]、国家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管中闵[111]、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主任委员苏蘅[95]石世豪[96]、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哲和[104]陈建仁[102]、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澄枝[97]陈其南[107]盛治仁[95]、体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戴遐龄[110]、客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永得[114]、公共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郭瑶琪[106][107]、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龚照胜[107]胡胜正[101]曾铭宗[13]、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嘉诚[108]、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祝基滢[105]焦仁和[103][97]张富美[104]吴英毅[102][113]陈士魁[13]、吴新兴[114]、新闻局长程建人[103]赵怡[97]、调查局长王光宇[97]汪忠一[13]蔡清祥[114]、行政院反恐怖行动管控办公室主任郭临伍[100]、国立故宫博物院长杜正胜[104]、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102]、台北市长马英九[97][104][100]郝龙斌[110]、高雄市长陈菊[102][114]、桃园市长郑文灿[114]、台湾团结联盟主席苏进强[100]、国立交通大学校长张懋中[7]

2018年7月,中华民国立法院院长苏嘉全率团访问英国国会,并会见上议院议长佛勒男爵、上议院副议长暨首相对台贸易特使福克纳英语Richard Faulkner, Baron Faulkner of Worcester勋爵、下议院第一副议长霍伊尔爵士、台英国会小组主席伊凡斯、台英国会小组荣誉会长史迪尔英语David Steel勋爵。[115]

英国:前首相特拉斯[116][注 6]不管部大臣夏普斯[13]、交通部国务大臣潘宁[110]、贸易暨工业部国务大臣威尔逊英语Brian Wilson (Labour politician)[109]庄翰生[108]、国际贸易部国务大臣韩斯[114][7][118]、商业企业暨法规改革部国务大臣托马斯[112]、商业创新暨技能部国务大臣葛霖[95]、商业暨贸易部国务大臣艾礼逊[119]、教育暨技能部国务大臣鄂东尼斯英语Andrew Adonis, Baron Adonis[101]、数位文化媒体暨体育部国务大臣维济[96]、贸易暨投资署长贝尔德英语Nick Baird[96]、外交大臣气候变迁特别代表金恩英语David King (chemist)[7]、上议院副议长罗根英语Dennis Rogan, Baron Rogan[120][121]福克纳英语Richard Faulkner, Baron Faulkner of Worcester[121]、下议院副议长伊凡斯[95][110]、下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盖普英语Mike Gapes[100]柯恩诗英语Alicia Kearns[122]、下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史密斯英语John Smith (Welsh politician)[102]、下议院贸工委员会主席欧尼尔英语Martin O'Neill, Baron O'Neill of Clackmannan[105][123]、下议院欧洲事务监督委员会主席胡德[107]、苏格兰议会议长史迪尔英语David Steel[108]、苏格兰政府首席部长麦克里西英语Henry McLeish[108]、伦敦市长傅柏德英语Robert Finch (Lord Mayor)[106]罗永成英语David Lewis (Lord Mayor)[102]尔雅英语Michael Bear (Lord Mayor)[95]吴斐娜英语Fiona Woolf[111]茅杰飞[114]、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长纪登斯[104]、文化协会执行长戴维森(Martin Davidson)[111]、世界国际法学会执委会主席史宁英语Gordon Slynn, Baron Slynn of Hadley[100][101]、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总裁克勒[124]

1992年9月,甫卸任英国首相的柴契尔夫人抵台访问,受到总统李登辉设宴款待。李登辉赞扬其为洞察国际情势具有卓越领导能力的女中豪杰;[125]1996年1月,柴契尔夫人再度抵台访问会见总统李登辉,就两岸关系香港问题相互交换意见。[126]

2014年10月,英国上议院议长杜淑珊女爵抵台访问,会见总统马英九及立法院长王金平,是首位访台的英国国会上议院议长。[127]

2015年1月,英国交通部内的国务大臣克雷默英语Baroness Kramer爵士率铁道贸易访问团拜会台北市长柯文哲并致赠一枚怀表。柯文哲回答记者笑说,平常没用表,可转送别人或“破铜烂铁可以卖一些钱”,相关发言引发争议。隔日,克雷默受访时说,她知道因不了解台湾文化,给了错误礼物,但时间很宝贵,钟表在英国是很好的礼物,并进一步表示不了解这礼物对台湾来讲有其他意涵,在这次行程中学到些新东西。[128]而柯文哲也为这一事件表示道歉。[129]

Remove ads

代表机构

Thumb
驻英国台北代表处

1950年6月,中华民国于英国首都伦敦设立具大使馆功能自由中国新闻处,以处理断交后的双边关系。1963年9月,更名为自由中国中心Free Chinese Centre)。1992年4月15日,再更名为驻英国台北代表处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 K.)。1998年4月25日,另于苏格兰首府设立驻爱丁堡办事处[12][13][4]

1976年2月,英国于其首都伦敦及中华民国首都台北设立英国贸易促进会Anglo-Taiwan Trade Committee),以弥补撤离领事馆后之职能。1989年6月,成立签证组。1993年10月15日,英国贸易促进会及英国教育中心(Anglo-Taiwan Education Centre)合并扩编为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British Trade and Culture Office,BTCO)。2015年5月26日,办事处在处长胡克定任内更名为英国在台办事处British Office Taipei)。[12][13][5]

事件

2020年1月2日,中华民国空军救护队一架UH-60M黑鹰直升机在新北市乌来区失事坠毁,包括参谋总长沈一鸣上将等8人罹难。英国在台办事处发文哀悼,表示“致上我们最深切的慰问之意,也祝福受伤者早日康复”;[130]7月30日,前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逝世,英国在台办事处发文哀悼,英国外交部对李登辉的逝世感到哀痛,强调其对台湾民主化过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带领台湾从1980年代戒严过渡到1996年完全民主化,并称“李博士对现今台湾人民能享有充满活力的民主社会”有重大影响,值得受到赞扬。[131]

经济

背景

英国国际贸易部英语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向来重视台湾市场,以参展、组团与邀访等方式积极开拓,重点拓销项目包括金融科技可再生能源离岸风力发电融资智慧城市生技医药酒类肉类产品等;台湾厂商则以参加英国各项国际商展、专业展览或在英国设立据点等方式开拓英国市场。[132]

贸易

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外贸协会)于首都伦敦设立台湾贸易中心[133]经济部国际贸易署亦在伦敦设立驻英国代表处经济组[134]

更多信息 年分, 贸易总额 ...

2023年的两国贸易项目如下:

出口至英国的前10大项目为:电话机(包括智能手机),以及其他传输或接收声音、图像之有线或无线网络通讯器具;碟片磁带固态非易失性存储器智能卡与其他录音或录制之媒体;特定用途机器之零件与附件自动资料处理机、磁性或光学阅读机;钢铁制螺钉螺栓螺帽、螺旋钩、车用螺钉、铆钉、横梢、开口梢垫圈与类似制品;机动车辆所用之零件与附件雷达器具、无线电导航英语Radio navigation器具与遥控器具;石油与提自沥青矿物之油类(原油除外)、以石油或沥青质矿物为基本成份之未列名制品、废油;非动力之两轮与其他脚踏车机器脚踏车与脚踏车装有辅助动力者、边车等。[136]

自英国进口的前10大项目为:未变性之乙醇以及烈酒力娇酒与其他含酒精成分之饮料涡轮喷气发动机螺旋桨推动用涡轮机与其他燃气涡轮机小客车与其他主要设计供载客之机动车辆;特殊物品,含进口未超过5万新台币之小额报单与其他零星物品;医药制剂离心分离机、液体或气体过滤与净化机具;内科外科牙科兽医仪器与用具计量或检查用仪器与器具定型投影机英语Optical comparator;理化分析用仪器与器具、计量或检查粘性多孔性、膨胀性、表面张力与类似性能之仪器与器具,计量或检查热量音量之仪器与器具、理化分析用切片机英语Microtome;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用之机器与器具、零件与附件等。[137]

2023年,台湾是英国非电动自行车、电动脚踏车以及脚踏车零配件第1大进口来源;机械与资料处理设备第14大进口来源、汽车零配件第5大出口对象、医疗器材第13大出口对象、[138]英国威士忌第4大出口对象。[139]

投资

根据中华民国经济部投资审议司统计,截至2023年,台商前往英国的总投资金额约32.96亿美元,占台商对欧洲总投资金额约24.79%,排名第2,仅次于荷兰。投资件数计有235件,占台商对欧洲总投资排名第2,仅次于德国。在英国的投资以商业不动产为最大宗,电子资讯厂商以设立销售据点为主,销售据点亦多具有维修、仓储、发货的功能,大多数设立于人口较稠密的东南英格兰地区,尤其是大伦敦区以及临近的外围城镇,例如斯劳米尔顿凯恩斯赫默尔亨普斯特德等地。台商包括华硕长荣海运联发科技友讯科技微星科技宏达国际电子、百德机械(QUASER Group),以及台湾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华南商业银行永丰商业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139][140]

1995年11月,中华映管在英国苏格兰投资2亿6,000万英镑设厂生产阴极射线管,为当地带来3,300个工作机会,是英国史上最大单笔投资案。该厂第1期工程于1997年11月举行开幕典礼,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苏格兰事务大臣均应邀出席。[105]

1998年,台湾厂商不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在英国有多笔投资案,其中宏碁集团所属明基电通即于威尔斯投资4,000多万美元,设厂生产监视器电脑周边设备产品。1998年7月,英国王储查尔斯以晚宴欢迎宏碁集团董事长施振荣,肯定其在英国投资的贡献。[103]

根据中华民国经济部投资审议司统计,截至2022年,英国前往台湾的总投资金额约115.60亿美元,占欧商对台湾总投资金额约17.04%,排名第2,仅次于荷兰。投资件数计有1,378件,占欧商对台湾投资件数约22.81%,排名第1。投资类别为金融证劵顾问管理、发电输电配电机械、酒类等。英商包括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奥雅纳贝宜系统帝亚吉欧葛兰素史克、国际航太集团(MB aerospace)等。台湾也是英国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离岸风力发电技术输出对象,已有超过20多家英国离岸风电业者在台湾设立营运据点,其中部分业者亦将台湾据点设为亚太地区营运总部[139]

组织

目前已成立英国台湾商会[141]、台北英国商会[142]

会展

目前举办的有:台英次长级经贸对话会议(2023年第26届)、知识产权对话会议(2023年第12届)、能源对话会议(2023年第5届)、农业对话会议(2023年第6届)、可再生能源圆桌论坛(2023年第18届)、半导体对话会议(2023年)、经贸工作阶层对话会议(2023年)、局长级工作阶层会议(2022年)、智慧城市论坛等。[139][143]

交流

教育

英国于1989年在台湾成立英国教育中心(Anglo-Taiwan Education Centre),用以推展文教业务及提供台湾学生赴英国留学、进修等资讯服务,该中心于1993年与英国贸易促进会合并扩编为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即今日的英国在台办事处[105]

近年来,台湾留学英国的学生持续增加,包括就读正规学校及短期进修在内,每年约20,000人,而英国也是台湾赴欧洲留学的首选。[114]

文化

自2013年起,推动“台湾文化光点计画”,并与英国萨里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伦敦大学柏贝克学院曼彻斯特华人当代艺术中心英语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等机构合作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将台湾文化推广至英国社会;2014年起,举办“爱丁堡国际艺穗节-台湾季”活动。[7]

社运

2007年,台湾旅英侨学界人士在伦敦举行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等活动,英国国会台英国会小组共同主席福克纳英语Richard Faulkner, Baron Faulkner of Worcester等议员到场支持。[101]

2019年5月,英国外交部Twitter发文表示,恭喜台湾成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亚洲首例,并感谢台湾同志人权斗士林志杰(Jay Lin)让台湾的下一代将会知道身为同志是可以的。[144]

司法

1997年11月,1名台湾赴英国留学生在曼彻斯特大学遭抢劫遇刺身亡。12月,中华民国外交部常务次长欧鸿炼召见英国贸易文化办事处代表柯安龙表达关切,要求对台湾侨民与留学生提供安全保障。校方也将追赠博士学位[145]

协定

更多信息 日期, 签署 ...

签证

Thumb
中华民国护照中华民国国民签证要求分布图:入境英国可以免签证
Thumb
英国护照英国国民签证要求分布图:入境中华民国可以免签证。

英国给予持有载明身分证字号的中华民国护照中华民国国民可以免签证入境,每12个月内总计可停留6个月,入境前须申请“电子旅行凭证”(ETA)。经英国转机,亦无需签证。[159][160][161]

英国国民持有英国护照者也可以免签证的方式入境中华民国,停留最多90天,可申请再延期90天。[162][163][注 21]

此外,双边每年皆提供特定名额的18-30岁青年度假打工签证(台湾提供英国为期1年,英国则提供台湾为期2年,皆必须未曾取得此种签证)。[164][165]

交通

航空

客运

两国有直航班机,双边航班往来的城市如下(截至2023年7月17日):

更多信息 中华民国, 英国 ...
事件

英国在2016年将台湾纳入登记旅客快速通关计画(Registered Traveller Service, RTS)适用区后,成为会员者,入境英国可使用英国欧盟成员国护照持有人查验柜台;持有晶片护照则可使用ePassport通道,以及免填入境表格等便利待遇。[159]

驾车

中华民国与英国实施免试互换驾驶执照,依规定成为英国住民12个月以上者,于5年内可向英国运输部驾照暨行照监理局(DVLA)申请换发英国驾驶执照英语Driving licence in the United Kingdom。居留12个月以内与在英国停留185天以内之短期访客,持中华民国国际驾驶执照即可在英国驾车1年,使用国际驾照时,必须同时出示中华民国汽车驾驶执照;持许可停留或居留证明文件的英国驾照持有者亦可向中华民国交通部公路局申请换发汽车驾驶执照,效期6年,届满可申请换发新驾照,如取得外侨永久居留证者可持驾照驾车至年满75岁止。[166][167][168]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