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亚太经合峰会(英语:THE 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每年一次举行的“经济领袖会议”,讨论由“部长级会议”(经济领袖会议的前几天召开)及“企业顾问委员会”所提供的战略建议,随后通过“经济领袖宣言”公布达成的正式政策。部长级会议从1989年至2015年已经举办了27次。从1993年开始亚太经合会议升级为领袖峰会。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此组织的创办在历史上取代了该区域的冷战结构,但由于实际主导的日本担心其领导在该区域会因历史记忆引发负面情感,所以创办会员国的荣誉给了澳洲[1]。
始设于1989年,现有21个经济体成员。亚太经合会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APEC”与“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均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的注册商标。[2]
会议列表
举办次数 | 举办年份 | 举办日 | 举办地 | 举办地领导人 | 举办都市 | 官方网址 |
---|---|---|---|---|---|---|
第1次 | 1993年 | 11月19日-11月20日 | ![]() |
比尔·克林顿 | 西雅图 | |
第2次 | 1994年 | 11月15日 | ![]() |
苏哈托 | 茂物 | |
第3次 | 1995年 | 11月19日 | ![]() |
村山富市 | 大阪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第4次 | 1996年 | 11月25日 | ![]() |
菲德尔·拉莫斯 | 马尼拉 | |
第5次 | 1997年 | 11月24日-11月25日 | ![]() |
让·克雷蒂安 | 温哥华 | |
第6次 | 1998年 | 11月17日-11月18日 | ![]() |
马哈迪·莫哈末 | 吉隆坡 | |
第7次 | 1999年 | 9月12日-9月13日 | ![]() |
珍妮·希普利 | 奥克兰 | |
第8次 | 2000年 | 11月15日-11月16日 | ![]() |
哈桑纳尔·博尔基亚 | 斯里巴加湾市 | |
第9次 | 2001年 | 10月20日-10月21日 | ![]() |
江泽民 | 上海 | |
第10次 | 2002年 | 10月26日-10月27日 | ![]() |
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 | 洛斯卡沃斯 | |
第11次 | 2003年 | 10月20日-10月21日 | ![]() |
他信·西那瓦 | 曼谷 | |
第12次 | 2004年 | 11月20日-11月21日 | ![]() |
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尔 | 圣地亚哥 |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第13次 | 2005年 | 11月18日-11月19日 | ![]() |
卢武铉 | 釜山 | [3] |
第14次 | 2006年 | 11月18日-11月19日 | ![]() |
阮明哲 | 河内 | [4] |
第15次 | 2007年 | 9月8日-9月9日 | ![]() |
约翰·霍华德 | 悉尼 | [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第16次 | 2008年 | 11月22日-11月23日 | ![]() |
阿兰·加西亚 | 利马 | |
第17次 | 2009年 | 11月14日-11月15日 | ![]() |
李显龙 | 新加坡 | [6] |
第18次 | 2010年 | 11月13日-11月14日 | ![]() |
菅直人 | 横滨 | [7] |
第19次 | 2011年 | 11月12日-11月13日 | ![]() |
贝拉克·奥巴马 | 檀香山 | [8] |
第20次 | 2012年 | 9月9日-9月10日 | ![]() |
弗拉基米尔·普京 | 海参崴 | [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第21次 | 2013年 | 10月5日-10月7日 | ![]() |
苏希洛·班邦·尤多约诺 | 巴厘岛 | [10] |
第22次 | 2014年 | 11月10日-11月11日 | ![]() |
习近平 | 北京 | [11] |
第23次 | 2015年 | 11月18日-11月19日 | ![]() |
贝尼格诺·艾奎诺 | 马尼拉[3] | |
第24次 | 2016年 | 11月19日-11月20日 | ![]() |
佩德罗·巴勃罗·库琴斯基 | 利马 | |
第25次 | 2017年 | 11月10日-11月11日 | ![]() |
陈大光 | 岘港 | |
第26次 | 2018年 | 11月12日-11月18日 | ![]() |
彼得·奥尼尔 | 莫尔兹比港 | |
2019年 | 宣布取消 | ![]() |
塞巴斯蒂安·皮涅拉 | 圣地亚哥 | ||
第27次 | 2020年 | 11月20日 | ![]() |
慕尤丁 | 线上峰会 | |
第28次 | 2021年 | 7月16日 | ![]() |
杰辛达·阿尔登 | 线上峰会 | |
11月12日 | ||||||
第29次 | 2022年 | 11月18日-19日 | ![]() |
帕拉育·詹欧查 | 曼谷 | |
第30次 | 2023年 | 11月12日-18日 | ![]() |
乔·拜登 | 三藩市 | [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第31次 | 2024年 | 11月10日-16日 | ![]() |
迪娜·博鲁阿尔特 | 库斯科 | [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第32次 | 2025年 | ![]() |
待定 |
历届峰会合影
-
1993年美国亚太经合峰会
-
2000年文莱亚太经合峰会
-
2001年中国亚太经合峰会
-
2003年泰国亚太经合峰会
-
2004年智利亚太经合峰会
-
2005年韩国亚太经合峰会
-
2006年越南亚太经合峰会
-
2007年澳大利亚亚太经合峰会
-
2008年秘鲁亚太经合峰会
-
2009年新加坡亚太经合峰会
-
2010年日本亚太经合峰会
-
2011年美国亚太经合峰会
-
2012年俄罗斯亚太经合峰会
-
2013年印度尼西亚亚太经合峰会
-
2014年中国亚太经合峰会
-
2015年菲律宾亚太经合峰会
-
2016年秘鲁亚太经合峰会
-
2017年越南亚太经合峰会
-
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亚太经合峰会
-
2023年美国亚太经合峰会
-
2024年秘鲁亚太经合峰会
相关事件
1993年11月19日至20日,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拒绝出席这项峰会。他说,他拒绝出席西雅图峰会是因为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对东亚经济核心组织的立场还不明确[4]。对此,美国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罗德感到遗憾,并形容马哈迪是一个“表达力很强的发言人”,他说,如果马哈迪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其他领导人对亚洲与太平洋的前途发表他的见解,将会对他本身有利[5]。同年11月27日,已返抵雅加达的印尼总统苏哈托表示希望马哈迪出席于隔年在印尼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6]。
1994年3月22日,马哈迪宣布将出席该年11月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二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7]。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