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际经济论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Remove ads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英语: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缩写APEC),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此组织的创办在历史上取代了该区域的冷战结构,其中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在部分亚太国家的观感上较具争议性,因此由澳洲主导创始事项[1]

事实速览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秘书处驻地 ...

始设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经济体。亚太经合会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APEC”与“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均是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注册商标[2]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部长级会议

Thumb
2011年俄罗斯发行的APEC纪念币,中央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标志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波比·霍克访问韩国时在汉城(现称首尔)倡议召开“亚洲太平洋国家部长级会议”。该倡议得到美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的积极回应。同年11月,12个创始会员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首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由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加雷斯·埃文斯英语Gareth Evans (politician)担任会议主席,并于同年创设作为亚太经合组织协调机构的高管会议。会议通常由当年举办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主办,每年举行3至4次会议,主要负责执行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的决定,审议各工作组和秘书处的活动,筹备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其后续行动等事宜。高官会议下设4个委员会和11个专业工作小组。4个委员会是贸易和投资委员会、经济委员会、高官会经济技术合作分委员会和预算管理委员会。11个专业工作小组分别为产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能源、海洋资源保护、电信、交通、旅游、渔业、贸易促进、农业技术合作和中小企业。

1991年11月12日至14日,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汉城举行并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亚太经合会的宗旨目标、工作范围、运作方式、参与形式、组织架构、亚太经合前景。亚太经合会的目标是为本区域人民普遍之福祉,持续推动区域成长与发展;促进经济互补性,鼓励货物、服务、资本、技术的流通;发展并加强开放及多边的贸易体系;减少贸易与投资壁垒。这次会议里中华台北[注 2]香港[注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经济体正式加入亚太经合会。1992年9月10日至11日,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确定将亚太经合会秘书处设于新加坡,为亚太经合组织各层次的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秘书处最高职务为执行主任,任期一年,由每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道主指派。副执行主任由下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道主指派,一年之后成为执行主任。并确立亚太经合会运作基金的预算规则。

Remove ads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Thumb
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APEC峰会领袖合照

1993年1月,亚太经合会秘书处在新加坡成立,负责该组织的日常事务性工作。1993年11月20日,首届亚太经合会经济领袖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布莱克岛(Blake Island)举行,并宣示亚太经合会的目的是为亚太人民谋取稳定、安全、繁荣。此后每年召开一次,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由各成员领导人出席。1994年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经济领袖会议设立“茂物目标”:发达成员在2010年前、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亚太地区自由与开放的贸易及投资。1995年11月,在日本大阪成立工商咨询理事会,其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太平洋工商论坛。它的主要任务是对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创造有利的工商环境提出设想和建议,并向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提交咨询报告。理事会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工商界人士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合作进程。每个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派3名具有代表性的工商界人士参加理事会。工商咨询理事会秘书处暂设在菲律宾马尼拉,经费由各成员缴纳。理事会主席采取轮换制的原则,即由当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担任工商咨询理事会主席。工商咨询理事会每年召开3-4次例会,并在每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各成员领导人举行一次对话会。

2000年文莱会议决定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妇女领导人会议协调组,负责承担宣传联络、监督、咨询等工作。妇女领导人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当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道国主办,会议议题一般与政府会议主题密切相连。该会议由亚太地区经济体中商业、政府、学术界和民间、社会等方面的妇女领导人组成,是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形成的妇女论坛,它不设领导机构和常设机构。其目的主要是为亚太地区妇女设立一个进行交流的论坛。它提供、传播、推动并应用与性别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重点为中、小企业的女企业家开展经贸合作提供机会,并向亚太经合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与会领导人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9·11”事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通过并发表了《领导人宣言: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上海共识》和《数字亚太经合战略》等文件。与会各成员领导人还利用午餐会就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反恐声明》。2002年10月26日至2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会议就全球和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执行上海会议成果及反恐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和《反恐声明》。2003年10月17日至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5届部长级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

第27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2020年11月20日以视讯会议举行[3]

成员经济体

Thumb
  现有组织成员
  有意参加的经济体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现有21个成员经济体(Member Economy),其国内生产毛额总量约占世界的60%、贸易量约占世界的47%。1989年成立之初由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等12个经济体组成,1991年中华台北[注 2]香港[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1993年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加入;1994年智利加入;1998年秘鲁俄罗斯越南加入。

印度由于人口众多,基于服务贸易协定,曾提出加入亚太经合会,并初步得到美国、日本[4]和澳洲的支持。成员经济体的官员正讨论有关印度加入组织的事宜 [5][6]。但由于印度地理上并非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而美国忧虑印度加入会使组织中的权力分布失衡而倾向亚洲 [7],所以印度最终未有加入成为会员。

除了印度,蒙古巴基斯坦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拿马哥斯大黎加哥伦比亚[8]厄瓜多尔[9]等也提出加入。哥伦比亚早于1995年已提出,但最后不了了之,因为亚太经合会在1993至1996年间停止接受新会员。 [10]。其后因1997年起的亚洲金融风暴,有关接纳新会员的事宜延至2007年再讨论[11]

美国海外属地关岛则争取独立会员资格,并举出香港为例子,不过美国已表示反对。

更多信息 在亚太经合组织的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
Remove ads

2024年与会领导人

更多信息 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袖会议的与会者, 经济体成员 ...

  1. 日本首相石破茂因故未参与合影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上的政府首脑国务院总理国家主席根据宪法规定是一个礼仪性职位,不过自1993年以来(除几个月的过渡期外),中共中央总书记(最高领导职务)一直兼任中国国家主席,因此最高领导人同时拥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权力和国家主席的身分。
  3. 香港于1991年以“Hong Kong(香港)”名义加入。1997年,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名义改为“Hong Kong, China(中国香港)”。
  4. 墨西哥新任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因与秘鲁总统博鲁阿特存在私人恩怨不愿前来,改由经济部长出席[12]
  5.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因需要应对该国台风袭击局势不便与会,改派贸易和工业部长出席[13]
  6.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事件,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国际刑事法院通缉,而主办国秘鲁也是该法院成员国之一英语States parties to the Rome Statute,并因此很可能遭该国应司法部要求的逮捕,有鉴于此,俄罗斯决定改派副总理作为其代表参加峰会。
  7. 由于台海两岸关系台湾不能以“中华民国”或“台湾”为名号参加,取而代之以“Chinese Taipei(中华台北)”参加。现时中华民国总统不能以此身份亲自参加会议,只能委派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长级官员或者总统指定人选作为代表参加会议。
  8. 越南的政府首脑为政府总理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为越南最高领导人,掌握党政军大权,越南国家主席则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Remove ads

运作与峰会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的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承诺、开放对话、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世界的其他政府间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他多边贸易体要求成员签订具约束性的条约,但亚太经合与此不同,其决议是通过全体共识达成,由成员自愿执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每年举行一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讨论由“部长级会议”(经济领袖会议的前几天召开)及“工商峰会”所提供的战略建议,随后通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公布达成的正式方针。从1989年至2022年已经举办了33次。

更多信息 届次, 年份 ...

从1993年在美国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开始,APEC会议主办国几乎都会提供本国的民族服饰或是纪念衣物给与会的各国元首穿著并集体合照,而每次峰会主办国会提供何种服装也开始成为各国媒体的焦点。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1993年美国当时的第一次会议。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坚持穿非正式服装,并给领导人穿皮夹克。2009年,檀香山被选为2011年APEC会议的地点时,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开玩笑说,他期盼看到领导人穿着“花衬衫和草裙”。2010年日本峰会上,因为和服过紧等等种种理由而让各国元首穿着休闲西装亮相合照[25]。2011年在查看了之前的照片后,担心在经济紧缩时期让领导人穿着夏威夷衬衫可能给人留下错误的印象,奥巴马却决定是时候结束这一传统了。 领导人们被送上了一件特别设计的夏威夷衬衫作为礼物,但未在拍摄照片时穿着[26]

其后,这一传统于2013年恢复。2013年印尼巴厘岛峰会为蜡染服装;2014年中国北京峰会为唐装外套;2015年菲律宾峰会为他加禄巴龙;2016年秘鲁峰会为羊毛披肩;在2017年越南峰会为丝绸衬衫[27]

Remove ads

发展与合作

特点

APEC具开放性特点。它推行“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决心“不使亚太经合组织朝著组成一个贸易集团的方向发展,而是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经济组织、开放的经济联合”。APEC主张灵活性,允许以不同速度来实现目标,采取集体制定目标,各成员依据自身的情况为达到集体目标各自作出努力的灵活的、循序渐进的、自由的自愿的合作方式。APEC决议为非强制性。亚太经合组织的开放性质决定了其独特的行动准则,即不是靠谈判构成的条约规定而是靠成员的协商和领导人的承诺来行事。

发展问题

近年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很快,而且比较顺利,尽管如此,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

  1. 在削减关税问题上内部矛盾越来越明显。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
  2. 接收新成员的问题。亚太经合组织已有21个正式成员,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从客观上分析,成员越多,越难形成集体行动计画,越难达成共识,将使自由化过程放慢。在接收新成员问题上,关税低的成员与关税高的成员持不同意见。
  3. 工作重点问题。发展中国家渴望将经济技术合作作为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的一个中心,但菲律宾会议虽然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经济合作和发展框架宣言》发达工业化国家却依然把力量集中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矛盾明显。

参见

注释

  1. 中国香港加入之初是以“香港”名义加入,1997年7月1日香港交接后改用“中国香港”名义。
  2. 中华民国以“中华台北”名义加入。
  3. 日本首相石破茂因故未参与合影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