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儋州市

海南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儋州市map
Remove ads

dān州市邮政式拼音TamchowTamchiu),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市境东接临高县澄迈县,南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西界昌江县,北临北部湾。地处海南岛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主要河流有北门江春江珠碧江等。全市总面积3,39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8万人,儋州是海南省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文化中心。市人民政府驻那大镇中兴大街中1号。

事实速览 儋州市 儋, 国家 ...
Remove ads

名称来由

儋州之名源于汉代在此设立的儋耳郡。古代当地居民常佩带长垂至肩的耳环作为饰物,称为“儋”,耳环称为“珥”,合称“儋耳”,后转化为部落名称和他们聚居的地方名称。《太平寰宇记》记曰,儋耳:“以其人镂离其耳为名”。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置儋耳郡,并设儋耳县为治,始元五年(前82年)废。南朝梁义论县武德五年(622年)改儋耳郡为儋州,治义伦县(今中和镇)。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改义伦县为宜伦县

绍圣四年(1097年),遭贬谪至惠州苏轼再被贬任琼州别驾,徙至儋州(今中和镇儋州故城)上任。任内将中原文化带到海南,并创作了大量诗文。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离开儋州,临行前写下“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的诗句。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曾居住的“载酒堂”改为东坡书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熙宁六年(1173年)改儋州为昌化军,治宜伦县,辖宜伦、昌化感恩三县。绍兴六年(1136年),废昌化军为县,隶琼州;绍兴十四年(1144年)复为昌化军。端平年间(1234-1236年)改名南宁军元代沿制。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宁军为儋州。正统四年(1439年)省宜伦县入儋州,制。

民国二年(1912年)改儋州为儋县,属琼崖道。治所多度迁徙,1920年由州城迁至衙地(今新州盐场附近),1922年迁至白马井镇。1925年迁至新州镇,1929-1930年又迁回中和镇,后再迁至新州镇。1948年属海南特别行政区,1949年属琼崖专区,1950年属海南行政区。1959年迁治那大镇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东省儋州、东方县等地发生了大屠杀[1][2][3][4][5]。1967年3月,当地的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该县的3个大型群众组织为“反革命组织”。[3][4]; 8月,海南岛的野战军、地方部队(包括炮兵)、民兵利用中共中央颁布的《七·三布告》,对儋县各个人民公社国营农场及198个老区村庄实行针对“反革命组织”的武装剿杀和烧杀。[1][3]最终,儋县共有5万余人被关押,共私设500余所监狱,700多间民房被烧毁,数千人伤残,大屠杀共造成700余人死亡。[1][3]

1988年海南建省后,儋县属海南省。1993年3月3日,撤销儋县,改设县级儋州市。

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在洋浦半岛设立国家级洋浦经济开发区。2015年8月,省人民政府批复将三都镇划入洋浦经济开发区。

2015年2月19日,撤销县级儋州市,改设地级儋州市,以原县级儋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地级儋州市的行政区域[6]

Remove ads

地理

儋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2℃,其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8.5℃;年降水量约为1932毫米,年日照时数约为1947小时。

更多信息 儋州(平均数据1991–2020 极端数据1981至今), 月份 ...

政治

现任领导

更多信息 机构, 中国共产党 儋州市委员会 ...

历任领导

Remove ads

人口

交通

教育资源

名胜古迹

友好关系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