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母子里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母子里站
Remove ads

北母子里站(日语:北母子里駅きたもしりえき Kita-Moshiri eki */?)是位于北海道雨龙郡幌加内町字母子里,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的深名线车站废站)。随著深名线废线,车站在1995年(平成7年)9月4日废除。

事实速览 北母子里, 日语名称 ...
Thumb
1977年的北母子里站与方圆约500米范围。右下方为名寄方向。当时设有1面2线的岛式月台,车站大楼靠近朱鞠内一方设有货物线。该货物线在月台外侧的本线单线化后撤走。料场位于车站大楼靠近名寄一方,曾几何时,该处放了很多木头,后来长年没有使用。图中可看见停泊维护车辆的白色长型车库。车站后方设有辅助蒸气机车专用的转车盘遗迹。
Remove ads

历史

  • 1941年(昭和16年)10月10日 - 铁道省深名线朱鞠内站至初茶志内站(后来为天盐弥生站)之间开通(深名线全线开通)此站启用[1][2]。当时为一般车站[3]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 - 日本国有铁道成立,成为日本国有铁道车站。
  • 1982年(昭和57年)3月29日 - 结束处理货物[3]
  • 1984年(昭和59年)
    • 2月1日 - 结束处理行李[3]
    • 11月10日 - 成为无人车站[4]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随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由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营运[3]
  • 1995年(平成7年)9月4日 - 深名线全线废除,此站也废除[3]

站名的由来

此站名称取自所在地名“母子里”。由于与根室本线茂尻站同音(もしり),因此冠以“北”字[1]

地名源自阿伊努语的“モシウンナイ(mosir-un-nay)”(岛、有、河流)的前半部分[5]。此站位于北海道大学农学部雨龙演习林的毛希连内事业区内,在1928年(昭和3年),演习林规划了植民地区域,名为“茂知”[6]。后来在首批进迁入该处的人们中,有一个家族诞生了一位婴儿,当地的看守所职员为了纪念,便把地名改为“母子里”,在1930年(昭和5年)在村议会中决定正式地区名[6][7]

车站构造

截至车站废除前,车站是一座地面车站,设有1面1线的岛式月台(只使用单边)。月台位于路轨北边(名寄方向的列车会开启左边车门)[8]。在深川一方设有路轨分支,连接车站大楼东边的旧货物月台和一条侧线[8]。曾经此站设有1面2线的岛式月台,当时可进行列车交会,车站大楼(北边)旁边是下行线,外侧(南边)是上行线[9]。靠近车站大楼一方的一线(下行线)在撒走交会设备后,路轨也撤走。月台前后的路轨均设有弯位,这是分支留下来的走线[8]

此站是无人车站,在有人车站时代还有车站大楼。车站大楼位于站内北边,邻接平交道前往月台[8]。此站在1978年(昭和53年)2月录得-41.2度,为战后日本官方最低气温纪录,这个记录使车站知名。在冬天时常会录得-30度以下。而设置于站内的温度计只能测量最低-30度的气温[9]。后来同年3月,国铁总裁の高木文雄日语高木文雄到访此站后,后日寄赠了可测量-60度的温度计给此站与朱鞠内站[10]。—些为了耐寒体验到访的人士写在站内候车室的笔记簿中[8]

使用状况

  • 在1981年度(昭和56年度),1日的上下车人次为31人[9]
  • 在1992年度(平成4年度),1日的上下车人次为24人[8]

车站周边

现况

在废駅后,车站大楼在1998年(平成10年)拆毁[12]。遗址变成NTT手提电话发射站[13]。此外,月台截至2000年(平成12年)还存在[13]。截至2011年(平成23年)也是同样,月台已经被杂草堆满[12]

相邻车站

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
深名线
湖畔北母子里天盐弥生
曾经此站与湖畔站之间曾经设有蕗之台站白桦站(均在1990年(平成2年)3月10日废除)。同时,此站(当时为临时乘降场)和蕗之台站之间曾经设有宇津内临时乘降场(在1956年(昭和31年)11月19日后废除)。

注脚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