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书院 (台湾)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的书院,一般以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台湾府治设立西定坊书院为肇始,但初期只为义学性质,直到崇文书院(原东安坊义学),台湾才有名实相符的书院[1]:14[2]:21

类型

台湾的书院可以分成“正规书院”与“非正规书院”,其中正规书院又可依照管辖机构分成“道辖”、“府辖”、“厅辖”、“县辖”,而非正规书院则可细分成“义学”、“社学”、“文昌祠”、“试馆”、“特殊教育”等类型[1]:15

发展

台湾首座书院被认为是施琅康熙廿二年(1683年)设置的西定坊书院,而后因为康熙时鼓励设立书院,故陆续成立了东安坊弥陀室等书院,但这些书院被认为是义学过渡到正式书院的雏型[1]:14[2]:21。直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台湾府知府卫台揆设立崇文书院,台湾才有正式的书院(著重考课、科举[1]:14[2]:21。而后屏山书院海东书院、中社书院等官设书院也陆续成立[2]:21雍正六年(1728年)时下诏“纠正”闽粤地区的“乡音”,而在台湾设立了四所“正音书院[2]:22。而后因为朝廷的鼓励等因素,台湾各地陆续出现了多所书院,到清末时,台湾共出现有62所书院[2]:25

到了日治时期,因为导入了新式教育制度,书院失去原有的教育功能[2]:26。有些书院的建筑被改为新式学校使用,也有一些转型成庙宇[2]:26

列表

更多信息 名称, 设置地点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