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宣王宫
位於臺灣苗栗縣西湖鄉四湖村的鸞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清治时期,道光九年(1829年)春,四湖刘家来台第三代刘锡金(刘永长)、刘锡铨兄弟,鉴于家族已丰衣足食,但子孙缺乏素养,因此他们决议延聘教师传授族内子弟[1]。起初,私垫是设在四湖村伯公背的瑞湖国小现址[1][2],在刘恩宽古宅附近[3]。道光廿年(1840年),因私垫空间不足,由刘永义献出在四湖村山仔顶的地,建立云梯书院[1]。为此,他们从惠州府奉请至圣先师牌位与五文昌在书院合祀,并在今日的宣王宫外庭左侧建立敬圣亭[2]。
依四湖刘家族谱记载,受云梯书院教诲而各种科试中登第者廿多人[1]。刘家就有监生12人、例贡生4人、庠生1人[4]。四湖刘家还于咸丰八年(1858年),在刘恩宽古宅前于立了刘锡瓒与刘锡金的贡生楣杆石[3]。至光绪年间,四湖刘家的刘廷珍、刘廷耀得功名[5]。古宅保有“庚辰科恩进士”(1880年恩贡)、“三代明经”、“礼部朝考”、“候选儒学正堂”等功名执事牌[3]。
Remove ads

日治时期,明治三十一年(1899年)春,陆丰县五云洞恩主香火传至芎林文林阁,带动恩主公信仰的传播到全台湾各地,尤其是苗栗、东势、美浓等客家庄[7]。鸾堂信仰促使无法再参加科举的文人成了鸾生、书院转为鸾堂[6]。1900年,云梯书院引进芎林凤山代劝堂的三恩主香火,取“修身克己省过知非之意”之义名作“修省堂”[1]。修省堂出版的鸾书《洗甲心波》,提及四湖刘家来台祖刘恩宽成了山东省国王、儿子刘清魁任惠州府关圣帝君、孙子刘锡光任泉州府镇雅宫文昌帝君等传说[6]。
西湖乡虽在1915年设立四湖公学校(今西湖乡西湖国民小学),但因交通不便,四湖村人依然在修省堂接受汉学教育[6]。地方学子与铜锣乡的文人成立“双峰会”,四湖刘家的刘肇芳就是成员之一[8]。直到四湖刘家的刘肇忠捐出私垫旧址,以建立瑞湖国小[9]。
1922年,23岁的吴浊流调到四湖公学校任教,再辗转任教于五湖公学校,因此留下许多与当地有关的著作[10]。在吴浊流著作《亚细亚的孤儿》中,主角胡太明从小被祖父送到清末秀才彭逸民的云梯书院,使胡太明学习民族情操,为小说剧情留下冲突伏笔[11]。

二战后时期,1976年春,省修堂大规模改建[1][2]。1982年落成时,以“宣尼道学传无类,王勃才华继有人”对联头两字,易名为宣王宫[2]。孔子是汉平帝时被封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时封为“文宣王”[13]。
宣王宫为混凝土建造,属传统宫殿式三合院单层建筑[2]。庙堂上挂列云梯书院、修省堂、宣王宫牌匾[2][14]。云梯书院初创时的大成至圣先师神位牌,也仍奉于殿中[2]。
1995年9月28日教师节,苗栗县府首度于象山孔庙举行祭孔大典[2]。杨秀瑕担任西湖乡长后,于1998年教师节首度在宣王宫举行祭孔大典,由杨秀瑕和西湖国中校长荣宝林担任主祭,乡内各国小校长、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乡民代表等为陪祭[1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