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呼图壁县
新疆昌吉的一个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呼图壁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以呼图壁河得名。人口约20万,县人民政府驻呼图壁镇。
历史
该地历史上长期为各游牧民族牧场。两汉时为西域都护府所辖乌贪訾离国,后并入车师后国。唐属庭州和北庭都护府。宋属高昌回鹘。元属察合台汗国。明属瓦剌,清初为准噶尔部游牧地。
根据《呼图壁县志》的记载,“呼图壁”因呼图克拜郭勒(今呼图壁河)而得名,为准噶尔蒙古语,其正确译音是“呼图克拜”,意为“吉祥”,意译近似“有神的地方”,因此当地人称呼图壁是“有神灵”的地方。[2]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设乌鲁木齐西路军台,称呼图克拜台,后设营塘。二十二年(1757年)设洛克伦巡检,二十八年(1763年)改设呼图壁巡检。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筑景化城,为呼图壁巡检管理。三十八年(1773年)置昌吉县,呼图壁属昌吉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巡检为县丞,设呼图壁分县。
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呼图壁分县,所辖区域悉归昌吉县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仍设呼图壁分县,置县佐,名为昌吉县分驻呼图壁县佐。民国七年(1918年)从昌吉县析置呼图壁县,属迪化道。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名景化县,属迪化专区。
1954年改名呼图壁县,隶属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2]
Remove ads
地理
呼图壁县地势南高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高山、丘陵,平均海拔2400余米,中部为冲积平原,海拔在460~700米之间,北部为沙漠地,海拔在360~460米之间。
呼图壁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平原地区平均气温6.7℃,年降水量167mm,无霜期平均180天,全年日照总时数3090小时。在5月份到8月份,平原地区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每天平均日照时数10小时以上,7月份达11小时以上。
行政区划
呼图壁镇、大丰镇、雀尔沟镇、二十里店镇、园户村镇、五工台镇、石梯子哈萨克族乡、干河子林场和呼图壁种牛场。
交通
人口
2020年末,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为192638人。[4]
呼图壁县境内居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满族、达斡尔族、东乡族、壮族、藏族、撒拉族、苗族、朝鲜族、土族、布衣族、侗族、瑶族、彝族、白族、裕固族、黎族25个民族。
经济
此县两大产业有名,一是棉花,二是牛奶。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