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荣民森林保育事业管理处
台灣宜蘭縣羅東鎮的森林管理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簡稱退輔會森林保育處、退輔會森保處),為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曾設置的農林機構,處址設於宜蘭市。成立背景為1959年時,為安置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開發東西橫貫公路沿線森林資源而設立的單位,一方面可以安置國軍退除役官兵 (屯田制),另一方面藉其之力開發橫貫公路沿線資源,形成雙贏的局面。森林保育處從林務局接收的棲蘭山與大甲溪林區總面積87,889公頃,其範圍跨越宜蘭縣、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台中市等縣市。雖然所轄面積廣大,但保安林佔80%左右,可開發之經濟林地只有20%、約有一萬七千公頃。2023年8月1日併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原轄管棲蘭山大部分林區業務改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管理,原轄管大甲溪林區業務改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管理。[1][2]
Remove ads
沿革
- 1959年1月31日,因應中橫公路即將通車,如何在中橫沿線安置退除役官兵是一大問題;為此,退輔會訂定「橫貫公路沿線森林資源開發方案」,並成立「台灣橫貫公路森林開發籌備處」。同年10月10日,「台灣橫貫公路森林開發處」(後簡稱森林開發處)正式成立。[3]
- 森林開發處之成立,與中橫開發有絕對關係。理論上,台灣的國有林地在當時隸屬林產管理局(林務局前身,後簡稱林管局)管轄,但退輔會因身負安置榮民的任務,中橫沿線是政府認為其人煙稀少、資源豐富,做為安置用可避免許多問題,因此特別將中橫沿線(含宜蘭至梨山、霧社至大禹嶺兩條支線)兩側各十公里之天然資源,依法予以限制,作為安置榮民之用。森林開發處開始輔導榮民從事林業工作,退輔會的榮民安置計劃正式從平地進入到台灣山林。
- 1963年4月1日,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橫貫公路森林開發處」。
- 1972年,併編退輔會榮民林業工作隊。
- 1975年,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森林開發處」。
- 1998年2月,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
- 2013年11月,更名為「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
- 2023年4月1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行政院組織法條文修正草案。8月1日,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併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相關文物與史蹟移置武陵農場保存且並留在退輔會。[4]
Remove ads
歷任處長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