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坎特伯雷的奥古斯丁
本笃会会长和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圣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Canterbury,又称坎特伯雷的奥古斯丁,约生于6世纪初的罗马,604年5月26日或稍后卒于英格兰坎特伯里)是天主教本笃会修士,于597年成为英格兰坎特伯雷的首任大主教,被尊称为“英格兰人的使徒”,是英国教会的奠基人物之一。奥古斯丁原为罗马圣安德烈修道院的院长。595年,教宗额我略一世任命他领导“格列高利传教团”,旨在将盎格鲁-撒克逊异教转化为天主教。传教的主要目标是肯特王国及其国王埃塞尔伯特,该王国在当时对周边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肯特之所以被选为起点,部分原因是王后贝莎为法兰克公主且信奉天主教,教宗希望她能影响丈夫的宗教立场。尽管途中传教士一度考虑放弃,奥古斯丁最终于597年抵达塔内特岛,并前往坎特伯雷。
抵达后,奥古斯丁获得国王支持,不仅被允许自由传教,还获得土地以建立圣奥古斯丁修道院。他于597年圣诞节主持大规模洗礼,据传有数千人受洗,随后被祝圣为主教,积极推动教会建设。601年,教宗派遣更多传教士前往英格兰,并附上鼓励信件与教会用品。虽然奥古斯丁未能成功说服本地不列颠主教接受其宗教管辖,但他仍于604年在伦敦与罗彻斯特设立主教职位,并创办神职人员培训学校,培育盎格鲁-撒克逊本地传教士。
奥古斯丁于604年左右去世,具体日期不详,部分史料推测可能在609年。他在生前安排了接班人——坎特伯雷的劳伦斯——的祝圣事宜,确保教会领导的延续。奥古斯丁获后世尊奉为圣人,其纪念日分别定于5月26日或5月27日。[注 1]奥古斯丁去世后,他的追随者并未留下任何文字记录。目前仅有的第一手资料是教宗额我略一世的书信。大约一百年后,本笃会修士尊者比德在其著作《英吉利教会史》中记载了奥古斯丁的事迹,使后人得以了解他在英格兰基督教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如今,英格兰教会认为自己是由奥古斯丁创立的坎特伯雷主教座堂的合法继承者,但罗马天主教会对此看法持保留态度。尽管存在分歧,奥古斯丁的传教工作为英格兰基督教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并在教会历史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Remove ads
生平

奥斯定原为罗马圣安德肋修院副院长,596年奉教宗大圣额我略一世敕命率四十名传教士往英国传教,[2]即使面对英吉利海峡风浪险恶,奥古斯丁仍嘱咐众人不必担忧。[3]597年,一行人到达英格兰[2],肯特国王艾塞尔伯特大表欢迎,亲自在橡树下倾听圣道,并将坎特伯里的土地拨给传教士,建造圣堂,并准许他们自由传教。[4]

奥古斯丁在坎特伯雷建立教区,全力传扬基督教(此指天主教)。建立首间座堂,设神学院。于伦敦、罗彻斯特等地成立教区,奥古斯丁还帮助肯特君主订立法律、兴办学校及出版书籍。他在坎特伯雷建立的圣堂,之后逐渐扩建为坎特伯里主教座堂,他建立的圣伯多禄与圣保禄修道院,则成为著名的圣奥古斯丁修道院。[5][5][6]
虽无文献记录,但国王可能于597年圣神降临节接受洗礼。[4][7]不久后,奥古斯丁到法国,由阿尔勒总主教祝圣为主教。[8]奥古斯丁也派使者向教宗额我略一世述职,请示重大工作问题,并请求多派助手。[9][10]601年,一批传教士从罗马出发,其中著名的有圣梅利多、圣犹斯多、圣保利诺等。这批传教士也带了大量礼仪用品,如主教披带、圣器、祭台布、祭衣、圣髑、经书等。教宗也向奥古斯丁颁赐敕令嘱咐如何推展教务,建立基督教行政体系;异教建物不必全部拆毁,仅需改为教会敬礼场所即可;若地方习俗无抵触教会者,应予保留;异教节日,得以殉道圣人瞻礼代之。由于奥古斯丁常显神迹,额我略叮嘱他,勿因主赐奇恩而自傲。

奥古斯丁在英传教七年,605年5月26日逝世,葬于坎特伯里。[5]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