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孙中山纪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孙中山中国近代革命家,是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建立共和制度的领导者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具意义的一位政治人物。后世为表达尊崇之意,对其有“伟人”、“中华民国国父”等称呼,并在世界各地使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纪念。

中国大陆

1925年4月16日,广东省政府将香山县改称中山县;永丰舰改名中山舰,以资纪念[1]:21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前悬挂的就是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自1950年起,天安门广场劳动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被树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前方,或一并出现在国庆游行队伍中。[2][3]

1989年1月26日,中国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建立中国南极中山站,该站是中国的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站中设有“孙中山先生纪念堂”。

在孙140周年诞辰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在孙组织领导和革命精神感召下,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在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孙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历史性功劳,复兴中华民族,并盛赞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4]

2012年,新公民运动发起人许志永发表《关于使用“公民”标识的几点建议》一文,解释:“‘公民’二字取自孙中山先生的手迹。以蓝底白字的‘公民’作为追求自由、民主、法治、宪政的中国公民的共有标志,意味着纯洁美好的政治理想和温和理性的坚韧努力。”[5]

2015年11月8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通过《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决定于2016年11月12日举行孙诞辰150周年活动[6][7]

2016年6月9日,孙中山基金会、中华诗词学会、与中山市公共外交协会等机构在广东中山联合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优秀中华诗词征集活动”。该次活动旨在缅怀孙先生的历史功绩、学习、继承与发扬孙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与进取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格律诗词。[8],并发行数量达三万枚的“伍圆”流通纪念币,硬币材质为铜合金。(详见伟人诞辰纪念

2022年10月13日,中共二十大开幕日当天,男子彭立发在北京四通桥高挂反习横幅。事前,彭立发向多名网络大V寄出电子邮件,事后其推特页面出现孙文遗嘱佐拉说:“这种口号是几十年来前所未见的大胆,甚至要求起义,在中国都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要求起义。他做了非常缜密的准备工作,除了做海报、写罢免习的PDF文档,上四通桥,燃烟、大喇喇挂条幅,他知道自己会被抓仍做这么多整备工作,确实要进行孙文的说法,必须唤起民众联合平等待我民族的人,共同奋斗,只是唤醒民众必须效法孙中山。”[9]

2022年12月31日跨年夜,南京新街口广场上万民众冲破警戒线,聚集在孙中山雕像周围献花并释放气球。有人认为这是疫情解禁后的正常庆祝,没有政治意味。也有人认为,群众突破警察封锁,不再遵守政府规定,是白纸革命以来各地反对中共权威的继续。有人说群众奔向中山像,表示中华民国是人民的向往,而人心所向,莫可阻挡。[10]

Remove ads

台湾

孙当初因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割让台湾,而加深其推翻清廷的革命决心。孙一生访台四次(备注:孙中山1924年最后一次登台,只随船泊港于基隆,并未上岸),寻求日本台湾总督府帮助其所需的人力与金钱、军火,1913年他用餐的梅屋敷改成国父史迹纪念馆,连附近的道路一并改称“中山北路”。

Thumb
台北逸仙公园 (国父史迹纪念馆)

1925年3月12日孙病逝北京。消息传来,台湾一些知识分子立即著手筹备孙的哀悼会,并且创作讣文、挽歌与吊文,准备在会上宣读,不料台湾总督府得知以后,约谈一些筹备会的成员,要求他们不要在会上发表演说、宣读讣文与吊文、唱歌……极尽刁难之能事,所幸经过有志之士的周旋与妥协,哀悼会还是照常举行。当时,一位重要的新文学作家张我军使用白话文写了一首〈孙中山先生吊词〉[11],原本打算在会上宣读,却因当局禁止而作罢。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称孙“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国父”。

Thumb
国立中山大学校友会馆,设立“孙中山等身大立牌”

台湾光复后,各地也常见为了纪念孙中山的“中山路”、“中山公园”、“中山堂”等街道或纪念建筑,国立故宫博物院为纪念孙百年冥诞而原先命名为“中山博物院”,亦于高雄市西子湾复校国立中山大学

至今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依然尊孙中山为国父,并于主要公家机关及各级学校悬挂其遗像。台湾民主化后,已无硬性规定,但不少的地方及公园仍有其铜像。

台湾现今通行的新台币,拾圆、伍拾圆硬币及壹佰圆纸钞铸印有孙中山的肖像,中央银行亦会发行孙文纪念币。

Remove ads

香港

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有香港媒体评论员撰文称:“没有暴徒,那可救港?”指在满清政府眼中,孙中山等一伙人是一群暴徒、乱党。孙中山之所以被世人尊为国父,是满清政府腐败无能。老百姓看到革命党破坏政府机关,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资助革命党人买军火与清政府对抗。如果当年老百姓不站在孙中山这些“暴徒”一边,专制皇权的统治不知何时才结束,共和政体更遥遥无期。[12]

东亚和东南亚

在辛亥革命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华人家庭会悬挂孙中山的画像在客厅,华人公会以及华人学校教室。以此来纪念孙中山。另外在早期新马华人也尊称为“国父”或“中山先生”。而在每年的3月15日,新加坡政府会前往孙中山南洋纪念馆进行鲜花祭祀。

1925年3月30日,旅日华侨联合会在东京召开追悼大会,礼堂二楼悬挂“华侨追悼孙中山先生大会”匾额,大门悬挂“追悼国父”四大字,两侧悬挂“革命先生千古,中华民国一人”挽联,参加追悼的来宾达数百人。其间,87岁高龄的华侨杨草仙,“方开口即失声大哭,全体亦感动而放声大哭,历十余分始肃静发言”。此外,横滨神户名古屋等地的华侨也举行了追悼会。[13]

1925年3月13日,孙逝世的消息传遍新加坡,“侨胞莫不哀痛迫切,即妇孺辈亦莫不痛惜。埠上华侨连日悬半旗,表哀悼者触目皆是,甚至各小童手执一国旗,沿街大唱哀国父逝世之悲歌”。当地工商界“多辍业一天”,学校“停课致哀者,几乎全体一致”。新加坡华侨举办的追悼大会“到逾十万人,秩序肃穆”,与会者高呼“哀我孙公兮与世长辞,哀我孙公兮未竟其志,哀我孙公兮吾谁与归”,会场里“全座哀呼,哭声震天,几令人回肠寸断”。在进行演说时,“听众有突现忧愤之态者,有泫然陨涕者,诚非笔墨所能表现,足见孙公主义感人至深,同侨爱戴之至也”。至宣告散会时,“众仍依依不忍遽去”。[13]

1925年,马来亚怡保华侨,“自接国父孙公噩电,全埠侨民皆为震悼,当即下半旗并休业,数千店户,皆一律表示哀忱”。华侨举行追悼大会,仅怡保的参会人数即在2万人以上。“会期之晨,各店户皆双扉关闭,门前国旗半垂,屠行停宰,公市售物者及小贩者,亦多辍业,各家只得食斋及购罐头食品飨客而已。戏院皆停止演剧,妓院亦闭门谢客,农工商学一律休业,各社团门前多有悬挂丧礼用物,商店亦然。一种凄清景象弥漫全埠,往来行人亦各含哀态。”[13]

1925年,巴达维亚华侨书报社得知噩耗以后,“该社社员痛哭者不在少数,十三日申刻遍发哀告,通告各华侨团体、机关、商店,一律下半旗,各侨民左臂缠黑纱,并停止宴贺一月,以致哀悼”。[13]

Remove ads

美国和欧洲

1925年,美国华侨在得知孙逝世后,“商界侨胞,自聆孙先生逝世之凶耗后,即在铺窗间安设孙先生遗像,环以黑白纱,以表哀悼者甚众”。纽约“自有华侨历史以来,悲感动人之深切,当以此次闻国父孙公中山之丧为最,噩耗传来,同声凄绝”。当地华人商店大多自发下半旗志哀。美国华侨于3月22日组织追悼大会,会场摆放由闻一多绘制的孙中山像。参会者有杜威林百克罗隆基等1000多位中外人士。[13]

1925年4月12日,英国华侨齐聚中国驻英公使馆,中国驻英公使朱兆莘、孙中山的老师康德黎等中外人士300多人参加追悼大会,各界致送的挽联、诗词有百余副,满挂使馆各厅,“自举礼起讫礼成,约四十分钟,全场寂然,中外参与的人没有不异常感伤的”。[13]一个在场的英人评价说:“自今而后,我才算得真懂得中国人。中国人先天的具有丰富的感情,青年男女每谈国事愤慨泣下,只因处于这个国家、这般社会,常发生厌世或嫉世的观念。......假如此后,中国人能够常常有这样坚忍纯厚的情感和永久不懈的爱国精神,中国决不致于弄得这么糟糕。”[14]

1943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巡访美国、加拿大,倾动西方朝野,展现抗战决心,使西方人士增添对中国之了解。同年12月17日,美国国会即通过 “废除排华法案” (The Repeal of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1944年3月12日,中华民国驻美总领事联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举办 “孙逸仙日”表演,罗斯福总统贺电宣告:‘孙逸仙医师使我们联想到中国人民长期散发之自由精神。他奋斗不懈之伟大目标:国家主权、代议制政府、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已成为团结全中国各方人民之信念,也启发中国人民坚持抵抗日本暴政。美国开国元勋之民主理念,联合国共同事业背后之原则,与孙医师之主义实多相同之处。孙逸仙精神长存中国人民心灵,我们向孙逸仙与中国人民致上敬意,备感荣幸。’《纽约时报》报导:“三千人在此地向孙医师与中国致敬。市长称列强治外法权必须战后结束。”[15]

Remove ads

纪念日和假期

民国71年,政府修订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中华民国政府设立国父诞辰纪念日国父逝世纪念日,在台湾每年11月12日与3月12日定为纪念日但不放假,而台湾的相关团体与海内外华人等会有相关纪念活动。

从某年开始[何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称11月12日为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于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植树节

关于孙中山“×××岁诞辰”、“诞辰×××周年”计算方式,中华民国使用虚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足岁,例如2015年时中华民国称“一五○岁诞辰”,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16年办理“诞辰一五○周年”活动[16]

货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纪念银币
  • 孙中山诞辰130周年金银纪念币
  • 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币
    • 金质纪念币:面值100元
    • 银质纪念币:面值10元
    • 铜合金纪念币:面值5元

中华民国

大陆时期

  • 国民政府1928-1949中央银行发行之纸币
  •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银币1圆
  • 孙船纪念银币 银币1圆
  • 中华民国纪念银币 2毫
  • 中华民国甘肃孙像纪念铜币5枚
  • 中华民国纪念镍币 半圆
  • 中华民国纪念铜币 50圆

台湾时期

  • 中央银行发行之壹佰圆纸钞、拾圆硬币、伍拾圆硬币
  • 国父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纪念金币、银币、铜镍币,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 国父孙中山先生120岁诞辰纪念金章、银章
  • 国父孙中山先生150岁诞辰纪念银币

邮票

1931-1949这段时期,中华民国之常用邮票主图多为孙中山像,共计二十多套(不含加盖、改值)。

部分发行列表(相关专题)
更多信息 中国抗日战争五周年纪念(美国邮政于1942年7月4日发行,全套共1枚) ...
更多信息 中华民国光复纪念(中华民国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发行,全套共12枚) ...
更多信息 孙总理国葬纪念邮票(中华民国邮政于1927年5月30日发行,全套共4枚) ...
更多信息 中国国民党五十年纪念(中华民国邮政于1944年12月25日发行,全套共5枚) ...
更多信息 国父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中华民国邮政于1945年3月12日发行,全套共6枚) ...
更多信息 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中国人民邮政于1956年11月12日发行,全套共2枚) ...
更多信息 国父九十诞辰纪念(中华邮政于1956年11月12日发行,全套共3枚) ...
更多信息 民主导师(中华邮政于1959年12月25日发行,全套共2枚[注 1]) ...
更多信息 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美国邮政于1961年10月10日发行,全套共1枚) ...
更多信息 孙中山诞生100周年纪念(阿根廷邮政于1966年3月12日发行,全套共1枚[注 2]) ...
更多信息 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家(苏联邮政于1966年4月发行,全套共3枚) ...
更多信息 孙中山诞生100周年纪念(罗马尼亚邮政于1966年11月12日发行,全套共1枚) ...
更多信息 国父纪念馆(中华邮政于1975年3月12日发行,全套共4枚) ...
更多信息 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物(中国人民邮政于1986年10月10日发行,全套共3枚) ...
更多信息 孙中山诞生120周年纪念(苏联邮政于1986年11月8日发行,全套共1枚) ...
更多信息 孙中山诞生一百贰十周年纪念(中国人民邮政于1986年11月12日发行,全套共1枚小型张) ...
更多信息 孙逸仙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澳门邮政于1986年11月12日发行,全套共1枚+小型张) ...
更多信息 中国国民党建党壹百周年纪念(中华邮政于1994年11月24日发行,全套共2枚) ...
更多信息 世纪交替 千年更始——20世纪回顾(中国邮政于1999年12月29日发行,全套共8枚) ...
更多信息 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纪念(中国邮政于2006年11月12日发行,全套共4枚) ...
更多信息 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纪念(香港邮政于2006年11月12日发行,全套共4枚+小型张) ...

备注:

  1. 主图:国父林肯半身像,背景:两国旗帜
  2. 主图:左书“孙逸仙博士”、右写“中华民国创建者”、题头“孙中山先生”,背景:两国旗帜
  3. 该堂位于圣若望大学校园内,为本校的“亚洲研究院”,有别于其它地方的中山堂
  4. 该票设计原图为孙中山侧坐像(油画),由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靳尚谊所创作。

墓地

Thumb
南京中山陵祭堂

孙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馆。苏联用火车运来的水晶棺到北京后,发现孙遗体皮肤开始变黑(因早期防腐技术不佳),已不能长期保存生前的状态,使用水晶棺已无意义。同时专家认为苏联的水晶棺仅适用于气候寒冷干燥的北方,在炎热潮湿的中国南方,遗体最多只能保存20年,所以最终未能使用水晶棺。孙的遗体最早安置在北京碧云寺内。四年后,南京的陵墓完工。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的灵柩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218

纪念馆

Thumb
中华民国国立国父纪念馆

纪念堂

Thumb
1928年7月6日,中国国民党领袖(前排右起)何成浚张作宝陈调元蒋介石吴稚晖阎锡山马福祥马四达白崇禧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陵寝安置处举行孙中山祭祀典礼,以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告中山先生在天之灵。

纪念歌

名称纪念

学校

设施

Thumb
逸仙公园(国父史迹纪念馆)

建筑物

也可以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南门大街的中山堂,为浦东新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医院

商业组织

  • 逸邨大饭店:位于北投温泉,日治时期称“星乃汤”;因孙中山曾下榻,抗日战争后改为今名。

地名或街道名

文化

船舰

纪念品展示

  • 杭州孙中山钱币纪念馆

雕像

南京

Thumb
南京中山陵祭堂坐像

浙江、安徽

上海

广东省

北京

Thumb
北京中山公园邓小平题词的雕像

天津

河北省

河南省

  • 开封禹王台公园铜立像

成都

  • 成都春熙路中山广场铜坐像

青岛

辽宁省

厦门

武汉

澳门

香港

Thumb
香港大学校园内的孙中山塑像

2009年11月,孙女孙穗芳香港科技大学演讲时表示,计画耗资700万元,于三年内铸造九尊孙铜像,竖立于香港的教育机构,寓意长长久久,并作为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17]

台湾

日本

新加坡

美国

Thumb
檀香山华埠街头的孙中山塑像
  • 美国旧金山圣玛丽公园铜立像
  • 美国旧金山宁阳会馆铜立像
  • 美国檀香山兴中会纪念堂铜立像
  • 美国檀香山唐人街文化广场铜立像
  • 美国檀香山孙中山纪念公园铜立像
  • 美国夏威夷国际机场铜坐像
  • 美国洛杉矶唐人街铜坐像
  • 美国芝加哥中山纪念公园铜胸像
  • 美国纽约华侨学校铜立像
  • 美国纽约孙逸仙初中铜坐像
  • 美国华盛顿特区华乐大厦铜半身像
  • 美国西雅图中华侨民学校铜立像

加拿大

澳洲

南极洲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槟城孙中山基地纪念馆铜立像、铜坐像

泰国


越南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