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对习近平的个人争议

對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的個人爭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习近平的个人争议主要包括对习近平及其家族的财产状况争议和对其本人的学历以及文化素养表现的争议等。

财产争议

2012年6月,彭博社曝光了习近平家族拥有超过3亿美元的资产[1]。2014年1月和2016年4月,国际调查记者同盟发布报告,从泄露出来的文件[来源请求]透露中国多个高官亲属设离岸公司隐藏巨额财富,报告中参与者包括习近平的姐夫邓家贵。其中2016年泄露的巴拿马文件[来源请求]显示,邓家贵于2009年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两间空壳公司[比如?],邓家贵是空壳公司唯一董事与股东,用途不明;不过在习近平于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成为总书记之前,两间公司已经没有运作[2][3]

2015年11月,在《纽约时报》披露习近平家族曾持有万达集团的股份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公开课承认,习近平的姐姐齐桥桥和她的丈夫邓家贵曾经持有万达集团的股份,但在万达公司IPO的两个月前已经出售了其所持的股份。根据《纽约时报》报道,齐桥桥和邓家贵是在2013年10月把控股公司的所有权转给了徐再生。王健林称习近平家族持有股份和腐败无关,他们在上市之前卖掉股份,失去大赚的机会,是习近平治国严,治家更严的表现。据查证,齐桥桥和邓家贵是把股权转让给秦川大地投资有限公司副经理徐再生,徐再生与齐桥桥和邓家贵一同工作13年,因此美国之音推测徐再生是为齐桥桥和邓家贵代为持股的“白手套”。[4][5]

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到沈阳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九集团军,并登上直-10武装直升机了解有关装备情况[6]。在电视画面中,习近平手上售价约1万元人民币、已停产多年的欧米茄星座系列1512.40.00手表再次曝光,引起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热议。在数年前也有网友发现习近平戴着这款手表[7][8]

2018年10月,香港苹果日报报道称习近平家族在香港拥有价值6亿港元的物业,其中包括习近平外甥女张燕南拥有的浅水湾丽景道4至10号逍遥居独立屋[9]

2019年3月,成报董事会主席谷卓恒粤语谷卓恒Twitter表示,习近平家族“贪腐程度超过江泽民家族、胡锦涛家族”[10]

Remove ads

学历争议

李锐对习近平的学历真实性抱有疑问,认为其真实水平只有小学程度

李锐等人称习近平为小学博士。根据官方资料显示,习近平的学历为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博士在职研究生[11],然而曾短期担任毛泽东兼职秘书的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锐对其学历真实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其真实水平只有小学程度[12]自由亚洲电台等媒体及部分中国异议人士表示,习近平取得的清华大学本科学历和法学博士学位存在争议[13][14][15]。香港作家锺祖康认为,习近平的博士论文与福建江夏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和副院长刘慧宇的博士论文有三处雷同,怀疑习的博士论文由刘代笔[16]

抄袭剽窃

习近平在学历论文和政治口号方面,被屡指抄袭和剽窃。例如,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涉嫌剽窃了周立波在担任浙江卫视创意总监时期为《中国梦想秀》提出的宣传口号。从时间上看,早在2012年4月浙江卫视以重金聘请周立波为其创意总监后,即将《梦想秀》自主化,并提出“中国梦”的概念。[17]而习近平是在2012年11月15日当选总书记,11月29日才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梦”的口号。[18]。周立波曾在其演出中强调,浙江卫视禁止提及习近平对其“中国梦”口号的借用,而以“浙江卫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来解释此事。[19]2013年8月19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指出,习近平博士论文疑由福建学者刘慧宇代写。[20]2014年6月30日,香港政治评论人钟祖康出版有《拷问中国:兼论习近平论文剽窃事证》对此事做出详细举证分析。[21]

口误及用词用句争议

  • “通商宽衣”:2016年9月4日,习近平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G20峰会)开幕演说时,把先秦史籍《国语·晋语四》中的一句“轻关易道,通商宽农”,错读为“通商宽衣”。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减少关税,整饬交通;促进贸易,宽以待农[22]。新华社等官方网站上尽管有习近平演讲的文稿,但已经将其音频中“轻关易道,通商宽农”一句移除[23]
  • “萨格尔王”: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发表讲话时,将西藏史诗《格萨尔王》错读成“萨格尔王”[24]
  • “金科律玉”和“颐使气指”: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将“金科玉律”读成“金科律玉”,将“颐指气使”读成“颐使气指”[25]。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批评称“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再次把“颐指气使”颠倒说成“颐使气指”[26]
  • “精甚细腻”: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将“精jǐn细腻”读成“精shèn细腻”[27][28],而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透露,原文实为“精湛细腻”,习近平将“zhàn”读成“甚”,因此陆媒公布的新闻稿将其改为“谨”以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习的错误[25]
  • “瞻仰”和“并发”: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将“老人shàn养”错读成“老人zhān仰”,将“bèng发”错读成“bìng发”[29]
  • “冰邦外交”:2019年6月29日,习近平在2019年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特朗普会面、提到乒乓外交时,多次将“pīngpāng”读成“bīngbāng[30][31]
  • 澳门”变“香港: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32],在提到“广大澳门同胞发自内心拥护一国两制,认同一国两制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时,口误说成“认同一国两制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33]。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在该段落的通稿写的是“澳门”[34],随后新华社也在官方影片中修正了习近平的口误[35]:27:22。澳门政府新闻局在YouTube释出的原版影片随即被删除[36]:27:02BBC News 中文报道里的影片依旧保留了习近平的口误片段[37]:2:30
  • “特出”和“混肴”:2020年9月8日,中国政府举行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习近平发表全文10073字的讲稿,却被发现四十秒内读错两个字,包括将特殊的“shū ”读成“chū ”,将混淆的“xiáo ”读成佳肴的“yáo[38][39]
  • “撒胡椒面”: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时,说完“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坚决反对大而化之”后停顿了3秒,紧接着突然读出四个字“撒胡椒面”,引发网友热议[40]。“撒胡椒面”实际意指行事主力涣散,平均分配资源而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
  • “说完了吗”:2021年7月6日,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致词接近尾声时,习近平突然重复前面已经念过的讲稿,并数次低头翻阅稿件,一度低声询问“我这说完了吗?”在秘书指正后,才跳回结尾段落恢复致词,并作结语。[41][42]
  • 疑将《国际歌》唱错为《国歌》:2021年7月1日,在中共成立一百周年的庆祝大会上,直播镜头记录了习近平唱《国际歌》的画面[43]。有考据视频对比了习近平与正常演唱者的口型差异,质疑习近平在唱第二句“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时,错唱成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由此引发网民争议,有人认为这象征其并无国际主义精神,与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不符[44][45]
Remove ads

个人言论争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