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汉献帝
东汉末代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1]—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是东汉皇帝,汉灵帝刘宏之子、后少帝刘辩之弟。189年至220年在位,是东汉乃至汉朝的最后一任皇帝。
汉献帝在位长达三十一年,仅次于东汉开创者汉光武帝,然其在位时东汉王朝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帝国疆域内群雄割据,天子亦受幕后权臣控制,即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典故,是中国史上一段极度不安定的时期。汉献帝于220年末,被迫退位,于是汉朝灭亡,曹魏建立。汉中王刘备则称帝建立蜀汉,名义上延续汉祚。汉献帝在禅让之后受封为山阳公,移居封国后安逸度过馀生,于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去世。曹魏朝廷为其上谥号为“孝献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献帝”。蜀汉给其上谥号为“孝愍皇帝”。
Remove ads
生平经历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汉少帝刘辩的庶弟,母亲是美人王荣(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因汉灵帝何皇后性强忌威慑后宫,王荣刚怀孕时害怕,服药欲堕胎,而胎安不动,又数次梦到肩负著太阳行走,是为吉兆。刘协出生后,母亲王荣即被何皇后毒杀,他由祖母董太后抚养成人。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崩,刘协的异母兄刘辩即位,是为汉少帝,封刘协勃海王,又改封陈留王。
袁绍等人诛杀宦官时,他随刘辩被宦官张让和段珪绑架,遇到董卓。董卓曾和少帝谈话,少帝语无伦次,再和刘协谈话,刘协则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董卓以为刘协贤能,且为董太后所养,又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再加上要显示自己的权力,遂有废立之意。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为了立威,废少帝,于九月甲戌日(9月28日)立当时九岁的刘协为皇帝。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董卓杀少帝、何太后,火烧都城雒阳,挟刘协迁都长安。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成功诛杀董卓,但不久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即反攻长安,杀死大批大臣,再次控制朝政。194年,献帝在乱世的烽火中元服亲政。由于李郭二人内讧战斗,民不聊生,献帝与一批朝臣于兴平二年(195年)七月逃离长安,途中多次成为李傕、郭汜、张济、杨奉等军阀争夺挟制的目标。
Remove ads
汉献帝与残余的朝臣于公元196年到达忠于汉室的王邑所治下的河东郡,并与李郭追兵达成了和解。获得喘息的汉献帝把安邑作为暂时的首都,改元建安。不久后,献帝还是东迁到旧都雒阳。董承、韩暹、杨奉、张杨四位将军共同拱卫雒阳。但是,雒阳经过董卓之乱后连年摧残,只剩下一片荒芜。雒阳小朝廷内,董承与韩暹争权,董承遂决定引实力强大的地方军阀曹操入局。曹操进入雒阳后,首先迅速驱逐韩暹;再以缺粮为由,说服献帝及伏皇后移驾到其控制下的许县(后改称许都),开始执行其“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
曹操控制汉室后,便任命自己为司隶校尉。通过“赏有功,讨有罪,矜死节”,对汉室的残余力量分化瓦解,很快控制了汉室。汉献帝身边少数可以仰仗的对象如张杨、杨彪、董承、孔融、荀彧等人都先后被曹操排挤或者杀戮。平定北方以后,曹操又借献帝之名,下诏晋封自己为魏公,后升至魏王。此时,曹操已成为东汉实际上的统治者,只是没有皇帝尊号而已。[2]曹操之权势大到甚至连大臣晋见天子的礼仪[3]都能免除,更证明了东汉的衰弱,以及君弱臣强的问题。
刘协逐渐成为一位毫无实权的傀儡皇帝。宫中的守卫和侍从其实都是曹操的人,此前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官员被曹操杀死,[4]此外议郎赵彦曾经向献帝进言分析局势和对策,因而被曹操杀害。[5]汉献帝一度当著曹操的面发泄不满[6]。
建安五年(200年),大臣董承连同与王子服、种辑、刘备等人谋划对付曹操。刘备伺机外逃,董承却被曹操所杀。曹操欲杀董承之女董贵人,献帝以董贵人怀有汉室的血脉求情,但最终董贵人仍被曹操弑杀。
献帝的皇后伏寿曾写信给父亲屯骑校尉伏完图谋诛杀曹操,伏完拿信给荀彧观看试探其态度,引起了荀彧的反感。伏完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在建安十四年(209年)郁郁而终。荀彧于建安十七年(212年)被曹操逼迫致死,汉室失去了最后的保护人(事情在荀彧死之前已经暴露)。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逼献帝废后,更先替献帝写好诏书,命郗虑持节接收皇后印绶,又命尚书令华歆领兵入宫捉拿伏寿。伏寿躲在墙壁之中但被华歆发现拉出,经过外殿时见献帝,伏寿哭著说:“不能复相活邪?(不能再救救我吗?)”献帝答:“我亦不知命在何时。(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死。)”又对身旁的郗虑说:“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郗公,天下间有这样的事吗?)”伏寿后被幽闭至死(《曹瞒传》称当场被弑),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杀害,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亦被处死,伏寿母亲盈等十九人都被流放到涿郡。
建安二十年正月(215年),立贵人曹节为皇后。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去世。三月献帝改元延康。十月乙卯日(11月25日),献帝在繁阳的受禅台之上将帝位“禅让”给曹丕,东汉结束。
曹丕篡汉后,封刘协为山阳公(属司隶河内郡[7]),“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后汉书》本纪)。曹丕并对卫臻说“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三国志·卫臻传》)。曹植和苏则等人误以为汉献帝已死而为其举哀,刘备一方亦认为刘协被杀而给其上谥号为孝愍皇帝[8]。
曹魏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驾崩,享年五十四岁。曹叡闻讯后,“素服发哀,遣使持节典护丧事……追谥山阳公曰‘孝献皇帝’,册赠玺绂……车旗服章丧葬礼仪,一如汉氏故制”,并宣布大赦天下。八月壬申(9月30日),刘协被安葬于山阳国,陵曰禅陵,置园邑。谥号为孝献皇帝。
大事记
大事表以范晔《后汉书》的记载为主,与他书有异之处则在注文中说明。
光和四年(181年)
中平六年(189年)
- 四月,孝灵帝刘宏去世,皇子刘辩即位,是为少帝(弘农怀王),封弟刘协为渤海王。七月,改封刘协为陈留王。八月,张让等杀害大将军何进,董卓入京。
- 九月甲戌(9月28日),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皇帝。丙子(9月30日),董卓鸩弑何太后。乙酉(10月9日),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卓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郿侯。丙戌(10月10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甲午(10月18日),豫州牧黄琬为司徒[注 2]。
- 十一月,以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十二月戊戌(无此日),以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注 3]。
- 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还复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190年)
- 正月,关东州郡起兵以讨伐董卓,推袁绍为联军盟主。癸丑(3月5日),董卓鸩弑废帝弘农王刘辩[注 4]。二月,迁都长安,驱徙雒阳百姓悉西入关中。三月乙巳(4月27日),车驾入长安。董卓焚雒阳宫室,杀袁绍族人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夷其族。
初平二年(191年)
- 二月丁丑(3月25日),董卓自任太师。袁术遣将孙坚与董卓将胡轸战于阳人,轸军大败。董卓遂盗掘雒阳诸帝陵。夏四月,董卓入长安。
- 七月癸卯(8月18日)[注 5],以光禄大夫淳于嘉为司空,太常马日䃅为太尉。十月壬戌(11月5日),董卓杀卫尉张温。十一月,公孙瓒与青州黄巾军大战于勃海东光,大破黄巾军。
初平三年(192年)
- 正月,袁术遣孙坚攻刘表,坚军败;是月袁绍与公孙瓒战于界桥(今河北威县北),瓒军败。四月辛巳(5月22日),司徒王允与吕布诛董卓;东郡太守曹操大败黄巾军于寿张。五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反。六月戊午(6月28日),攻陷长安,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并战殁。杀害司隶校尉黄琬、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九月,李傕自为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注 6]。
初平四年(193年)
兴平元年(194年)
- 正月辛酉(2月20日),改元兴平。甲子(2月23日),献帝加元服。三月,韩遂、马腾与郭汜、樊稠战于长平观,遂、腾败绩,左中郎将刘范、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劭战殁。是月,曹操攻徐州陶谦。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曹操破刘备,攻襄贲(今山东苍山县南)。八月,冯翊羌叛,寇属县,郭汜、樊稠击破之。十二月,扬州刺史刘繇与袁术将孙策战于曲阿,繇军败绩,孙策遂据江东。
兴平二年(195年)
- 二月,李傕杀樊稠而与郭汜相攻。三月丙寅(4月22日),李傕胁帝幸其营,焚宫室。四月甲午(5月20日),立贵人伏氏为皇后。丁酉(5月23日)[注 7],郭汜攻李傕,矢及御前。是日,李傕移帝幸北坞。闰五月辛巳(7月6日)[注 8],李傕自为大司马。六月庚午(无此日),张济自陕来和傕、汜。
- 秋七月甲子(无此日),车驾东归。郭汜自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并侍送乘舆。张济为票骑将军,还屯陕。八月甲辰(9月27日),幸新丰。冬十月戊戌(11月20日),郭汜使其将伍习夜烧所幸学舍,逼胁乘舆。杨定、杨奉与郭汜战,破之。壬寅(11月24日),幸华阴,露次道南。
- 十一月庚午(12月22日),献帝幸弘农,李傕、郭汜等追乘舆,战于东涧,王师败绩,杀光禄勋邓渊[注 9]、卫尉士孙瑞、廷尉宣播、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射声校尉沮儁。壬申(12月24日),幸曹阳,露次田中。杨奉、董承引白波帅胡才、李乐、韩暹及匈奴左贤王去卑,率师奉迎,与李傕等战,破之。庚辰(1月1日)[注 10],车驾乃进。李傕等复来追战,王师大败,杀略宫人,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等皆战殁。进幸陕,夜度河。
- 十二月己亥(1月20日)[注 11],幸安邑。庚子(1月21日)[注 12],拜胡才为征东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乙卯,(2月5日)张杨来朝,与董承谋以乘舆还雒阳;诸将不听,杨还野王。是岁,袁绍遣将麹义与公孙瓒战于鲍丘,瓒军大败。
建安元年(196年)
- 正月癸酉(2月23日),大赦天下,改元建安。二月,韩暹攻卫将军董承。六月乙未(7月14日),幸闻喜。七月甲子(8月12日),车驾至雒阳,宫室前已焚毁,献帝居于中常侍赵忠宅。八月癸卯(9月20日),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时值饥荒,尚书郎以下官员挖野菜充饥,百官宫人多饿死,士兵亦剽杀官员。辛亥(9月28日),镇东将军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杀害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封卫将军董承为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三人为列侯,赠沮儁为弘农太守。庚申(10月7日),迁都许。
- 九月己巳(10月16日)[注 13],车驾到许,幸曹操营。甲戌(10月21日),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始立宗庙社稷于许。十一月丙戌(1月1日),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吕布袭徐州,刘备投奔曹操。
建安二年(197年)
- 春,袁术自称天子。三月,诏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袁绍为大司马。九月,曹操东征袁术,袁术败走南渡淮水。
建安三年(198年)
建安四年(199年)
- 三月,袁绍灭公孙瓒于易京。
建安五年(200年)
- 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吴子兰、王子服、越骑校尉种辑、议郎吴硕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2月11日)[注 14],曹操杀害董承等,夷三族。曹操东击刘备,破之,刘备奔青州。六月,孙策死。
- 七月,立皇子刘冯为南阳王。壬午(8月9日),南阳王刘冯薨。九月,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十月,袁绍军大溃,前后所杀七万馀人。
建安六年(201年)
- 十一月,曹操攻刘备。刘备奔刘表,屯新野。
建安七年(202年)
- 五月庚戌,袁绍去世。于阗国献驯象。
建安八年(203年)
建安九年(204年)
- 八月戊寅,曹操大破袁尚,平冀州,曹操自领冀州牧。
建安十年(205年)
- 正月,曹操破袁谭于青州,斩之。四月,黑山贼张燕率众降。
建安十一年(206年)
建安十二年(207年)
建安十三年(208年)
建安十四年(209年)
- 十月,荆州地震。
建安十五年(210年)
- 刘备以孙权行车骑将军,刘备领荆州牧,屯公安。七月,曹操征孙权。
建安十六年(211年)
建安十七年(212年)
建安十八年(213年)
建安十九年(214年)
建安二十年(215年)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
- 四月甲午,曹操自进号魏王。七月,匈奴南单于来朝。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 六月,丞相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延康元年(220年)
- 正月庚子(3月15日),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袭位。三月,改元延康。
- 冬十月乙卯(11月25日),献帝被迫禅位,十月辛未(12月11日),魏王曹丕篡汉自立。十一月癸酉(12月13日)[注 15],奉刘协为山阳公,行汉正朔,封邑一万户。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
- 蜀地传闻献帝遇害,刘备乃发丧制服,上谥号为“孝愍皇帝”。
黄初二年(221年)
- 四月,刘备称帝于荆蜀。十月,孙权称王于吴。
黄初四年(223年)
青龙二年(234年)
- 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驾崩,年五十四,魏明帝曹叡上谥号为“孝献皇帝”。八月壬申(9月30日),以汉天子礼仪葬刘协于禅陵。
【注】:
- 据《太平御览》引司马彪《续汉书》:(光和)四年三月癸巳,(王皇后)生上。庚子,(后)渴饮米粥,遂暴薨。
- 在《后汉纪》中,与杨彪为司空事在同一天。
- 在《后汉纪》中,与以董卓为相国在同一月。
- 从《后汉纪》,《后汉书》作“癸酉”。按正月壬寅朔,无癸酉。
- “癸卯”从《后汉纪》补。
- 《后汉纪》系于六月。
- 《后汉纪》作丙申,在前一天。
- 从《后汉纪》,《后汉书》作五月壬午。按五月辛丑朔,无壬午。
- 唐代避讳作“邓泉”。
- 《后汉纪》、《资治通鉴》并作“庚申”,与《后汉书》并系于十二月。按十二月丁酉朔,无庚辰,但有庚申,盖为十一月事,在壬申之后。
- 此从周天游说作“己亥”。《后汉书》作“乙亥”,《后汉纪》作“丁亥”,按十二月丁酉朔,无乙亥及丁亥。
- “庚子”从《后汉纪》补。
- 此从周天游说作九月事。《后汉书》与《后汉纪》并作八月事。
- 《资治通鉴》误作“壬子”。按正月甲戌朔,无壬午。
- “十一月癸酉”从《三国志》、《后汉纪》补。
Remove ads
臣下
家庭
Remove ads
儿子
- 刘冯,建安五年(200年)七月封南阳王,同年逝世。
- 刘熙,建安十七年(212年)封济阴王[11]。
- 刘懿,建安十七年(212年)封山阳王[11]。
- 刘邈,建安十七年(212年)封济北王。
- 刘敦,建安十七年(212年)封东海王[11]。
- 另伏寿生有二子,均于200年以后出生,名不详(未详是否以上一人),皆于建安十九年(214年)为曹操所弑。
- 太子,名字不详(未详是否以上一人),早卒。子刘康。
汉献帝禅位时,尚有四皇子在世,曹魏皆封为列侯。
女儿
- 刘瑾,刘康子,袭爵山阳公4年,西晋太康十年(289年)逝世。
评价
艺术形象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