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岩木山神社

日本青森縣神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岩木山神社
Remove ads

岩木山神社(日语:岩木山神社いわきやまじんじゃ Iwakiyama-jinja */?)是日本青森县弘前市大字百泽日语百沢寺泽的神社[1]社格国币小社别表神社,并且获一之宫巡拜会认定为津轻国日语陸奥国 (1869-)一宫祭神显国魂神多都比姬神、宇贺能卖神、大山祇神坂上刈田麿命[2][3]别当寺日语別当寺是百泽寺[4]本地佛十一面观音,奥宫后为圣观音[5]氏子根据《日本社寺大观》记载是130户[6],《神社名鉴》称是160户,崇敬者有6,000人[2],《全国神社名鉴》称是200户,崇敬者有30,000人[7]

事实速览 岩木山神社, 基本信息 ...

文化财方面,拜殿、楼门、本殿、奥门、瑞垣日语玉垣和中门是重要文化财[8][9],津轻的七日堂祭同时是青森县指定文化财日语青森県指定文化財一覧选择无形民俗文化财日语記録作成等の措置を講ずべき無形の民俗文化財[10],社务所[11]、木造乐面具(二之舞肿面、散手和拔头日语抜頭[12]钓灯笼日本刀日语鉄剣・鉄刀銘文相州住纲广是青森县指定文化财[13][14],五本杉则是弘前市指定文化财[15]

Remove ads

位置与名称

Thumb
神社一带

神社位于岩木山东南面的山麓,百泽日语百沢地区北部,奥宫则位于岩木山山顶,行政区划原为陆奥国鼻和郡日语鼻和郡,后为津轻郡鼻和庄、百泽村、中津轻郡百泽村、岩木村和岩木町日语岩木町。根据元禄7年(1694年)的《百泽寺光明院缘起》记载,神社原本位于岩木山北面山麓十腰内日语十腰内的岩鬼山西方寺观音院,延历15年(796年)或宽治5年(1091年)时转移至现址。名称方面,根据文化8年(1811年)的《岩木山缘起》记载,神社最初称为磐椅宫[5][4]永正14年8月1日(1517年8月17日)的钓灯笼刻有“岩木山宝殿”[13]江户时代初期则受到比叡山台密的影响,比照熊野三山模式,岩木山的三座山峰的祭神也基于本地垂迹说变为百泽寺的阿弥陀如来国常立命)、十腰内的岩鬼山西方寺的十一面观音(国安珠姬)以及松代日语中村 (青森県)的鸟海山永平寺的药师如来大国主),并称为岩木山三所大权现。此外,也有赤仓的鬼神大权现、日隅宫、日祇宫和入日宫等称呼,本殿、拜殿和奥宫则分别称为下居宫、大堂和御室。明治4年或6年(1871年或1873年),神社正式定名为岩木山神社[5][4][16]

Remove ads

历史

神社创建时期众说纷纭,神社的官方说法是岩木山大神自古便镇座于岩木山,神社的社殿在宝龟11年(780年)创建于山顶。延历19年(800年),坂上田村麻吕重建社殿,并且在十腰内兴建下居宫,山顶的社殿则称为奥宫。宽治5年,下居宫根据神谕迁至现址[1]。此外,根据《岩木山缘起》记载,大国主降临此地时,田光沼日语田光沼的龙女向其献珠而得名国安珠姬,并且结为夫妇。其后,由于发生大海啸,仅有岩木山的森林残存下来,因此在宝龟3年(772年)或宝龟11年于岩木山山顶兴建磐椅宫,中央山峰、北峰和南峰分别以国常立命、大国主(即显国魂神)和国安珠姬(即多都比姬神)为祭神[5][4]

根据《百泽寺光明院缘起》和《津轻一统志日语津軽一統志》记载,坂上田村麻吕在延历15年于岩木山北麓和山顶分别兴建下居宫和奥宫本宫,并且将其父坂上苅田麻吕合祀日语合祀至此。宽治5年,根据神谕而迁至南麓的百泽而称为百泽寺。其他说法尚有丹后国由良凑日语由良川山椒太夫的奴隶安寿永保年间(1081年至1084年)登上岩木山而变为祭神、近江国篠原日语篠原村 (滋賀県)领主花轮以锡杖印和字旗降魔伏妖后,让这些鬼怪居于岩木山右峰赤仓(岩鬼山)而来、将协助开垦鬼泽村日语鬼沢 (弘前市)的巨人视为赤仓的鬼神大权现而来以及小栗山日语小栗山 (弘前市)的三姊妹神中的小妹成为岩木山之神等说法[5][4]

Thumb
刻有国币的社号标

文和3年(1354年),神社相传获足利尊氏在山顶兴建御室。应仁3年(1469年),神社获源行定和安倍助季兴建御宝殿,永禄3年(1560年)时则获大浦为则日语大浦為則兴建御宝殿。永正14年8月1日,神社获三上盛介寄进钓灯笼,由于刻有“岩木山宝殿”的字样,反映当时已经存在堂舍。天正17年正月8日(1589年2月22日),根据《津轻一统志》记载,神社毁于岩木山的火山爆发。庆长6年(1601年),神社获陆奥弘前藩藩主津轻为信重建本殿,庆长8年(1603年)则重建拜殿,百泽寺在这时期基于为信的改宗政策,从天台宗变为真言宗[13][5][4]

宽永2年(1625年),藩主津轻信枚将已经荒废的西方寺和永平寺并入至百泽寺,百泽寺则作为别当寺获赐寺领日语寺社領400,下辖的宝积坊、西福坊、山本坊、福寿坊、南泉坊、东林坊、圆林坊、法光坊、万福坊和德藏坊各获赐16石,神官安倍氏获10石,末社守山社神官山田氏则获赐3石。宽永5年(1628年),神社获信牧兴建楼门,并且在其中供奉十一面观音像和五百罗汉像,拜殿的弥陀、药师和观音三尊以及四天王像也是由信牧下令制作。翌年,信牧在百泽寺以南兴建虚空藏堂,即现在的求闻寺日语求聞寺。此外,信政也在宽永年间(1624年至1644年)时将安寿和厨子王丸像放置于楼门内[5][4]

宽永15年至宽永16年(1638年至1639年),神社的拜殿获藩主津轻信义修复,在内阵日语内陣兴建橱子堂,并且将三尊供奉于此,宽永17年(1640年)完成。宽文年间(1661年至1673年),神社内的诸堂获藩主津轻信政日语津軽信政进行维修,根据元禄14年(1701年)时百泽寺别当日语別当朝祐的纪录,当时境内日语境内有观音堂、辩才天宫、护摩堂和药师堂。贞享3年至元禄7年(1686年至1694年),下居宫获信政进行大规模维修。天保10年(1839年),护摩堂等建筑物虽然毁于火灾,但是在弘化4年(1847年)完成重建[5][4]

天明8年7月15日(1788年8月16日),根据《东游杂记》记载,弘前藩向江户幕府巡见使日语巡見使提出不希望来自丹后国的人进入津轻领内,根据《和汉三才图会》记载这是源于神社以安寿为祭神,山椒太夫本身来自丹后而来,相传当来自丹后国的人进入津轻领内时,天气便会变得非常恶劣,离开津轻领内后天气便会转好,甚至直至现在当岩木山被云层掩盖时,在津轻地方也会称作“丹后日和”[5][4][17]神佛分离后,百泽寺被废除,橱子堂、三尊、五百罗汉像和安寿和厨子王丸像等约100尊佛像转移至长胜寺日语長勝寺 (弘前市),奥宫的圣观音像转移至专称院。明治4年或明治6年,神社正式定名为岩木山神社[5][4],1873年6月13日列为国币小社[18]

Remove ads

境内

根据《日本社寺大观》记载,神社境内日语境内面积达62533(约206720.66平方米)[6],《神社名鉴》称是约64789坪(约214178.51平方米)[2],《全国神社名鉴》则指是64800坪(约214214.88平方米)[7]。奥宫所在的岩木山是津轻国定公园的一部分[19],岩木山下的部分则属于岩木高原县立自然公园日语岩木高原県立自然公園[20],神社在内的约34公顷范围也作为“岩木山参拜地区”是《关于维持和提高地区历史风貌的法律日语地域における歴史的風致の維持及び向上に関する法律》下的重点地区[21]

本殿、奥门和瑞垣均建于元禄7年。其中,本殿占地32.074平方米,为宽5.868米,长5.466米,高8.302米的三日语柱間流造建筑,正面建有千鸟破风轩唐破风,屋顶铺有铜瓦,宝历11年(1761年)、文化元年(1804年)和元治元年(1864年)时曾经进行修复。奥门位于本殿前方,为向唐门,占地2.928平方米,宽2.424米,长1.21米,高3.09米,与本殿同样涂有黑,1914年时屋顶改为栩葺日语杮葺型铜板。瑞垣从奥门两侧延伸包围本殿而建,采用连子窗日语連子窓,瑞垣全长68.176米,高1.85米,与奥门在宝历11年、天保12年(1841年)和1880年10月6日至11月22日时曾经进行修复,瑞垣的屋顶在1914年时改为栩葺,1953年前再改为临时板葺,1965年时又重铺,栏间日语欄間板画日语板絵的花鸟图案则是由当地的四条派日语四条派画家高桥竹年于1938年绘制而成[9][22]

拜殿作为百泽寺的本堂日语本堂建于庆长8年,宽永17年完成修复,占地275.56平方米,为长宽各16.6米,高15.15米的入母屋造建筑,正面建有千鸟破风和向拜,屋顶在元禄7年时是栩葺,延享3年(1746年)时改为杮葺日语杮葺安永4年(1775年)时再改为栩葺,文政元年(1818年)又重用杮葺,1914年时改为栩葺型铜板。中门位于拜殿前方,建于元禄7年,为切妻造四脚门日语四脚門,栩葺型铜板屋顶。楼门作为百泽寺的山门建于宽永5年,为宽16.6米,长7.98米,高17.85米的入母屋造建筑,宽文2年(1662年)和贞享3年时曾经进行修复,享保4年(1719年)重铺屋顶,宝历11年有过小规模修复,享和3年(1803年)则曾经进行涂漆等修复,安政4年(1857年)时屋顶重铺栩葺,推测在1914年时才改为栩葺型铜板屋顶[8][9][22]

社务所建于弘化4年,推测原本作为百泽寺的本坊或客殿而建,占地403.2平方米,为宽31.515米,长12.4米的入母屋造木造平房,主要部分占地291.848平方米,茅葺屋顶,玄关、廊台、厕所和仓库是111.357平方米,其中玄关是切妻造建筑,建有唐破风和千鸟破风,铁皮屋顶[11][23]。另外,参道旁有一棵名为五本杉的杉树,推测树龄达500年,树高24米,树围是7.85米,杉树大多均只有单一树干,此树却有五个树干,在津轻地方内相当罕见[15]。此外,境内尚有神馔日语神饌所、禊所日语神札授与所、末社白云神社和稻荷神社日语稲荷神社等建筑物[1]

祭典

岩木山神社年度祭典一览[24]
月次祭日语月次祭(每月1日)
交通安全祈愿祭(每月1日)
日供祭(每日)
1月 岁旦祭日语歳旦祭(1月1日)
元始祭日语元始祭(1月3日)
2月 七日堂神赈祭(旧暦正月7日)
厄除日语厄祓い祭(2月1日)
纪元祭(2月11日)
船魂祭(2月11日)
天长祭(2月23日)
3月
4月 春季更衣祭(4月1日)
风神祭(4月4日)
昭和祭(4月29日)
5月 雷除祭(5月1日)
花祭(5月6日)
白云祭(5月11日)
祈年祭日语祈年祭(5月15日)
6月 御田植祭日语御田植祭(6月1日)
守山祭(6月12日)
道飨祭日语道饗祭(6月30日)
镇火祭(6月30日)
大祓日语大祓式(6月30日)
7月 崇敬会大祭(7月1日)
七夕祈愿祭(7月7日)
稻荷祭(7月10日)
8月 山开祭日语開山祭(旧历7月25日)
奥宫神赈祭(旧历7月28日和29日)
9月 例祭日语例祭(旧历8月1日)
山纳祭(旧历8月15日)
10月 秋季更衣祭(10月1日)
神尝奉祝祭日语神嘗祭(10月17日)
明治节日语明治節(10月23日)
11月 新尝祭日语新嘗祭(11月3日)
讲社祭(11月23日)
12月 煤拂祭(12月28日)
道飨祭(12月31日)
镇火祭(12月31日)
大祓式(12月31日)
除夜祭(12月31日)

七日堂神赈祭是预测当年的天气和农作物收成的神事日语神事,七日是指祭事在7日举行,堂则是建筑物,文献上推测最早见于弘前市贺田日语賀田 (弘前市)豪商日语豪商金木屋的日记中的嘉永7年正月7日(1854年2月4日)条。祭事在拜殿举行,分为御柳神事、御宝印神事、御神灯点火神事、三拍子神事和散米神事等神事。御柳神事是以来占卜以稻米为主的五谷收成的神事,由神职将长约3米的柳枝树立于木盘上,如果柳枝没有倾斜至一边或挂在柳枝上象征水稻的神札日语神札没有掉下的话便为吉兆。此仪式分三次举行,从而反映稻米在早期、中期和后期的收成情况和天气,由参拜者按照经验来判断结果,过去柳枝倒下的该年受到洞爷丸台风吹袭,神札大量掉下的该年台风密瑞儿吹袭津轻地方,导致青森苹果严重失收[25]

御宝印神事是以长约3米的杖向四方八面挥动,从而祈祷驱赶妖魔鬼怪的神事,杖的顶端是以写有岩木山宝印的牛王宝印包裹的胡桃幼芽。御神灯点火神事是以火石取火的神事,取得的火种用于三拍子神事。三拍子神事是占卜天气的神事,由有力氏子负责,通过挥动象征风的御币、盖上象征暑气的护摩之火的大锅以及敲击象征雷雨的太鼓,三者的时机是否一致来预测,同样分三次举行来反映稻米在早期、中期和后期的收成情况和天气。散米神事则是由神职在念咒后,向四方八面撒神米。此外,猿贺神社日语猿賀神社和鬼神社也有举行名为七日堂祭的神事[25]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